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为揭示与阐明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无性系在多点试验条件下的主要生长和材性指标遗传变异、无性系与栽培环境互作和稳定性信息,服务于各栽培地区的主栽品种选择。方法本文对设置在晋、鲁、豫5个试验点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区域化对比试验林7年生无性系植株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和主干生长指标的调查分析,估算了无性系间遗传变异与稳定性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栽培地点、无性系效应对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地点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对生长性状和主干生物量具显著影响,对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重复力为0.92,略大于胸径(0.90)、树高(0.84)、单株材积(0.86)以及主干生物量(0.80)的重复力。通过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的稳定性分析,筛选出高产且相对稳定的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03,两个木材基本密度大且稳定性好的无性系B331、B302。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稳定性评价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两者间存在弱的负相关性有关。建议主干生物量可作为纸浆材新品种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论文成果深化了对毛白杨材性变异与影响因子的认识,为优良纸浆材品种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枫杨生长规律、材性变异及其纸浆用材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18年生枫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规律以及纤维形态、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径向、纵向变异模式,这些性状变化规律与有关理论是一致的。枫杨木材幼龄期为8~9年。从造纸原料要求评价,枫杨纤维长度属于中等,壁薄、腔大、长宽比适中,木材密度值稍微偏低,木材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是适合的造纸原料。枫杨林木改良可重点提高木材密度。  相似文献   

3.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比试验林中的8年生秦白杨5号、西北杨系列2号和3号的木材材性以及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毛白杨30号为对照,通过多重比较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杨2号、3号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毛白杨30号的物理力学性质接近,是良好的板材原料。秦白杨5号的物理力学性能为4个品种中最差,但其纤维形态特征及材积生长量表现最优;秦白杨5号、西北杨系列2号、3号材积生长量都比对照组毛白杨30号的大,可以应用于木材加工业和纸浆造纸工业。  相似文献   

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生长量与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3 a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为研究对象,就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胸径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以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31、B307、B302在2 490株·hm-2密度下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达到6.7 cm;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以B331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达到8.9 m;不同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极显著,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以9 990株·hm-2密度的材积生长量最大,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无性系B307的材积量最大,达到85.4 m3·hm-2.  相似文献   

5.
四种杨树造纸原料林定向培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林-46杨、银新1号杨、欧美杨107及三倍体毛白杨6年的引种栽培和对比试验,从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木材纤维情况测定及经营水平研究,初步确定宁夏杨树造纸原料林定向培育应以中林-46杨为主栽树种,在中卫赛金塘林场的合理栽植密度2m×3m,轮伐期为6年。  相似文献   

6.
以6年生白蜡杆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木材离析方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上白蜡杆的树高、地径和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借助电子显微镜,从微观角度对白蜡杆木材解剖性质及其径向和轴向变异规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上白蜡杆树高、地径和材积生长量差异显著,2个立地条件上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径向变异规律一致,纤维形态特征在株内不同高度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预测毛白杨的木材密度,研究毛白杨木材密度和生长量的遗传变异特征,对毛白杨进行有效的选择,利用胸径,Pilodyn探测值,及与部分Pilodyn探测值对应的实测木材密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胸径的平均值为18.13~24.23 cm,变异系数为9.77%;各无性系Pilodyn探测值的平均值为15.22~20.22mm,变异系数为6.55%;Pilodyn探测值和木材外部密度及木材基本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和-0.561;Pilodyn探测值预测2个指标的方程分别为y=-0.013x+0.618 7(R2=0.393 6)和y=-0.005 9x+0.474 5(R2=0.207 7),2个方程的预估精度分别为98.14%和98.32%.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毛白杨胸径和Pilo-dyn探测值在无性系问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和Pilodyn探测值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657和0.614,单株重复力分别为0.268和0.250,材积和Pilodyn探测值对毛白杨生物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0.56%和9.44%,根据生物量的大小,选择出346,206,11,12,68,384共6个生物量最大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以胸径为选择指标,对杉木初级种子园23年生子代林大径材优树(胸径≥26cm)进行选择,共有38个优良单株入选,结果表明:优树胸径现实增益值均超过56%;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皮比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木材吸水性等主要经济性状在优树间变异较为广泛,变异系数在10%以上;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吸水性间呈正相关关系,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树皮比率与胸径及单株材积间、木材基本密度与各生长性状及木材吸水性间则为负相关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大径材优树有效材积(去皮后单株材积)一木材基本密度类型作初步划分发现,共17株优树有效材积值大于优树群体均值,其中优树S14、S18、S22、S25木材基本密度大于优树群体均值。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影响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家系抗风性能的主要因子,筛选能生产应用的优良抗风家系,在连续3 a调查114个赤桉家系高产抗风家系排序基础上,选取50个赤桉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材性性状(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材性相关的无损指标(Pilodyn值、应力波值)以及台风风害指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胸径(P=0.062),纤维长宽比(P=0.636)和树皮厚度(P=0.174)外,家系在各性状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单株、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046~0.885和0.077~0.777,纤维宽度、树高、木材基本密度、应力波值等性状具有高遗传力。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5.11%~87.57%,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1.78%~34.57%,环境变异系数范围为4.43%~80.74%,风害指数和单株材积变异较大,有利于优良抗风家系的评价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赤桉纤维长度与木材基本密度、Pilodyn值、应力波值呈及显著相关,纤维宽度与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皮厚度)呈极显著相关。风害指数与木材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相关性不显著,与树高、单株材积达极显著相关,与应力波值、树皮厚度呈显著相关,与胸径、Pilodyn值、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不显著,树高、单株材积与风害指数的相关关系在遗传、环境及表型上均高于其他性状。通过综合选择筛选出5个优良抗风家系,分别为家系2007,2006,20027,2005,2008,其遗传增益范围为0.53~22.39。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在江门罗坑镇的8.5年生桉树(Eucalyptus)杂种无性系进行材性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材积、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树皮厚度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单株材积和树皮厚度在重复间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在重复间差异极显著,纤维宽度在重复间差异显著;树皮厚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极显著,木材密度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从参试无性系不同树干高度的材性均值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树皮厚度变异规律均不同,开展木材利用时无需考虑木材位置;纤维宽度随树干高度呈递减趋势,树干位置可予以考虑;树皮厚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树干基部.总体而言,木材密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42~0.52 g·cm~(-3),纤维长度主要集中在0.4~0.8 mm,纤维宽度主要集中在15~21μm,树皮厚度主要集中在2~4 cm.DH32-29木材密度随着高度变化在9~11 m有所增加;纤维长度随着树干高度变化较大,2.6、3.9和14.3 m的纤维长度较大,9.1 m处出现最小值;纤维宽度随着树干高度变化较大,2.6、3.9和15.6m的纤维宽度较大,6.5 m处出现最小值;2.6 m以下的树皮厚度在4 cm以上,2.6 m以上树皮厚度下降至2.2 cm左右.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基因库优树倍性检测及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山东冠县毛白杨基因库内的优树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基因库内469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染色体倍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来的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和邻近的同种源二倍体对照的生长、形质和叶片气孔大小等性状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因库内共检测出28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占基因库无性系总数的6.0%,包括24个雌性三倍体无性系、4个雄性三倍体无性系,其中北京2个、河北12个、山东1个、山西2个、陕西11个,分别占基因库无性系总数的0.4%、2.6%、0.2%、0.4%和2.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生长、形质和叶片气孔特性等性状上存在共性,与二倍体相比,具有生长量大、侧枝粗、气孔大而稀疏等特点;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在胸径、材积、侧枝粗、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等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天然三倍体无性系间的叶片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此外,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群体中也有部分个体表现出类似二倍体的特征,其中存在一些在生长等性状表现较差的无性系,表明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并非株株均优,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应用时同样有必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毛白杨纤维形态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择优选用最佳品系和确定最佳工艺成熟期,为浆纸性能评价作初步的探索,该研究采用KAJANNI和XWY2纤维自动分析仪对9个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和1个普通二倍体毛白杨的纤维形态在品系间、株内径向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长度在幼龄期增长迅速,在树龄为5~7a之间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纤维宽度的变化规律是在25~30μm之间不规则地波动;长宽比的变化规律与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三倍体毛白杨和二倍体毛白杨之间的纤维特性又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长度长和长宽比大,而且三倍体的纤维长度达到(峰值)稳定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亲本起源的三倍体毛白杨叶绿体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个毛白杨不同亲本起源的三倍体无性系和3个二倍体无性系对叶绿体大小、数目、单位体积叶绿体DNA含量和单个细胞叶绿体DNA含量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亲本在叶绿体大小上差异不大;叶绿体数目则随着倍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卵细胞染色体加倍成功的三倍体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单位体积、单个细胞叶绿体DNA含量方面,花粉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比卵细胞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变异更加显著,其中单位体积叶绿体DNA量的增加与单个细胞DNA量成正比,而与单位体积叶绿体数目关系不大。总之,加倍前后毛白杨叶绿体性状的变异,并不完全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与亲本的特性关系密切,有偏母性遗传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化学组分纤维形态及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形态、化学组分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发现其纤维平均长度大于其它品种的杨树,纤维的壁腔比也很小,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少,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硫酸盐法蒸煮,并对其纸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易蒸煮、易漂白,其成浆得率和白度较高,物理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5.
综合评分法选育杨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22个群体杨改良无性系的材性和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定,探讨了评定无性系的方法。把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壁腔比、木材基本密度及生长性状作为评定一个无性系优劣的依据,每一项指标给予相应的赋分值。分别采用六项指标评分法和三项指标评分法,综合评定每个无性第泊得分值,最后,选出了5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密度二维分布图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利用X射线测定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各无性系气干密度 ,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木材密度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 ,得到了木材横切面密度二维分布图 .图形清晰 ,直观性强 ,并可做各种角度、各种颜色、空间与平面、局部与整体的各种变换 ,这对于深入了解木材材性是十分有益的 .该文同时分析了三倍体毛白杨各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差异与变化率等特点 .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茎干离地22 cm的直径(D22)与单枝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估算林分地上生物量,并对三倍体毛白杨B301和欧美杨107在3种栽植密度下林分地上生物量及收获物质量进行早期测算。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B301林分各栽植密度的单枝地上生物量和单枝树皮地上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欧美杨107在20 000株/hm2栽植密度下,单枝地上生物量和单枝树皮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小于栽植密度为5 000株/hm2;2种杨树林分地上生物量和林分树皮地上生物量均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各栽植密度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群众杨改良无性系材性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个群众杨改良无性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壁腔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木材我性间差异显著,28-77号无性的木材密度为0.4327g/cm^3,比对照品种群众杨提高了23.8%;(2)无性系间和树龄间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差异极显著。树龄间纤维宽度、纤维壁腔比差异极显著。纤维长度树龄的增长逐渐变长;树龄对纤维长度总变异的贡献率达64.3%,是变异的主要来源。(3)木材密  相似文献   

19.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密度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气干密度的无性系间和株内径向、纵向的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无性系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 0 .44 4,0 .42 8和 0 .5 11g/cm3.气干密度在无性系间和年轮间存在显著差异 ;株内径向变异随树龄增加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 ;株内纵向变异趋势在取样范围内不一致 .全年轮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89,0 .92和 0 .86 ,说明木材气干密度受到强度遗传控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