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大豆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处理下 ,子粒中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下 ,大豆子粒中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 ,蛋白质含量随灌浆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并呈“W”型曲线变化 ;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 ,蛋白质含量则是随子粒的形成呈不规则消长变化。脂肪含量随着子粒的形成呈“S”型曲线变化。不同密度、施氮量处理下 ,子粒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表现为 :中密度>低密度 >高密度 ;中施氮量 >高施氮量 >低施氮量 相似文献
2.
3.
大豆籽粒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不同。中东部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脂肪相对积累规律基本相似,从鼓粒盛期开始,脂肪含量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随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或成熟时略降低;高产和高脂肪品种在鼓粒盛期蛋白质含量高(40%~42%),此后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直至成熟。中南部半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脂肪品种不同年份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一致。高蛋白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规律一致,高蛋白品种脂肪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降低,鼓粒盛期后10~20 d达到较低水平,脂肪含量为17%~19%,成熟时又明显回升;蛋白质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增加,到鼓粒盛期后约10 d达到最大值45%,成熟时又明显降低。高产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没有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5.
6.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今后大豆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22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0.12%,355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为20.61%。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83年推广的东农36,其蛋白质含量为46.02%;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41年推广的满仓金,其脂肪含量为23.87%。蛋白质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最高,平均为40.76%;脂肪含量以20世纪60年代最高,平均为21.76%。322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之和平均为60.71%,以20世纪80年代的蛋脂之和最高,为61.18%。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19 5;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高脂肪含量和高蛋白含量也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3个基因型亲本和其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和脂肪积累模式的对比分析,以了解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碳分配规律与杂交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异的相关关系,为未来大豆优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基因型大豆(Glycine max L. Merr:高蛋白品种PI153.217(H)、低蛋白品种PI294.372(L)和高产低蛋白品种 Evans (E))为亲本进行两两杂交(H×E,L×E)后,从H×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HH)和低蛋白品系RIL(HL),从L×E杂交组合中选出高蛋白品系RIL(LH)和低蛋白品系RIL(LL)。将亲本和杂交后代种子同时种植在试验地,在开花后的第18天开始,每隔5 d采收一次豆荚直到种子成熟,并分析不同时间收集的种子组分。【结果】亲本H和L种子生育期短(开花后48 d),但生长快。高产品系E(植株高大,每株上的豆荚数多)生育期较长(开花后60 d),生长速率较低。杂交后代RIL(HH)生长模式与H相同,RIL(LL)与L和E的相同。不同基因型亲本蛋白质和脂肪积累模式主要在发育的中晚期不同。在种子生长的中晚期,H蛋白质持续快速积累到种子成熟,L和E相对积累较慢;开花后40 d H脂肪积累达到最高,而L和E仍缓慢积累。不同杂交组合的高蛋白品系HH(70)和LH(372)种子脂肪和蛋白质积累模式和H亲本相似,低蛋白品系LL(389)和HL(42)和E亲本相似。同一杂交组合蛋白质含量发生分异的杂交后代HH(70)保持了与H一样的脂肪和蛋白质积累模式,HL(42)趋向与和E一样脂肪积累模式。【结论】种子发育过程中碳分配趋向决定着成熟种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杂交后代中蛋白质含量的分异与中晚期种子发育过程中碳分配途径变化密切相关。为此,了解种子发育过程中碳分配基因调控机理对提高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9.
研究施锰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蛋白质质含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垦农18高油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有上升趋势;东农42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垦农4双高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而蛋白质含量各拌种处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叶面喷施各处理间达到5%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育成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吉林省育成的15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脂肪(以下简称蛋脂)总量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0.44%,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41.26%,蛋脂总量平均值为61.70%。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有所上升;蛋白质含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00年略有下降;蛋脂总量趋于平稳,变化不大。省内不同单位育成的大豆品种品质性状水平有所不同,吉林号和九农号系列品种脂肪含量较高,通农号系列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吉林省的大豆品质性状还具有很大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大豆蛋白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分析102个栽培大豆品种和48份野生大豆材料,在地跨29-35°N之间的安徽省,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品种原产地的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838.野生大豆蛋白含量与原产地纬度相关不明显,呈马鞍形分布,峰值出现在32°N地区.这个结果为栽培大豆起源于黄淮流域的论点提供了某些旁证,也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来提高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但我省大豆品种资源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可能与蛋白质含量高有关.因此,欲提高安徽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中含硫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的比值,拟需引进新种质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外源和内源性cAMP对猪肥育期脂质和蛋白质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猪皮下注射cAMP或氨茶硷,并对肥育猪的胴体组成、肉中生化物质及血液中诸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MP和氨茶硷分别使瘦肉率提高8.73%和16.13%,眼肌面积提高29.58%和21.53%,后腿比提高6.84%和10.18%;cAMP还使背膘厚降低24.67%(p<0.05);肉中脂肪降低25.80%和7.70%,血糖分别增加12.27%和32.20%(p<0.01),血蛋白质增加12.43%和18.31%;且非蛋白氮下降,血脂分别增加12.44%和4.55%,脂肪酶活性增加34.74%(p<0.05)和16.28%;血脂升高与脂肪酶活性升高呈正相关,同时血中cAMP均增加1倍以上,cGMP也有相应的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杂交亲本及其F_2、F_4、F_5、F_6、F_7五个世代的资料分析了F_2蛋白质含量与亲本以及其它世代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双亲蛋白质含量高,杂种二代蛋白质含量也高;(2)F_2蛋白质含量与F_4、F_5、F_6、F_7均呈显著正相关;(3)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有逐代下降趋势,不同组合下降幅度不一样,蛋白质含量高的组合下降幅度大于蛋白质含量低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酶解及乳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方差分析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pH=7.0,E/S=2.0%,温度55℃,反应时间11hr,大豆蛋白水解物乳化力较其母本蛋白下降了25%,乳化稳定性下降了近15%。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中国1598份野生大豆和1595份栽培大豆的脂肪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野生大豆的脂肪含量为9.94%,明显低于栽培大豆的(19.05%)。对来自中国不同纬度的174份不同进化类型大豆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随着大豆进化程度的提高,亚麻酸、棕榈酸含量逐渐降低,油酸含量逐渐增加。探索了日照长度,昼夜温度对大豆脂肪酸形成与积累的影响。发现了一批特异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水稻籽粒蛋白质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单粒蛋白质含量随籽粒发育而增加,而单位干重的蛋白质含量却以开花后7天最高,14至21天降至最低,以后又逐步上升,28天趋于稳定。籽粒蛋白质的积累受叶片氮素降解和运转的影响,高蛋白质含量比低含量的品种具更强的叶片蛋白酶活性,叶片氮素的降解能力更强。并且,前者籽粒中游离氮基酸含量高于后者。籽粒蛋白质的积累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抽穗期施氮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大豆品种蛋白质、油分含量的遗传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9个蛋白质、油分及二者总量含量高低不同亲本的23个组合,研究了亲子代及F#-1、F#-2和F#-3世代间均值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类型品种间的杂交均以双亲含量高的,其后各世代的表现较好,双亲中只要有一亲较好,其后代的表现不会太差。父母本含量的高低对后代表现的影响基本相似,同母本上伴随着父本或同父本上伴随着母本含量的提高,其后各世代的含量提高,但也有一定的父母本之间及含量与世代的互作。蛋白质和总量含量的遗传可能无细胞质效应,但油分含量在少数组合中可能存在细胞质效应。中亲与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江淮下游地区夏火豆地方品种11个与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有关的生理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地区大豆地方品种自然群体,所研究的生理性状中均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分析估计了各个性状的遗传力和选择响应以及与小区产量的相关,得出:生物产量和叶面积相对生长率可作系统选择的辅助指标,其两年平均相关选择效率分别是对产量直接选择的77%和59%。 相似文献
19.
无鱼粉日粮中豆饼与豆粕质量对肉用仔鸡和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无鱼粉日粮中豆饼与豆粕质量对肉用仔鸡和商品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豆粕使21日龄肉用仔鸡增重较正常豆粕组低159克,饲料转换率差0.4。饲喂生豆饼的母鸡与饲喂正常豆饼的母鸡的产蛋率相差20%(51.8%对72.2%);蛋重相差1.8克(54.7对56.5克);饲料转换率差1.21(3.94对2.73);试验期末母鸡体重相差309克(1483对1792),饲喂生豆饼母鸡处于减重状态。
对豆饼与豆粕质量化学指标的评估表明,豆饼和豆粕化学指标关系密切。添加适量赖氨酸有助于克服过熟豆饼与豆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