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过一循环的饲蜱试验观察和形态学鉴定:蜱种为小亚璃眼蜱,在22-28℃,60%-85%相对湿度下室内人工饲养,证明该种蜱为三宿主蜱,完成一代需要138d,成蜱吸血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分别为8.5,10.5,27.5d;卵孵化期为31.5d,孵化率为80%;幼虫吸血前期、吸血期、蜕化期分别为3.0,5.5,18.5d;若虫吸血前期、吸血期、蜕化期分别为4,10,19d;成蜱在4℃冰箱、室外模拟鼠洞保种试验成活率为80%。小亚璃眼蜱完全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大量繁殖和4℃冰箱保存。  相似文献   

2.
新疆山区草原牦牛革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新疆牦牛放牧区常发生由蜱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对牦牛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查清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感染情况,能有效的对蜱传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并为新疆媒介蜱虫及蜱媒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跟从当地兽医人员及畜主从牦牛体表采集蜱虫800只,带回学校实验室,借助组织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对采集于牦牛体表寄生的蜱虫进行鉴定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种为高山革蜱(20;)、巴氏革蜱(20;)、银盾革蜱(21;)、草原革蜱(20;)和森林革蜱(19;).在观察分析其蜱种基本形态性状的同时,对其蜱种之间的气门板的形状,背突的大小,足第Ⅱ~Ⅳ胫节到前跗节是否有腹距等的“鉴别性”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新疆革蜱类优势分布种的检索表.[结论]经此次调查及鉴定发现其中高山革蜱、巴氏革蜱是首次发现寄生于牦牛体表的优势革蜱种,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类蜱虫的公害及其蜱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于2013年4月对共和县黑马河乡、倒淌河镇牦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3种寄生虫,分属于5纲6目8科8属,其中优势虫种为古柏线虫。  相似文献   

4.
【目的】microRNA (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仅有18-25 nt,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诱导生物基因沉默,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以亚洲璃眼蜱为研究对象,对miR-451及其靶基因(巨噬细胞游走因子, MIF)在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参考miR-451成熟体序列(AAA CCG UUA CCA UUA CUG AGU UU)来自研究单元亚洲璃眼蜱高通量测序所获得的结果。根据该成熟体序列设计stem-loop及PCR引物,RT-PCR扩增获得蜱源性miR-451序列;并对不同物种来源的miR-451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基因合成方法获得抑制miR-451的dsRNA序列,用于亚洲璃眼蜱饥饿成蜱体内注射。参考美洲钝眼蜱MIF基因(登录号:AF289543.2),设计亚洲璃眼蜱的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引物,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注射dsRNA后亚洲璃眼蜱饥饿成蜱不同发育时间点MIF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miR-451的表达谱特征。【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iR-451的PCR产物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为72 nt。不同物种来源的miR-451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特别是种子序列极度保守,仅在短尾负鼠miR-451成熟体的19位点处存在A→U的突变。miR-451的RNA干扰实验证实,0-30 h miR-451表达逐渐上调,6 h达到最高值,其拷贝数为1.0×108。随后表达丰度逐渐降低。30 h其表达水平与PBS对照组相同。48-60 h miR-451再次出现一个表达上调微小变化过程。而miR-451抑制后的MIF直到30 h才有表达的上调,42 h达到峰值(拷贝量仅为9.0×103),此后其表达规模受到抑制,48 h时与PBS对照组水平一致。84 h后表达才逐渐上调,直到90 h达到峰值,并呈现正态分布趋势。【结论】利用RT-PCR获得亚洲璃眼蜱成蜱阶段miR-451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miR-451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保守性。miRNA的保守性决定其靶标基因的特异性,因此,以上结果提示miR-451在动物细胞中可能扮演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MIF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MIF作为miR-451靶标基因,其功能的实现可能受该miRNA的调控。基于此类推测qPCR及RNA干扰分析表明,miR-451参与了MIF的表达调控。且是一种负调控作用。当miR-451表达量升高时,MIF表达量明显下调。此研究首次证实miR-451在亚洲璃眼蜱成蜱发育阶段的表达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对MIF存在负调控作用。这一研究为后期miR-451参与蜱的免疫应答及miR-451与靶标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证明,miRNA参与基因功能的调控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时序性。  相似文献   

5.
旨在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璃眼蜱属的蜱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了解其分布情况。采集新疆南疆部分地区蜱,通过形态学鉴定将璃眼蜱属蜱作为样本,通过12SrDNA和16SrDNA基因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进行蜱种类鉴定。13个采样点共559只璃眼蜱属蜱,鉴定为3种,分别为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6.
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感染巴尔通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巴尔通体的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和巴尔通体gltA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确定蜱及其携带巴尔通体的种类。结果表明:在石渠县4个乡共采集到蜱818只,其中西藏革蜱占78.97%(646/818)、青海血蜱占21.03%(172/818);蜱巴尔通体的总感染率为30.07%,其中阿日扎乡、麻甲乡、德荣玛乡、长须干玛乡蜱巴尔通体的感染率分别为4.76%、76.79%、12.50%、17.95%,麻甲乡西藏革蜱巴尔通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点(P<0.01),麻甲乡青海血蜱巴尔通体感染率(79.07%)高于西藏革蜱(69.23%),但无显著差异(P>0.05)。经比对分析,总共得到3条序列(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与未定种的Bartonella spp. RF124HAIN (FJ464240)亲缘关系最近;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与对人有致病性的Bartonella melophagi亲缘关系最近。综上,石渠县存在西藏革蜱和青海血蜱,蜱巴尔通体感染率较高,并且具有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青海省德令哈地区牦牛进行了衣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共检测牦牛血清160份,检出阳性15份,阳性率9.37%。  相似文献   

8.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山区,每年4~8月份牛泰勒虫病呈散发状态流行,但是2012年天气转暖,再加上买卖牛只的频频交易,本病发生较早,而终止晚,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损失。2012年收治12头病例,均用三氮脒粉治疗,治愈10例,死亡2例,疗效理想。现将环形勒病的诊断、防治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临沂地区牛感染牛绦虫情况及阿苯达唑对牛绦虫的驱杀效果,该试验采用沉淀法和漂浮法对临沂地区某牛场的79头待屠宰牛进行寄生虫卵检测,并随机选择40头未驱虫牛进行驱虫效果试验,分为4组,即对照组(未驱虫组)与试验Ⅰ组(5mg/kg阿苯达唑)、试验Ⅱ组(10mg/kg阿苯达唑)和试验Ⅲ组(15mg/kg阿苯达唑),每组10头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寄生虫阳性率分别为牛囊尾蚴10.13%、扩展莫尼茨绦虫17.72%、细粒棘球蚴13.92%。驱虫试验结果表明,阿苯达唑对牛绦虫有很好的驱虫效果,可用于临床牛绦虫病的预防性驱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近几年来在南疆散养户的牛场常发生梨形虫病,此病是蜱虫传播的一种地方性血液原虫病,死亡率较高。查清部分散养户牛场的梨形虫感染及其媒介蜱的流行情况,更好地预防、控制梨形虫病,减少此病对基层散养奶牛户造成的损失。【方法】现场采集病料(蜱虫和采血),带回校实验室,借助显微镜和有关梨形虫病的资料,对所采集的传播蜱及病原进行虫种鉴定和分析。【结果】综合判断为牛环形泰勒虫病和牛巴贝斯虫病,其主要传播蜱是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和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血样检查结果为在所采样的50头牛当中,血液原虫的感染率为84%,其中牛的环形泰勒虫感染率为71.4%,双芽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40.5%,牛的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29%。【结论】基本查清了梨形虫病在部分散养户牛场发生、流行情况和当地媒介蜱虫的优势分布种类,发现在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存在几种梨形虫的交叉感染情况。研究为制定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赵海涛  陈永祥  胡思玉  肖玲远  朱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48-13853,13873
分别利用常规方法和透明骨法制备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的骨骼标本,对这两种裂腹鱼的骨骼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与昆明裂腹鱼骨骼系统间的差异较小,可能是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的缘故。这两种裂腹鱼在某些骨骼如齿骨、前颌骨、前鳃盖骨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5种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PAGE)对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4种组织(肌肉、肝脏、尾鳍和性腺)的5种同工酶(LDH、MDH、ADH、EST和G-6-PDH)进行比较研究,对5种同工酶在2种鱼的组织分布、位点表达及酶谱表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DH、MDH、ADH、EST和G6PDH 5种同工酶酶谱表型和酶带的活性在种间和种内不同组织中均表现出一定差异。同时依据其同工酶酶谱表达的复杂性和个体间多样性,探讨功能重复基因和哑基因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种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的测定,为其营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昆明裂腹鱼和四川裂腹鱼的含肉率和肥满度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含肉率为83.70%±1.25%,肥满度为1.68%±0.06%;四川裂腹鱼含肉率为79.99%±4.14%,肥满度为1.73%±0.20%;性别对四川裂腹鱼含肉率和肥满度均有影响,但对含肉率的影响差异较显著而对肥满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这2种鱼的营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但由于标本采集时间较集中,数量较少,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理想的引物检测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两个种群各12尾个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通过对种群内、种群间共享片段的分析,用Nei氏公式计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种群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424,小于昆明裂腹鱼种群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1884,并得到两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3979。在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两个种群中各检测到124个和127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分别为60个和77个,平均多态位点频率分别为48.39%和60.63%。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新疆牦牛冬季屠宰季节,对牦牛集中屠宰点的30份白绒牦牛内脏进行蠕虫剖解检查和粪检,对检查到的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蠕虫剖检技术及粪便漂浮法.[结果]被检牦牛体内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6.6;(29/30)的线虫、13.3; (4/30)的绦虫、6.6; (2/30)的吸虫,总感染率为100;( 30/30);牦牛体内携带的优势种蠕虫类包括细颈线虫(Nematodirella longispiculata)、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columbianum)、捻转胃虫(Haemonchus contortus)、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等;其鉴定要点为线虫交合刺和口领、绦虫头节上吸盘和成熟节、吸虫生殖系统等部位.[结论]这些参数可为高山草原自然放牧的牦牛体内滞留寄生虫的驱虫及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nt)且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迄今为止,在病毒、动物、植物中都有发现,如在Mareks病毒、果蝇、斑马鱼、人类以及拟南芥等多种生物中都有存在。其通过与靶基因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使靶基因降解或者受到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水平。miRNAs参与多种生物的细胞增殖、分化、代谢与死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为了解microRNA-10在亚洲璃眼蜱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试验获得亚洲璃眼蜱miR-10的前体、成熟体序列;分析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miR-10的表达水平,及亚洲璃眼蜱miR-10的生物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miR-10与亚洲璃眼蜱生长发育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 Reagent分别提取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的总RNA,用SYBR ®Prime Script TMmiRNA RT-PCR Kit( TaKaRa Code: RR716) 制备cDNA。参考miRBase数据库中isc-miR-10(登录号:MI001226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的方法从亚洲璃眼蜱中扩增获得miR-10前体序列,通过MEGA4软件将此前体序列与已知物种的miR-10前体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qPCR技术分析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miR-10的表达情况;推测miR-10在亚洲璃眼蜱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获得亚洲璃眼蜱miR-10的前体序列CUACAUCUACCCUGUAGAUCCGAAUUUGUUUGCCACUAGACUACAAAUUCGGUUCUAGAGAGGCUUUGUGUGG,大小为73bp;亚洲璃眼蜱的miR-10前体序列与肩突硬蜱的相似性最高,是95.9%,且与其他节肢动物相似性在88.9%-91.7%之间;miR-10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miR-10的成熟体序列为UACCCUGUAGAUCCGAAUUUGU,种子序列为ACCCUGU。在亚洲璃眼蜱的不同发育阶段中,饥饿若蜱的miR-10的表达水平最高,是卵的48.3倍;饥饿成蜱是卵的7.78倍;饥饿幼蜱是卵的2.78倍。在饥饿雌性成蜱吸血过程中,吸血3d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4.28倍,吸血5d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0.31倍,饱血自然脱落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0.087倍。吸血初期miR-10的表达量上调,随着吸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下调;在唾液腺、气管、卵巢、表皮、中肠中miR-10的表达情况有明显不同,其中唾液腺的表达量最高,是表皮的13.2倍;卵巢的表达量是表皮的2.98倍,气管的表达量是表皮的6.46倍。【结论】从亚洲璃眼蜱中克隆miR-10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此序列在节肢动物中相对保守。miR-10在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的表达明显不同,表明其表达具有选择性;依据miR-10表达的差异性及已报道miR涉及的生物学功能,推测miR-10在亚洲璃眼蜱的细胞增殖、发育及吸血方面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寄生虫miRNAs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并有可能为防控寄生虫疾病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和静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一半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小麦产量并未同步增长,年度间的小麦产量很不稳定,说明外界气候条件影响不可忽视,利用气象部门40年来的气候资料和农业部门对小麦丰、欠、平产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影响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的气候成因,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地区小麦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