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莓—水稻轮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福建省上杭县为双季稻生产区,在当地农业上常规的生产模式是每年种植两季水稻,种植双季稻单位面积农田收益较低。为改变当地种植结  相似文献   

2.
<正>早春番茄—夏西瓜—秋菜豆地膜、插架多茬连用的栽培模式实现了土地、地膜、竹架等的合理利用。夏茬小型西瓜密植上架,增加了产量;秋茬菜豆增加土壤中的固氮根瘤菌,提升土壤的肥力;三茬作物轮作,有效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桂林属山地丘陵地区,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1 900 mm,全年无霜期300 d(天)左右,平均温度19℃,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广西南菜北运和辐射珠三角地带的蔬菜重点区域,种植的番茄、西瓜等对于调剂市场有着重要的地位(黄金艳等,2016;李念祖等,2016)。当地  相似文献   

3.
马长青  金蓉  张春华  黄安全  冯明  钟越 《蔬菜》2018,(11):43-46
为了确保草莓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同时缓解近年来因生产规模急剧扩增导致的连作重茬问题,高邮市农委开展了水稻—毛豆—草莓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的研究。采取水旱轮作方式防控连作障碍;利用毛豆根系的固氮功能以地养地,使水稻、草莓2季种植自然顺利地衔接起来;三者轮作还有效均衡地利用了土壤养分,减轻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对水生与旱生杂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水稻、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更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实现了粮经菜安全生产供应。  相似文献   

4.
危永连 《蔬菜》2023,(9):78-80
摘要:“鲜食蚕豆—水稻种植模式”采取蚕豆促早栽培技术管理,蚕豆比传统种植模式可提前40 d以上采收上市,可避开蚕豆上市高峰期,抢占前期市场份额,产品卖价高,从而获得较好的种植效益。在栽培上蚕豆应抓好良种 选择、人工春化处理、适期播种,精细整畦、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强化水分管理,打顶摘心,严防病虫害,适时采收;水稻应抓好良种选择、科学安排播插期,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通过应用该模式,可以实现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结构,种地养地结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蚕豆、水稻病虫害发生,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目的,是一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种植模式,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贵阳位于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平均海拔1100 m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30℃,夏季平均温度为23.2℃,年平均总降水量1129.5 mm.贵阳蔬菜产业在"菜篮子"保供、决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贵阳全市完成蔬菜种植面积约183万亩(12.2万hm2),产量约276万t,其中大白菜、黄瓜和花菜种植面积约24万亩(1.6万hm2).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贵阳蔬菜技术推广工作者根据山地气候特点,通过示范推广,成功筛选出春大白菜—夏秋黄瓜—冬花菜1a3茬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并进行大面积推广,该模式667 m2产量8000~9500 kg,667 m2年产值达1.4万~1.6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1金丝瓜—花椰菜模式效益分析崇明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总面积1200km2,年平均气温15.2℃,降水量1120mm,无霜期296d(天)。近几年崇明花椰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年平均无霜期166d(天)。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位于城市北郊,是新疆优质水稻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冬小麦和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同时服务于国家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笔者经过近年的研究试验和示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洋葱—西瓜—辣椒—玉米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摸索,笔者总结出“矮化密植番茄—夏芹—速生叶菜—秋冬延后辣椒”大棚膜网结合覆盖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在本县推广应用。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气候特点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8°01'-118°38',北纬28°54'-29°30'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为西北干冷的极地气团控制,夏季受东南暖湿海洋气团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少日照,多云雾,散射光强,全年四季分明。据本县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6.3℃,常年10℃的积温为5125.4℃,无霜期250d(天),年平均降雨量达1762.1m m,年蒸发量13…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茄子—再生茄子轮作模式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成株越冬、修枝再生等技术,实现了茄子一次定植两季采收,与早春茄子传统栽培相比,仅春季一茬每667 m~2就可节约成本1 200元,总效益增加15%以上。成都平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自然气候条件、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展演变出具有成都特色的"菜—稻—菜"水旱轮作  相似文献   

11.
李涛 《上海蔬菜》2010,(2):6-12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全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949.4mm、日照时数2000h左右,十分有利于蔬菜生长。2008年荆门市种植业总产值87.28亿元,蔬菜产值23亿元,占26%,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蔬菜播种面积5.2万hm2,社会总产量162.8万t,商品量120万t,全市农民人均从蔬菜中增收18元。  相似文献   

12.
南澳地处澳大利亚大陆中南部,位于南纬26°-28°,东经129°-141°。全州年平均降雨量250毫米,主要集中在冬季(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40%;年平均温度,沿海地区15—18℃,内陆 18-21℃,夏季温度日较差10-20℃。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3500小时左右,生长季每天都有8—10小时的光照。 南澳州果树生产的光热条件充足,是果树生产的有利条件,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都能在该区栽培;虽然自然降水量少,但具灌溉农业的特点,因而质量优良;与北半球各国的季节差异,是推动果树生产发展的天然动因。 果树生产概况 南澳现有果树面积4.3万公顷,占农业种植面积(310万…  相似文献   

13.
刘立军  王胜军  孙伟  徐欢  张媛 《蔬菜》2017,(10):47-48
为充分发挥蔡甸农户的玉米种植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种植效益,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探索出早春甜玉米—夏甜瓜—秋红菜薹种植模式,该模式投入少、效益高、技术要求低、简便易行,每667 m~2平均总产值10 200元,投入1 900元,纯收入8 300元,适宜在武汉及类似地区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过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市具有适应甜橙生长发育气候环境 我市气候类型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我省发展甜橙品种适宜地区,根据我国柑桔生态区域的气温指标要求,甜橙年平均温度16—180℃,≥10℃年积温5000—5500℃,极端最低气候>-5℃,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最低气温历年平均-3—-1℃。我市1961年—1980年20年平均气象要素,年平均气温17.9℃≥10℃,年积温5641.1℃,绝对最低气温-4.5℃。一月平均气温7.6℃,年降雨量1610.5毫米。据此,基本满足甜橙对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瓜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效益比纯粮棉油模式高得多。但由于土地流转困难,瓜菜生产基地连作障碍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东台市推广的大棚莴苣—大棚西瓜—水稻是瓜菜粮轮作换茬的一种新模式,既通过水旱轮作克服了瓜菜连作障碍的影响,又通过菜粮互补  相似文献   

16.
早熟抗寒苹果新品种—吉早红舒兰市地处北纬44o38′,东经127o,为寒冷内陆气候。年平均无霜期127天,有效积温2626℃,1月份平均气温-17.6℃,年平均气温4.4℃,绝对最低气温-42.6℃,年降水758.6mm,年日照2457小时。一般只能...  相似文献   

17.
我省于1974年参加全国苹果芽变选择与利用研究协作课题。几年来,在全省产区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苹果选种工作。1976年在茂汶县石鼓公社石鼓大队海拔1550米处选出川苹76——23。该县位于我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气候冷凉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2℃,3——5月为7.3——15.5℃,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省份,耕地面积小且土壤贫瘠,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种植难度较大,农业单产及生产效率较低,农民收入微薄。怎样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收,成为贵州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贵州省三都县、罗甸县等地多为贫困农民、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多地少,长期以来的种植模式为油菜—水稻、茄子—水稻、番茄—水稻一年两熟制,每667 m2产值分别为3 265~4 020,10 400~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贵州低海拔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水平低的现状,近年来围绕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种植效益,进行了春大白菜—水稻—秋冬南瓜一年三季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并在贵州低海拔地区大面积示范及推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2014年,荆门市农业局会同钟祥市农业局结合旱作区土壤、气候、地理等资源特点,在钟祥市文集西湖村试验探索出了一套旱作区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甜玉米—西兰花(或翡翠萝卜),该模式每1 hm2年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生产效益显著高于当地传统种植模式. 现将该模式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