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志强 《水利渔业》2004,24(5):45-46
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底部平坦、淤泥较少、水草茂盛的河沟进行围拦生态养蟹;蟹种放养时间为每年的12月中旬或翌年3月底前,可搭配少量的鲢、鳙、鱼刍鱼,按照“前后精、中间青、荤素搭配”的原则进行合理投喂,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产品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渔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不少地区开展了以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面生产率为主要内容的养殖制度的改革。目前,浙江嘉兴地区采取以青草鱼为主的混放密养措施,改变过去普遍以鲢鳙鱼为主的养殖模式。上海市改革了以鲢鳙为主体鱼的放养结构,成倍增放了青、草、团头鲂等吃食鱼类。江苏无锡地区则提出了青草鱼与鲢鳙鱼并重的养殖方法,改变主养青草鱼,带养鲢鳙鱼,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迄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唐朝以后,养殖鱼类一直沿袭以肥水鱼即鲢、鳙鱼为当家品种,而青、草、鲤、鲫、鳊等吃食鱼则为搭配品种。随着渔业生产迅猛发展,时至今日,人们的食物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鲢、鳙鱼为当家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了缓和市场供需矛盾,多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鱼和特种水产品,改变过去养殖鱼类品种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鮸状黄姑鱼,俗称“青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是海水养殖新品种。该鱼生长迅速,肉质鲜美,适温范围广,在我国沿海均可进行养殖。由于该鱼销售市场广阔,销售价格高,因而深受沿海各养殖户的喜爱,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叶素兰 《内陆水产》2002,27(8):16-17
青鱼,俗名螺丝春、黑鲩、青鲩,系中下层鱼类,以底栖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为四大家鱼之一。青鱼的人繁难度远大于其它家鱼。鲢鱼、鳙鱼、草鱼经人工催产能自然产卵、自然受精,且催产率可达96%以上。而青鱼自然产卵的概率很低,自然受精率在50%~60%。笔者多年从事青鱼人工繁殖,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青鱼的人繁须重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重视亲鱼的种质青鱼为四大家鱼之一,其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5龄左右性成熟。人工繁殖青亲鱼最好选长江中下游3~4龄的成鱼,以避免近亲繁殖;没有条件的繁育场也可根据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6.
青鳞鱼加工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青鳞鱼的一般化学组成,采用一系列工艺技术来改良青鳞鱼制品的色,香,味,减缓青鳞鱼制品的脂肪氧化,以达到开发利用这种多脂鱼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国良 《内陆水产》1984,(3):30-30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常与鲤、鲫、鳊、鲴、罗非鱼等混养在一起。生产实践:扣表明,合理混养,是夺取养鱼高产一个重要措施。那么,混养为什么会提高鱼产量呢?  相似文献   

8.
养鱼面积7.33ha,通过猪粪肥水、猪粪饲料喂鱼、库区消落区种青、优化用水调度等综合措施,1991-1993年试验期总产成鱼13.5万kg,试验期末单产达到7227kg/ha,利税8280元/ha,优质鱼比例21.9%。  相似文献   

9.
青、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对象,随着生产的发展,天然饵料供不应求。近年来,改用人工配合饵料养殖,营养是否满足鱼类正常需要,以及摄食这类饵料后鱼是否健康,这是养殖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我们于1979年6-11月间,就取自用不同饵料饲养的青、草鱼血液进行了几个指标的比较研究。以了解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对青、草鱼的营养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洞庭青鲫[Dongtingking crucian carp],与普通鲫统称为鲫鱼、鲫瓜子、喜头、鲋鱼、寒鲋、鲫仔、鲭等。洞庭青鲫原产地为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湖南省澧县北民湖,由杨品红、吴维新等发现和选育而来。该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鲫属(Carassius),鲫种(Carassius auratus)。  相似文献   

11.
沙蚕的养殖     
现在和十年前比较,钓鱼人增加了很多。目前我国钓鱼爱好者约有一千五百万到二千万人。由于钩鱼人数的增加,使鲜活钓饵(矶沙蚕)的供应深感不足。近年来靠从南朝鲜进口饵料(主要是青沙蚕)来补充。最近,由于需求的饵料百分之八十是青沙蚕(别名——朝鲜沙蚕),而且由于醋捕滥采,其产量年年下降。姑且不要说饵料的价格,就是确保必要的产量也是难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青、草、鲢、鳙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江黄颡鱼Pseudobagrs vachelli (Richardson)又称瓦氏黄颡鱼,俗称江颡、郎丝江颡、硬角黄腊丁、青楞子,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wei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2龄鱼体重可达150~600g,最大个体的体长可达36cm,体重1850g。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肌间剌,其鱼汤呈乳白色,浓而不腥,鲜中带甜,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往,在长江、淮河中下游是渔业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滥捕现象严重,资源量已明显下降。江黄颡鱼是我国土著鱼类。其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发展江黄颡鱼的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13.5hm^2水面使用配合饲料快速养殖卿、链、镛鱼夏花,青虾苗及河蟹大眼幼体,共产成鱼32956kg,群体增重92.99倍;产青虾2278kg,群体增重56.25倍;产成蟹7492.5kg,群体增重74倍。每公产值8.04万元,毛利润3.38万元,毛利率42.11%。  相似文献   

15.
江黄颡鱼(PseudobagrusvachelliRichardson)又称瓦氏黄颡鱼,俗称江颡、郎丝江颡、硬角黄腊丁、青楞子,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鮠科、黄颡鱼属。该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二龄鱼体重可达150~600g,最大个体达1850g。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鱼汤呈乳白色,浓而不腥,鲜中带甜,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江黄颡鱼是长江、淮河中下游的渔业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滥捕现象严重,其资源量已明显下降。江黄颡鱼是我国的土著鱼类,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市场需求量大,其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试验表明,采用网箱饲养江黄颡商品鱼…  相似文献   

16.
长江铜鱼养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平 《科学养鱼》2004,(2):14-14
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绚亚科,铜鱼属。地方名:金鳅、水密子、尖头棒、麻花鱼、铜线、芝麻鱼、长江铜鱼。铜鱼是长江流域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是大众喜爱的上等鱼,地方风味菜肴有豆瓣鱼、红烧鱼等。江苏靖江一带宾馆饭店也将其作为高档鱼用于筵席,俗称黄道士,需求量较大。近年来,铜鱼自然资源总体  相似文献   

17.
草、青、鲢、鳙、鲤、鲫、鳊等是我国淡水养殖渔业中的当家品种,尽管近年来迅速兴起了名特水产动物养殖的热潮,但这些当家鱼的养殖产量仍占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之所以此类养殖鱼类在当今水产养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仍然长盛不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自种高产优质牧草作饲料,青、精结合,2只28m^2网箱饲养草鱼,经155天养殖,产鱼2057.25kg,净产1715.73kg。总收入12823.5元,纯利7138.55元,每箱纯利3569.27元,投入产出比1:2.25。  相似文献   

19.
张清佳  陈春辉 《福建水产》1993,(2):49-50,52
在水源条件较好的莲田中,配套占面积10—20%,围田沟塘,亩投放尾重0.15—0.25公斤的草鱼种250—400尾,搭配15%其他品种,7月中旬后日投喂存田鱼40—50%的青稻草,采用长流水、大流量、勤防病、常调节水质的管理措施。1400亩试验田产鱼372.5吨,平均亩产265.8公斤,比对照田增产74.4公斤。验收1.3亩小区试验田,获亩产鱼657.5公斤,比对照田增产466.1公斤,亩产值3999.33元,亩养鱼利润2783.95元,亩莲子产量26.92公斤。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1975,(1):21-26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已有千余年的养殖历史。它们具有许多优良的经济性状,但也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缺点,例如,草鱼多病,青鱼食性狭窄,都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又由于人工繁殖的近亲交配,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品种退化的趋势。因此,通过杂交的运径来获得“杂种优势”和定向培育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