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慧 《中国食用菌》2020,(2):155-157,160
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亚洲东部的国家,菌菇文化在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食用菌文化对日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两国的食用菌文化虽有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两国的食用菌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探究两国的食用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国和日本两国的食用菌文化特点为切入点,探究两国食用菌文化的差异,总结日本食用菌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以此来巩固中国的食用菌文化的发展,让中国的食用菌文化能够真正发掘自身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其产业文化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刘飞鸣 《花木盆景》2005,(12):32-33
写意是中国文人画最为独特的美学佳境,“意”指画中给人提供想象,发人深思、引人回味、触入情怀的非具象的东西,是人的审美心理活动。画面是有限的,画意是无限的,画里有情、画外有意。中国文人画这种“发之情”“快之心”的写意精神,远非西方表现主义所能及,它不仅使中国民族绘画趋向世界性,而且具有卓越的中国神髓。中国现代花艺设计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花艺的形式控法有机地融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盆景传播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化现象。全球各地域虽有“盆景”或“盆栽”不同的称谓,却同宗同源,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令不尽相同的艺术作品注释着不尽相同的文化理念和创作技艺,本文将从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特质及哲学思想等方面,初探中国盆景文化现象。一、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人类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其实质是该民族  相似文献   

4.
日本园林的发展从学习中国到开始本民族的创新,再到明治维新后向西方的学习,都经历了学习、消化、创造的过程。与中国传统园林相比,日本园林中吸取了很多精华,但也由于本国地理及观念的差异,在消化时融入了自身的特点,而演变成了独具日本风格的日本园林。后期日本枯山水的园林形式渐渐明朗,也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极简主义"园林的形成,可见日本园林风格也像日本的民族个性一样充满了"矛盾",糅合了东西文化,又很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为东方园林的发源地,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现代社会,日本仍以其独特的发展形制延续着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我国优秀造园传统出现了滞后甚至断代的情形。本文将日本园林与我国园林造园要素进行比较,以期借鉴其优势因素,对比中获得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盆景艺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因是民族性。由本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文化所决定并体现的区别于其它民族同类要素的特质正是中国盆景的魅力所在。盆景与诗画融合,渲泻内心的情感,表现着自我对生活的态度,使景致涵蓄着诗与画的精神,这种情与意的构成形式,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门特有的现象——盆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盆景艺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因是民族性。由本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文化所决定并体现的区别于其它民族同类要素的特质正是中国盆景的魅力所在。盆景与诗画融合,渲泻内心的情感,表现着自我对生活的态度,使景致涵蓄着诗与画的精神,这种情与意的构成形式,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门特有的现象——盆景。  相似文献   

8.
墓园文化是殡葬文化和造园文化的集合,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两国墓园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重新解读传统墓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日本民族自古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以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中国南宋禅僧画家牧溪和玉涧的《潇湘八景图》,对日本的绘画、庭园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潇湘八景"的图式对日本枯山水庭园的影响,以期为地处潇湘的历史文化名城——雁城衡阳在现代城镇化景观设计中如何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挥地域文化特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写意是中国文人画最为独特的美学佳境,“意”指画中给人提供想象、发人深思、引人回味、触入情怀的非具象的东西,是人的审美心理活动。画面是有限的,画意是无限的,画里有情、画外有意。中国文人画这种“发之情”“快之心”的写意精神,远非西方表现主义所能及,它不仅使中国民族绘画趋向世界性,而且具有卓越的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中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现状,论述了民族文化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中的作用和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文化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原则,通过尊重本民族的文化阐释与展示权,明确并落实民族文化资源收益权,做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工作,体现民族文化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1,(2):50-52
以弘扬中国红色革命文化为出发点,通过挖掘鄂豫皖红色革命文化,对鄂豫皖红色纪念馆的周边景观进行再设计改造,为塑造具有红色革命文化特色的高品质纪念性景观环境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借鉴,从而引导大学生礼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当代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已成为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并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思想与智慧的体现。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体现形式,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文章基于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缺失这一现象,分析了现代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式,分析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志源  胡珩 《广西园艺》2011,(6):36-38,42
运用符号学理论研究园林建筑表达时,应抛弃形式借鉴的临时心态,回到理论的层面上来,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上来,重构性地创造具有民族自尊和自强的优秀园林建筑,才能既跟上国际发展的脚步,又继承和发展具有自己民族精神的当代传统文化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文化宝库中有大量的宝贵遗产。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每个民族也都沿袭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的一种,传统建筑以及传统建筑的装饰更是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郝嘉伟  李煜 《现代园艺》2022,(1):157-159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色彩继承了我国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它源于人民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热烈而质朴的渴望.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色彩之一的蒙古族色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蒙古族传统民族色彩来源于蒙古族牧民与草原生活、游牧迁徙和劳作关系的密切联系,反映其思想、情感、文化审美.以成吉思汗陵景区为例,剖析蒙古族民族色彩在景观设计要素中的...  相似文献   

18.
正说日本文人木,就是不带任何民族主义倾向,挖掘、整理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异域文化形态,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的个人思考。不揣冒昧,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有5000的历史,民族文化贯穿着整个发展时期,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民族文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承载着文化底蕴,只有将其融入到园林建筑中,才能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是一种对艺术人生的另一种展现。本文主要在分析民族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加强民族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使用,也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郑岩 《现代园艺》2023,(10):148-150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为提高景观设计效果以及文化意蕴,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设计思路。本研究阐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以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为例,挖掘其不同类型文化元素的同时,从陈列式景观设计、集群式景观设计、乡土式景观设计3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广西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