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原对虾桃拉综合征,俗称"红尾病",是由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对虾疾病。症状急性期以虾体变红、软壳,过渡期以角质上皮不规则黑化为特征。流行情况此病毒主要分布在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主要宿主为凡纳滨对虾和细角对虾。凡纳滨对虾从仔虾、幼虾到成虾各期均易感病,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对虾病毒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对虾病毒最新进展与动态进行了概述。具体介绍了对虾病毒研究的各项成果,列出了已见报道的近20种对虾病毒病原的中英文名称;描述它们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的一些特征,包括对虾病毒的地理分布、对虾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病对虾的发病症状以及宿主虾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概述了对虾病毒的诊断方法:显微镜观察生物学测定、免疫学方法、细胞培养、生化检验、分子生物学方法;根据目前还未发现有效治疗对虾病毒病的药物现状,指出了几种预防对虾病毒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其趋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拉综合症(TauraSyndrome,TS)是由Taura病毒(TSV)引起的,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病毒病。TSV除了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之外,还可危害红额角对虾(P.stylirostris)和白对虾(P.sc鄄tiferus)等对虾品种,是对虾养殖中危害特别严重的三大病毒病之一。由于我国对虾产量的50%以上都来自于南美白对虾,该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流行趋势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起源、流行状况及其危害南美白对虾Taura病因1992年在厄瓜多尔的Guayquil湾的Taura河河口附近首先发现而得名,中文名称为桃拉病(桃…  相似文献   

4.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随之而来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发病区域不断扩大,危害性越来越严重。我国台湾省1987年因为虾病流行,造成对虾产量急剧下降。我国大陆沿海各地养虾地区,于1990-1993年也先后发生暴发性流行病,虾病种类及危害性也逐年增加,使养虾业遭受重大挫折。 虾病是全球性养虾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成为养虾成败的关键。1992年以来,中、南美洲的凡纳对虾曾多次发生对东、西两半球危害性最大的桃拉病毒综合症(Taura syndrome viruses, TSV)和白斑病毒综合症(WSSV),死亡率80%~100%:1997-1998年,台湾省又掀起凡纳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拉综合症(Taura syndrome)是由Taura病毒(TSV)引起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的传染性病毒病。除此之外.它还会对红额角对虾(P.stylirostris)和白对虾(P.sctiferus)等造成危害,它是对虾中危害特别严重的三大病毒病之一。首例是1992年6月在厄瓜多尔Guayas省的Taura河河口附近发现而得名。1999年以来.我国南方开始引进养殖周期短、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杆状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993年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经人工感染和电镜观察,证实是由杆状病毒引起的。病虾活力差。体色暗淡或微红,头胸甲上有浅黄色至白色的斑点,头胸甲与表皮下粘连,容易剥离,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腺肿大,糜烂,在肝胰腺,淋巴器官,中肠,皮下组织和鳃等组织细胞的核内均发现有大量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杆状,无包涵体,具囊膜,平均长350nm,宽150nm,核衣壳体  相似文献   

7.
三种对虾病毒在浙江省凡纳滨对虾中的流行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桃拉综合症病毒及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是目前威胁对虾养殖业较为严重的3种病毒.分别从浙江省6个凡纳滨对虾的主养殖区随机采样对虾699尾,通过PCR检测对虾的病毒携带情况.检测结果显示,6个养殖地区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总阳性率达100%;萧山、舟山、象山养殖场的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结果有阳性,总阳性率为5.58%;6个养殖场均未检测出桃拉综合症病毒.表明浙江省凡纳滨对虾养殖区域的桃拉综合症病毒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和对虾白班综合症病毒有较高的感染率,而且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鱼》2004,(7):76-76
一、桃拉综合症(又叫红体病)[病原]为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症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恢复期)。亚急性或急性期:病虾体呈淡粉红色,尾扇和腹肢发红。亚急性期:对虾多在蜕皮时死亡(这可能是蜕皮时大个体对虾死亡多的原因之一)。壳薄坏死,肠空而无食,蜕皮时易患此病。慢性期:  相似文献   

9.
虾病大体上分为由生物引起的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两大类。目前我国已查明的对虾养殖疾病有40多种,其中育苗期疾病近20种。虾病对育苗工作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影响虾苗的产量。 1.病毒病 对虾育苗期发现的常见病毒有: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和日本对虾中肠  相似文献   

10.
<正> 1993年养殖对虾暴发的虾病,经有关科研部门初步确定:原发性因素为病毒,继发性因素为细菌及环境,但病毒来源及病毒载体目前尚未查清。鉴于这种情况,明年能否养虾,虾病能否抑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全国虾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国内外对目前的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这个热点问题.难于作出明确答复。各地只有在搞好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我们认为,对虾养殖是:“再养有风险,转产有困难,干还有希望,扔掉彻底完”。所以说“再养有希望”,其原因:一是从本省和邻省情况看,辽宁省的丹东、东沟、营口;河北的昌黎、乐亭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