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犀草素和槲皮素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观察木犀草素及槲皮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瘤细胞系(RAW264.7)分泌NO、TNF-α、IL-1β、IL-6以及IL-10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效果。试验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选对数生长期细胞,设对照组、LPS组、木犀草素5、2.5、1.25μg/mL组,槲皮素10、5、2.5μg/mL组。药物预处理4h后致炎24h,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ELISA测定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以及IL-10的含量。试验数据表明,木犀草素及槲皮素均可极显著地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后NO、TNF-α、IL-1β以及IL-6含量的升高(P0.01),且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及槲皮素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四黄解毒片中黄芪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 ,使用C1 8柱 (Wa ters3 9× 1 5 0mm) ,乙腈 -水 ( 1 :2 )为流动相 ,流速1 0ml/min ,检测波长 2 0 1nm。结果加样回收平均率为 97 2 2 % (n =6) ,黄芪甲苷在 0 0 5 9~7 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Y =5 83 6×1 0 5X -1 62 5 ,r=0 9995。该方法操作简便 ,分离效果好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以华中农业大学康思农实验蜂场油菜蜂蜜为材料,研究了XAD-2树脂对油菜蜂蜜中黄酮类物质的柱层析分离条件。在考察4种不同因素对分离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的最佳分离条件是:蜂蜜上样量与树脂量的比为1.2:1;上样液pH=2;90%的甲醇为洗脱溶剂,并采用3倍柱床体积的甲醇量(洗脱速度为4.5ml/min),其加标回收率为82.8%。对柱层析分离得到蜂蜜黄酮样品采用LC/MS/MS(液质联用)分析,发现康思农油菜蜂蜜样品中含有槲皮素、异鼠李素、山萘酚、木樨草素、白杨黄酮、高良姜黄素、短叶松素、芹菜素、5,7-二羟基双氢黄酮和汉黄芩素等10种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分析菊花中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样品采用超声提取,以0.1%磷酸溶液(A相)-甲醇(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0-3 min,30%A~35%A;3-6 min,35%A~40%A;6-9 min,40%A;流速为1.0 mL/min;采用purospher star RP-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20μL。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分别在4.30-43.00 mg/L、5.00-5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8.56%;相对标准偏差为3.2%和1.7%。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检测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HPLC法检测饲料预混料中尼卡巴嗪的含量。采用C18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波长265nm。线性回归方程为Y=2828.4X+1548.7(R2=0.9997),在尼卡巴嗪浓度10~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地区主要杂交组合长×荣和杜×长×大生长肥育猪为研究对象,在充分饲养条件下,测定了20~35kg、35~50kg、50~80kg、80~100kg阶段胴体无脂瘦肉沉积速度,建立了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据此模型预测了氨基酸需要量。结果表明:①长×荣杂交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Y(mg/d)=8665.41-183.3BW+7.7788BW2-0.0612BW3+36BW0.7(5公母间差异很小)。②杜×长×大杂种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为:公猪Y(mg/d)=8951+184.5BW-1.25BW2+36BW0.75,母猪Y(mg/d)=9330+175.4BW-1.43BW2+36BW0.75。③长×荣杂交猪20~50kg、50~80kg和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9.67、13.63和11.61g/d,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1.0、15.5和13.0g/d。④杜×长×大杂交猪相应体重阶段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4.32、16.01和14.39g/d,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5.75、17.60和16.37g/d。⑤20~50kg、50~80kg和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长×荣较杜×长×大相应低48.1%、17.5%和23.9%。  相似文献   

7.
建立同时测定清瘟解毒口服液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提取波长为238 nm,进样量为10μL。试验结果表明,栀子苷在5~250μg/mL(Y=14614X+35809,R~2=0.9999),黄芩苷在10~500μg/mL(Y=13270x+23503,R~2=1.00)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14%、99.42%,RSD分别为0.87%、0.94%。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重复性、精密度、耐用性良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为制剂标准的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木犀草素联合庆大霉素对耐药化脓隐秘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木犀草素和庆大霉素对34株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选取对庆大霉素耐药的化脓隐秘杆菌,通过棋盘法测定两种药物联合抑菌效果。经亚抑菌浓度木犀草素作用耐药菌株,比较木犀草素作用前后化脓隐秘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对化脓隐秘杆菌的MIC值为39~156μg/m L,与庆大霉素联合的作用为不相关;耐药菌经亚抑菌浓度木犀草素(1/4MIC)作用36 h后,庆大霉素对耐药菌的MIC值下降2~32倍,且原菌株耐药水平越高,MIC下降倍数越高。提示木犀草素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且能够逆转化脓隐秘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YWG-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WatersTM 486型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65 nm);0.01 M磷酸钾(pH=7)乙腈(3 1)为流动相;含量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建立了RP-HPLC法检测绵羊血浆中克洛素隆含量的方法.同时对绵羊单剂量静脉注射7 mg/kg克洛素隆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血药浓度在0.005~2.0 μg/ml及2.0~50.0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41、0.9970),平均回收率93.2%,血药最低检测浓度0.005μg/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0%、11%.血药浓度结果经MCPKP药代动力学统计软件处理,体内药物运转符合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1/2γ=14.14 h,Kel=0.3260 h-1,AUC=153.95 mg/l@h,fc=0.055.结果表明克洛素隆静脉单次给药后体内分布较为广泛,持续作用时间长,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外排泵抑制剂,对化脓隐秘杆菌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药敏试验、联合药敏试验和尼罗红外排试验。结果显示,cfr、cmlA、floR、fexA、catI、cat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8%、39.22%、41.18%、11.76%、13.73%和31.37%,未检出optrA、poxtA、fexB、pexA基因;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苷、川陈皮素、芹菜素等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化脓隐秘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其中木犀草素与3种酰胺醇类药物联用后均有相加作用,FICI=1;5种黄酮类化合物均可以抑制CmlA和FloR外排蛋白对尼罗红的外排,其中木犀草素的外排抑制能力最强。耐药消除试验发现,木犀草素可以不同程度的消减化脓隐秘杆菌对酰胺醇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可通过抑制CmlA和FloR的外排作用,逆转化脓隐秘杆菌对酰胺醇类药物的耐药性,为木犀草素作为天然外排泵抑制剂的临床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