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喙是养鸡业中防止和减少鸡只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发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断喙还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推迟性成熟、降低产蛋鸡的高产期死亡率。但雏鸡断喙日龄的确定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养鸡场及养鸡户尚无一科学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雏鸡啄癖以啄肛多发 ,其致伤致死率高 ,可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啄癖可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而断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一般家庭养鸡户没有专用电热断喙器 ,给养殖带来一定困难。笔者于 1 998年5月对 1 2户饲养的共 2 0 0只鸡采用烧烙断喙法进行防治雏鸡啄癖 ,后经长期饲养观察其效果良好。1 方法断喙所用工具为长 40cm、直径 6mm或8mm的铁棒 2根 ,镊子或止血钳 1把 ,备好火炉。助手将 2根铁棒尖端置于炉中烧至微红待用 ,烧烙时右手握铁柄面对术者。术者左手将雏握掌心 ,用大拇指轻按雏的头颈部 ,食指抵咽下 ,另 3指握于…  相似文献   

3.
断喙主要是指在种鸡和蛋鸡的育雏阶段将喙进行适当切除,目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啄癖的发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提高育雏率,有利于鸡只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所以说,断喙是养鸡生产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断喙日龄对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现代集约养鸡生产,规模大、密度高、饲养环境脆弱,鸡群容易发生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恶癖行为,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1].而且鸡喙形如鹰嘴旱钩状,采食时钩扒饲料,常将饲料带出料槽或盆外边,造成饲料浪费.  相似文献   

6.
(一)断喙时间 雏鸡的断喙时间一般在8~10日龄时进行.断喙前后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减少断喙而产生的应激. (二)断喙方法 手术者一手握雏鸡的双脚,一手固定雏鸡头部(大拇指置于雏鸡头部后面,食指置于颈部下方轻按紧靠喙底的咽喉处,使雏鸡舌头缩回),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将鸡喙插入适当的断喙孔,大约切去雏鸡上喙的1/3,注意切掉生长点,烧灼约2秒钟止血,剩余部分的长度离鼻孔要有2毫米.切断部位横切面上呈焦黄色,精确断喙可以一直保持到产蛋期.  相似文献   

7.
8.
1 断喙时间 断喙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可根据各鸡场实际情况、断喙的技术水平及鸡群情况而定。一般断喙的最佳时间为6~9日龄,最晚不能超过2周龄。这个时期断喙可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减少应激及预防早期啄羽的发生。特别是炎热气候下,如果超过这个周龄就难以控制出血。应注意的是在10周龄时对断喙的雏鸡进行一次检查,对一些断喙效果不太好的鸡只在10-12周龄再进行一次修喙。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家禽生产推广技术指导专家 John.B.Carey 说,当年幼母雏适当的断喙日龄,可以减少饲料消耗,并可提高母雏的成活率。试验表明,采用这种断喙方式,对随后成年蛋鸡的产蛋性能,将起重要的作用。他在1989年6月份的大学业务通讯上,讨论了在北卡罗来纳州 Piedmont 研究站对5000多只母雏研究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所有蛋鸡雏的喙在出生后的第7天都得到严格的修剪,在第63日龄时,用电动断喙器对1/3母雏的喙进行了修剪;第84日龄时,对另1/3母雏的喙进行修剪;到第105日龄,剩下最后一批的1/3蛋鸡雏也给予修剪。  相似文献   

10.
陈光辉  姚国平 《中国家禽》2006,28(21):40-40
断喙是现代蛋鸡饲养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饲养者由于忽视断喙质量或断喙技术运用不当,对鸡造成伤害,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如何降低断喙对鸡的影响,饲养者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鸡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啄癖的发生,一般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断喙时间在1~12周龄均可进行,不能超过14周龄。商品蛋鸡场多在6~10日龄断喙,而后在7~8周龄或10~12周龄时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修剪。左手抓住鸡的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使鸡缩舌。借助于断喙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断喙,通常是指在蛋鸡的雏鸡阶段将喙进行适当的切除,其目的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啄癖的发生。并且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推迟性成熟,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有利于其在产蛋期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所以说,断喙是蛋鸡饲养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断喙,通常是指在蛋鸡的雏鸡阶段将喙进行适当的切除,其目的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啄癖的发生,并且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推迟性成熟,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有利于其在产蛋期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鸡的科学断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集约养鸡生产,规模大、密度高、饲养环境脆弱,如配料不当或管理不善,啄癖常有发生,严重影响生产。断喙是解决啄癖发生的有效途径,但在生产实践中,断喙技术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常因断喙不当造成死亡率高、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生产性能降低等,因此,进行科学断喙,执行断喙评价制度,改善和提高断喙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啄癖是鸡啄食同类造成创伤、甚至肢体残缺、以至死亡的一种恶癖它是养禽业中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虽然后来实行笼养和断喙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啄癖的发生。但是,随着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土种鸡地面平养的兴起,人们选择地面平养代替笼养的增加,以及一些国家对断喙的禁止,鸡啄癖成为目前突出问题,以下仅就鸡啄癖发生的生物学特性、发生的特点、危害情况、诱发因素及断喙作一概述。l鸡啄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鸡啄痛行为的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前期研究指出啄羽是寻找食物或砂粒行为的转向,即在人工饲养的商品化条件下,食物很…  相似文献   

16.
1 断喙时间 肉种鸡5~7日龄进行,视鸡群健康状况和免疫计划而定.如果第一次断喙后,断喙效果不理想,要在16周龄左右进行修喙.  相似文献   

17.
断喙是当代种鸡和蛋鸡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管理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有: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啄癖的发生,减少因钩扒饲料造成的浪费,提高饲养密度,促进鸡群生长整齐维持较高的均匀度从而便于管理.合适的断喙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若断喙不当,在实际生产中会造成死亡率高、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产蛋率低.因此在断喙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唐山市七树庄镇蛋鸡养殖户陈某,2010年5月从邻县某种鸡场购入蛋雏6300羽,16日龄时断喙,因断喙幅度过大,其中上喙断喙幅度达喙长2/3,有的甚至达鼻孔附近,鸡群断喙后采食量下降,第2 d断喙处仍有出血现象,3 d后出血部位开始增生肿胀,怀疑为鸡痘感染,遂在饲料中拌入鸡痘散及在饮水中加入利巴韦林治疗。3 d后病情进一步加重。遂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葡萄球菌感染。施对症治疗,鸡群逐渐康复。  相似文献   

19.
雏鸡断喙是防止啄肛、啄羽、啄翅、啄趾发生的有效措施,此外还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延迟性成熟.已被养鸡场、户广泛采用,普遍获得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雏鸡身体较小,在施术中容易出现失误,如盐都区某鸡场2006年春在给2.6万只16日龄雏鸡断喙时,因技术掌握不准确,出现了部分雏鸡喙被断去太多、断偏、压劈等等现象,其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40%,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最近,费县某蛋鸡专业村几户养殖户饲养的雏鸡在断喙后发生了以上喙断喙面出血增生以及肿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排除了鸡痘感染后,最后确诊为急性多症状葡萄球菌感染。现将本次病例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