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甲像胶改性CaCO3补强杂胶标准胶的硫化胶物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甲(MG49)对CaCO3进行改性,研究改性方法、MG49用量及硫黄促进剂用量对MG49改性CaCO3补强杂胶标准胶的物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49对CaC03的表面改性是有效的,当MG49的用量为5份,促进剂M用量为1.0份,硫黄用量为2.5份时,改性CaCO3填充NR硫化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3.
基于无胶胶合技术,研究了一种既综合软木和橡胶的优良性能,又没有合成树脂胶黏剂的新型绿色软木橡胶产品——无胶软木橡胶复合板。采用正交试验,并作方差与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无胶复合板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90℃,配坯密度0.6 g·cm-3,软木大小为40目与16目混合颗粒,软木橡胶质量比为2∶3。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凝固胶清橡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微波辐射应用于胶清橡胶的凝固,对比微波辐射凝固胶清橡胶(NR-s-m)与硫酸凝固胶清橡胶(NR-s-a)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理化性能方面,NR-s-m的灰分含量、杂质含量、挥发物含量以及氮含量较高,塑性初值、抗氧指数和门尼粘度也更高;力学性能方面,NR-s-m硫化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硬度均比NR-s-...  相似文献   

5.
6.
7.
胶清橡胶微波干燥正交试验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微波功率、物料质量、处理时间3个因子对微波干燥胶清胶过程中脱水率的影响,以及对微波干燥胶清橡胶的胶料硫化特性、力学和生胶性能。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物料质量90g、处理时间300s,所得胶清橡胶的硫化特性、力学和生胶性能均达到或高于传统干燥。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海南省农垦营根机械厂研制的单螺杆预洗机在海南中化安联橡胶有限公司试验成功。试验表明,该机性能优于双螺杆预洗机,具有较强的揉搓、洗涤和破碎能力,完全可以取代双螺杆预洗机而使用在大型杂胶生产线上,其单机产量可达2000kg/h。该机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没有单螺杆预洗机的空白,是一次重大突破,为国内大型杂胶生产线增添了一名新成员。  相似文献   

9.
GZ—3型标准胶干燥房是根据广西橡胶产量少、分散的特点而设计的一种小型干燥房.从在荣光、前卫、茂青、水冲、滨海等场的实用资料对比中,证明 GZ—3型干燥房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见表1.2。前卫场1988年8月10日止生产标准胶104吨,其中杂胶标准胶4.5吨,胶乳胶标准胶99.5吨.干燥总耗油3014公斤,平均29公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强无机改性组分与木材组分间的联结作用,分别在硅石溶液化过程中或硅石溶液中加入硅油,制得硅油同步杂化复合硅改性剂(SC1)、硅油分步杂化复合硅改性剂(SC2);分别用有机偶联剂对模数1.0的硅酸钠溶液和模数2.4的硅石溶液进行杂化,制得偶联剂杂化硅酸钠溶液改性剂(HS1)、偶联剂杂化复合硅改性剂(HS2);测试分析改性剂溶液性能及浸渍改性杨木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硅石溶液化过程中加入硅油同步杂化,不影响二氧化硅转化率,溶液更稳定,模数较小的HS1,pH值更大、黏度更小、储存期更长;(2)有机杂化可进一步提升改性材密度10%以上,复合硅改性杨木的吸药量均达250%以上,质量增加率、密度均提高45%以上;(3)有机杂化能有效降低硅石溶液改性材的吸湿性,4种复合硅改性材中,SC2改性材的吸湿性最小,HS1比HS2改性材的吸湿性更大,说明改性剂中二氧化硅模数越大,改性材吸湿性越小;(4)与素材相比,硅石溶液...  相似文献   

11.
以木质素、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材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反应合成木质素环氧聚合物(EPL),将木质素环氧聚合物与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交联反应,制备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采用环氧值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质量分析等方法,分析木质素环氧聚合物的环氧值、化学结构,探索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结构、热稳定性、胶合强度的影响,评价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对大豆蛋白胶黏剂结构、胶合性能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木质素成功接枝环氧基团,合成了高反应活性的木质素环氧聚合物,环氧值为2.92 mol/kg,与商用水性环氧树脂环氧值接近;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可以与大豆蛋白分子发生氢键作用和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高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耐热性能;当木质素环氧聚合物质量分数为5%时,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0.99 MPa,满足国家标准GB/T 9846—2015规定的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改性豆粕胶黏剂压制稻草板,可以有效缓解木材资源紧张的情况;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施胶量、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不同配方改性的豆粕胶黏剂压制的稻草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检测了稻草板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应用旋转粘度计,测定醋丙乳液改性豆粕胶黏剂的黏度。结果表明:改性豆粕胶黏剂的黏度均处于3000~8000 mPa·s范围内。在施胶量为30%时,利用稻草粒径在1.0~20 mm范围内的稻草刨花所压制出的稻草刨花板的静曲强度为14.23 MPa,内结合强度为0.43 MPa,其强度符合GB/T 21723—2008的要求。可见,施胶后的草片接触角明显减小,施加改性豆粕胶的稻草疏水性减弱;施胶后稻草的浸润性显著增强,稻草刨花彼此之间能形成良好的胶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双醛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淀粉胶黏剂,采用交联剂异氰酸酯对其进行改性,研究聚乙烯醇(PVA)加入量、pH、异氰酸酯改性剂的添加量、热压温度对淀粉胶黏剂胶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 pH 为2.0、PVA 加入量(质量比)为5.0%、异氰酸酯改性剂添加量为双醛淀粉的20%、热压温度为110℃时,制得的胶合板性能满足Ⅱ类胶合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用二羟甲脲改性酚醛树脂制Ⅰ类胶合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尿素和二羟甲脲改性酚醛树脂的对比试验,发现先将尿素和甲醛制成二羟甲脲后再加入酚醛树脂中参与合成,可增加尿素的用量,反应终点较易控制,树脂的贮存稳定性较好;苯酚与尿素的重量比为100∶75时,合成的二羟甲脲改性酚醛树脂用于压制胶合板,板的胶合强度仍达到国家标准GB9846 88中Ⅰ类胶合板的要求;最佳的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30℃、单位压力0 9MPa、热压时间0 9min/mm,固化条件比纯酚醛树脂低;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经二羟甲脲改性后形成了酚醛—脲醛共缩聚树脂;对原料成本概算,二羟甲脲改性的酚醛树脂比纯酚醛树脂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如何提高印尼20号标准天然橡胶塑性值,在印尼广垦橡胶(坤甸)有限公司进行,采用了喷洒草酸、水合联氨等试验方法。结果表明,使用3%的水合联氨能得到较好的塑性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改性材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元素成分等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尿素–葡萄糖(MUG)生物质树脂复合改性剂对杨木的改性作用机理,旨在为MUG复合改性剂的应用提供依据,促进木材的绿色改性。  方法  通过将有机硅烷等疏水基团,引入MUG生物质树脂与硅酸钠的复配溶液中,制备硅烷杂化MUG树脂/硅酸钠复合改性剂(GST),对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处理,测试改性杨木的物理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改性材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元素成分和结晶度,利用微型量热仪(MCC)测试其燃烧性能和热解特性。  结果  SEM-EDX分析表明:GST改性剂渗透性好,能有效渗入木材细胞腔和细胞壁中;改性材的C、O、Si元素无规分布于木材细胞腔、细胞壁、细胞间隙等处,导管沉积最为明显;改性剂对木材孔隙的填充以及对纤维素非结晶区的充胀,有效提高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FTIR分析表明:GST改性材中半纤维素等多糖与改性剂发生了交联反应,减少了C=O、—OH等吸水性基团。XPS分析表明:GST改性材的C1最多,C3最少,木材的多糖类物质、木质素醇羟基、酚羟基以及羰基等活性基团与改性剂发生反应,减少了羰基等活性基团,增加了C—H、C—C结构含量。XRD分析表明:GST改性材衍射峰无明显变化,相对结晶度增大,说明改性剂进入纤维素非结晶区使其分子排列更加有序。MCC分析表明:GST改性材的热释放能力、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65.7%、66.2%和6.2%,800 ℃残炭率提高了122.6%,热释放强度大大降低,火灾危险性减小。  结论  GST复合改性剂可有效渗入杨木内部,与木材中半纤维素等多糖发生交联反应,减少糖基等活性基团,使非结晶区排列更为有序,从而提升改性杨木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