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浩 《四川蚕业》2013,41(3):20-22
针对汉源县农村应用的蔟具种类,对纸板方格蔟、草笼蔟2种蔟具,采用蚕儿见熟蚕时添食药物自动上蔟方法,在汉源县开展自动上蔟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旨在把自动上蔟省力化技术在农村现有的养蚕条件及方法下进行比较试验,结合现有蔟具研究自动上蔟技术,实现在现有养蚕设备条件下上蔟自动化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技术能在农村现有蔟具及技术条件下应用,上蔟省工省力,工效提高,蚕茧质量优。  相似文献   

2.
采用塑料折蔟上蔟,一般的做法都是将塑料折蔟放在蚕匾上让熟蚕在上面吐丝结茧,折蔟与蚕匾之间垫一张能吸蚕尿的纸,待蚕排完尿后,将垫纸人工去掉。塑料折蔟的优点是能够明显地减少上蔟的用工,可以采用自动上蔟的方法上蔟,采茧效率较高,不伤手,且方便漂白粉消毒,经久耐用,较适合我区蚕种场及农村丝茧育一年多次养蚕的特点。缺点是占用上蔟的地方多,一匾蚕起码要用2~3个折蔟上蔟,占用蚕匾时间长,不利于蚕具的周转使用,二是熟蚕在蚕匾上吐丝结茧,蔟中通风不良,湿度太大,影响蚕茧的解舒率,所以蚕茧易潮湿,茧色偏黄。上蔟中途除去垫纸,不但增加工…  相似文献   

3.
应用蜕皮激素提高方格蔟进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蔟是决定蚕茧品质的重要一环,而蔟具的选用起着显著的作用。目前我省大部分蚕区使用的蔟具多数仍为伞形蔟、蜈松蔟、折蔟之类,少数蚕户采用方格蔟,试验与实践证明了方格蔟具有上茧率高、出丝率高、省蔟室、省稻草等优点。然而当前尚不能大面积推广方格蔟,除茧价政策、评茧方法、方格蔟成本高等原因外,由于方格蔟上蔟技术不熟练造成蚕进孔率低,从而带来化工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方格蔟供蚕上蔟作茧,具有省力、清洁、上蔟率高等优点,为加快其推广普及率,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蔟室蔟具准备、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采茧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5.
宋阿大 《广西蚕业》2001,38(4):26-26
塑料折蔟是用无毒的聚乙烯原料制成的 ,是替代草龙及纸板方格蔟的新型蚕具。它具有经久耐用 ,便于洗刷消毒与收藏保管的优点 ,并能提高蚕茧质量和采茧工效 ,是目前蔟具中较好的一种新型蔟具。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上蔟时间 使用塑料折蔟时 ,蚕上山要适当偏迟 ,要等蚕熟透即大部分蚕已全身透明 ,有一部分熟蚕已经排尿时为上蔟的最佳时机。2 上蔟密度 一般每只塑料折蔟能上熟蚕 6 0 0头左右 ,每张种约需 4 5片左右。3 上蔟方法3.1 捉蚕上蔟 先在蚕匾或其它物具上垫一层纸 ,再平行放置二根直径约 3cm的小木棒或夏伐的桑条即可 (…  相似文献   

6.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8,45(3):104-104
有的蚕农来电询问,蚕已经养熟上蔟了,采完茧后,大功告捷,蚕蔟还需要消毒吗?大多数的蚕农都认为蚕蔟是不需要消毒的,因为蚕熟了,已经不用吃桑叶了,病从口入的途径已不存在了,就不可能再传染蚕病了。其实不然,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蚕上蔟的蔟具中往往会有很多的病死蚕尸体存在,尸体腐烂后的液体污染蔟具,所以蔟具中遗留的病原是最多的。假如每养完一批蚕都不消毒,蔟具中会积累太多的病原,这些蔟具在贮存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应用的蔟具种类,对纸板方格蔟、塑料折蔟2种蔟具,采用蚕儿自然老熟自动上蔟法和添食药物自动上簇法,在贵州的思南县等地开展自动上蔟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旨在把自动上蔟省力化技术在农村现有的养蚕条件及方法下进行比较试验,结合现有蔟具研究自动上蔟技术,实现在现有养蚕设备条件下上蔟自动化的目的.结果,技术能在农村现有蔟具及技术条件下应用,上蔟省工省力,工效提高6~8倍,蚕茧质量优.  相似文献   

8.
专利产品蚕用塑料方格蔟上蔟试用结果表明,蚕用塑料方格蔟较纸板方格蔟经久耐用,易于消毒、入孔率高、解舒好。同时茧色稍黄、茧衣率高、应进一步改进蔟具制作工艺和改进上蔟方法以及加强蔟中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熟蚕上蔟是蚕业生产中一个时间紧、用T多的环节.如果上蔟不及时,熟蚕在蚕座内吐丝.不仅给蚕茧丰收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影响茧质提高。特别是方格蔟上蔟.如果采用通常的“手捉法”.劳动强度大,蔟具摆放占用场地多,给操作带来极大不便。如何减轻上蔟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我们对熟蚕自动陕速收集上蔟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原蚕省力化自动上蔟的技术要点,即精心饲养小蚕、做好眠起处理、5龄期定头数饲养、定时定量给桑、适时加蔟具、适时调节蔟中环境、适时移蔟等技术。省力化自动上蔟技术的应用,缓解了目前蚕种场劳动力紧张、房屋紧缺的矛盾,改善了蔟中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王瑛  李严明 《四川蚕业》2004,32(3):37-38
蚕茧质量的好坏与桑叶质量、蚕品种、饲养管理、上蔟条件、蚕茧收烘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广大农村不少蚕农忽视了蔟具改良和蔟中管理,导致蚕茧质量低劣,丰产不丰收。通过对不同蔟具和不同蔟中管理所营蚕茧进行调查研究,说明优良蔟具和开门开窗上蔟对提高茧质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家蚕自动上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仕贵  骆文 《四川蚕业》2005,33(2):35-36
近年来,各地蚕区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蚕业的不断兴起,传统的人工捉蚕上蔟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蚕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经过多年摸索,终于摸索出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和高效益特点的家蚕自动上蔟新技术。此法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主要是利用熟蚕向上爬的生理特性,在家蚕老熟时,将所用蔟具(各种蔟具都能使用)直接铺放到蚕座上,使熟蚕自动爬上蔟具吐丝营茧。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凡采用自动上蔟法的蚕农均大幅度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用工,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有效地避免了过去人工捉熟蚕时造成的蚕体抓伤、扯伤和用蚕箔、筛子、盆子装盛熟蚕时造成的挤压等伤害,减少了蔟中病死蚕,增大了熟蚕结茧率,提高了蚕茧产量,且因自动上蔟蚕老熟齐一,上蔟后吐丝结茧快速,加之浮蚕少,减少了蚕尿对先结蚕茧的污染,提高了蚕茧品质,从而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汪勇 《四川蚕业》2010,38(4):38-38
<正>纸板方格蔟是近年来蚕业生产上最为普遍推广的优良蔟具,具有上蔟快捷、蚕茧蔟中污染小、不良茧少、上茧率高、解舒好等优点。然而传统的纸板方格蔟上蔟方法仍然采取单挂式、双挂式上蔟管理,这样翻蔟劳动强度大,蔟片间间距不等,易导致蔟中湿气不能及时排出,如遇外界气候恶劣易导致丝胶变性,同时蔟中方格蔟上下蔟片不一定对应,上层蚕儿排出的粪尿易污染下层营茧的蚕,导致尿黄茧。  相似文献   

14.
原种蚕熟蚕时采用花蔟、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不同蔟具上蔟,以观察熟蚕吐丝结茧化蛹后种茧质量变化.结果:无论是千克茧粒数、茧层率还是死笼率、双宫茧率,方格蔟均优于花蔟和塑料折蔟.  相似文献   

15.
在蚕桑生产上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改善上蔟条件,可以有效提高上茧率、出丝率和生丝品位,是提高蚕茧质量和蚕业总体效益的重要措施。我们在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推广中,通过总结群众经验,综合推广应用了蚕匾育、蚕台育、地蚕育等熟蚕自动登蔟,熟蚕高密度自动上蔟,蔟片引蚕清场,喷射火焰省力除浮丝,推广162孔方格蔟和新蔟简易除异味等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取得上蔟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易行,蔟片寿命延长,效益提高,群众接受快的良好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蚕匾育方格蔟上蔟操作较繁琐问题,有力促进了黄山市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展…  相似文献   

16.
熟蚕自动快速收集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熟蚕上蔟是养蚕中一项时间紧,用工多的工作,如果上蔟不及时,熟蚕在蚕座内吐丝,不仅给蚕茧丰收造成较大影响,而且有碍于茧质提高,特别是方格蔟上蔟,如果采用通常的“手捉法”,劳动强度大,蔟具摆放要占用较多场地,给操作带来很大不便。如何减轻上蔟劳动强度,节省时间和物资(场地)占用,对熟蚕自动快速收集上蔟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00,28(2):35-36
<正> 方格蔟是目前最好的蔟具,由于蚕农还没有掌握省力上蔟方法,至今普及面仍很小,而在绝大多数用纸板方格蔟的地方,又都是采用人工捉取熟蚕上蔟,因捉熟蚕缺少劳力造成损失。宁南占有养蚕得天独厚自然优势,但蚕茧质量、单产上还有较大的潜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从1998年开始推广使用纸板  相似文献   

18.
设计研制了适合大棚养的自动上蔟蔟具——“自转蔟架”,筛选了经济实用的登蔟剂,进行了蜕皮激素及不同登蔟剂处理对自动上蔟效果的对比试验,调查了自动上蔟工效和茧质。结果表明,添食蜕皮激素促进熟蚕一致使自动登蔟率高;使用登蔟剂可提高登蔟效率,7种试验处理均好于对照。“自转蔟架”配合使用蜕皮激素与登蔟剂,可实现上蔟全过程的自动化、省力化,明显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提高茧质,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许中亚 《四川蚕业》2007,35(3):50-51
栽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现代蚕业的主攻方向。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劳动力已经成为制约蚕业发展的瓶颈。养蚕中,上蔟又是劳动力最为密集的一个环节,近几年有很多自动上蔟的方法被研究出来,但是真正做到“自动”上蔟的蔟具和方法却很少,上蔟工作仍然非常繁琐。笔者近几年深入农村,与蚕农一起使用现行的各种蔟具,深感每种蔟具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1草笼草笼是农村最早使用的蔟具之一。它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现我省各主要蚕区仍占比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地农村养蚕中,经常受稻田、桔园等使用农药治虫的交叉污染,不同程度造成家蚕受杀虫双等农药的毒害,除严重时出现中毒死亡外,微量中毒较为多见,大多到熟蚕时难以吐丝结茧而造成损失,为寻找尽量减轻受此损失的途径,我们于2004年秋期从改变常规上蔟方面作了些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供试蚕为杀虫双微量中毒的成熟蚕。上蔟方法将常规蜈蚣蔟单层上蔟改为双层上蔟,即下铺一层,上叠一层,熟蚕撒放上层蔟蔟面上(以下简称“双层上”);常规方格蔟搁挂上蔟改为平放上蔟,即将方格蔟平放于蚕匾中,蚕撒放于蔟面上,待大部分蚕进入蔟孔后,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