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国ICI(帝国化学公司)研究家禽饲料中添加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效果发现,肉鸡饲料中添加1~5千克/吨饲料的碳酸氢钠,结果鸡肉质量提高,增重加快。他们研究结果证实,肉鸡日粮中添加小苏打,而不是食盐,鸡食后饮水量减少,地面垫料卫生状况变好,因而发生跗关节和胸部疾病的鸡明显减少,垫料消耗量也下降了美国ICI经研究确定,肉鸡日粮中钠、钾,氯的最适浓度为:Na~+—0.15~0.20%,K~+—0.8%、CI~-—0.12~0.15%。用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2.
杨英华  王英利 《饲料广角》2011,(24):36-37,50
本文探讨了活性微生物制剂(EM)和中药除臭剂对AA鸡的生长性能及对鸡舍除臭的影响.将1813龄的AA肉鸡按体重交叉分组法均匀分为3组(对照组,A、B试验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EM制剂和中药除臭剂,试验组A组添加0.2%的EM制剂.B组添加0.2%的中药除臭剂。整个试验期为22d。结果表明:EM制剂组鸡的增重、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没有明显提高.但能增强鸡对疾病的抵抗,提高成活率和饲料报酬.明显降低鸡舍的臭味。而中药除臭剂对鸡的成活率和饲料报酬都高于对照组.并可显著降低鸡舍的臭味.  相似文献   

3.
6月15日,本县城郊一李姓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肉鸡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检查诊断,确诊为抗菌素蓄积中毒,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该户有3年养鸡历史,一直采用自配饲料(配方不详),饲喂几年也未出问题。5月28日,从外地购进一批AA肉鸡2000只。4日龄开始发病,两周内死亡病鸡近400只,还有80多只发病。户主反映,自配饲料中添加了0.1%氯霉素,两周来饮水中先后添加过青、链霉素,剂量分别为2kg饮水中添加 80万单位青霉素、 100万单位链霉素。病鸡临床表现为精…  相似文献   

4.
碳酸氢钠可减少肉鸡腹水症的发生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肉鸡腹水症(体液储留在鸡腹腔内)是一种容易造成鸡群死亡的禽病,通常发育快的鸡种和饲喂高水平饲料的鸡容易发生该病,在气压低的高原地区饲养肉鸡也容易得这种病。 美国一所大学的专家通过试验证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添加量为1%左右),可以明显降低肉鸡腹水症的发生率。 试验在相当于海拨3 000 m的低压室内进行。将肉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喂以玉米豆粕型饲料,试验组喂以玉米豆粕型饲料添加1%的碳酸氢钠。结果,试验组肉鸡的腹水症发生率只有对照组肉鸡发病率的一半,这说明饲料中添加…  相似文献   

5.
植物性饲料添加剂(Phytogenic Feed Additives,PFA,以下简称为PFA)是指从各类植物中可提取得到一系列少量或微量植物源性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适量的PFA可满足家禽饲养全期的营养需要,能够改善营养物质的吸收率,提升家禽生产的养殖效益,同时降低氨气排放,改善鸡舍环境,减少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抗生素使用。本试验以1日龄健康麻黄鸡母苗为试验对象,对鸡生长的三个时期(小、中、大)日粮中添加150g/t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与不添加PFA的对照组相比,鸡的出栏体重提高4.24%,日增重增加4.35%,日采食量提升2.17%,料肉比降低0.05,出栏肉鸡试验组比对照组屠宰率高0.04,提高屠宰合格率2.57%。本试验表明,黄羽肉鸡饲料中添加植物性添加剂能明显提高肉鸡出栏体重、日增重、采食量,降低料肉比,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黄羽肉鸡的屠宰合格率、断翅率、白油率等屠宰指标。  相似文献   

6.
英国农业专家经试验发现 ,小苏打可代替食盐用于喂鸡 ,而且效果更好。试验时 ,他们在蛋鸡饲料中添加0.5 %左右的小苏打 ,饲喂8个月 ,结果发现 ,蛋鸡的产蛋量明显提高 ,蛋壳厚度也增加 ;蛋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这是因为 ,饲料中添加小苏打可以保证鸡血液中钠的水平 ,有利于蛋的形成。在肉鸡饲料中添加小苏打代替食盐 ,鸡的饮水量下降 ,鸡舍卫生状况改善 ,患跗关节病、脑部疾病和球虫病的鸡明显减少 ,同时还能加快鸡的生长。(李兵译自俄《养禽业》99年4期)用小苏打代替食盐喂鸡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马杜霉素在鸡组织中残留消除及临床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以3.0、5.0、7.0和9.0mg/kg马杜霉素剂量水平添加到饲料中饲喂AA肉鸡,研究马杜霉素对肉鸡的毒性作用及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消除。从临床症状、增重与饲料转化、死亡率、血清生化参数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3.0-5.0mg/kg剂量马杜霉素对肉鸡是安全的,未见任何毒副作用,而7.0-9.0mg/kg剂量则引起肉鸡中毒,中毒表现为,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明显下降,血清AST异常升高,心脏和肝脏出现病理变化。残留消除研究表明,马杜霉素主要残留于肉鸡的脂肪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肌肉中残留最少。马杜霉素以5.0mg/kg剂量添加于饲料中饲喂肉鸡,停药2-3d,肉鸡组织中马杜霉素的残留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10年来以乳酸杆菌作为鸡用益生菌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添加乳酸杆菌能显著提高肉鸡生长速度5%-10%(占统计数73%L2/3的试验能显著提高饲料效率,但幅度相差较大(从2.5%到30%)。多数报道认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菌的致病性,降低鸡的死亡率。乳酸杆菌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1)当鸡群有应激反应(如接种疫苗、转群等)时,应多添加10%的V_A、V_E、V_C、V_D。2)当鸡群有慢性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时,也应多添加10%的V_A、V_E、V_C。3)在肉鸡饲料中多添加5%的V_A,可提高饲料报酬,有利于加快鸡的生长发育速度;对雏鸡来说,饲料中V_A含量愈低,鸡的球虫病发病率就愈高,因此在鸡患球虫病时,饲料中应多添加20%的V_A、V_K、V_C。  相似文献   

10.
山梨糖能抑制肉鸡脂肪积蓄目前,肉用仔鸡胴体脂肪过度积蓄已成为肉鸡业普遍关心的问题。试验表明在肥育期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山梨糖,对抑制腹腔脂肪率有较好效果。供试的基础饲料(对照组)以玉米、大豆粕为主。按3、6、9%不同水平添加山梨糖(替代基础饲料中等量的玉米粉)。供试肉用仔鸡为28~56日龄,笼养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11.
某些具有镇静解热、清凉解表、利水祛湿、理气活血等功能的中草药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良影响,提高肉鸡的采食量、改善肉鸡的消化吸收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热应激状态下肉鸡的生产性能。本文介绍了可缓解肉鸡热应激中草药的种类、作用、作用机理、应用状况并提出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抗肉鸡热应激研究中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探讨不同抗热应激添加剂对热应激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使肉仔鸡的体重下降,采食量减少,日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从而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各添加组对肉仔鸡抗热应激有良好的效果,有改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作用,其中0.5%NaHCO3+1%NH4C l对改善肉仔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效果最佳,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比高温对照组增加了27.54%(P<0.05)和20.19%(P<0.05)。添加VC引起血液中的葡萄糖、糖皮质醇和醛固酮降低,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显著上升,血钠和谷丙转氨酶恢复到常温水平。添加0.5%NaHCO3+1%NH4C l,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血钾显著下降,血钠、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糖皮质醇和醛固酮不同程度的上升。添加VE,血钾和皮质醇显著下降,血清中的白蛋白和球蛋白恢复到常温水平,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谷丙转氨酶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探讨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对0~3周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1日龄AA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期间各组饲粮中色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03%、0.06%、0.09%、0.12%。试验结果表明:①色氨酸添加水平为0.06%时,可显著增加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但料重比变化不显著(P0.05);②肉仔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各试验组大部分数据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III组的总蛋白含量最高,总胆固醇、尿素氮、葡萄糖的含量最低;IV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最低。综合分析,在0~3周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06%水平的色氨酸为宜。  相似文献   

14.
元宝枫黄酮对肉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菌消炎、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和保健等作用。试验选用375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公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用于研究添加不同水平(0、5、102、0、40 mg/kg)的元宝枫黄酮对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适当剂量的元宝枫黄酮能够极显著提高胸腺指数(P<0.01)、法氏囊指数(P<0.01)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但对脾脏的发育影响不大(P>0.05),对3周龄和5周龄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这些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元宝枫黄酮可提高肉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β-甘露聚糖酶对肉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1日龄AA肉仔鸡384羽(公母各半),公母分开饲养,公母各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2羽。处理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Ⅱ、Ⅲ、Ⅳ组为β-甘露聚糖酶添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3%、0.06%、0.1%的β-甘露聚糖酶。试验期为6周,测定肉鸡免疫机能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甘露聚糖酶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因素对其也无影响。而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肉鸡血清中IgA、IgG的含量,而性别因素对其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组IgA含量分别提高了17.14%(P<0.05)、51.43%(P<0.01)和34.28%(P<0.01);IgG含量分别提高了23.96%(P<0.05)、36.28%(P<0.01)和28.99%(P<0.01),但对血清IgM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在本试验设计的添加范围内,添加水平为0.06%时,血清IgA、IgG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激对肉仔雄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及微生态制剂的可能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对肉仔雄鸡注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的应激模型,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雄鸡176只,按照2×2析因进行试验设计,分为应激+微生态制剂组[皮下注射2 mg/kg BW地塞米松,饮用微生态制剂0.02 g/(只·d)]、应激组(注射2 mg/kg BW地塞米松)、微生态制剂组[注射2 mg/kg BW生理盐水,饮用微生态制剂0.02 g/(只·d)]、空白组(注射2 mg/kg BW生理盐水)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微生态制剂组和应激+微生态制剂组在肉鸡11~14日龄和25~28日龄饮水中添加用冷却沸水溶解的微生态制剂,应激组和空白组饮用相同体积不含微生态制剂的冷却沸水。应激组和应激+微生态制剂组在肉鸡12~14日龄和26~28日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微生态制剂组和空白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应激导致肉仔雄鸡35日龄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和死淘率显著提高(P0.05),15日龄和29日龄的免疫器官指数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微生态制剂使肉仔雄鸡29日龄的胰脂肪酶活性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在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指标上,应激和微生态制剂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应激能破坏肉仔雄鸡肠道微环境,降低肉仔雄鸡生长性能,抑制免疫器官正常发育;微生态制剂能显著缓解应激对肠道绒毛的损伤,但未发现微生态制剂对生长性能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肉雏鸡在饮水中添加干酪乳杆菌与氟苯尼考对肉雏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日龄肉鸡12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干酪乳杆菌组、氟苯尼考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期为21 d,检测不同阶段各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IgG含量、盲肠sIgA含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饮水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对肉雏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添加氟苯尼考显著抑制了肉雏鸡的生长性能(P0.05),二者对肉雏鸡料重比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添加干酪乳杆菌对肉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肉雏鸡外周血IgG含量、盲肠sIgA含量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添加氟苯尼考显著抑制了肉雏鸡的免疫水平(P0.05)。结果表明新进肉雏鸡在饮水中添加氟苯尼考对雏鸡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应减少使用,而添加干酪乳杆菌对提高雏鸡免疫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雌性肉仔鸡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及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肉仔鸡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1日龄雌性商品代肉雏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含0.170%色氨酸的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型基础饲粮,分别在其中添加0、0.021%、0.042%、0.063%和0.084%晶体L-色氨酸,使饲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70%、0.191%、0.213%、0.234%和0.248%。测定1~21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胸肌品质、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21~25日龄肉仔鸡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表观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1~21日龄肉仔鸡采食量及增重(P<0.05),采食量及增重与饲粮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水平呈现二次曲线关系(P<0.05)。1~21日龄肉仔鸡获得最大增重的饲粮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水平为0.176%,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摄入量为68.15 mg/d。与饲粮色氨酸水平0.170%相比,饲粮色氨酸水平0.213%及0.248%可显著降低肉仔鸡胸肌丙二醛含量、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饲粮色氨酸水平0.248%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屠宰后45 min胸肌pH、肠道总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浓度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A浓度(P<0.05)。由此可知,1~21日龄雌性肉仔鸡获得最大增重的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为0.176%(68.15 mg/d)。提高饲粮色氨酸水平可减轻肉仔鸡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屠宰后肉仔鸡胸肌酸度,改善肉仔鸡肠道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免疫应激对肉仔鸡苏氨酸、赖氨酸需求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00只16日龄的AA肉公鸡,研究了免疫应激对内源氨基酸损失和日粮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用750只1日龄AA肉公鸡,采用2×5因子设计,研究了免疫应激和日粮苏氨酸/赖氨酸比例对1~21日龄期间生长性能、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血清尿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应激直接增加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同时又通过降低干物质采食量显著减少内源损失,但没有影响日粮氨基酸消化率.免疫应激也降低了肉仔鸡生长性能,日粮苏氨酸/赖氨酸比例对肉仔鸡增重的影响与免疫状态有关.对照组获得最大增重和最低耗料/增重比需要的日粮苏氨酸/赖氨酸比例均为64/100,应激组相应的需求比例分别为70/100和71/100.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本地肉杂鸡对寡糖、柠檬酸及中药联合应用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2%寡果糖、0.1%柠檬酸和0.2%中药对提高肉鸡增重效果、改善饲料报酬、改善血液生化指标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