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我县的蚕茧商品生产,继1983年增产丰收的基础上,1984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产.蚕桑生产发展迅速,83年全县桑园5987.8亩,产茧9079担,84年桑园面积发展到6870.6亩,养蚕35870张,产茧13930担.比83年增长53.4%,实现了产茧超万担,并且涌现了许多高产典型,全县蚕桑收入超千元的有41户,收入万元的有4个村.蚕桑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我们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蚕桑生产在调整中得到飞快的发展.全县1980年桑园面积6768亩,1985年发展到12578亩,平均年递增率为13.2%,产茧量从1980年的253.8吨增加到1985年的467.7吨,平均年递增率为24.2%.特别是1985年产茧量比1984年增长46.84%,茧款收入增长47.64%.我县80%左右桑园均为溪滩地.如何进一步提高滩地桑园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油车乡位于德清县东部平原,全乡8个村,125个村民组,3139户,13996人.有水田11782亩,桑园4828亩,是一个粮茧主要产区.在党的三中全会方针政策指引下,蚕桑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蚕茧产量连续三年超历史,1984年蚕茧超万担,1985年又获大增产.全年饲养20012盒蚕种,平均单产36.5公斤,总产726.243吨,比上年增产211.74吨,增长41.15%,茧款总收入293.4万元,比上年增长56.41%.全乡养蚕户3051户,户均产茧238公斤,户均茧款收入961.65元,亩  相似文献   

4.
<正> 近十年来,尤其自1980年到1985年的五年间,南通市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市1980年桑园面积13.85万亩,年发种量30.8万张,总产茧8785吨,到1985年桑园面积达36,75万亩,年发种量66.24万张,总产茧18230吨。在五年中桑园面积增长了1.65倍,产茧量增长了1.13倍。1986年总产茧又获20775吨,连续六年蚕茧总产蝉联全省第一名。南通市近年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蚕桑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稳产性好。南通市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而蚕桑生产的抗灾能力较强。蚕桑生产包含着两个生产环节:一是培桑。桑树是多年生  相似文献   

5.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6.
桑园养鸡提高亩桑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桑园经济效益途径很多,在桑树生长季节,桑园放养肉用鸡,也是提高亩桑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安吉县安城乡拢坝村蚕桑场原有桑园30亩,1984年起,由陈中木一人承包,全年产茧1016公斤,茧款4034元。1985年总产蚕茧1560公斤,比上年增长53.5%,总茧款6024元,比1984年增收49.3%,亩桑产值由1984年  相似文献   

7.
<正> 1989年我省蚕桑生产又创新纪录,共生产桑蚕茧8424吨,比1988年的7382吨增长14.12%。其中安康地区产茧7299吨,汉中地区570吨,商洛地区318吨。陕南蚕茧生产量占全省97.2%。全省现有桑园50.73万亩,其中1989年新增8.28万亩。丝绸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8.
<正> 吴堡县重视发展蚕桑生产,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该县养蚕1580.8张,产茧20.1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2.16%。当年新建桑园8109亩,累计桑园面积达到5.25万亩,全县农业人均0.36亩。从而创造了三个历史第一。(寇峻仁)  相似文献   

9.
我县桑蚕生产是1976年开始的,种桑45亩,产茧1.5吨,1986年桑园已扩大到4800亩,有11个乡镇48个村共4475户农民种桑养蚕.前后经历十年时间,桑园面积增长100倍,1986年总产茧403.1吨,十年增长268.8倍,比1985年总产茧314吨增长28.6%.全县亩桑产茧由1976年33.35公斤,至1985年上升到87.2公斤,去年在自然灾害较多的情况下,亩桑产茧仍与1985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我区年产茧50吨村的建设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45个村现有桑园15382亩,比1984年扩大4575亩,扩大42.3%;发蚕种67849张,比1984年增长45.3%,产茧1464.25吨,占全区产茧量的28.7%,比上一年增产379.7吨,增长34.9%.平均每个村产茧32.5吨,其中平南县的河口、大成、柘番,横县的潘六,蒙山县的北楼,容县的十里等六个村实现产茧超过50吨.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是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二是各地区行署(市)和有关县农业部门领导重视,集中相应的人力物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重视、农工贸组织蚕桑生产大合唱,我市蚕桑生产有了新的恢复和发展,1990年全市桑园已达8148亩,产茧5.3万公斤。为了使这项利国利民的农村副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在“八五”期间,特提出如下规划: 一、全市“八五”末桑园面积要求达到2.5万亩,产茧500吨。其中宝鸡县、千阳县各1万亩,产茧200吨和300吨;岐山县2千亩,陇县、扶风县、眉县各1千亩。  相似文献   

12.
平南县环城乡柘畲村有33个生产队,1043户,6113人,有耕地7134亩,其中水田4623亩,旱地2511亩.1983年有桑园252.81亩,养蚕2072.9张,总产茧625担;1984年扩大桑园537.06亩,比1983年增长112.43%,全年养蚕3038张,比去年多养971.1张,增长46.84%,总产茧132124.5斤,比去年增加69624.5斤,增长111.39%,总收入214947.95元,比去年养蚕总收入101250元,增长112.29%.其中卖茧给国家131804.5斤.这个村实现产茧超千担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3.
一、江苏省蚕业生产发展概况:江苏省是我国四大蚕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全省有64个县,11个市.现有70个县、市郊种桑养蚕占93%.1984年桑园面积136万亩,比1949年的46万亩增196%,比1978年的78.07万亩增75%.1984年养蚕240万张.比1949年的44.6万张增439%,比1978年的45.05万张增434%.1984年产茧129.9万担,比1949年的13.3万担增877%,比1978年的52.25万担增149%.亩桑产茧由1949年的29.78斤提高到96斤.单张产茧由1949年的30.72斤提高到54.01斤.预计1985年产茧140~150万担.自1978年三中全会后,大约每年增产茧10万担.1984年有28个县年产茧万担以上,其中海安、丹阳两县年产茧都在10万担以上.有5个乡年产茧超万担.全省有29个蚕种场,年制种量达280万张,蚕种自给有余,还有25个蚕桑场和桑苗圃,能满足本省发展桑园所需苗木.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基本概况: 我县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近10年来蚕桑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83年至1991年的8年间,新建桑园2900亩(每亩667m~2,下同),300多万株,分布在全县的12个乡(镇),111个村,17200户。今年蚕桑生产跨了一大步,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建桑园8234.8亩,790多万株,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1134.8亩,1090多万株。育苗770亩,养蚕800张,产茧24吨,产值达  相似文献   

15.
<正> 据1991年1月24日江苏《茧丝绸情况》介绍,1990年全省发种402.2万张,比上年增长13.45%;生产蚕茧11.494万吨(229.88万担),增长7.07%,年产茧超过5000吨(10万担)以上有海安、丹阳、东台、大丰、吴江、如东、如皋七个县市。这七个县市的桑园面积为66.47万亩,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39.7%(全省面积达166万亩),比上年增加7.3个百分点;产茧5.56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48.4%,比上年增加8.7个百分点。全省年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地处秦岭南麓的运溪乡,自三中全会以耒,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桑园面积由1978年的600多亩发展到1983年的1594亩,植桑65万株,蚕茧产量由1980年的5万多斤,增长到1983年的9万多斤,产茧总值达15.4万斤,人均蚕茧收入14.99元。  相似文献   

17.
<正> 海安县南屏乡有桑田692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4%。蚕桑生产是这个乡的一项传统骨干副业,在深化经济改革中,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推广应用蚕桑配套技术,建立蚕桑服务体系,促进了蚕桑生产稳步发展,自1985年以来,已连续四年蚕茧超万担。1988年全乡共发种16693张,总产茧709.576吨,平均每亩桑园产茧102.4公斤。  相似文献   

18.
<正> 宝鸡县是我省蚕桑基地之一,近几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现全县共建成片桑园6463亩,81年养蚕3952张,产茧115,869.9斤,嫁接桑苗1,200万株,育实生苗286亩,桑园面积、产茧量、嫁接、育苗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宝鸡县天王公社是宝鸡市恢复发展蚕桑生产较早的一个公社。共23个大队,其中15个大队栽桑养蚕,全社现有桑园面积1,247亩,其中去冬栽桑376亩。81年战胜了春旱、秋涝、高温、多湿等自然灾害,养蚕1958张,产茧70,466.8斤,比80年增长4.3%,亩产茧80.1斤,其中二、三年生的桑园,亩产茧112.6斤。春季除自接外,支援兄弟社队接穗  相似文献   

19.
合理调整桑园布局积极发展规模经营海盐县农林局费斯文,周钧铭近年来,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全县49239商专桑,92年总产茧4614吨,比91年增产827吨,增长ZI.8%。茧款收入4518万元。平均亩桑产茧93公斤,茧款收入917元。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正> 石泉县池河镇顺风村一组,有5亩河滩地无干密植桑园(亩栽600株),1982年秋承包给吴喜明等五户农民经营,每户一亩,一定五年不变。由于承包户精心管培,桑树枝繁叶茂,产叶量倍增。1983年五户养蚕18张,产茧1237.8斤,平均亩产茧247.6斤。1984年养蚕22张,产茧1338斤,平均亩产茧267斤,亩产茧值354元,加上桑条、蚕沙等,亩桑收入达400余元。其中吴喜明承包的一亩桑园,产茧310斤,蚕桑总收入450多元。他们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①舍得投工、投资。在桑园管理上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