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下半年,江苏常州宝盛园辛长宝先生多次邀约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欧洲的盆景作家到宝盛园交流技艺,进行盆景创作。在此期间,有众多日本专业盆景作家到宝盛园观摩交流,并创作了一大批盆景作品,今选取其中8件柏树作品的创作过程刊登,以飨读者。这些桩材全为人工经数十年辛勤培育得来,枝干丰富,苍古老道,乃辛长宝先生斥巨资从中国台湾及日本觅得。此次刊登的创作者既有世界知名的盆景大师,又有十分年轻的盆景专业作家,从他们创作的作品中我们当可窥见日本柏树创作技艺之一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当以拿来主义的气度去消化吸收,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走访几家私家盆景园、花木盆景市场, 发现通过种种渠道从中国台湾或从日本“引进”的商品化金叶五针松(大阪松)、真柏盆栽日益增多。在交谈中,有人说:改革开放,中国盆景走出国门,参加国际重大会议或展览,国际盆栽, 特别是日本盆栽和中国台湾盆栽图书、刊物资料,不断走进来,使盆景界对国际盆栽有所认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2日,宁波市象山县盆景展在象山县石浦镇4A景区——中国渔村举办,由象山县盆景协会组织的百余盆盆景参展。象山石浦是中国颇具盛名的渔港,经济活跃,象山县盆景起步较晚,近年在盆景协会会长金祥春等人带领下,连续举办了几届盆景展,为象山盆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盆景创作技艺、理念得到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4月17日,浙江省慈溪市盆景协会会员大会在绿野山庄召开,慈溪市盆景协会会员及宁波市盆景协会领导、嘉宾等近百人参加会议。宁波慈溪市经济发达,盆景爱好者众多,盆景事业发展迅速。慈溪市盆景协会会长陈宫清先生从业余爱好到成为职业盆景人,每年多次往返日本、韩国,引进众多日本精品盆景,并时常邀请日本大师到园中交流,对推动盆景创作技艺与理念的交流多有贡献,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多地都形成了良好的影Ⅱ向  相似文献   

5.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6.
时间:2020年9月15日地点:盆景乐园直播间创作:詹国灯本期嘉宾詹国灯早年跟随枞阳吴多贵先生开始学习盆景制作技艺,后拜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先生门下,系统地学习盆景理论和创作实践,一直不断追求学习盆景创作技艺和盆景素材的培育。2016年中国(南浔)BWB盆景无国界世界大会中国国家队成员,被授予"BWB盆景无国界交流大使"称号,"2017中国爵——中国盆景作家国家大赛"中荣获"2017中国爵——中国盆景高级作家"称号。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21,(2):101-101
2020年11月8日,毕节市盆景协会在朱昌泰丰园内召开会员大会暨2020年年会,总结了2020年工作,并对2021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毕节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谢平贵出席并参加了此次会议。年会开始前,众多盆景爱好者展示了盆景的精品之作,通过优秀盆景展览、现场盆景制作培训的方式,进行技艺切磋、学术交流。近年来,毕节盆景产业不断发展,盆景协会多次组织会员参加省、市各类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会上,谢平贵同志肯定了毕节市盆景协会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14,(9):F0002-F0002
2014年7月31日-8月1日,花木盆景杂志社社长郑冠宇、副社长熊俊龙及记者一行赴西安中国唐苑,拜访了花木盆景杂志社名誉社长、陕西万达集团董事长、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创会会长张小斌先生。多年来,张小斌先生对中国盆景事业倾注众多心血,连续三年斥资逾千万举办“中国唐风盆景展”,邀约中国及世界各地盆景界名流参观交流,极大提高了盆景的社会地位,为推动中国盆景向更高、更精的层次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高非洲     
《花木盆景》2014,(9):8-8
现任贵州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1974年生,自小便对绘画和工艺技艺情有独钟,1990年前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盆景制作。1994年天津第三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火棘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01年苏州第五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柏树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12年安康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盆景作品荣获银奖及铜奖。他从事商品盆景生产及庭院景观设计已经二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新人"。自从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如何让盆景艺术这一复杂而又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0.
谢士乔 江苏新沂人,1962年生。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痴迷盆景,四处访友,苦学技艺并创办自己的盆景园。后师从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王恒亮先生,技艺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年9月,在“东沃杯中国盆景精品展”期间举办的盆景创作比赛中,谢士乔创作的赤松盆景获金奖;2012年10月在安康举办的第8届全国盆景展的现场盆景创作比赛中,他又获最佳创作奖。  相似文献   

11.
为弘扬盆景文化,促进各地盆景界的交流,提高盆景制作者的技艺水平,由安徽省蚌埠市通成国贸广场、蚌埠恒亮盆景园主办的“通成杯”盆景艺术交流大赛于2009年3月7日至8日在蚌埠市通成国贸广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得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的大力支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胡运骅、韦金笙,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赵庆泉、胡荣庆及王元康等专家亲临蚌埠,或作学术报告,或现场进行盆景创作表演,与参会的众多盆景爱好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2.
《花木盆景》2007,(11):39-39
邱金春先生是江苏省镇江市人,经营企业之余。酷爱花木盆景,稍有闲暇,常驱车数百公里,到各地拜访盆景界朋友,交流盆景技艺,搜寻心仪的盆景桩材。十余年来。邱先生在探索盆景创作技艺,提高自身盆景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级盆景协会的展览、交流活动,为协会的活动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致力推动镇江盆景事业的发展。2006年,邱先生也众望所归地被推选为镇江市盆景协会会长,我们相信并期待邱金春先生及其镇江盆景协会能为我们奉献更多的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13.
未来果树盆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果树盆景的发展为盆景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制作者的高超技艺,观看花果也会感到赏心悦目.这本来就和圣哲追求众生愉悦的目标相一致.作为一门微化的艺术,果树盆景的素材来源、品种特性、追求目标都有别于制作技艺已经成熟的树木盆景,如果简单地以为果树盆景就是树木盆景和果树栽培技艺的组合,很有可能顾此失彼,即使制作了大量的作品,也只能称之为果树盆栽.为凸显果树盆景的优势,当以结果为主体,另辟新径,让造型为结果服务,并尽量赋予它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中旬,浙江宁波茂松园园主黄敖训受杭州怡然园之托,精心改作了一棵圆柏盆景。黄敖训精湛的技艺,严谨的创作态度折服现场众多的观,今将改作过程刊出,以期让广大盆景爱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事物的发展始于创新。中国盆景的诞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一千多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算短,和中国文字、书法、绘画、音乐、园林艺术等相比较,盆景却是小弟妹了。可是中国盆景后来发展,其品位的提高,虽跟日本盆景尚有某些距离,但我们近几年来的发展,却是形势喜人的。世界盆景的源头来自中国,我们更应该积极提倡研究中国盆景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我国从事盆景艺术的工作者而言,2008年称得上是一个空前的盛年,仅国庆期间就同时迎来了在南京举办的有“中国盆景界奥运会”之称的“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及在常州举办的“海峡两岸盆景业峰会暨盆景精品展”。三大展览中涌现出的众多精品盆景,让人眼前一亮,新人、新技术、新工艺、新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较集中反映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盆景艺术从衰微走向繁荣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13,(11):32-40
中国岭南盆景技艺的精髓是蓄枝截干,盆景树木经过作者年复一年的“蓄"与“截",枝干曲折流畅.节节渐细到梢,截干后留下的累累疤痕,更使盆树增添久经风霜的沧桑感。在各种地域风格的盆景示范表演中,岭南盆景技艺是最难表现的。此次表演中,吴成发大师不仅将岭南盆景蓄枝截干、脱衣换锦等技艺的美妙呈现出来,更融合中国北方盆景的破干拿弯及蟠扎等技艺,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盆景创作“大戏”。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结识了常州宝盛园的主人——辛长宝先生,从此,我和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后来流传到日本、韩国,近代又由日本流传到西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盆景艺术发展的态势十分迅猛,尤其是日本,在培育技术、造型方法、工具材料、技艺传授、生产制作等方面,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  相似文献   

19.
曹健 《花木盆景》2007,(10):32-35
今刊登日本盆景大师木村正彦先生从自己众多的创·改作的作品中挑选出了最具代表性、大气的几件作品与广大读者共同来探究木村先生的构思、技艺。作为盆景制作专业人士也必须揣摩浓缩于这些作品中创作理念。无论原材料质地如何,其技法的精髓如果能细心体会到,那么在你自己的盆景作坊里不也一样能创·改作出美的作品吗?  相似文献   

20.
徐旻 《花木盆景》2006,(7):22-28
2006年5月3日,在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上,我国知名盆景艺术家胡运骅、刘传刚先生应邀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盆景制作示范表演,吸引了众多中外嘉宾,到场观摩的人数达200余人。两位艺术家风趣的演讲和娴熟技艺博得到场人员阵阵掌声,下面就示范表演的全过程作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