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现代性因素似乎已悄无声息地渗入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婚礼仪式也出现了一些明显异于传统的变化。主家不再事无巨细、全权操劳,而是雇请专业化的婚庆公司布置场地和新房,请专门的“知客”担当主持人;宾客们的礼也由实物变成了现金红包;婚礼现场的 “猫步舞曲”更是散发着十足的现代化娱乐气息。从吉登斯的现代性动力机制来看,时空的延伸和分离,使得主家 “脱离出来”,从而在减轻自己负担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化婚庆公司和职业化 “知客”的产生与发展;红包现金使得婚礼仪式象征意义发生偏移,而人们对这一仪式的不断反思又将推动新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微观和宏观社会学理论存在明显的分歧, 它们各执一词, 难以在解释共同的社会现象上达成共识。社会学知识的无序状态日益严重, 社会学理论也陷入危机与困境之中。这些阻碍了社会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不少学者致力于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 探求一个完整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以解决当今社会学理论所面临的危机与困境。吉登斯与柯林斯就是其中两位。吉登斯提出了结构化理论, 以结构的二重性取代二元论, 并以此来弥合宏观——微观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分歧; 柯林斯则从微观的个体互动入手, 通过所谓的“互动仪式链”, 着手构筑微观与宏观社会学理论之间的桥梁。二者的努力为缓解宏观——微观社会学理论的对立以及社会学理论的综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性问题几乎成为很多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现代性是一个内涵极其复杂的概念,在它的内部,同时并存着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呈背反关系的层面。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呈现出了现代性的这两种内在张力的紧张关系,即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概念。20世纪中国现代性思想的起源应回溯至晚清时期。梁启超的思想显现出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少年中国"的现代性时空维度,体现了现代性前进的时间观念;"新民"思想,展示了现代国家的宏伟构想。梁启超的现代性启蒙思想也为今天的时代带来反思,启发我们在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反省现代性、中庸理想道路是否可行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因此,研究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对探究当代中国现代性思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从古典社会学理论到现代社会学理论,无不将现代性作为研究的核心议题。随着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提出,有些人开始认为现代性问题已经走出了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本文主要从福柯和利奥塔的理论,论证了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议题仍然是现代性问题,只是他们更具理性,更多是对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陈慧 《农业考古》2007,(6):243-245
农村女青年现代性获得问题研究是学术界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帮助农村女青年获得现代性对构建和谐农村,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农村女青年现代性缺失的根源,提出农村女青年获得现代性不仅要从农村寻找答案,而且还要在农村外寻找答案,必须变革现行的妨碍农村女青年现代性获得的体制,实施制度供给,为农村女青年获得现代性造就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启蒙开启了现代社会的进程,现代性深深扎根于启蒙运动之中。本文对现代性的起源做出历史的考察,探讨了现代性与启蒙精神的渊源关系,并深入分析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理性与主体性)在文化、思想领域确立自身地位的过程,指出启蒙理性僵化的思雏方式乃是造成现代性的矛盾与异化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是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在创作中一直致力于言情小说的现代性探索。《金粉世家》是其进行现代性探索的代表作,他以反封建的代表冷清秋,反才子佳人的代表金燕西,以及反团圆的悲剧结局表达了他对现代性创作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9.
黎丹  张洋 《广西农学报》2023,(1):1-6+21
乡村文化是乡村现代发展与振兴的精神源泉。中国乡村社会已进入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变革不可避免地对乡村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乡村文化出现转型和重构,引领乡村社会现代发展。当前广西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中面临着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核心凝聚力尚未形成、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人才衰减和流失、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时代性调适不足等现实问题,阻碍了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从广西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生态之变、载体之变、观念之变三个维度,阐述广西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分析广西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面临的现实阻滞,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打造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创建乡村文化品牌、创新完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等路径,为推动广西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贾楠  郭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16-17617,17620
首先,从城乡差距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现代性转型中的风险;然后,从农民工阶层经济上的平等追求——进城与打工、农民工阶层政治上的平等追求——身份与户籍2个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在中国现代性转型风险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了农民工阶层是中国现代性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