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针褐斑病毒素的培养、提取和生物测定,对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方法和时间、毒素提取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PDA液体培养基和小麦粒固体培养基最适于该病菌的产生;病菌培养23天所产生毒素最多;毒素浓度越高,其致病力越强;80℃和100℃条件下浓缩获得的毒素提取液的致病力最强;毒素粗提液煮沸20分钟仍不失效,毒素易被活性炭吸附。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松针褐斑病菌 (Lecanostictaacicola)两个致病毒素LA Ⅰ和LA Ⅱ的热稳定性、寄主专化性和最低有效浓度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LA Ⅰ和LA Ⅱ均具热稳定性 ,经沸水水浴加热 15min仍具活性。LA Ⅰ和LA Ⅱ不仅能伤害易感寄主植物湿地松、火炬松 ,对云南松、华山松、紫茎泽兰等也有伤害作用 ,说明LA Ⅰ和LA Ⅱ均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LA Ⅰ和LA Ⅱ配成不同浓度溶液生测 ,显示LA Ⅰ对湿地松幼苗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10 0 μg·mL- 1 ,LA Ⅱ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5 0 0 μg·mL- 1 ,LA Ⅰ活性较LA Ⅱ的活性高 4~ 5倍。LA Ⅰ和LA Ⅱ混合液生测表明 ,2个活性物质对寄主植物的伤害作用没有明显的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I和LA—Ⅱ致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科学》2002,38(4):84-88
研究比较了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两个致病毒素LA-Ⅰ和LA-Ⅱ的热稳定性、寄主专化性和最低有效浓度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LA-Ⅰ和LA-Ⅱ均具热稳定性,经沸水水浴加热15min仍具活性.LA-Ⅰ和LA-Ⅱ不仅能伤害易感寄主植物湿地松、火炬松,对云南松、华山松、紫茎泽兰等也有伤害作用,说明LA-Ⅰ和LA-Ⅱ均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LA-Ⅰ和LA-Ⅱ配成不同浓度溶液生测,显示LA-Ⅰ对湿地松幼苗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0μg*mL-1,LA-Ⅱ的最低有效浓度为500μg*mL-1,LA-Ⅰ活性较LA-Ⅱ的活性高4~5倍.LA-Ⅰ和LA-Ⅱ混合液生测表明,2个活性物质对寄主植物的伤害作用没有明显的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松针褐斑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小麦粒固体培养基和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培养松针褐斑病菌,其培养物粗提液可以使湿地松、马尾松和黑松针叶褪绿使蕃茄苗、烟草苗萎蔫,说明松针褐斑病菌在生长吕能产生并分泌出对植物组织有毒素作用的物质,这种有毒物质(毒素)可能是松针褐斑病菌致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该毒素物质具有非寄主专化特生,应用乙醇脱水沉淀法将其分为非蛋白质部分和蛋白质部分,驻非蛋白质部分能使松针褪绿、使蕃茄苗、烟草苗萎蔫,可见毒素物质是非  相似文献   

5.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I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 ,从松针褐斑病菌的PD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到一种致毒活性物质LA -I,该物质为无色油状物。紫外扫描显示LA -I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 0 7nm。在 36 5nm和 2 5 4nm波长下LA -I无吸收。FAB- MS和HRFAB- MS分别显示该毒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为 16 2和C6 H1 0 O5;氢谱中的 2个信号 (δ1 2 6 ,δ4 2 2 )表明该毒素物质存在—OCH(CH3)—基团。碳谱显示有 3个碳信号 (δ181 0 9,δ6 6 99,δ2 1 6 9) ,证明存在—COOH ,—CH ,—CH3基团。综合质谱、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LA -I为COOHCH(CH3)OCH(CH3)COOH(α ,α′ -二丙酸醚 ) ,红外光谱也证实了毒素的这一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6.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Ⅰ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从松针褐斑病菌的PD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到一种致毒活性物质LA-Ⅰ,该物质为无色油状物.紫外扫描显示LA-Ⅰ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07 nm.在365 nm和254 nm波长下LA-Ⅰ无吸收.FAB-MS和HRFAB-MS分别显示该毒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为162和C6H10O5;氢谱中的2个信号(δ1.26,δ4.22)表明该毒素物质存在一OCH(CH3)-基团.碳谱显示有3个碳信号(δ181.09,δ66.99,δ21.69),证明存在-COOH,-CH,-CH3基团.综合质谱、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LA-Ⅰ为COOHCH(CH3)OCH(CH3)COOH(α,α′-二丙酸醚),红外光谱也证实了毒素的这一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7.
8.
9.
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针叶树散斑壳真菌、松针散斑壳真菌、四川散斑壳真菌及二郎山散斑壳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可产生导致其寄主针叶枯死的致病毒素。研究表明4种散斑壳真菌毒素均为非蛋白质类组分,结合电导率的测定,发现4种毒素对其来源寄主松针及其他几种松针的毒性存在着差异,其中四川散斑壳真菌所分泌的毒素致病性相对最强。通过对3种不同科属杂草和雪松针叶的生物测定,得出4种毒素均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抗松针褐斑病菌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以抗病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1年生组培苗针叶为材料,测定PAL、PPO、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PAL和PPO活性与抗病性成一定正相关关系,SOD活性与植株抗病性在48 168 h内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叶建仁  黄素红 《林业科学》1994,30(5):430-436
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acicola)是我国南方重要病害。在湿地松(Pinuselliottii)抗褐斑病选育研究的基础上对湿地松针叶中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病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生健康针叶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水平与针叶的抗病性有密切关系。在测定的13个无性系和单株中,4个易感株的酶活性较低,9个抗病无性系中除个别酶活性与易感株相近外,其余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都明显比易感株高。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株间差异相对较小,但在总体水平上,抗病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也比易感株略高。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液处理后,无论是抗病针叶还是易感针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升幅为0.5—1倍,但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在用毒素处理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1977—1988年间在浙江省各地采集竹类上镰刀菌标本共35份,分离获得83个菌株,鉴定结果分别属于10个镰刀菌种和变种,即:Fusarium acuminatum,F.camptoceras,F.equiseti,F.moniIiforme,F.moililiforme var.intermedium,F.moni.1ifOrme var.SUbglutinans,F.oxysporum.F.semitectum,F.solani and F.stilbOides.除了F.molliliforme Sheld.和F.solani有过报导外,其余8个种和变种在竹上的分离物均为第一次记录。从刚竹紫斑病病斑上分离得到的F.stilboides Wollen.在刚竹PhyIlostachys spp.上作了接种试验,证明是引起浙江省刚竹紫斑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