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养密度和微生态制剂对施氏鲟养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初始体质量(54.86±10.19)g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饲养在面积16m~2(4m×4m)、水深1.7~1.9m的陆基围隔中,密度分别为2 000尾/667m~2、3 000尾/667m~2、4 000尾/667m~2和5 000尾/667m~2,每个密度组均设3个平行,常规饲养,混合泼洒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第一次泼洒量为光合细菌50m L、枯草芽孢杆菌50g和乳酸菌50g,之后每5d泼洒第一次量的1/2,研究微生态制剂对静水土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体中溶解氧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氨氮、亚硝酸盐浓度随养殖密度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在使用微孔增氧的条件下,泼洒微生态制剂对溶解氧量和氨氮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降低了水体亚硝酸盐浓度(P0.05),显著增加了浮游动物生物量(P0.05)。  相似文献   

2.
选取天津市北辰区易爆发有害蓝藻的一口养殖虾池,面积为1hm2,水深1.3m,2015年5月7日投放凡纳滨对虾苗种1.0×106尾,6月24日向养殖虾池全池泼洒小檗碱—青蒿素复合物,自5月12日起至8月17日,养殖期间平均每14d采样1次,监测养殖虾池浮游植物组成及数量和主要水化指标,以探求有效调控凡纳滨对虾养殖池中有害蓝藻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小檗碱—青蒿素后,显著抑制了有害蓝藻,对微囊藻和颤藻的抑杀率接近100%和71%,蓝藻的总体抑杀率达到90%。微生态制剂显著降低了水中亚硝酸盐、氨氮及化学需氧量,pH控制在9以内;促进有益绿藻数量增长35.36%。试验结果说明在应急反应时,小檗碱—青蒿素显著地抑杀池塘有害蓝藻,而微生态制剂可在杀藻后期调控水质,维持藻相平衡,控制有害蓝藻数量,防止其再次爆发。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在水质调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用于水质调控的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的特性、作用机理、施用和存储等进行了概述,并对各种制剂用于水质调控的效果和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甄昕 《长春渔业》2000,(2):27-28
本文简要地综合了池塘养殖水域,水质污染原因、 危害及其防治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物调控防治池塘蓝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蓝藻对水体的危害 1.蓝藻“水华”中以微囊藻占绝对优势,微囊藻的大量繁殖抑制了其他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对鱼类有利的浮游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就受到很大的影响。2。池塘中出现蓝藻“水华”时,水体表面形成一层“绿色浮渣”,水体的水质开始恶化,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增加浊度,水面被藻类遮盖,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概述了微生态制剂的含义。分析了作为微生态制剂菌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3个方面论述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并简要地介绍了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殖生态系水质调控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国内外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水质调控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和一些具体实例。指出对封闭养殖模式的水质调控技术和盐碱地养鱼池塘的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是我国现代水质调控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养鱼先要养好水.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实现"以养鱼为中心"向"以养水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和提升,认识水质类型是非常必要的.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瘦水水质、肥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尤其是瘦水水质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好水而忽视管理,造成鱼类处于长期的缺氧状态而影响生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大规模、集约式、工业化的养殖场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养殖环境的污染和恶化、生态失衡、疾病频发等。为了减少因水质恶化污染带来的危害,养殖户不断使用各种抗生素类或其它化学类药品,并且大多超量使用,致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水生动物体内药残超标,并且还干扰水环境中有益生物群的生长,破坏微生态平衡,造成二次污染和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养殖中水质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内陆水产》2002,27(6):15-16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原产于西太平洋沿岸,是北美和中南美洲重要的养殖对虾之一,它具有生长快,对饲料蛋白需求量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易于进行集约化养殖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1988首次引进我国后,近2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养殖面积和产量都不断递增。但病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危害日益严重,追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水质恶化引起。因此,水质的调控与管理已成为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否成功与高产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养殖中水质调控的主要措施。1生物调控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养殖对象、规模日益扩大 ,而生产中遇到的病害问题则呈多样化 ,且不易解决。其中如细菌性、病毒性等病害的感染机率较大 ,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不仅使一些致病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 ,同时也影响了鱼肠道内的有益菌群的正常生长 ,引起肠道内菌群生态的失调 ,从而影响鱼类的抗病能力。这两种不良的后果使鱼病的防治呈现一种恶性循环 ,甚至进入了一个死谷。因此 ,要减少抗生素在鱼病防治中的运用 ,保护生态环境 ,应另辟蹊径 ,而微生态制剂则可相对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 ,是人们根据微生态…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沿黄低洼盐碱地 666 .7万hm2 ,其中山东约有 66 .67多万hm2 。近年来 ,我国对低洼盐碱地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工作 ,采用了以渔为主 ,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路线 ,取得了显著成效。盐碱地挖池抬田进行池塘养殖已成为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针对盐碱地池塘水质特点 ,做好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调控虾蟹混养池水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都是沧州市海水养殖的主要经济品种,近几年,二者混养成了海水池塘的主要养殖模式。但随着海水水质越来越差,三疣梭子蟹病害越来越多,日本对虾发病越来越早,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盲目过多、过量使用化学消毒剂、杀虫剂,打破了水体微循环,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病害连连发生,增加了病害防治难度,经济效益也受到严重损失。几年来笔者针对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养殖池塘的水质指标和水质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重庆水产》2009,(3):25-29
重庆市池塘养鱼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水产养殖总面积和养殖总产量的54.2%和77.8%,池塘渔业在全市渔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重庆市的养殖池塘多建于山地,普遍存在面积和深度小、形状不规则、换水困难等问题。为了加快池塘渔业发展步伐,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主要用于促进鱼类消化生长的微生态制剂I、多种混合微生物主要用于调节水质的微生态制剂II,或是两者混合使用的方法,比较研究了黑龙江省及辽宁省池塘养殖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和草鱼(Ctenophyargodon idellus)的增重率、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18.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主要用于促进鱼类消化生长的微生态制剂I、多种混合微生物主要用于调节水质的微生态制剂II,或是两者混合使用的方法,比较研究了黑龙江省及辽宁省池塘养殖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和草鱼(Ctenophyargodon idellus)的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药价等效益。结果表明,单种或者混合使用微生态制剂均对池塘养殖鲤及草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及用药价格有一定影响,同时使用两种微生态制剂提高鱼类增重率最显著,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分别提高了423.57%和90%;而两省养殖池塘的药价也分别降低了29%和56.25%。微生态制剂I及混合同时使用两种微生态制剂均能显著降低饲料系数,辽宁及黑龙江分别降低0.35及0.05。结果可见,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对辽宁草鱼及黑龙江池塘养鲤效益有较好影响,对减少用药、发展绿色养殖业具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 2 0年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 ,工业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 ,与此同时 ,未处理养殖废水和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使近岸海水受到严重的污染 ,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致使养殖业病害频繁发生。目前主要使用广谱抗生素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而过度的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仅使细菌耐药性增加 ,破坏和干扰养殖环境的正常生物区系 ,导致微生物的生态失调 ,产生二重感染 ,还使抗生素在生物体内残留 ,人长期摄入含有残留抗生素的食品 ,可导致慢性中毒等 ,对人体产生危害。近年来 ,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微生态制剂 (Probi otics)来改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