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电解质浓度、pH值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潮褐土、红壤对Cu^2+的等温吸附及不同pH值和电解质对土壤吸附Cu^2+及次级吸附Cu^2+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K2SO4对潮褐土Cu^2+的吸附略有促进,KH2PO4浓度高时促进潮褐土Cu^2+的吸附,红壤对Cu^2+的吸附率随着2种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基本呈峰形曲线变化;潮褐土Cu^2+次级吸附率随着K2SP4和KH2PO4浓度的增加分别为略有增加和直线降低,K2SO4浓度低时促进红壤对Cu^2+的次级吸附,红壤Cu^2+次级吸附率随KH2PO4浓度增加而增加;K2SO4和KH2PO4对红壤Cu^2+次级吸附率增幅远比Cu^2+吸附率增幅高,且KH2PO4对红壤Cu^2+吸附的促进作用比K2SO4强,K2SO4对潮褐土Cu^2+吸附率与次级吸附率的影响规律一致。[结论]该研究为铜污染土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Cu^2+的吸附特性,本文利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法研究了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及影响细菌吸附Cu^2+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溶液pH、Cu^2+始浓度、细菌初始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Zeta电位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和Cu^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在Cu^2+初始浓度为0.01mmol·L^-1的背景溶液中,吸附开始很快,到1h时即达到最大;pH值显著影响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在pH值为6时,其吸附量达最大;大肠杆菌对Cu^2+吸附量随着菌体浓度、Cu^2+浓度增加而增加,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很好模拟该吸附过程,吸附比率随着Cu^2+浓度增加而降低。通过对细菌吸附重金属的特性研究,为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去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勇  陈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73-10775
[目的]对氮化锌改性稻草秸秆吸附Cu2进行研究.[方法]选用ZnCl2作为活化剂,用640W的微波照射稻草秸秆4min,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吸附剂投加量、pH、吸附时间条件下,改性稻草秸秆对水溶液中Cu2+吸附的效果,并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2g,pH为6时,氯化锌改性稻草秸秆对Cu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8h.改性稻草秸秆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分析表明,△G<0,该吸附反应属于自发反应.[结论]该研究为改性稻草秸秆在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对Cd2+的最佳吸附条件.[方法]以植酸与海泡石为原料,制备出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对Cd2+进行吸附,分析吸附剂用量、pH、温度、Cd2+浓度、吸附平衡时间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吸附Cd2+的最佳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18 g/L,温度为30 ℃,pH=3.8,Cd2浓度为48 mg/L,吸附时间60 min.[结论]该研究为含镉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浮莲对铜污染水体的修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对在不同Cu^2+质量浓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水浮莲对Cu^2+的吸收和积累特性以及Cu^2+质量浓度、pH值对水浮莲吸收Cu^2+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莲对低铜污染水体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在Cu^2+质量浓度为2.00、4.00、6.00和8.00 mg/L时水浮莲对铜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8.50%、90%、50%、78.00%和74.63%;在Cu^2+质量浓度为4 mg/L、pH值为5.0、6.0、7.0时,水浮莲对铜的总去除率分别为76.50%,87.25%和83.00%.水浮莲对铜的修复主要依靠根的吸收和累积,其根部对Cu^2+的积累量远高于茎叶部分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废弃蛋壳粉对富营养化水中磷的吸附性能。[方法]在不同添加量、不同振荡时间、不同温度、不同的磷溶液初始浓度和不同溶液p H的条件下,探讨蛋壳粉对富营养化水中磷的吸附效果,考察其吸附磷的动力学行为。[结果]在含有30μg/ml的富营养化水磷溶液中,蛋壳粉的最佳添加量为10μg/ml;蛋壳粉对磷的单位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磷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蛋壳粉在p H为5时对磷的吸附效果最佳;振荡4 h后蛋壳粉对磷的吸附量达到平衡状态;蛋壳粉对磷吸附动力学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94 3。[结论]蛋壳粉具有吸附富营养化水中磷的能力,可用于富营养化水污然治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金属对栉孔扇贝的毒理效应。[方法]在DMEM培养液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0.05、0.10、0.20、0.40mg/L的Cu^2+。以细胞迁出时间和组织块增殖状况为评价指标,研究Cu^2+对栉孔扇贝外套膜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栉孔扇贝外套膜在DMEM培养液中贴壁良好。培养至72h时,Cu^2+质量浓度为0.05mg/L的实验组有游离细胞迁出,且组织块增殖情况良好。培养至89h时,Cu^2+质量浓度为0.10mg/L的实验组有游离细胞迁出,且组织块增殖情况较差。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增大,细胞迁出所需的时间越长,组织块增殖情况越差。Cu^2+质量浓度为0.40mg/L的实验组,培养96h时并没有游离细胞迁出。[结论]Cu^2+质量浓度大于0.10mg/L时对栉孔扇贝外套膜的组织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泥土对铜的吸附解吸及其pH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平衡液吸附法和CaCl2与HCl溶液的连续解吸法研究了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土)对重金属Cu^2+的吸附和解吸特征以及吸附和解吸过程中平衡液pH的变化。结果表明,黄泥土对Cu^2+附以Langmuir方程拟合为佳,模拟的最大吸附量达1600mg.kg^-1以上。在最大吸附量以下,土壤对Cu^2+的吸附容量随着外加Cu^2+度的递增而升高,外加Cu^2+浓度在100mg·kg^-1下时,Cu^2+吸附以专性吸附为主,而高浓度下非专性吸附占主要地位。外加Cu^2+沈度在10—160mg·kg^-1范围内,观察到外加Cu^2+吸附过程中平衡液pH的下降,其大小值依吸附量而变;同样,用CaCl2溶液解吸所吸附的外加Cu^2+过程中平衡液pH也呈下降趋势,其大小依解吸量而变。不过,用HCl溶液解吸时观察到平衡液pH略有上升。可见,污染土壤中铜土壤吸附和解吸涉及土壤溶液pH的变化,因而土壤中Cu、Zn等金属污染也可能是导致土壤酸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锰改性沸石去除水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火明  邓慧萍  商冉  赵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56-7158
[目的]研究MnO2改性沸石去除水中Pb^2+的效果。[方法]比较沸石改性前后对Pb^2+的静态平衡吸附量变化,着重考察吸附时间、pH值、干扰离子、竞争离子以及有机物对去除Pb^2+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MnO2改性沸石对Pb^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平衡吸附量由改性前的29.88mg/g提高到39.42mg/g。MnO2改性沸石对Pb^2+的吸附速度快,吸附60min后吸附量可达饱和吸附量的80%以上。pH值对MnO2改性沸石去除水中Pb^2+有很大影响,在pH=7时,去除效果最佳,达97.51%。水中干扰离子、竞争阳离子和有机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PPb^2+的去除效果;随干扰物质浓度的升高,MnO2改性沸石对Pb^2+的去除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当干扰物质和水样中Pb^2+浓度相当时,MnO2改性沸石可对Pb^2+保持很高的去除率,在95%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静静  陈天虎  彭书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35-21936,21939
[目的]探索纯蒙脱石处理含锌废水的因素与效果。[方法]从蒙脱石提纯入手,进行纯蒙脱石处理含锌废水的试验研究,探讨纯蒙脱石对含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纯蒙脱石去除水中Zn2+的工艺条件,并研究纯蒙脱石对Zn2+的吸附等温曲线。[结果]纯蒙脱石对含锌废水处理效果主要受振荡速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投加量等因素影响。温度为30℃时纯蒙脱石对Zn2+的吸附等温曲线更符合Langmuir方程和BET方程,相关系数均为0.986 9,最大吸附容量39.00 mg/g。在该试验条件下,纯蒙脱石对水中Zn2+(20ml,Zn2+浓度均为50 mg/L)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时的工艺条件为:振荡速度150 r/min,吸附时间60 min,溶液pH值6.10,此条件下Zn2+去除率达到85.3%。[结论]该研究为应用蒙脱石开发污水处理新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受铜污染的土壤中分离抗铜细菌。[方法]采集玉林市受铜污染的土壤9份,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u^2+,经过不断的分离和驯化筛选耐铜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生长曲线的测定、pH值和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时间和pH值对该菌株去除Cu^2+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玉林市德兴造纸厂排污口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耐铜细菌。编号为RCBl,其耐Cu^2+水平迭500mg/L;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该菌为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该茵在pH4~8生长良好,其中最适生长pH为6.0—7.2,在1%NaCI下生长良好。该菌株在培养24h、pH为7时,Cu^2+去除率达到76%。[结论]不仅丰富了抗铜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也为铜污染水、土壤修复等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菌株。  相似文献   

12.
刘冉  王振宇  尹红力  李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69-9273,9306
[目的]优化促进红松多酚合成的诱导条件.[方法]以红松不定芽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和Box-Benhnken Deign设计试验研究8种诱导子(苯丙氨酸、肉桂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壳聚糖、酵母提取物、镧、铕)对红松不定芽中多酚合成的影响,并且对促进多酚合成的诱导子组合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除了肉桂酸外,其他7种诱导子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多酚含量.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3种影响多酚合成的关键因素:壳聚糖、镧和茉莉酸甲酯.Box-Benhnken Design试验对3种关键因素(壳聚糖、镧、茉莉酸甲酯)协同作用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壳聚糖浓度79.58 mg/L、镧浓度42.21 μmol/L、茉莉酸甲酯浓度16.63 μmol/L,预测多酚含量最高可达到14.28 mg/g,实际多酚含量为13.42 mg/g,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22.19%.[结论] 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Box-Ben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促进多酚合成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3种诱导子(壳聚糖+镧+茉莉酸甲酯)协同组合比单一诱导子更有效地提高红松不定芽中多酚含量,更有利于地促进多酚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盐酸改性膨润土对Cu(Ⅱ)吸附的最适吸附条件及最佳吸附性能,以期改性粘土矿物材料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六盘水某地区膨润土为原料,利用盐酸对膨润土进行改性,探讨盐酸改性膨润土投加量、Cu(Ⅱ)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u(Ⅱ)吸附程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盐酸改性膨润土对Cu(Ⅱ)吸附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Cu(Ⅱ)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pH和温度的提高而增大;Cu(Ⅱ)的初始浓度增大,改性膨润土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加.最佳吸附条件为:Cu(Ⅱ)初始浓度100 mg/L,改性膨润土投加量1.0g,pH 7.0,温度40℃,吸附时间140m in时,该吸附条件下Cu(Ⅱ)的去除率可达98.2%.[结论]利用盐酸改性的膨润土吸附铜离子具有制作过程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稀土金属镧离子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新型除氟吸附材料,考察其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方法】利用浸渍法制备负载镧离子量不同的改性壳聚糖,采用间歇吸附试验研究镧改性壳聚糖对氟离子的去除效率,确定最佳镧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条件,研究吸附平衡时间、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水中共存阴离子对镧改性壳聚糖吸附除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分析镧改性壳聚糖的表征。【结果】当La(NO3)3·nH2O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25(记为LaCh3)、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镧改性壳聚糖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氟离子的吸附容量为3.76mg/g,去除率达到75.0%;LaCh3对氟离子的吸附速度较快,2h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在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2.0~15.0mg/L时,随着氟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LaCh3对氟离子的去除率逐渐降低,而吸附容量逐渐增加;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在4.0~6.0mg/L时,LaCh3对氟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水中氟离子质量浓度能够达到国家安全饮用水标准(<1.0mg/L);LaCh3对氟离子的吸附容量随溶液pH的升高而降低,其值在饮用水pH值范围内变化不大,pH>10.0时,吸附容量明显降低;LaCh3对氟离子的吸附受水体中CO32-和HCO3-的影响较大;FTIR分析显示,LaCh3中的La3+主要与壳聚糖中的羟基配位结合。【结论】与纯壳聚糖相比,镧离子改性后的壳聚糖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非常明显,可用于饮用水的脱氟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茶叶水提物和柚皮水提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方法]以茶叶和柚皮的水提物为吸附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对重金属Cu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考察了pH、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等对水提物吸附Cu2+的影响规律和动力学吸附特征.[结果]试验表明,茶叶水提物和柚皮水提物对Cu的最佳吸附pH为5,吸附平衡时间为6h,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6.55和131.35 mg/g.用化学动力学中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发现2种水提物都较符合二级反应规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5和0.995 6.用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种水提物都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 7和0.934 2.[结论]研究可为重金属的吸附及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花鲢Aristichthys nobilis(Rich)血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Cu^2+进行不同时间的胁迫诱导,通过瑞士姬姆萨染色和AO/EB荧光染色,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统计凋亡率。结果表明:在Cu^2+的胁迫作用下,花鲢血细胞呈现细胞变圆、核变圆、核边缘化、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特征,且凋亡细胞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表明Cu^2+能诱导花鲢血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而且细胞凋亡率与Cd^2+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成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金属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和消除规律及其食用安全性.[方法]将文蛤在Cd2+浓度为0、0.01、0.10、1.00、2.00mg/L试验海水中染毒.[结果]文蛤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Cd2+浓度的增加,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结论]文蛤内脏团中Cd的富集和代谢能力均大于闭壳肌,说明食用闭壳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周疆丽  田胜尼  张玉琼  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78-8380,8413
[目的]探讨柳树对单一或复合重金属的耐性大小,为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根生长法研究重金属Cu^2+、Pb^2+、Zn^2+及3者混合液对柳树枝条不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对柳树枝条不定根的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当Cu^2+浓度高于15 mg/L、混合溶液浓度高于20 mg/L、Zn^2+浓度高于30 mg/L时,柳树枝条均无不定根生成;溶液浓度达到40mg/L时,只有Pb^2+处理组能长出不定根;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柳树枝条不定根的数目逐渐下降;浓度为5 mg/L的Zn^2+处理组柳树枝条不定根数目最多。其他浓度中,Pb^2+处理组不定根数目最多、根长及平均根长最长、生根率最高。[结论]柳树枝条对Pb2+的耐受性最强,对Cu^2+的耐受性最弱。柳树对3种重金属及3者混合液的耐受性大小依次为:Pb^2+〉Zn^2+〉Cu^2++Pb^2++Zn^2+〉Cu^2+。  相似文献   

19.
董妍玲  潘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57-12459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18天添加对喜树碱生物合成最有利。在第8天添加0.5μmol/L终浓度的Cu^2+后再在第18天添加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可以使喜树碱的产量在第24天达到71.9mg/L,是未经处理的7.9倍。[结论]Cu^2+诱导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壳聚糖与亚铁络合制备壳聚糖亚铁配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亚铁配合物在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CO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制备条件(Fe^2+初始浓度、体系pH、络合时间、壳聚糖用量)对壳聚糖亚铁配合物生成量的影响,寻求最佳制备条件。【结果】当Fe^2+的浓度15.0mg/mL,体系pH2.5-3.0,搅拌1.0h,静置反应4.0h,壳聚糖用量0.1g时,壳聚糖对Fe^2+的吸附量最大,可达523mg/g。【结论】将壳聚糖与亚铁络合制备成壳聚糖亚铁配合物应用在卷烟滤嘴上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CO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