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农业的气候脆弱性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100年气候变暖的速度将会逐渐加快,势必会引起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因此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气候脆弱性研究是气候变化脆弱性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内容.在阐明农业气候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其脆弱性研究评价的现状、方法,归纳和介绍了脆弱性研究和评价的4种主要方法,即统计分析法、指标体系法、模型模拟法和综合评估法,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工具、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等5方面进行了展望,指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植物群落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详细阐述了植物群落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并综述了世界、中国的植物群落的研究历史、现状,展望了今后的植物群落学研究动态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可持续农业发展思想、实践的带动和促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重点:能流分析与能值分析、结构与功能研究、技术体系与发展模式研究、管理研究及其研究的时空尺度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未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向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4.
周用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44-6145
从饲料研究、疾病防治、繁育管理、保定研究、组织学和行为学研究等6个方面概述了目前我国大型猫科动物的圈养研究状况,并提出了开展大型猫科动物身体状况监控、野化训练和野放试验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欢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49-153
介绍了土地整理分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土地整理分区的不同空间尺度和研究对象两个角度,分别对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景观尺度的土地整理分区研究以及农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城市土地整理分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当前土地整理分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地方依附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地方依附的维度、地方依附的测度、地方依附的尺度、地方依附的前因后果和研究成果的应用等5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在概念体系、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本土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展望了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地方依附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侯远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63-764,772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资料,分别从背景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论等方面进行梳理,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国内外分类系统、应用研究3个方面概述了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其中生态用地的应用从评价研究、规划研究和保护研究3个方面分别展开综述,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以房养老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提出了国内对以房养老的研究存在的缺少定量研究、理论上的方向偏差、研究视角过于宏观、缺少对以房养老实际需求特征的研究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定量研究、扩充研究中的理论方向、加强对实际需求对象的实证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等见解和对策,以促进对以房养老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纠纷的结构-制度分析、纠纷主体的行动研究、纠纷主体的伦理与观念研究3个方面对征地纠纷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了3种理论维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羌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羌活药材及基源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方法途径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论述,羌活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香豆素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目前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指纹图谱法等方法评估羌活质量。以此为基础,对羌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羌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对于生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其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叶片和茎内的内源多胺(腐胺,精胺、亚精胺)和部分内源激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含量均增加,以Put最为明显;叶片中Put含量在花原基分化期下降,外花被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含量较高,茎内Put含量除外花被原基形成期外与叶片内Put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和茎内Spd含量与Spm含量变化相似,花芽发育后期Spd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雄蕊原基形成期Spm含量最高(59.94nmol·g-1FW);除雌蕊原基形成期,叶片和茎内变化赤霉素(GA3)与脱落酸(ABA)含量变化一致,雌蕊原基形成期GA3含量较高,雄蕊原基形成期ABA含量较高.可见,Put和总多胺含量的下降、相对低浓度的GA3和ABA有利于花原基分化,高水平的Put、GA3和ABA促进花芽的发育;Put、Spd和GA3含量增加有利于雌蕊原基形成,而Spm和ABA则有利于雄蕊原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创建于1957年,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建院50年来,在引领全国农业科技发展,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全国农业科研大协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支撑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农田研究进展的动态规律,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基本农田相关文献从载文量、文献来源及文献被引用情况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基本农田研究文献的年载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与中国的土地政策紧密相关;从基本农田研究内容来看,基本农田保护是研究热点;从基本农田研究方向来看,其所涉及领域很广,包括农业、土地、计算机科学、资源与环境等,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从基本农田研究队伍来看,以高等院校为主,说明中国基本农田研究的学术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是对人和环境友好的安全型细菌杀虫剂。目前Bt杀虫剂已被广泛应用,但因使用剂量较大,导致防治害虫时费用过高。若在生物防治中使用超高效的细菌杀虫剂,就可降低其使用剂量。Bt 00-50-5菌株是从美国引进的高效杀虫菌株,其晶体蛋白的特征分析尚未完成,其毒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也未进行。本项目即将开展如下研究:(1)先用具有特异性杀虫功能的Bt 00-50-5菌株进行发酵,继续完成对防治中国害虫防治效果的评价;再分析细菌的编码杀虫毒素基因和毒素的生化特征;然后混合荧光标记毒素和中肠细胞,加入昆虫中肠蛋白酶(或单独加入氨肽酶、碱性磷酸酶、ATP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钠或钾离子代之)反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变化;最后阐明杀虫毒素对靶标细胞作用机制。(2)通过研究毒素分子与受体分子的作用关系,拟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毒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黄瓜早熟新品种沈春1号。[方法]综述沈春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抗病性及其栽培要点。[结果]沈春1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沈9829和沈9830杂交而成,瓜长约30 cm,高抗霜霉病,兼抗白粉病和枯萎病,雌花率55%左右,前期产量高,适合春季栽培,2005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沈阳、大连、吉林及山东、河北等地种植。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虽总产量相差不大,但其前期产量比津优4号增加16.3%,区域试验中3个试点的前期产量均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沈春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目前关于脱水素(Dehydrin,DHN)的研究进展,包括脱水素的蛋白结构特征、细胞定位及作用机制,脱水素在生物及非生物逆境下的转基因研究,脱水素的磷酸化修饰,脱水素的结合金属离子、清除活性氧、作为分子伴侣 保护酶活性等特性。展望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脱水素用于提高植物对逆境的耐受力的应用前景,提出今后还需在脱水素作用机制、基因家族功能与生物胁迫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腐殖酸结合汞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腐殖酸结合汞的研究成果。腐殖酸在土壤中虽然含量不高 ,但结合汞的容量大 ,且结合汞后有一定的活性。并指出 ,人们对腐殖酸结合汞是抑制还是活化土壤汞的认识分歧在于腐殖酸组分对汞的络合能力和络合物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梅  曾德华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35-138,141
植物重金属污染以及针对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近年来国际上环境治理的研究热点。以我国若干矿区植物或植被为例,综述了近年来植物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状况,介绍了植物重金属耐性和超积累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修复的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1982-2013年5月31日间种业安全领域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趋势、国家、研究方向、机构、作者、载文期刊及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数据表明,美国、印度、中国等64个国家地区,544个研究机构,83个研究方向,967名作者,945种刊物,共发文1 837篇,单篇文献累计被引频次最高达497次。美国种业安全研究引领国际水平,中国与美国等国家的差距还较大,虽从事该研究的队伍庞大,但高产活跃作者不多,核心作者及所发论文影响力不够,研究机构高校居多,以理论成果为主,建议可持续跟踪和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客观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种业安全态势,以期及时准确把握发展前沿和新动向,为科研与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种业安全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