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引进自控温室荷兰黄瓜叶片、茎蔓生长规律及与温室气候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黄瓜茎蔓、叶片生长进程关系最密切的因子为12~25℃有效积温;叶片生长对温度反应呈非线性,13~19节位出叶所需12~25℃有效积温最少,平均每长1叶仅需10.6~10.9℃有效积温,比定植~5叶期少1/2以上。其他各节位每出1叶所需积温分别是定植~5叶为29.1℃,5~10叶为15.3℃,10~15叶为11.3℃,15~20叶为10.82℃,20~25叶为12.9℃,各生育期所需12~25℃有效积温较为稳定。在上海地区气候条件下建议采用变温管理方式以提高温度,通过气候环境的合理调控,实现黄瓜低成本生产和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海东海蔬菜示范基地1996~1997年2茬甜椒产量资料及同期温室内的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象条件对甜椒产量的影响,初步得出温室中甜椒生长关键期的适宜气象指标为播种约30d日最低温度为14.5~15.0℃,日最高温度25.0~25.5℃,CO2浓度400~450mg/kg;播种后加热管温度50℃;而播种后10d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75%,80d左右光照强度为6~6.5万1x。  相似文献   

3.
自控温室黄瓜果长及果周径增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玻璃自控温室荷兰黄瓜果实长度、果周径生长与温室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界限温度的有效积温与果实长度、果周径的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用14~21℃有效积温和13~25℃有效积温表征果实长度与果周径增长最佳,光照强弱、温差大小、CO2含量是影响黄瓜果实生长速度的关键气象因子。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预期目标,运用有关气候生态参数,合理分配能源使用时间,调节果实发育进程,达到适期上市,实现降低生产  相似文献   

4.
施用2种有机肥(羊粪、猪粪),并配施少量化肥,进行雨养梯田种植玉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5.2%~13.1%和3.6%~10.0%,土壤容重降低1.8%~7.9%;雨后土壤含水量提高9.8%~15.3%;玉米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分别增加0.1~6.5cm和0.1~0.5cm,玉米产量提高33.5%~77.2%。玉米产量与有机肥施用量呈3次方关系,并由此确定了  相似文献   

5.
棉花铃重与花铃期热量条件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3个气候年挂牌观测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铃重与棉铃开花-叶絮期间热量条件关系密切,铃重与花铃期不同温度水平有效积温相关系数分别为r15℃=0.72,r20℃=0.71;铃重与花铃期平均温度相关系数r=0.53;花铃期热量条件影响铃重的关键时期为开花后5~20d。剪无效花铃界日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5℃终日后5d。  相似文献   

6.
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滴灌带灌溉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应用膜下软管滴灌技术,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生态环境,使温室大棚内5~15cm土壤层平均温度提高1.5~2℃,气温平均提高0.5℃,空气相对湿度降低10%~15%,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病害,省水、省肥、省农药,促进蔬菜早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自控温室黄瓜果长及果周径增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玻璃自控温室荷兰黄瓜果实长度、果周径生长与温室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界限温度的有效积温与果实长度、果周径的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用14~21℃有效积温和13~25℃有效积温表征果实长度与果周径增长最佳,光照强弱、温差大小、CO2含量是影响黄瓜果实生长速度的关键气象因子。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预期目标,运用有关气候生态参数,合理分配能源使用时间,调节果实发育进程,达到适期上市,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和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模拟酸雨对若干种蔬菜生长和生理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在温室条件下模拟酸雨(PH2.5,3.0、4.0、5.6)对大白菜,番茄黄瓜四季豆和洋花萝卜幼苗植株生长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和3.0的模拟酸雨明显伤害蔬菜叶片,造成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伤流量的减少。探讨了酸雨影响蔬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一般规律和酸度阈值。  相似文献   

9.
^60Co可从土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转移到地上部各个器官。试验表明,在土壤污染量为1.3×10^5Bq/kg土时,春小麦各器官单位重量的放射性在度为根〉老叶〉叶鞘〉茎〉颖壳〉上部叶〉籽粒;污染量2.6×10^5Bq/kg土时,则为根〉老叶〉颖壳〉籽粒〉茎〉叶鞘〉上部叶;污染量1.3×10^5Bq/kg土时,为根〉老叶〉籽粒〉颖壳〉茎〉叶鞘〉上部叶。  相似文献   

10.
红萍在稻田氮素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了红萍在稻田氮素平衡中的作用。红萍作基肥,当季水稻的15N-红萍N素利用为27.8%;第二季5.38%;土壤残留36.1%。红萍可排出体内12%以上的氮素。红萍的排氮和吸氮有助于调节稻田的氮素平衡,稻田养萍抑制藻类生长,降低pH值和NH浓度,减少NH3挥发损失,以及减少蓝藻(颤藻)反硝化反应释放的N2O,提高化学肥料15N的回收率:它比15N-尿素不养萍处理15N回收率增加4.25%,比15N-尿素追肥不养萍处理15N回收率增加8.35%~25.11%。  相似文献   

11.
PGR—08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GR—08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物质.通过5~50mg/L浸种处理,在(25±1)℃条件下,使小麦种子发芽率48h内比对照增加9.3%~19.3%,同时使种于中淀粉酶的活性比对照增加106.3%~162.5%.育苗6d后,使苗高与根长都相当于对照的2~4倍,25d后,麦苗的一级分蘖相当于对照的1.6~2.3倍,而且有1/4~1/2的植株出现二级分蘖.同样条件下,对照却无二级分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不同类型的防冻剂及其浓度对快速冷冻牛胚胎的效果。试验Ⅰ:7日龄囊胚先分别放入含10%(V/V)甘油或10%(V/V)乙二醇改良的磷酸盐缓冲液(PBL)中,室温下平衡10min。然后,分别移入1.5mol/L,2.0mol/L甘油或2.0mol/L,3.0mol/L乙二醇+0.25mol/L蔗糖PBL液中,10min后将胚胎放进冰箱的结冰层(约─23℃),35min后直接投入液氮。冻后孵化率最高的处理组为1.5mol/L甘油+0.25mol/L蔗糖(82.4%),其极显著(P<0.01)地高于2.0mol/L甘油+0.25mol/L蔗糖(15.4%),2.0mol/L乙二醇+0.25mol/L蔗糖(63.9%),3.0mol/L乙二醇+0.25mol/L蔗糖(38.7%)。试验Ⅱ:7日龄胚胎先在10%(V/V)甘油中平衡10min,而后,分别移入1.5mol/L甘油+0,0.25,0.5mol/L蔗糖,停留10min后快速冷冻。解冻后,胚胎分别用0.5,0.25,0mol/L蔗糖除甘油。结果表明:解冻液中的蔗糖浓度对胚胎的存活力无显著影响。当冷冻处理为1.5mol/L甘油+0.25mol/L蔗糖时,胚  相似文献   

13.
陇中黄土丘陵区定西集雨灌溉高效用水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雨灌溉有效地提高了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了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水分来源,是旱农区农业生产迈向21世纪的根本途径。陇中黄土丘陵区定西集雨灌溉高效用水研究表明,春小麦三叶期至抽穗初期每公顷补充灌水200~500m3,增产率达105%~88.3%,供水效率为120~20.8kg/(mm·hm2);春玉米大喇叭口期每公顷补灌400~750m3,增产率达196%~88.4%,供水效率为153~56.6kg/(mm·hm2);谷子始穗期每公顷补灌300m3,增产率达205%,供水效率为156kg/(mm·hm2)。表现出旱后有限灌水的补偿、超补偿的高效性和正常年份的高产效应。  相似文献   

14.
苹果花期根外追^10B的运转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花期用含^10B250μg.g^-1的H3^10BO3溶液涂布20年生红星/海棠的短果枝叶片,结果表明,涂布后2d叶片中的^10B已运向短果枝各个部位,以果台副梢输入最多,随时间推移,标记叶中的^10B不断下降,至12d已下降60%,幼果与木质部中的^10B逐渐上升,但其量仅占全硼量的10%~13%,与^10B直接接触的器官(标记叶),在短期内(4d)可获得较大数量的硼,其量可占全硼的30%,因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自然干旱条件下旱作处理,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速率仍可达14.24μmolCO2·m^-2·s^-1,在叶片水势达-1.8~-2.1MPa条件下,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可达20~23μmolCO2·min^-1·g^-1dw;浇水处理小麦植株旗叶光合速率为15.15μmolCO2·m^-2·s^-1水势达-1.65~-1.8MPa条件下,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可达22~25μmolCO2·m  相似文献   

16.
沿江棉区气候与棉花产量的关系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正交多项式、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等方法,对沿江棉区气候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沿江棉区棉花产量气候波动的指数YF值为0.3174;气候对棉花产量作用的百分比为36.62%;5月1日至入梅前光照,温度,出梅后至早秋连阴雨前的光,热,水,9月中旬至10月底的光照、大于等于棉纤维沉积的下限温度15℃的有效积温等3时段7要素,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并依据1987年以来初霜期推迟,9月下旬至11月底光照、  相似文献   

17.
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果实生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了提高预测温室黄瓜产量的能力,该研究根据温室黄瓜(品种为:戴多星Cucumis sativus cv Deltestar)果实对温度和辐射的响应,建立了以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为尺度的温室黄瓜果实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模型对温室黄瓜各节位果实果长、果径和鲜质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型对温室黄瓜果长和果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325和0.5885;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64 cm和0.35 cm,而以有效积温(Growing degree days,GDD)为尺度构建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长和果径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68和0.4893;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83 cm和0.40 cm;本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5.04 g 和0.6782。而基于有效积温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8.52 g和0.6068。模拟精度提高了12.21%。本研究建立的辐热积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温室黄瓜各节位的果实生长,模型的实用性较强,可以为温室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微喷灌结合滴灌是指在作物根区滴灌的基础上对作物冠层进行微喷灌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一种灌水方式。为了探明微喷灌结合滴灌(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combined with drip irrigation,MSDI)和地表滴灌(surface drip irrigation,SDI)2种灌水方式下温室高温环境及作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响应规律,该研究以黄瓜为试验对象,于2017年2-6月开展了2种灌水方式下温室环境及黄瓜生长生理特性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改变温室环境方面,MSDI灌水方式较SDI可增加温室内相对湿度,降低气温,同时降低叶片温度约4℃;在作物生长生理特性方面,采用MSDI可增加黄瓜株高与茎粗,降低作物茎流速率,促进黄瓜生长;2种灌水方式下黄瓜最大光合效率几乎一致,分别为0.74和0.77,但日平均实际光合效率差异明显,分别为0.57和0.47,MSDI灌水方式下黄瓜叶片日平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比SDI方式分别高182.8%和92.4%。该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调控温室高温环境、提高温室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较系统地研究了香蕉组培苗的营养与施肥,试验方案包括NPK13种用量水平,10种不同NPK配比和中微量元素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NPK施肥基础上,再增施NPK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增施N的地产幅来4.7%-15.0%,增施P,K的分别为3.4%-15.1%和6.6%-12.6%。增N有利于植株增高,茎围增徂,长叶增快和提早吐蕾。  相似文献   

20.
水稻基肥机械深施及肥料运筹方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IGF—175型旋耕化肥深施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机深施与合理肥料运筹方式相配套,较氮肥基肥面施增产12%~17%,每kg标准氮肥的稻谷增产量从27kg提高到31~39kg,每kg氮素的稻谷增产量自137kg增加到155~195kg水稻对氮肥的当季吸收利用率提高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