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寄情山水一直是中国文人特殊的文化情结,逃离尘嚣缰锁,徜徉山光水色,寻找山水清音,寄托殷殷情愫。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大地有山水,书画有山水,心中亦有山水,园林水石,最不可无。或取漓江之秀,或取华岳之险,缩泰山于盈尺之中,貌长江于方寸之间,顺乎自然之理,巧夺造化之功,将山水林泉置于盆盎之中,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去抒写心中的山水情怀,“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山一掌间”。或峭拔奇峰展壁立千仞之险,或玲珑剔透摹水穴洞天之幽,或山峦连绵状烟波浩渺之秀。每一件山水、水旱盆景作品都是一幅灵动的画,是一首凝固的诗,囿于斗室,细细品鉴一件山水盆景佳作,或可抛开喧嚣琐碎,领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  相似文献   

2.
盆景人在盆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经常奉为圭臬的一句话是: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说明在进行盆景创作与鉴赏活动时,既要注重盆景的思想与内涵,又要注重盆景的整体布局,注重画意的表现。这里还必须注意一种倾向,我们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目的是创作出充满画意的盆景,而不是照着一幅画去创作盆景,虽然中国画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学习,但盆景绝不同于绘画。下面,就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市中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鲜花盛开,燕舞莺歌,万绿丛中,一幅幅“行动起来,共创现代中国盆景”,“弘扬民族化,建设精神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红底白字条幅,集聚在八号楼,显得格外醒目。2004年5月18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盆影学术研讨会在这里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4.
随心所语     
肖文华 《花木盆景》2008,(11):68-68
我每做完一盆盆景,都要请第一个观众——老伴过目,她总是说:“还不错,只是您老人家的盆景怎么看也是盆中栽的一棵树,而贺淦荪大师的贫景是一幅画,是一首诗。”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园林景观手绘的透视原理,着重探讨了"三远法"观察方法,以期提高园林景观手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开展康养旅游活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层次分析法,以乡村的“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作为准则层,共20个评价指标因子作为指标层,构建康养旅游型乡村“三生空间”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通过回收问卷及专家咨询得出的指标权重表明,生态空间的优劣对于发展康养旅游活动最为重要,生活空间的配套次之。以海南省儋州市油文村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三生空间”各指标的综合得分,得到发展康养旅游的评价及未来开发保护方向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少求 《花木盆景》2000,(12):7-7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他九十五岁遐龄时,画了一幅绿叶飘逸、红果累累的万年青,并以比拟手法赞颂新中国繁荣昌盛,上题:“祖国万岁!”四个道劲的醒目大字,表达了他出自肺腑的心声。在我国传统题材的绘画中,常看到一只大白象,身上披红挂彩,背上驮着一盆万年青,寓意生机勃发、万象回春,是一种吉祥的征兆。  相似文献   

8.
《云之上》     
婺源是一幅趣味盎然的山水风光画。踏进婺源,山青水秀,松竹连绵,田园秀色,风光无限。就连河里的石头也长着美丽的图案。这不,笔在江湾河畔就觅得许多奇石,其中一方心爱的精品,由于石质好,图案格外突出,故把它命名为“云之上”。  相似文献   

9.
赏析王宏芳的《彩云飞》(刺柏)(见图),联想起郑板桥画竹有“眼中之竹”、“心中之竹”、“笔下之竹”的三个阶段来,此中演变,很能启发我们去理解艺术创作思维的特点,同样也可指导盆景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朝鲜苹果园的有机肥料不足,一般每亩只能施用1300多斤有机肥料作基肥。生产中主要是施用化学肥料。苹果园施肥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一、三年深幅施用一次有机肥料近年来,为了解决苹果园有机肥料不足的问题,朝鲜把每年浅施一次(每亩1千多斤)有机肥料的方法,改为三年集中深施一次的“深幅施肥法”。具体方法是,10月份沿树冠边缘挖深50~60厘米、宽50厘  相似文献   

11.
人画中带有人情趣,画外流露着人思想,是由多元素人素养的艺术创作理念,集诗、书、画、金始成一体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人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隐士,又称“逸民”、“遗民”,亦称“野逸”。  相似文献   

12.
郑平 《花卉》2009,(3):29-29
盆景是自然美的缩影,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在立意和构图上具有“三境”与“三美”,两者又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李聪 《花木盆景》2003,(6):48-4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以中国山水画以例,产生于南朝刘宋之初、宗炳所著的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专著《画山水序》中“圣人含道映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等论述,都体现了老庄思想。有后人干脆称画为“道”。历代的艺术家们甚至将“道”看作是高于绘画技巧的一种极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夜来昼去画中画,指的是白天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国画,晚上看到的却是一幅内容完全不同的(如飞鹰或八骏马等)的画卷,令人感到新奇。其实此类画的制作原理很简单。利用黄色或红色、绿色夜光粉以白乳  相似文献   

15.
诗中赏绿     
李盛仙 《花卉》2010,(4):15-15
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万条垂下绿丝绦”。自居易的“绿扬阴里白沙堤”,刘方平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展示给人们的是一幅江南春色的绚丽画卷。自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和“春来江水绿”两个画面,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读后令人浮现着一幅美好、恬静的农村风光图。  相似文献   

16.
王祖成 《花卉》2009,(1):42-42
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作过一首退休诗:“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着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这首诗题在一幅画上。画面上有两条牛,一条牛悠闲自在地吃草,一条却被套上笼头,牵着鼻子,受人抽打驱使。两牛形成鲜明对照。陶弘景作这幅画并题上诗,  相似文献   

17.
乔立平  李岩  司立辰 《蔬菜》2009,(12):16-17
一、育苗秘诀一“三高三低”育苗法 “三高三低”育苗法,即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温度管理的原则是:一要出苗前高,出苗后低;二要真叶露心后高,2叶1心后低;三要囤苗前高,接近定植时低。  相似文献   

18.
陈永兴 《果农之友》2009,(10):33-34
枇杷又名“卢橘”、“金丸”,“蜜丸”、“琵琶果”,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枇杷药害多表现在新梢枝叶、花穗及果实等组织或器官。药害在生产上常与肥害、缺素症相混淆应细加辨别。特别对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敏感,药害产生的原因虽然较为复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喷或假农药形成药害:二是使用变质和含有害杂质的农药,或随便混合农药;三是尚未掌握施药技术.随便降低或提高农药的使用浓度.施药时选择了不适宜的作物生育阶段以及不适宜的施药天气、方法等。若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轻者影响生产、形成减产。重者会导致果树死亡。  相似文献   

19.
咏荷四绝     
尹北海 《花卉》2008,(8):43-43
中国十大莲湖之一的西湖,“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杨柳一千株”,就勾画出了荷红柳绿、湖广树多的壮丽景色。“三面湖光,四围山色;一帘松翠,十里荷香。”一连用了四个数词,把“三潭映月”的“三面”、“四围”、“一帘”、“十里”的“湖光山色”、“松翠荷香”,组成了幅优美的山水画。还有“荷花送香气,潭影空人心。”  相似文献   

20.
姜政云 《现代园艺》2022,(24):112-114
我国山水画的章法技巧及其审美观念在园林设计中影响深远。由我国山水画章法引发了园林空间设计中山水画情节的观察与思考,总结了5种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山水画章法:开合、远取其势与近取其质、藏露、留白以及“三远法”。意在寻找现代园林展示和传承中国特色的有效技法和路径,为园林设计方法和思路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