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几年来临床上遇见仔猪淋巴外渗七例。所见七例仔猪淋巴外渗均发生在哺乳初期即生后十天以内。发生部位,臀部五例;颈部2例。就其症状来看,仅有局部肿胀,无痛微热,波动十分明显。。因仔猪皮肤柔嫩,所以有的肿胀象水泡似的。发生原因,因初生仔猪精神调节不健全,对外界反应迟钝,运动不灵活。容易被大母猪踩压,至使淋巴管断裂而造成淋巴外  相似文献   

2.
奶牛淋巴外渗在临床上较少见 ,笔者最近收治奶牛肩前淋巴外渗 1例 ,用药 1次即治愈 ,现报道于后。1 发病原因2 0 0 0年 7月 1 2日 ,镇平县城郊乡泰山庙村乔某饲养的 1头奶牛被另 1头奶牛顶撞跌倒 ,右肩撞在地上。 1周后 ,畜主发现该奶牛右肩前肿胀 ,曾用温硫酸镁溶液擦洗数次 ,小宽针放液 1次 ,肿胀不但没有减轻 ,反而越来越大。2 临床检查患牛精神食欲正常 ,体温 38 6℃。右肩前有一 1 3cm× 8cm的肿块 ,无热无痛 ,与周边界限不明显 ,触诊中央如腔洞样 ,有波动感。常规消毒后 ,用 1 6号针头穿刺 ,流出橙黄色稍透明的液体 ,不易凝固。…  相似文献   

3.
孙海舰 《警犬》2004,(1):34-34
一、症状 母犬.5周岁?妊娠45天时,饲养人员发现该犬右侧第l乳房基部有一圆形肿块。经检查,肿块呈圆球形凸起,坚硬,有游离性,触压不敏感,周围界限明显,直径6厘米,高4厘米,用16号注射针头穿刺。无脓汁及其他液体排出,拔出针头后,针孔有血液外渗。初诊为乳腺肿瘤:  相似文献   

4.
奶牛淋巴外渗是奶牛在钝性外力的作用下,淋巴管断裂,淋巴液积聚于局部组织内的一种非开放性损伤,多发生在颈部和腹部。奶牛淋巴外渗在笔者所在县奶牛小区中时有发生,特别是新购进牛只或者是按泌乳月调圈后,常因奶牛间顶撞、奶牛受惊吓碰撞而发生,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奶牛淘汰或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受害部位皮下软组织损伤后,淋巴外渗,局部肿胀逐渐增大,形成肿胞,与周围分界明显,触诊有波动感、无热、微痛,炎症反应轻微;时间较久,渗出  相似文献   

5.
超前免疫选9号针头,仔猪注射铁剂选7号针头,30kg以下中小猪用9号针头。30~60kg中猪用12号针头,60kg以上大猪用16号针头,长度必须30mm以上。公母猪使用16号针头,长度必须38mm以上。猪注射针头的选用  相似文献   

6.
<正>犬淋巴外渗常发生于钝力作用致使皮下结缔组织淋巴管断裂时,常发部位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较丰富、淋巴管含量多的地方,例如肩前、胸前、股前等[1]。淋巴外渗形成肿胀的时间通常为3~7 d,皮肤紧张性与正常皮肤无较大差异,穿刺液呈黄色清亮的血浆样,发病部位通常无热痛等基本表现,一般不出现全身反应[2]。血肿肿胀迅速,肿胀部位因充满血液故初期有波动感,血液凝固后局部坚实。含有丰富血管、淋巴管的结缔组织发生挫伤时常容易造成血肿混合淋巴外渗,临床表现为肿胀内的液体呈暗红色,无坚实感,穿刺液内含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3]。  相似文献   

7.
正1 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一人固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角注射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角,于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7~60日龄的仔猪发生淋巴外渗的病例增多。笔者曾接诊20多例,全部治愈。1病因仔猪淋巴外渗是由于其身体局部受到外来钝力强行滑擦,挤压,至使皮肤或肌膜与其下部的组织发生局部分离,从而使其内部的淋巴管发生破裂,使淋巴液渗出于皮下组织而形成的液体肿胀。如仔猪从窄洞内来回穿过,或受到其母猪的挤压,都可致使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仔猪常见病。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会阻碍其生长发育而形成僵猪,重者甚至会死亡。笔者在近6年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交巢穴(即后海穴)结合肌肉注射药物的方法,共治疗该病1380余例,其疗效显著,并且疗程也明显缩短。1 方法:由畜主将仔猪两后肢提起,让其倒置。注射者一手提起猪的尾尖,在肛门上与尾根之间有一凹陷,用酒精消毒,然后另一手拿起装有9号5cm长的注射针头的注射器,把针头刺…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诊治中,淋巴外渗多发生于大家畜,猪也时有发生,但常见于产仔母猪和新生仔猪.产仔母猪发生淋巴外渗多在腹部乳房边缘,积聚肿胀象个小气球,积液多时可流出500~1000g以上,施行穿刺又清除不彻底,过2~3d又积聚肿胀还原,如施行切开手术创口大又严重影响母猪运动和仔猪吃奶.针对这种病情,我在临床中成功地摸索出在母猪腹部埋置导管释放积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操作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两年来利用蛋清加青霉素治疗仔猪腹泻百余病例,治疗率达95%以上,效果很好。具体方法如下:将注射器和碗等用具蒸煮消毒。选择新鲜鸡蛋,将蛋清放入碗内。用大号针头(12号以上)抽取蛋清10毫升,配入8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反复抽注混匀。排净针筒中的空气和泡沫,在仔猪颈部肌肉或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处的交巢穴注射,每头仔猪每次2~3毫升,一般注射1~2次即可治愈。蛋清加青霉素治疗仔猪腹泻效果好@辛延军$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100086  相似文献   

12.
正1)肌内注射法。适用于接种弱毒苗或灭活疫苗,注射部位在臀部或两侧颈部,一般使用16~20号针头。2)皮下注射法。适用于接种弱毒苗或灭活疫苗,注射部位在股内侧或肘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注射时确保针头插入皮下,为此进针后摆动针头,如感针头摆动自如,推压注射器的推管,  相似文献   

13.
正1)肌内注射法:适用于接种弱毒苗或灭活疫苗,注射部位在臀部或两侧颈部,一般使用16~20号针头。2)皮下注射法:适用于接种弱毒苗或灭活疫苗,注射部位在股内侧或肘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注射时确保针头插入皮下,为此进针后摆动针头,如感针头摆动自如,推压注射器的推管,  相似文献   

14.
选新鲜鸡蛋,经75%酒精消毒后,用12号针头刺穿蛋壳,套上注射器缓缓抽取蛋清,每头仔猪颈部肌肉注射4ml,一次治愈率96%。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沈阳市郊区养殖户笼养伊莎商品蛋鸡共3500羽,前期鸡群生长发育良好,整齐度高,鸡群按常规程序防疫。120日龄时每只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油佐剂疫苗0.5毫升。注射疫苗3天后发现鸡头部出现轻度肿胀,以后病情加重,发病率为20%。养殖户不明原因,于是前来就诊。经临床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诊断为过敏性肿胀,是由于油佐剂疫苗使用不当引起的。2.临床症状鸡群注射疫苗3天后头、颈部出现肿胀,尤以眼眶周围显著,初期不明显,后期肿胀明显。注射疫苗后15天,约有50%发病鸡头…  相似文献   

16.
在鸡蛋清中加入抗生素制成蛋清抗生液,可用于治疗仔猪腹泻。事先对注射针头和碗等用具蒸煮消毒。选新鲜鸡蛋,取蛋请放入碗内。用大号针筒安上针.头,抽取蛋清10-15毫升,配入2-4毫升40万单位青霉素或氯霉素,反复抽注混匀,制成蛋清抗生液。排除针筒内的空气和泡沫.在仔猪颈部肌肉或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处的交巢穴注射,每头仔猪每次注射4-5毫升,注射1-2次即可治愈。蛋清抗生液治疗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7.
病例1 家畜改良中心牛场464号荷斯坦奶牛,于2000年6月24日患右乳房前下方与腹部连接部位肿起如人头大小,触诊无热无痛,并有波动感,乳房沿着后肢内侧向上明显肿起,按压时有指压痕。肿胀部中心穿刺,流出橙黄色透明液体。确诊为乳房基部淋巴外渗。治疗:在肿起部位中心切开皮肤3cm,放出淋巴外渗液2350ml,然后用灭菌的浸以甲醛碘、酒精液(酒精100ml,甲醛1ml,5%碘酊1ml)的纱布,紧紧的填塞在创腔内,2天后,将纱布取出,局部按一般化脓创处理,经7天治愈。  相似文献   

18.
本病多发生于羔羊。大多是因为羔羊吮吸奶时,反复跪地,对腕关节的压迫或撞击所致。症状为腕关节明显肿胀,呈局限性圆形。运动时有轻微跛行或跛行不明显。触诊肿胀处皮肤增厚、发热、有波动。饮食正常,无全身反应。治疗:(1)于肿胀处底部剪毛消毒,用14号针头消毒后向肿胀中心处刺入,有液体排出,再一边退针,一边挤压肿胀处,尽量使之排净。(2)于肿胀处顶部,常规消毒后,用14号针头自上向肿胀中心处刺入,然后套上注射器,将氢化可的松5ml×2支溶解青霉素80万IU×2支,注入肿胀处。1天1次,连续3次可痊愈。羊腕前粘液囊炎的治疗@张国华$新疆生产建设…  相似文献   

19.
淋巴外渗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的、非开放性的疾病,常发生于颈部、胸部、肩部、腹部、臀部和股内侧,奶牛多是由于顶撞、发情爬跨引起,役牛则多为鞍具磨伤而引起。  相似文献   

20.
1无荚膜炭疽芽胞苗 该品系用无荚膜炭疽弱毒菌株,经培养繁殖形成芽胞后,加30%甘油蒸馏水制成的芽胞混悬液,每毫升约含2000万个芽胞。于2~15℃干燥、凉暗处保存,有效期为2年。本菌苗静置时为白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瓶底有少量灰白色沉淀,振摇后成微浑浊淡乳白色混悬液。用来预防炭疽,可用于除山羊以外的各种动物。一般于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大动物注射于颈部或肩脚后缘的皮下,绵羊注射于颈部或后腿内侧皮下,猪注射于耳根或后腿内侧皮下。1岁以上的大动物注射1毫升,绵羊、猪等中小动物和1岁以下的大动物注射0.5毫升。注射后,可能有1~3天的体温升高反应,也有的在注射局部引起核桃大小肿胀,均属正常现象,3~10天即可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