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50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50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64S为母本,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500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头季比汕优63生育期短4d,产量相当;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63长7d,增产1倍左右;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2.
不同杂交稻组合再生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筛选再生力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杂交稻优良组合,对6个不同熟期的杂交水稻组合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比较其再生特性,结果表明,生育期较长,头季后期干物质生产最高,可溶性糖含量高的组合再生力强;各组合头季稻产量间差异不显著;由于各组合再生力不同,腋芽萌发有很大差异,再生季产量差异显著,增矮64S/E32,增两优500再生季产量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26.19%,23.81%,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因而增矮64S/E32,培两优500可作为湖南地区蓄留再生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籼粳杂交稻作再生稻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农艺性状,以及不同留桩高度对分蘖成苗数、有效穗、结实率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短生育期的籼粳杂交稻头季稻产量人工移栽显著高于机插秧;留桩高度30 cm的产量显著高于留桩高度40 cm和50 cm的产量;生育期较短、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再生季产量显著高于生育期长的品种。对籼粳杂交稻不同品种两季产量分析表明,甬优6760头季稻可在8月20日左右正常收割,作为再生稻产量高、米质优,适合在浙北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镉污染稻田不同节位再生稻产量和镉积累分配特性及其与头季稻的差异,为再生稻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稻品种湘早籼45号和杂交稻品种Y两优9918为试验材料,考察不同节位再生稻的产量及其构成,以及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再生稻各器官的镉含量、镉积累量及镉积累速率差异,并分析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差异.[结果]湘早籼45号和Y两优9918再生季产量均以倒四五节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7.84%和43.01%,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穗数;齐穗期至成熟期,湘早籼45号头季、Y两优9918头季和再生季穗的镉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湘早籼45号再生季糙米的镉含量大于头季,而Y两优9918表现相反;两个品种再生季各器官的镉含量基本以低节位最高,且Y两优9918表现为随节位升高而降低.两个品种的头季与再生季穗最大镉积累量与日均镉积累速率均在灌浆中期—成熟期.[结论]在镉污染稻作区发展再生稻,应合理选择品种,同时头季收割时尽可能提高留桩高度,以降低再生季糙米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头季及再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西南进行10个杂交稻品种头季及再生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608综合表现最优,667 m22季产量1 004.1 kg;II优航2号、II优1273产量高,但生育期偏长;中9优288、丰源优272可以作为生育期较短类型再生稻栽培。  相似文献   

6.
低留桩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9个杂交稻新品种作低留桩再生稻筛选进行了小区简比试验,通过测定头季和再生季两季的产量、再生季各节位产量和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调查两季产量构成因素,观察记载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了泸优明占、福龙两优29等2个组合可在尤溪县作低留桩再生稻种植,为当地推广机收再生稻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对9个杂交稻新品种作低留桩再生稻筛选进行了小区简比试验,通过测定头季和再生季两季的产量、再生季各节位产量和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调查两季产量构成因素,观察记载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了泸优明占、福龙两优29等2个组合可在尤溪县作低留桩再生稻种植,为当地推广机收再生稻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准两优199为材料,于2014~2016年连续3 a开展不同时期(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收割当天、收割后5 d)施用促芽肥(150 kg/hm~2尿素)的田间试验,通过比较中稻再生季的生育期、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差异来确定再生季水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的再生季产量最高,且植株生长期适中,有效穗多,穗粒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级政府紧抓粮食安全,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以促进提高产量。再生稻作为一种提高产量的生产措施,正在得到政府和种植主体的重视。文章通过对7个杂交中稻做再生稻的再生能力及产量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安徽沿江江南地区的再生稻品种,促进提高当地水稻产量。结果表明,新两优611和六两优香11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综合表现最好;鑫两优香128、友两优2152、荃优1606高节位再生能力强,再生季产量表现高于对照;旱优116、旱优73头季稻产量较高,再生能力一般、再生季产量较低。对比品种再生能力及产量表现,选择再生稻品种时,头季稻每hm2穗数高的品种,两季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组合低留桩再生力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18个杂交稻组合作低留桩再生力筛选简比试验,测定两季稻谷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生育期及主要性状,结果表明:天优华占、宜优115、新两优223和Y两优1号低节位再生力较强,头季和再生季产量都较高,可作为低留桩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2015年浦城县农技站选用6个再生稻品种进行机收栽培对比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两季产量、经济性状、再生力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甬优2640、欣荣优华占两个品种头季生育期适中、再生季能安全齐穗、两季年产量高、米质佳,可作为浦城县机收再生稻主推品种;嘉优99头季稻生育期偏长、产量偏低,但再生力强、再生季产量高,可作为浦城县中南部机收再生稻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用12个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筛选再生稻推广品种.结果表明,内优航148、宜优99、宜优673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米质优、抗病性与再生力较强等优良特性,头季+再生季两季产量高,可做为再生稻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3.
适宜再生水稻品种的筛选及其产量结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近3年审定的24个优质中晚稻品种为材料开展再生稻品种的筛选研究,对这些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再生力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稻的头季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生季产量与有效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生力与再生季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供试的24个品种中,准两优608、欣优827、五优328、农香优华占和五优航1573可在赣北地区作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近3年审定的24个优质中晚稻品种为材料开展再生稻品种的筛选研究,对这些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再生力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稻的头季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生季产量与有效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生力与再生季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供试的24个品种中,准两优608、欣优827、五优328、农香优华占和五优航1573可在赣北地区作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长现状,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用培两优50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培两优50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12082.5kg/hm^2,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比汕优63(对照)增产37.5%,米质明显优于对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再生稻是利用头季中稻茎秆上的腋芽,在充足的外部条件下,在不需要犁田栽秧、增加劳动力的情况下,靠稻桩萌发的再生腋芽成穗收获一季水稻的耕作方式。该方式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只要按技术规程操作,在较短时间内可每667 m~2增收稻谷150~200 kg,高产的每667 m~2可增收稻谷250~350 kg。一、选好品种选头季中稻产量高、米质优、再生能力强的品种蓄留再生稻。目前,两优6326、桃优香占等品种都适合蓄留再生稻。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85%成熟度时收割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稻收割后,留桩时间越短产量越高;定桩高度为10 cm时产量最高,其次是15、20、5 cm。[结论]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时要掌握好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个杂交中稻品种(含对照)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各品种作中稻再生栽培头季稻和再生稻抗病性、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K优AG、新两优223两季产量比两优6326(CK)增产极显著,适宜作再生稻种植;Y两优1号与CK产量相当,可以适当种植;C两优343、渝优1号、渝优15比CK显著或极显著减产,不适宜在湖北省蕲春县作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对不育系闽红249S的再生力以及水稻品种闽红两优727作再生稻头季适宜留桩高度以及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闽红249S是一个再生力强的水稻不育系,其再生率(力)为1.89,比强再生力对照佳辐占(1.67)高13.17%,差异达显著水平;闽红两优727作再生稻栽培时较适宜留低桩,留桩高度15 cm,再生季产量构成性状协调、产量高;闽红两优727头季、再生季和全年两季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97.87、320.05和917.92 kg,与机收低桩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主推品种泸优明占产量相当,适合作机收低桩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品种作为再生稻的特点,结果表明:泸优1256生育期较短,分蘖强,再生季出苗快,头季和再生产量均较高,与其他品种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水平,比较适合作再生稻种埴;冈优364、宜香99E-4头季产量低、再生季出苗慢,Q优6号头季产量较高,分蘖强再生季出苗快,但再生季产量低;Y两优302头季产量高,但生育期略长,再生季产量低;天优112头季分蘖强、再生抽出的时间也较快,但头季和再生季的产量均不高,作再生稻种植还需进一步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