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泽海 《花卉》2012,(9):34-35
盆景分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岭南瓮景中的树桩盆景以其独有的蓄枝截干制作手法,创作出一大批大树缩影的优秀作品,享誉海内外。然而岭南山水盆景却发展艰辛。在各种盆景展览中。很难发现行岭南山水盆景作品的参展。  相似文献   

2.
何庆鸿 《花卉》2013,(6):35-35
早春二月,第十九届广州(增城)园林博览会岭南盆景精品展览在增城隆重开幕。近180盆岭南盆景,春意盎然,争奇斗艳,为广州的春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3.
岭南盆景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己一套成熟的技法和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盆景的一大流派。岭南盆景要不断学习其他盆景流派的长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创新提高,这已成为岭南盆景界同仁的共识。但是,岭南盆景艺术如何创新?是否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是否能突破已有的规则?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盆景流派中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岭南盆景风格,并结合江西实际,提出了岭南盆景对江西盆景发展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4.岭南盆景确立艺术鉴定准则——真、善、美 20世纪50年代,即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州市的各级领导对盆景艺术都非常重视,每年都举办盆景展览。每次参加展览的展品都有数百盆,造型多姿多彩,各异其趣,表现了各位作者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故当时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相似文献   

6.
谢荣耀 《花卉》2010,(5):28-28
1990年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办的首届粤港澳盆景艺术展览上,一盆题名“紫霞垂照”的勒杜鹃盆景,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喷喷称奇,亦引起岭南盆景界同仁的瞩目。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在岭南盆景传统枝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突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枝法。  相似文献   

7.
高非洲     
《花木盆景》2014,(9):8-8
现任贵州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1974年生,自小便对绘画和工艺技艺情有独钟,1990年前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盆景制作。1994年天津第三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火棘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01年苏州第五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柏树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12年安康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盆景作品荣获银奖及铜奖。他从事商品盆景生产及庭院景观设计已经二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新人"。自从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如何让盆景艺术这一复杂而又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花木盆景》2007,(8):30-30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奇葩的新秀,以其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截干蓄枝”的独特创作技法,得到国内外盆景界的认同和赞誉。  相似文献   

9.
谢荣耀 《花卉》2014,(7):34-35
5月的北海公园,阳光明媚,苍松翠柏。花木芬芳,绚丽多彩。这里,正在举办一次国内高水平的盆景展——《岭南盆景名家精品展》。这次展览,由中国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北海公园主办,北京盆景协会、国际盆景协会(BCI)中国地区委员会、广州盆景协会等承办。  相似文献   

10.
《花木盆景》2013,(11):32-40
中国岭南盆景技艺的精髓是蓄枝截干,盆景树木经过作者年复一年的“蓄"与“截",枝干曲折流畅.节节渐细到梢,截干后留下的累累疤痕,更使盆树增添久经风霜的沧桑感。在各种地域风格的盆景示范表演中,岭南盆景技艺是最难表现的。此次表演中,吴成发大师不仅将岭南盆景蓄枝截干、脱衣换锦等技艺的美妙呈现出来,更融合中国北方盆景的破干拿弯及蟠扎等技艺,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盆景创作“大戏”。  相似文献   

11.
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的成功举办,无疑是2008年中国盆景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其展览规模之大,参展盆景作品水平之高,展览运作方式之独特,都是近年来所罕见的。尤其是用黄金铸造奖牌,更成为世界盆景界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新闻媒体对“唐风展”及其会址——中国唐苑相关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盆景爱好者,对“唐风展”创办人张小斌先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想详细了解张小斌先生的盆景情缘和“唐风展”情怀。  相似文献   

12.
这次我们是专程来观摩、学习以探讨韩学年先生山松盆景艺术为主的岭南山松盆景研讨会。山松盆景的成功,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喜悦,韩先生不愧为岭南山松盆景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岭南盆景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强与广东和海南盆景协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并拜访岭南盆景界的本刊多位编委、协会带头人和国内知名盆景园园主,2009年2月23日至3月1日,花木盆景杂志社社长万绍华、总编辑熊俊龙和盆景赏石版编辑部主任徐曼一行三人,南下粤、琼,途经广州、清远、佛山、东莞、深圳、海口两省六市,考察了清远欣园、王金盆景园,  相似文献   

14.
《花木盆景》2006,(6):16-16
原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高级顾问,广州盆景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岭南盆景艺术的一代宗师陆学明先生,因病于2006年5月11日17时 23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15.
郑永泰 《花木盆景》2006,(12):12-15
近年来,随着盆景事业的发展,国际性、全国性乃至各省市、地区不同类型的盆景展览越来越多,且基本上都进行了评比活动。这些盆景展览评比活动是对盆景艺术的一次次检阅,体现了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水平,给有志于盆景事业的广大盆景爱好者提供了盆景作品的展示、鉴赏和技艺交流的平台。通过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肯定、认可和嘉奖,也为盆景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提供了榜样,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到盆景队伍中来,有利于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然而,时见有些展览评比过程操作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大,评比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变味,或没及时公布而草草收场,却也无个说法,让参展者和观赏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或省市级的大型盆景展览活动十分频繁,这是我国盆景事业兴旺发展的表现,是件大好事。各类不同档次的盆景展览,有利于盆景艺术的交流切磋以提高盆景爱好的造型技艺与欣赏水平,有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而每次展览,大都进行了评比,依次评出金,银,铜和其它奖项,旨在让后学学有  相似文献   

17.
李建 《花木盆景》2022,(1):6-17
<正>万紫千红皆成景,一枝一叶总关情。岭南盆景以绵延而旺盛的生命力,从古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并以独特的风姿走向世界,举世瞩目。为更好地推进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展示岭南盆景的独特魅力,2021年12月3日,由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人民政府和广东省盆景协会携手举办的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暨花都·赤坭盆景节盛大开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盆景在中国盆景中是一大特色,并得到世界盆景界认可。她历史悠久,是从唐代山石盆景中演变过来的。她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原理,表现了著多名山大川佳景,既有细腻写真的工笔画功底,也有中国画中泼墨大写意的意境。多年来山水盆景大师们为我国山水盆景做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制做出一大批佳作,为后人做出了许多优秀样板,是我们学习、提高的楷模。时代在前进,山水盆景艺术要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创新。当今山水盆景体现技法要在前辈们成功道路上向立体、深度、意境方向发展,探索出一片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盆景新天地。近年来山水盆景发展远不如早期发展速度,希望盆景大师们、前辈们、评委们及各级有关组织和领导们给予山水盆景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各级盆景展览评比中给予适当的获奖比例,以资鼓励。让中国山水盆景这朵奇芭开得更艳、更美,为我国的盆景事业再次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黄就成 《花卉》2014,(1):29-29
火棘盆景有两个经常出现的问题:一个是结果很多,但失去了岭南盆景特有的树形美,另一个是岭南盆景的形态保留下来了而结果不多。  相似文献   

20.
何庆雄 《花卉》2012,(12):36-36
金秋十月,在陕两省安康市举办了第八描中国盆景展览,此次展览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陕两省建设厅和安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一次专业层次最高的全围性人型盆景展览.展览从10月20日开幕至27日闭幕。这次展览展示了中同盆景发展的新水平,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