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竹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竹提取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试验选择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中国荷斯坦牛9头,随机分为3组,采用3×3重复拉丁方设计。A组饲喂基础日粮;B、C两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30 g/d和60 g/d的竹提取物。[结果]添加竹提取物对日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C组乳脂率分别高于A和B组10.55%(P〈0.01)和7.35%(P〈0.05),乳蛋白率高4.00%(P〈0.05),标准产奶量、乳干物质、非脂固型物均较A组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LDL-C浓度C组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全血锌及血清HDL-C浓度C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60 g/d竹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优化奶牛体内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研究荷斯坦奶牛异常行为与其产奶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为调控异常行为的发生以改善奶牛产奶性能提供思路.分别从饲养管理、饲喂方式相似的4家规模化奶牛场(北京、山东、河北、江苏各1家)选择1个100~300头的高产泌乳牛群,共计630头无临床疾病记录的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切片式观察,每天于08:00—17:00(08:...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陕西省千阳县的3个规模奶牛场、3个小区中开展了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澳牛)产奶性能的调查。调查后发现,在标准化奶牛示范场,进口澳牛一胎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和305天产奶量均高于本地中国荷斯坦(本地牛)一胎奶牛,澳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305天产奶量分别为4.09%、3.30%、25.63 kg、6 252.50 kg,分别高出本地牛0.37、0.16个百分点,15.82%和6.35%。进口澳牛和本地牛的体细胞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处理和利用秸杆的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处理。单纯物理处理常常效果不佳;化学处理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成本高、环境污染和难以规模化、商品化等问题;生物学处理主要包括青贮、微贮和发酵等方法,虽具有无污染、无毒害等优点,但也存在处理时间长、效果不稳定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说明仅靠  相似文献   

5.
泌乳期荷斯坦奶牛血液部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选取 36头泌乳牛 ,分成Ⅰ、Ⅱ、Ⅲ组 ,每组 12头。三组平均泌乳量 (kg/d)依次为 35 .0 4± 0 .84,2 5 .17±0 43,16 .71± 0 .82。对 36头泌乳牛进行 6项血液生化指标 (Ca、P、Mg、ALP、GOT、GPT)的检测。结果表明 :Ⅰ组依次为(1.93± 0 .0 8) ,(2 .0 2± 0 .11) ,(0 .88± 0 .0 2 )mmol/L和 (34 .4± 3.84)、(79.75± 4.81)、(18.33± 3.0 3)U/L ;Ⅱ组依次为 (1.78±0 .10 )、(2 .0 8± 0 .0 7)、(0 .86± 0 .0 1)mmol/L和 (35 .5 8± 1.89) ,(74.92± 3.6 6 ) ,(2 0 .2 5± 2 .75 )U/L ;Ⅲ组依次为 (1 93± 0 .10 ) ,(2 .11± 0 .0 9) ,(0 .85± 0 .0 1)mmol/L和 (38.75± 2 .92 ) ,(6 8.83± 2 .47) ,(19.92± 2 .82 )U/L。除Ⅰ组血清GOT显著高于Ⅲ组 (P <0 .0 5 )外 ,各组之间其他各项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6.
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能诸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奶牛的产奶性能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牧场、年度、母牛的产犊月份、初产月龄、胎次及公牛组等。为了更准确地找出各影响因素对产奶性能的影响程度,本文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文资料取自于黑龙江省8511农场、850农场、香坊农场和大庆三环企业集团等11个农牧场共24个奶牛场1986~1995年间产犊奶牛的生产性能(305天产奶量、乳脂率、305天乳脂量)测定资料。共收集194头公牛的5412头女儿牛…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采用配对试验设计,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牛30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饲喂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20g/(头·d),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预饲期7d,正试期63d,分别测定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调节功能指标。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乳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分别降低了13.36%(P<0.05)、8.64%(P<0.05)、3.75%(P>0.05),血清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分别降低20%(P<0.05)、14.62%(P<0.05)、13.88%(P<0.05)。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IL-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在不影响泌乳牛正常生产性能情况下,使用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可以降低奶牛体内及乳中霉菌毒素的残留。  相似文献   

9.
荷斯坦母犊初生重与生长速度及产奶性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荷斯坦奶牛母犊初生重大小与生长速度及产奶性能的关系,笔者对大曹庄农场二分场1988~1993年出生,初生体重、头胎产奶量等资料比较齐全的225头奶牛,根据初生重大小不同,分为25~30千克、301~35千克、351~40千克、4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选择2~3胎次泌乳中后期(180d)且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0头随机分为两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CT2000,饲喂标准为30g/日·牛.结果显示:(1)两组奶牛产奶量均与牛舍日平均湿热指数(THI)和最高温度呈负相关(P<0.01);(2)饲喂CT2000前,试验组受高温影响产奶量下降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喂CT2000期间,试验组产奶量受高温影响变化幅度小;停饲CT2000后,试验组产奶量有升高的趋势.(3)试验组日乳蛋白合成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对照组逐渐下降;对照组日乳脂合成率逐渐下降,而试验组在停饲CT2000后又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发芽玉米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血液成分、产奶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选取胎次、分娩日龄、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泌乳奶牛15头,试验分为3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TMR和苜蓿干草),T1、T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发芽玉米和20%发酵发芽玉米。结果表明,添加发芽玉米及发酵发芽玉米均能降低瘤胃pH的变化幅度,提高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浓度,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T1、T2组4%乳脂校正乳极显著提高(P<0.01),并可显著提高T2组的饲料效率(P<0.05),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T1、T2组具有降低乳中胆固醇含量的趋势,并对血液成分无显著影响。因此,饲料中添加发芽玉米可改善瘤胃内环境,显著提高产奶量与饲料效率,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且乳中胆固醇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利用武汉市58头公牛的971头女儿2006—2007年间的体型性状鉴定记录及2001—2007年间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配合动物模型,采用REML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探讨了乳房性状、体型总分与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乳房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较小。后乳房宽度与产奶性状之间存在强的遗传正相关(0.44~0.89)。后乳房高度与305 d产奶量(0.27)、305 d乳脂量(0.16)存在遗传正相关,而与305 d乳蛋白量(-0.32)存在遗传负相关。前乳房附着与产奶性状基本不存在相关。悬韧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正相关(0.79)。乳房深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负相关(-0.20)。体型总分与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305 d乳蛋白量存在较强的遗传正相关,故加强乳房性状和体型总分的选择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有益。  相似文献   

13.
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是控制甘油三脂合成的关键酶。近年来DGAT1基因被鉴定出来,被认为是奶牛乳脂率的一个重要功能候选基因。该研究以贵州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利用奶牛DGAT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R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了奶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的碱基突变。结果共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588、0.3824和0.0588,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7549和0.2451;该碱基突变对305 d校正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乳蛋白率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A和AB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和乳脂率均显著高于BB型(P<0.05)。结果显示,DGAT1基因突变对贵州荷斯坦奶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氮利用及血液激素的影响。采用重复 4×4拉丁方设计,8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 4个处理。4个处理的饲粮 CP水平分别为 12.56%、13.96%、15.53%和 16.93%。试验分为 4个周期,每个周期18d。在 4d收集期内,全量收集粪、尿,每天测量产奶量、乳成分和干物质摄入量(DMI),并在收集期最后 1d采集血样。结果表明:4个饲粮处理的 DMI基本相同(P>0.05);饲粮 CP水平12.56%的产奶量和能量校正奶(ECM)明显低于饲粮 CP水平 13.96%至 16.93%(P<0.05),饲粮 CP水平 13.96%至 16.93%的产奶量和 ECM 基本相同,其中饲粮 CP水平 13.96%和16.93%的产奶量分别为28.18和28.72kg/d,ECM分别为32.64和32.04kg/d;乳成分中仅乳蛋白率随着饲粮 CP水平增加而提高(P<0.05);饲粮 CP水平 12.56%和 13.96%的乳氮效率明显高于饲粮 CP水平 15.53%和 16.93%(P<0.05或 P<0.01);随着饲粮 CP水平的提高,尿氮排出量不断增加,乳氮排出量也缓慢上涨,体内氮沉积显著增加(P<0.05或 P<0.01),只有饲粮 CP水平 16.93%的粪氮排出量明显增加(P<0.05);饲粮 CP水平 12.56%的血液瘦素浓度最高(P<0.05),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血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 β-羟丁酸(BHBA)浓度较高;而饲粮 CP水平 16.93%的血浆尿素氮(PUN)浓度最高(P<0.01),胰岛素和 GH浓度较高,IGF 1浓度较低。由此可见,饲粮 CP水平13.96%适合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28kg/d或 ECM32kg/d的泌乳性能、氮利用和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调控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10头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牛,按照配对试验设计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为试验组(饲喂添加调控饲料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奶牛日均增奶量比对照组多1.366kg(P<0.05),乳蛋白、乳脂率、乳糖、乳中干物质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前后对比可知,调控饲料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究河北省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体型性状的遗传参数,为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收集了2012-2018年河北省133个牛场8 891头中国荷斯坦母牛第一胎次的3个产奶性状记录(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和26个体型性状记录,利用DMU软件,以场年季、产犊月龄、鉴定年季和鉴定员效应为固定效应,以个体的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评定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呼吸评分和流涎指数,将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划分为热应激耐受组(2 271头)和热应激易感组(2 024头),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考虑场、胎次和泌乳阶段等因素,比较热应激期奶牛直肠温度差异及奶牛在不同时期的产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应激耐受组奶牛直肠温度显著低于热应激易感组(P<0.05);在非热应激期(5月),热应激耐受奶牛与热应激易感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接近,热应激耐受奶牛的较低(低0.68 kg),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热应激期(7~8月),两组奶牛产奶量均有下降,热应激耐受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下降幅度(与5月相比)低于热应激易感组,尤其是在热应激最严重的8月(下降幅度分别为18.06%与23.01%)。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环境下通过呼吸评分与流涎指数可有效判断奶牛的耐热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奶牛热应激反应评价及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量化奶牛热应激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热应激的损失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盛期奶牛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牛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分三次饲喂,瘤胃保护胆碱直接投喂于TMR日粮上。试验期60 d。测定了产奶量,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体细胞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后,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6%(P〈0.05),乳脂率提高了0.06%(P〈0.05);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乳脂量、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日期一致原则,均匀分成4组,试验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乳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添加组)不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试验Ⅰ组添加10g/(头·d)、试验Ⅱ组添加20g/(头·d)和试验Ⅲ组添加30g/(头·d)。试验结果显示:经过饲喂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显著提高;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乳成分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磷水平为0.29%、0.35%和0.42%的饲粮(干物质基础)。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0.29%组产奶量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2)0.29%组的乳脂率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但对于乳糖率、乳蛋白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饲料转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血清磷含量随饲粮磷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上升(P0.01);0.29%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35%组和0.42%组(P0.05)。4)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血清甲状旁腺素和骨钙素含量逐渐升高,0.35%组和0.42%组极显著高于0.29%组(P0.01);血清降钙素含量逐渐降低,0.42%组极显著低于0.29%组和0.35%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热应激奶牛的适宜饲粮磷需要量为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