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循环农业为生态农业的一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共生的原理、系统内多种组分之间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等,并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及稳定性,维持系统较高生产力的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基本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物自身的生物特征与生态特性和环境变化对生物的作用及其生物存在对环境的影响构成了农业生态的基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对提高系统生产力和改善环境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是从总体上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对人力、土地、生物和自然等资源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和高产高效,达到生态与经济2个系统良性循环的农业,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一是经济效益,即生产发展,农民富裕;二是社会效益,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三是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的发展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最终使3个功能达到结构优化,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方向,有机农业是各国追求的最高境界。有机农业不用化肥和农药,它以土壤为基础,以系统内物质循环来补充地力,利用物理、人工、农业、生物和天然的物质和方法来控制作物病虫草害;利用作物轮作、间作、混作、覆盖等耕作制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壤肥力利用率;利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率;有机农业更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注重食品安全、生态保护和善待动物等。  相似文献   

5.
发展沼气生态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沼气是中国农村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沼气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技术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气是我国农村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沼气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技术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力有效运转并取得最佳的规模效益.其适度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和动态性.规模经营与劳动生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在确保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来提高劳动生产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土地适当集中、土地经营主体的总人数尽量精简和劳动组合的优化是优化土地经营规模的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力有效运转并取得最佳的规模效益。其适度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和动态性。规模经营与劳动生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在确保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来提高劳动生产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土地适当集中、土地经营主体的总人数尽量精简和劳动组合的优化是优化土地经营规模的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对现有土地经营形式要做具体分析,其调整应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出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舒尔茨提出"现代农业是以运用现代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是具有高生产率的农业"。生产率是特定经济活动中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关系的标度。本研究首先对近些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三率"(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率上的差距,通过文献查阅、国外农业部门网站信息的搜集,分析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的先进经验,以期为中国农业"三率"的提高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自然界与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由性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系统”所组成。所谓“系统”就是由许多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农业也是一个大的系统。农业作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是一个“生态系统”;作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是一个“经济系统”。从它整体说则应是“生态经济体系”。所谓农业生态系统就是“农业生物(农作物、林、牧、渔)——农业环境(气候、土壤等)——农业技术”这三方面组成的综合体系。而农业各部门即农、林、牧、渔之间也存在  相似文献   

11.
苏州农业的环境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开发已经成为主要任务。科技支撑是苏州都市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区域经济为纽带,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名牌产品;以服务市民为宗旨,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以美化绿化为基础,开发生态功能,建设绿色苏州;以源头带动为手段,发展种子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以农产品安全为准则,发展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发展思路。新农村建设的体制环境、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必须改善,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营造适宜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智慧农业大棚的应用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物联网技术更是其应用的关键。本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智慧农业温室系统,重点研究了系统框架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系统的应用价值。该温室系统不仅可以智能地控制农业生产环境,还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智能地灌溉和喷洒药物。它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有效避免了天气对作物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讨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温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农业土地系统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人类对土地利用问题愈发关注,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全球土地计划”等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推动下,“土地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土地系统研究成为土地系统科学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以全球土地计划与土地系统科学为指引,旨在明晰“农业土地系统”的概念,系统梳理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技术方法、内容对象以及关键科学问题,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土地系统科学学科体系,推动全球变化、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第一,多维度格局探测与分析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农业土地系统不仅关注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特征、规律和过程,而且更为关注耕地内部多熟种植制度、农作物空间格局、利用集约度、综合生产能力等结构和功能的多维变化,因此,需要依靠多学科/数据的交汇、融合等手段来揭示农业土地系统的复杂特征;第二,多模型耦合的过程与机制解析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明晰农业土地系统时空格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土地系统格局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在时间维度进行扩展,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系统变化过程和机制的动态表达,目前,土地变化模型的建模手段已从传统单一的地理模型或经济模型研究转向模型耦合研究,以反映农业土地系统中“人类-环境”的复杂关系;第三,多内容的综合效应评估与调控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关键任务:农业土地系统与全球变化、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密切关联,农业土地系统时空格局探测、过程机制解析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农业土地系统与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相互关系,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权衡优化关系,追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以建立人地和谐、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解决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这些关键科学问题,将有力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推动土地系统科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大量投入“石化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等),增加来自农业外部的物质能量,使“产出”大大增加,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飞跃到一个新水平,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但是,以无机能源为基础的石油农业体系,在推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潜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壤劣化、生态失衡、病虫害增加、成本提高、收益下降等严重问题。“石油农业”破坏了农业系统内良好的有机循环机制,过分依赖石化能源和人工控制,失去了自然力的自我调控,使农业系统的适应能力下降,产出的稳定性削弱。  相似文献   

15.
袁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707-17708,17711
全面分析了农业的多元化综合功能,一是政治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经济功能: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生态功能:涵养资源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国际理论借鉴和国内农业现代化实践的主要创新体验2方面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基于农业多元化功能的制度保障:逐步推广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土地制度;建立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金融信贷制度;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制度;建立严格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风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学”是以绿色植物的光合生产为基础并涉及农林牧渔等内容的大农业范畴,包含农业生物学、农业工程学和农业经济学三大组成部分。在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时,必须研究土地,劳力、能量、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生产、生活间结合问题。发展农业要重视稳定、发展的农业政策砚,自供、外向的农业经济观,先进、效益的农业技术观,因地制宜的农业区划观和系统、综合的农业统筹观。上海农业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是;统筹三大系统,建设六项基地,完善五个环节的系列化,强化十个技术服务体系,并着手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能源农业、电脑化农业、生物工程化、化学工程化和集约化等现代化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8,(1):95-100
天地人“三才”是传统哲学一种思维范式,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天地人宇宙系统论。天地人整体思维影响了传统农业的运作方式,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天时”、“地利”、“人力(和)”,形成了天、地、人、物农业巨系统。天地人物和谐统一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农业生态系统由三大要素系统构成,一是生物有机体(动、植物、微生物)系统,二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天和地)系统;三是人的社会生产劳动系统。农业生产实践就是通过人的社会生产劳动协调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条件(天和地)的关系,三大要素系统的协调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农业是生态化的抑或生态趋向的农业,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某种共识。对此,必须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与现代的生态农业概念虽然有着相通之处,但也不尽完全相同。传统农业借鉴哲学上的天、地、人的整体思维倾向,融人动植物的“物”,形成天、地、人、物的农业生态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构建了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相似文献   

18.
<正>德宏州是云南省16个州(市)中唯一粮食净调出的地州,盈江县又是德宏州最大的种粮大县,且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单元基地,这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是分不开的。广袤的土地,丰富的气候资源,多民族聚居,不同的耕作文化,科学技术的推广使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得以持续保护与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以自然多样性为基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生产生活为动力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郭辉  相似文献   

19.
影响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同样强调社会公平、农业人口、资源、环境、生产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1991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上,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损害后代人使用自然资源和享有良好环境的权益下,争取和保持当代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大足县南北山生态农业试验区为例,对川中地区农田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农田系统仍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状况,不仅影响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功能,而且制约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田生产率的提高。增加投入是提高农田生产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