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仔猪腹股沟阴囊疝发病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生猪养殖公司分娩舍仔猪腹股沟阴囊疝的发病情况,于2014年3—6月对其4栋分娩舍中的204头母猪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分娩仔猪共2 201头,其中33窝发现病猪共计46头,占总仔猪头数的2.09%,淘汰19头,占总仔猪头数的0.86%;发病猪的窝数量分布主要集中在每窝1~2头,占病猪窝总数的的90.9%;种公猪D1302-1有6头子代病猪,种公猪D1302-4有7头子代病猪,均须淘汰;去势手术后发病仔猪占所有病猪的22%。引起仔猪腹股沟阴囊疝的主要因素有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可以通过加强母猪及仔猪的管理和遗传育种工作来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精力莱公猪料对母猪哺乳期的影响,选择胎次相近的经产母猪60头,按每组30头,分试验组、对照组。经试验得出,窝产仔猪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活仔猪数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窝平均出生仔猪头重(0.5kg)差异显著(P0.05);平均出生仔猪窝重(0.5kg)差异极显著(P0.01);窝平均出生仔猪头重(0.5kg)差异显著(P0.05);窝断奶仔猪头数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每窝断奶仔猪重(kg)差异不显著(P0.05);窝平均每头断奶仔猪重(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哺乳期仔猪发病数(次)差异显著(P0.05);哺乳仔猪发病死亡数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哺乳期发病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期母猪治疗的药费:对照组49.9元比试验组44.2元高5.7元,在哺乳期仔猪治疗的药费:对照组85.6元比试验组73.8元多11.8元。  相似文献   

3.
引进母猪品种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引进品种母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后对情期受胎率,窝平均产仔数,仔猪初生个体重及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对母猪情期受胎率和窝产仔数,仔猪初生个体重及窝重的影响在0.05水平上无差异;但采用单头公猪纯精液与混合精液输精配种对人工授精影响明显,1头杜洛克公猪精液与1头大约克公猪精液混合配种效果明显优于2头杜洛克及单头杜洛克公猪精液配种,比自然交配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 1978年3~4月,我场一队猪场曾发生仔猪低血糖病,发病率几乎100%,在新生仔猪中造成了大批死亡。该队1978年春季基本母猪40头,怀孕母猪31头,其中流产3窝,占怀孕母猪的9.7%;实产28窝,占90.3%,活产仔猪184头(28窝中死胎、木乃伊较多),平均每窝活产仔6.6头;因低血糖病死亡113头仔猪。该队1977年底利用玉米、红薯片(猪饲料)加工糖稀,剩余了大量糖渣。母猪在怀孕阶段(三个月左右)及产仔后到确诊前的日粮,基本上全是糖渣,不限量,但无其它青、粗,精辅助饲料配合。  相似文献   

5.
宏伟 《新农业》2004,(7):31-31
目前.国内大多数母猪饲养户多在仔猪45~60日龄时断奶.如果将仔猪的断奶期提前至30~40日龄.不仅在出售前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还能使母猪的年平均产仔窝数从原来的15窝提高到2~25窝每头母猪一年可多产仔5~10头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寿张县石门宋刘烂明大队养猪厂,创造出了母猪一年生三窝的高产新纪录。现在全厂已有十头母猪实现了一年三胎,比一九五八年多生仔猪一百五十三头,该场在一九五八年春五十四头母猪的基础上一年多来就发展到七百一十头,增长了十二点一倍。 一般的母猪一年生两窝,最多的是二年生五窝,怎样能叫母猪一年生三窝呢?他们是采用了併窝的办法,使母猪早腾怀,早发情,早配种。仔猪併窝后,母猪四、五天就发情,六天能配种,並且能配一头准一头。  相似文献   

7.
一、流行特点 黄痢主要发生于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成年公猪、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发病窝数多,同窝仔猪发病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有时可使全窝死亡;实际观察到,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和死亡最高.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石家庄市某猪场张某存栏15头母猪,2头公猪,40头育肥猪。其中一头母猪于2010年2月13日晚上分娩产出14头仔猪。乳猪产下后都很健壮,膘情极好。第二天发现有两头乳猪眼眶发红,闭目晕睡,接着乳猪体温升高。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趴在地上,全身震颤,拉黄色稀粪,站立不稳。当地兽医诊断为仔猪黄白痢,并进行了喹诺酮类等药物肌肉注射,均效果不明显,相继死亡,到第五天又有同群的4头乳猪也出现相同症状,于2010年2月18日到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9.
<正> 1988~1992年我们在济宁市郊区种猪场开展了大约克猪高产繁育配套技术研究。1991~1992年的4个产仔季节,初产、经产母猪共产仔312窝,平均双月断奶窝均成活仔猪9.40头,窝重208.61千克,个体重22.22千克,实现了持续稳产高产的好成绩。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组建优质适龄的基础群 (一)组建优质的基础群 1988年开始从省内引种组建了一个40头左右的种猪群。于1989年从南昌市种猪场引进了法系为主的6头公猪和34头母猪。全场繁殖母猪群迅  相似文献   

10.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规模化养猜场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能否保证每头母猪年产20头成活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哺乳期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猪的育种和仔猪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种猪场1998-2002年生产的1871头长白种猪和140头大约克种猪的初生重、20日龄体重、60日龄体重(断奶重)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生长系数等度量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的指标对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两个品种的仔猪及同一品种内不同性别的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用长白仔猪、大约克仔猪的测定结果对其初生重、生长系数、绝对生长采用单因子二水平组内重复数不等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长白仔猪的平均初生重比大约克猪低1.6%,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在出生后20日龄、60日龄两个阶段长白猪的生长发育速度(绝对生长)、生长强度(相对生长)均高于大约克猪,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P<0.05);而同一品种内,公猪的平均初生重大于母猪,2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速度高于母猪,而至60日龄(即断奶时)时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超过公猪,在20日龄、6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强度均小于母猪。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近交性对后代的经济有益性状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建立新品系及类型时利用它们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血缘程度的近交母猪与非近交公猪交配时的产仔数(10.3-10.6头)与非近交母猪的产仔数(11头)相近,非近交组比近交组高0.4-0.7头。在一月龄全窝重(泌乳力)第Ⅰ组(Ⅱ-Ⅱ近交)最低,而其他组实际一致。各组间仔猪二月龄活重没有明显不同。各组每头断奶重为20-21公斤左右。发现四月龄活重随母猪的近交程度减弱而有明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上胎产仔时间相对集中(20d内)的YL经产母猪33头,按母猪自然发情时间,设立前10d内发情的母猪为试验组(18头),后10d内发情的母猪为对照组(15头),与D种公猪进行经济杂交,探讨不同人工授精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为94.44%,胎均产仔总数11.53头,胎均产活仔数11.3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5.34%;对照组(单纯采用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率为86.67%,胎均产仔总数10.62头,胎均产活仔数10.1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4.70%。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总数、胎均产活仔数等繁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仔猪断奶成活率基本接近,说明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对提高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数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规模猪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新的人工授精的方法 ,以杜洛克公猪为终端父本 ,对大长、长大二元杂母猪输精。结果表明 :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同自然交配结合等配种方式与自然交配对照组相比 ,分娩率和窝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 ;3至6胎母猪的分娩率高于其它胎次 ,而窝产活仔数 3至 5胎高于其它胎次 ,不同配种方式对各胎次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影响 ;常温 (17℃ )保存 1d的精液输精后 ,与鲜精相比 ,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差异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使每头母猪每年多提供 3.7头仔猪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喂方法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的诸多因素,并设法促使其断奶后尽快发情受孕,在母猪断奶至配种的10d里,在其他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相同的基础上,试验组喂湿料(料水比约为1∶2)、对照组喂干料,结果试验组配种49头,分娩42窝,分娩率为85.7%,平均窝产仔猪10.22头,窝产活仔猪9.29头;对照组配种46头,分娩37窝,分娩率为80.4%,平均窝产仔猪10.02头,窝产活仔猪9.13头。试验组的分娩率、平均产仔、产活仔分别比对照组高5.3个百分点、0.20头、0.16头。  相似文献   

16.
饲用复合酶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年龄、胎次、品种基本一致的哺乳母猪4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头。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母猪自由饮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加入0.1%的复合酶的基础日粮。母猪分娩后4d内,逐步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第5d开始进行正常饲喂。仔猪21日龄断奶。结果显示:两组仔猪21日龄的断奶窝重和母猪哺乳失重等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胍基乙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杂交经产母猪54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2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试验从妊娠后期(103 d)至21 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胍基乙酸0.06%组初生仔猪弱仔率降低60.68%(P0.05),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5.85%(P0.05),21 d仔猪断奶重提高5.65%(P0.05),断奶仔猪生成活率提高4.09%(P0.05)。两组间泌乳母猪采食量、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活仔个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日粮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可以提高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21 d仔猪断奶重,降低初生仔猪弱仔率。  相似文献   

18.
选取80头临产前28~35 d的妊娠母猪,根据品种相同、胎次相近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从母猪怀孕后期(怀孕85 d左右)开始至哺乳期结束,研究在其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益康“xp”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益康“xp”的添加量分别为0.25%和0.3%。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的窝产仔总数、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窝产活仔数提高了10.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仔猪的死胎率、弱仔率、畸形率和木乃伊率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仔猪20日龄窝重、窝断奶仔猪数、平均断奶重、断奶窝重也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其中窝断奶仔猪数提高了10.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9.
饲喂大豆异黄酮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6头大约克夏母猪和52头二花脸母猪分别按预产期不同间隔地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大约克夏和二花脸母猪妊娠85d至产后7d间,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大豆异黄酮8mg/kg和5mg/kg。结果表明,仔猪初生个体重和窝重,同一猪种内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 05),但试验组有增高的趋势;20日龄大约克夏仔猪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高1 38kg和14 30kg,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 01);20日龄二花脸仔猪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 05)。大约克夏仔猪断奶时(28日龄)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 21kg和12 23k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 05);二花脸仔猪断奶时(45日龄)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增加0 51kg和6 01k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 05)。同时,大豆异黄酮对大约克夏和二花脸母猪下一胎次的繁殖性能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测定了25头经产长白母猪的平均乳头直径和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直径为1.4~1.5 cm的粗乳头母猪,其所带仔猪固定乳头的时间较长(2.41 d),吸双乳头的仔猪数也较多(2.60头/窝),并与其他两组仔猪(母猪乳头直径分别为1.00~1.20 cm和1.20~1.40 cm)出现了显著的差异(P<0.05);同时,仔猪在哺乳期增重方面也表现出一定差异(P>0.05),粗乳头母猪所带的仔猪在21日龄重和45日龄重等性状上普遍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母猪平均乳头直径与21日龄、45日龄窝重两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