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给体细胞核移植提供更多的G0/G1期供体细胞以提高克隆的成功率,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接触抑制和血清饥饿时间及含羞草酸(mimosine)不同浓度和时间3种方法对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同期化处理,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接触抑制24 h G0/G1期比例可达91.95%;血清饥饿24 h有89.42%的细胞处于G0/G1期,当处理时间超过144 h细胞凋亡和异常聚集的比例会增加;适宜浓度(0.4 mmol ·L-1)的含羞草酸处理24 h能使麋鹿成纤维细胞同步化至G0/G1期,但易引起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oscovitine同期化供核细胞对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为提高灵长类的核移植效率奠定基础.[方法]活体采集4岁雄性食蟹猴的耳组织,经组织块培养获得纯化的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细胞经固定、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以不同同期化方法处理的食蟹猴耳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以体外成熟、去核的猪卵母细胞为受体细胞,利用电融合法构建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观察异种核移植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情况.[结果]以15 μmol/L Roscovitine处理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24、48、72 h获得的G0/G1期细胞比率分别为76.51%、89.69%和90.49%,其中处理48和72h的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饥饿、接触抑制72 h同期化获得的G0/G1期细胞比率分别为91.12%和90.46%.Roscovitine同期化处理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48 h可有效提高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重构胚胎的囊胚形成率(15.05%),显著高于血清饥饿同期化处理和接触抑制同期化处理的效果(P<0.05).[结论]Roscovitine可有效同期化食蟹猴耳成纤维细胞在G0/G1期,最终提高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重构胚胎的囊胚形成率.  相似文献   

3.
分离培养黑熊皮肤成纤维细胞 ,传 3代 ,分别经血清饥饿 2~ 6 d和 10 g/ L Nocodazole处理 2 4 h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2个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周期相 ,以研究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化处理后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 ,探讨核移植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血清饥饿组、Nocodazole处理组及对照组的 G0 +G1 期成纤维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 (85 .0 5± 7.0 0 ) % ,(4 5 .9± 3.7) %和 (5 9.3± 6 .7) % ;G2 / M期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 (10 .4± 6 .8) % ,(4 6 .3± 4 .2 ) %及 (2 3.0 5± 1.0 5 ) %。表明血清饥饿法能较好地使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于 G0 和 G1 期 ;Nocodazole处理可以使细胞较大程度同步于 G2 和 M期。  相似文献   

4.
高国龙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32-1635
研究了体细胞制备过程中细胞培养时间、血清饥饿浓度和饥饿对间对体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影响.体细胞为牛卵巢颗粒细胞,细胞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传代培养至第2、10和25代,在0.5%和0.05%的血清饥饿浓度下诱导处理2、3、4和5d.试验结果表明,第2、10和25代的细胞在G0/G1期的比例没有差异(P>0.05).培养液中添加0.5% FCS和0.05% FCS较对照组(10%FCS)提高了细胞G0/G1期的比例(P<0.05),0.5%FCS和0.05% FCS试验组获得了相近的细胞G0/G1期比例(P>0.05).血清饥饿至第5天的细胞较第2天的细胞有高的G0/G1期的比例(P<0.05).结果显示,体外培养至不同代的牛卵巢颗粒细胞对G0/G1期的比例没有影响,血清饥饿和延长血清饥饿的时间能够有效诱导体细胞进入G0/G1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BIX-01294对供核细胞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的BIX-01294处理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oat embryonic fibroblasts,GEFs),并检测其细胞活力、细胞周期、细胞凋亡、H3K9me2水平和多能性基因的mRNA水平。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BIX-01294浓度在1.0μmol/L以下不会影响细胞活力,2.0μmol/L时24h和48h处理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4.0μmol/L时所有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H3K9me2下调会引起细胞周期的停滞和正常细胞的减少,其中BIX-01294在大于2.0μmol/L时G0/G1期细胞的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4.0μmol/L时凋亡细胞极显著增加(P0.01)。处理后的细胞H3K9me2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但大于1.0μmol/L的处理浓度能获得较好的下调效果。处理后细胞Oct4、Sox2和Nanog的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Oct4和Nanog的mRNA水平增加极显著(P0.01)。说明:采用1.0μmol/L BIX-01294处理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可以下调H3K9me2水平,增加G1/G0期细胞比例,上调细胞多能性基因表达量,而且不影响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显微操作去除体外成熟培养22 ̄23h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并通过细胞质内注射法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内构建重组胚,重组胚经离子霉素(Ionomycin)激活5min后,再在6-DMAP内培养4h,将重组胚转CR1培养液中进行培养,24h和36h检查卵裂率,培养8d后统计囊胚发育率。比较了经血清饥饿和未饥饿牛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构建的重组胚。研究发现:未饥饿组的牛成纤维细胞重组胚囊胚发育率(11.76%)显著高于血清饥饿组重组胚囊胚发育率(3.16%,p<0.05)。未饥饿组颗粒细胞囊胚发育率(14.94%)也显著高于血清饥饿组(7.14%,p<0.05)。经血清饥饿处理的颗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重组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未饥饿处理组两种细胞的重组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用非饥饿处理牛成纤维细胞及颗粒细胞重组胚的发育率较高,牛颗粒细胞更有利于重新程序化。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到第三代的牛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经TSA处理后,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及形态、活力、周期的检测,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Oct4和Cdx2的表达情况。当TSA浓度高于50 nmol·L-1时,细胞出现异常形态,死细胞数目增多。MTT法证明浓度为50 nmol·L-1的TSA处理牛成纤维细胞24 h显著抑制细胞活力,但对细胞染色体整倍性形象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当TSA处理牛成纤维细胞48 h时,细胞染色体整倍率显著下降。50 nmol·L-1的TSA处理牛成纤维细胞24 h,60%以上细胞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SA处理后,Oct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Cdx2基因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结论,TSA处理后的牛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可能利于克隆胚胎表观重编程及发育。  相似文献   

8.
以牛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细胞,比较了不同同步化诱导方式(血清饥饿法与接触抑制法)、供体细胞冷冻与否、供体动物性别与年龄等因素对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抑制法处理的供体细胞核移植胚囊胚率显著高于饥饿法(P<0.05);未冷冻的供体细胞核移植胚囊胚率显著高于冷冻供体细胞(P<0.05);成年母牛供体的囊胚率显著高于成年公牛(P<0.05);不同年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胚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以接触抑制法诱导未冷冻成年母牛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有利于核移植胚囊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2-甲氧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胰岛素-转铁蛋白-硒(Insulin-Transferrin-Selenium,ITS)对体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牛(Bos taurus)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 μmol/L 2-ME2可显著提高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及G1早期(early G1,eG1)细胞所占比例,20 ng/mL IGF-1、10 ng/mL bFGF、ITS及4种细胞因子联合处理对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和G1早期细胞所占比例无显著影响,表明2-ME2能够显著影响牛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研究结果对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G0/G1期和eG1期的供体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抗TGF-β2抗体)对体外培养的滤过泡成纤维细胞(FB)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手术修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失败滤过泡时切除下来的瘢痕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获得FB。将浓度为0、0.01、0.1、1mg/L的抗TGF-β2抗体作用于FB 24h以及用半数抑制率(IC50)0.14mg/L作用0、24、48、72h,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抗TGF-β2抗体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随着抗TGF-β2抗体浓度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FBG1期细胞百分数增多,而S、G2期的细胞含量逐渐减少,FB增殖指数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抗TGF-β2抗体能阻断FB从G1进入S期,使细胞停滞在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e cell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中对其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为今后基于羊GCSF为靶标诱导全能干细胞进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羊GCSF真核表达质粒pRTL1-GCSF和对照载体质粒pRTL1分别转染到1×105个细胞/mL的羊成纤维细胞中,培养48 h后,利用Trizol法分别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羊GCSF在羊成纤维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水平。通过GCSF依赖型细胞系NFS-60,利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alamarBlue测定转染48 h后羊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表达的GCSF的生物学活性。通过HEK 293F悬浮培养细胞系真核表达分泌型羊GCSF蛋白后,用Ni-NTA凝胶对细胞表达至细胞培养基中的GCSF蛋白进行纯化,并SDS-PAGE检测。加入纯化的30 ng·mL-1 GCSF蛋白后在24和48 h时,通过alamarBlue测定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状态,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羊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结果】羊GCSF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羊成纤维细胞48 h,检测发现在羊成纤维细胞中GCSF表达量得到显著提高。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转染了pRTL1-GCSF质粒的羊GCSF表达量是转染了pRTL1空载对照组的(50 615.92±4 738.83)倍(P<0.01);羊成纤维细胞瞬时分泌表达的含有GCSF蛋白的培养基上清加入到GCSF依赖型细胞系NFS-60后,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的NFS-60的荧光强度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中的NFS-60的荧光强度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羊GCSF能显著刺激NFS-60细胞的增殖,表明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羊GCSF具有生物学活性。用HEK 293F悬浮培养细胞系真核表达分泌型羊GCSF蛋白后,纯化得到羊GCSF蛋白。在羊成纤维细胞中添加30 ng·mL-1的羊GCSF后,体外培养24和48 h,GCSF试验组与培养基稀释液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变化差异不显著,而细胞周期的分布出现显著改变。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G1期细胞比例由(55.29±1.68)%增加到(69.37±0.24)%,差异极显著(P<0.01);S期细胞比例由(15.99±0.38)%变为(15.39±0.60)%,差异不显著(P>0.05);G2/M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比例由(22.88±1.00)%增大到(26.76±0.82)%。表明在羊成纤维细胞中加入羊GCSF的24 h后,处于分裂状态和间期的细胞显著增多。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1期细胞比例由(65.96±0.37)%减少为(45.69±0.26)%,差异极显著(P<0.01);S期细胞比例由(13.45±1.33)%增加为(37.87±2.43)%,差异极显著(P<0.01);G2/M期细胞比例由(16.42±1.29)%变为(21.80±1.86)%,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加入GCSF的羊成纤维细胞在48 h时,处于间期的细胞显著减少,同时DNA复制状态的细胞显著增多。试验组凋亡率和对照组相比,培养24 h时对照组(Ctr)和试验组(GCSF)的凋亡率分别是(7.51±0.38)%和(9.16±0.46)%。48 h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凋亡率分别是(5.73±0.29)%和(5.39±0.27)%。72 h时对照组(Ctr)和试验组(GCSF)的凋亡率分别是(8.88±0.45)%和(5.41±0.27)%,24 h和72 h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48 h检测时凋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GCSF添加的24 h内促进了细胞凋亡,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凋亡受到抑制。【结论】羊成纤维细胞中可以瞬时过量表达羊GCSF,并具有生物学活性。GCSF不影响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可调控其周期,影响细胞凋亡。该结果为今后通过羊成纤维细胞介导GCSF培育具有高免疫力、高抗病性的羊进行分子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靛玉红-3′-单肟(Indirubin-3′-monoxime)对猕猴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同步化的影响。【方法】用PI和FITC同时对细胞进行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对细胞内DNA和蛋白质的含量作相对定量,分析细胞在G0,G0+G1,S,G2+M期的分布比例;用BrdU标记法检测靛玉红-3′-单肟处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处于对数增殖期(对照)的细胞相比,10μmol/L靛玉红-3′-单肟处理30 h后,G0与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由7.27%和84.26%增加为14.21%和94.22%,差异达显著水平。(2)与对数增殖期细胞(BrdU阳性率为80%)相比,靛玉红-3′-单肟处理30 h可显著地抑制细胞的增殖,在后续标记培养24 h期间只有8.15%的细胞呈BrdU阳性,如果是在去除药物的正常条件下标记培养24 h,大多数细胞(58.28%)又可进入增殖状态。(3)与正常培养对照组细胞凋亡率(1.12%)相比,靛玉红-3′-单肟处理组凋亡发生率为1.82%,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结论】靛玉红-3′-单肟是一种可逆的细胞周期抑制剂,对猕猴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对细胞凋亡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核移植过程中,为了选择出一种最优的供核细胞处理方法,采用接触抑制、血清饥饿以及75 nmol/L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3种方法分别对猪体细胞进行处理。通过AnnexinV-FITC法检测3种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将3种方法分别处理过的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研究供核细胞不同处理方法对猪重构胚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抑制和75 nmol/L TSA处理组对细胞的早期凋亡、晚期凋亡以及细胞坏死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而血清饥饿处理组无论是早期凋亡、晚期凋亡还是细胞坏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种方法处理供核细胞,接触抑制处理组卵裂率同血清饥饿处理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是其显著高于75 nmol/L TSA处理组。3种方法处理的重构胚囊胚率差异不显著。接触抑制方法处理供核细胞相对于其他2个处理组更有利于重构胚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4.
供体细胞的同步化处理可能改变其表观遗传特性,进而影响胚胎的克隆效率。研究同步化处理对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f ibroblasts,MEFs)组蛋白H3K9甲基化、乙酰化及组蛋白H3K4单甲基化、三甲基化表达的影响。分离培养MEFs,增殖稳定的第3代MEFs分别用5mL/L血清饥饿处理4d或15mL/LDM-SO处理2d使细胞处于增殖抑制期,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Image-J图像处理软件,相对定量比较不同处理情况下组蛋白H3K9甲基化、乙酰化和组蛋白H3K4单甲基化、三甲基化变化情况。Ki-67染色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同步化处理可使细胞处于G0期或G1期。DMSO处理使MEFs组蛋白H3K9乙酰化表达水平升高,而5mL/L血清饥饿处理则使其表达水平下降;此外,两种同步化处理均导致组蛋白H3K9甲基化和H3K4单甲基化表达下降,但不影响组蛋白H3K4三甲基化的表达水平。研究结论表明:同步化处理可改变MEFs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表达水平,进而有可能影响胚胎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冷应激对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5、25和32℃不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应激的低温处理过程中,细胞主要出现G0/G1期阻滞,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低温培养诱导细胞凋亡,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但在检测的2、4、6和8 h中,细胞凋亡率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细胞对低温产生耐受。复温培养过程中主要引起细胞G2/M期阻滞,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细胞凋亡出现在复温培养的2~6 h,是延迟和渐进过程,与低温处理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血清饥饿对兔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体积分数0.5% 血清的DM EM 直接饥饿胎儿及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数先是略有增长,然后逐渐下降。胎儿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在血清梯度饥饿期间,更换含体积分数为4% ,2% 和1% 血清的DMEM,细胞仍缓慢增长;更换含体积分数为0.5% 血清的培养液后,细胞数逐渐降低。血清饥饿成纤维细胞后,细胞直径明显小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20,19VS36 μm ,P< 0.01)。血清饥饿的成纤维细胞,PCNA 单抗染色阴性,证明离开了细胞周期,进入G0 期,该期的细胞仍保持着活力  相似文献   

17.
使用维生素C(VC)处理猪睾丸(ST)细胞,探究其促进ST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机制,为促进雄性动物生殖系统发育提供依据。通过检测不同浓度VC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ST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确定VC的最佳作用条件,并检测VC最佳作用条件下对ST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根据RNA-seq测序数据筛选VC试验组(采用250μmol·L-1 VC处理ST细胞72 h)与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处理ST细胞72 h)S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1)用250μmol·L-1 VC处理72 h极显著提高了ST细胞增殖活力(P<0.01),且效果最佳;(2)与对照组相比,VC试验组极显著降低了ST细胞内ROS含量、细胞凋亡比例及G0/G1期的细胞比例(P<...  相似文献   

18.
支持牛类胚胎干细胞发育的饲养层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鼠胎儿和牛睾丸为材料 ,以含 1 5 % NBS、0 .1 mmol/ Lβ-巯基乙醇、0 .1 μmol/ L Na2 Se O3的DMEM溶液为培养液 ,分离获得了传 1 5代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和 5代牛睾丸成纤维细胞 ,建立了小鼠和牛类 ES细胞培养体系。结果表明 :牛睾丸成纤维细胞和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均属附着生长型细胞 ,与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相比较 ,牛成纤维细胞直径和长度大 ,生长速度快 ,易于老化 ;1 2~ 1 6日龄的小鼠胎儿最适宜分离与克隆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 ;在 2 5℃条件下 ,以 0 .2 5 %胰蛋白酶 0 .0 4% EDTA消化液作用胎儿小块组织分离原代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 ,消化液作用时间不应超过 2 0 min,以相同的消化液在 3 7℃条件下 ,离散贴壁成纤维细胞 ,作用时间以 2~ 3 min为宜 ;培养细胞密度与传代时间间隔有密切关系 ,若传代时间间隔为 3~ 4d,培养细胞浓度应为 3× 1 0 5个 / ml~ 5× 1 0 5个 / ml;在成纤维细胞分离与克隆过程中 ,培养基中添加0 .1μmol/ L Na2 Se O3 0 .1 mmol/ Lβ-巯基乙醇 1 5 % NBS,有利于 MEF和 NBTF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α-三联噻吩(α-T)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Rhodamine123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研究α-T处理SL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通过PI染色和FCM,测定α-T处理SL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光活化后的α-T处理SL细胞24 h后,0.0625 μg&#8226;mL-1浓度和0.1250 μg&#8226;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幅度不大,而0.5000 μg&#8226;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48 h后高浓度处理组(1.0000 μg&#8226;mL-1)导致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去极化;处理24 h后,低浓度(0.0625 μg&#8226;mL-1)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S期,而高于此浓度的光照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G2/M期,48 h后,浓度≤0.1250 μg&#8226;mL-1的光照处理细胞被阻滞于G2/M期,而浓度>0.1250 μg&#8226;mL-1的光照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S期。【结论】SL细胞经α-T处理后,细胞处于一系列复杂的动态变化中。当细胞本身不能扭转ROS造成的氧化损伤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周期时相即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决定着细胞的受损程度和细胞的死亡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α-三联噻吩(α-T)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Rhodamine123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研究α-T处理SL细胞24h和48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通过PI染色和FCM,测定α-T处理SL细胞24h和48h后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光活化后的α-T处理SL细胞24h后,0.0625μg·mL-1浓度和0.1250μg·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幅度不大,而0.5000μg·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48h后高浓度处理组(1.0000μg·mL-1)导致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去极化;处理24h后,低浓度(0.0625μg·mL-1)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S期,而高于此浓度的光照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G2/M期,48h后,浓度≤0.1250μg·mL-1的光照处理细胞被阻滞于G2/M期,而浓度0.1250μg·mL-1的光照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S期。【结论】SL细胞经α-T处理后,细胞处于一系列复杂的动态变化中。当细胞本身不能扭转ROS造成的氧化损伤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周期时相即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决定着细胞的受损程度和细胞的死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