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广水稻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资源贫乏,干旱程度加重,水田面积增长,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及节水灌溉的巨大效益,必须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介绍了普通旱育移植和水稻超稀植栽培条件下的节水灌溉试验成果。同时,介绍了推广水稻节水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节水灌溉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水稻灌溉方法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并将水稻节水灌溉分为三类,即浅水灌溉、浅湿灌溉、湿润灌溉;同时详细分析了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和技术要点,给出了各生育期田间水分控制指标。这些灌溉方法在江苏省较大面积上推广,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产、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利部、国家科委在广西桂林联合召开全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决策,交流水稻节水灌溉经验,在全国水稻种植区大力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节约农业用水,提高粮食产量。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全国各主要种植水稻省区水利厅(局)和科委的代表之外,我们还邀请了部分水利、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及新闻界的同志。就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主要讲以下几点:1一年来,节水灌溉普及推广工作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灌溉工作高度重视,提出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并决定“九五…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内蒙古东北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适宜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当地水稻常规淹灌、"浅晒浅湿"和"浅晒湿干"3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理指标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浅晒浅湿"和"浅晒湿干"2种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均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茎秆单壁厚度;2种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水稻的穗数、产量均比常规灌溉高,单位面积穗数分别提高了16.9穗和23.3穗;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3.7%和5.9%。2种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节水增产效益,为推广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江苏省稻作区水资源、土壤、气候的特点 ,选择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水稻旱作灌溉等 4种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在灌溉过程中 ,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形成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我国北方灌溉水源相对匮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尚未普及,因此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极其重要。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应用的特点及必要性,阐述了水稻不同生长期的灌溉制度及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提出了雨水灌溉栽培技术、调亏灌溉技术、地下灌溉技术、化学节水技术、无水层水稻的培育、秧苗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积雪融水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等措施。结果表明,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水稻的生存能力,节约了水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稻地区有着丰富的节水灌溉经验,各地也提出了许多高水平的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研究成果,近年来,许多省(市、自治区)陆续大面积地推广当地行之有效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并取得了节水、增产的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些,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一些国际研究机...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对水稻生产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水稻科技工作者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或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缺少系统地比较以及根据不同区域实际田间情况进行节水效果的评价梳理.本文采用文献数据分析的方法,综述了几种常见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比较了不同技术模式在节水和增产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优、缺点.结果表明,"浅湿晒灌溉"的增产效果较好,但对田块的要求较高,并且难以确定灌溉定额;"间歇灌溉"的节水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推广性差;"控制灌溉"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但没有统一的灌水指标;"适雨灌溉"节水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一般;"滴灌"能提高水肥利用率,但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综合来看,"滴灌"和"控制灌溉"适合在北方稻区推广,"蓄雨型灌溉"技术具有较大的节水和增产潜力,适合在南方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根据盘锦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生产情况,详细分析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的节水影响因素,提出水稻生产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即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整体改造和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基础,积极推广间歇式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俞双恩  陶长生等 《灌溉排水》2001,20(3):33-36,40
针对江苏省稻作区水资源、土壤、气候的特点,选择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水稻旱作灌溉等4种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在灌溉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形成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节水灌溉与雨水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降水、调水、弃水以及水稻节水灌溉的分析,论述了充分利用降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通过水稻“浅、湿、控”节水灌溉技术试验推广,结合普通淹灌的对比试验,揭示出水稻节水灌溉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类似地区的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盘锦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生产情况,详细分析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的节水影响因素,提出水稻生产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即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整体改造和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基础,积极推广间歇式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统工程 搞好节水灌溉罗中(广西玉林地区推广水稻科灌技术领导小组玉林市542500)关键词系统工程,科灌,节水1992年和1993年,玉林地区实施广西水电厅与广西科委联合下达的《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项目,全地区推广水稻“薄、浅、湿、晒”节...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的节水灌溉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一是广泛推广工程节水措施 ,以防渗渠道建设为重点 ,开展管灌、喷灌、滴灌、渗灌的试验示范。二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大规模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三是推广旱作物的畦灌、沟灌 ,避免大水漫灌。四是加强节水管理 ,把水推向市场 ,初步革除了“大锅水”。实践证明 ,节水灌溉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覆膜旱作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覆膜旱作水稻需水量试验资料 ,分析了节水高产技术条件下水稻各生育阶段和月旬的需水量、需水强度、模比系数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与浅湿晒灌溉 ( CK)相比 ,覆膜旱作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 1 95.9mm( 2 9.94 %) ,需水强度减少 1 .7mm/d,比现有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更节水。模比系数变化更符合水稻高产特点 ,水分利用更趋合理。成果为水稻覆膜旱作节水高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利报》1993年5月26日报导,一项投入较少,只要改变传统灌溉习惯,就能获得明显节水增产效益的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正在浙江省部分县、市推广。这种节水增产灌溉方法原称“深、薄、间歇灌溉法”,是嵊县南山水库灌溉试验站根据水稻生理学与  相似文献   

17.
控制灌溉技术在水稻灌溉理论上是一个突破,控制灌溉实现了既节水又增产,是水稻生产的先进技术之一。通过开展我国东北三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应用情况调查,综述了目前东北三省水稻种植区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同时,在黑龙江选择试验区进行了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我国东北可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求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节水增产效益,选择了灌溉渠系已全部实现防渗,农田灌溉全部推行“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的嵊州市博济镇上路西村进行示范试点,从而获取了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技术节水增产效益的具体数据,为推广水稻节水增产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西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灌溉》1996,(4):30-32
广西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530023)长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习惯采用深水淹灌,既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又造成用水浪费。在经受了1989~1990年春秋连续干旱的困扰后,为了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广西区科委先后两次将水稻...  相似文献   

20.
水稻间歇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使稻田水分处于“薄水层─湿润─短暂落干”循环状态的水稻间歇灌溉是我国应推广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之一。依据近三年来的试验研究,讨论了间歇灌溉的节水和增产机理,提出了着眼于提高降水利用率和降低渗漏量的稻田水管理模式及其注意事项;同时认为水稻间歇灌溉有利于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