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筛选与越橘果实贮藏性相关的性状并揭示其遗传规律,为越橘果实贮藏性改良育种提供依据。【方法】调查越橘果实的果蒂痕大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果实重量、果型指数、贮藏性等7个性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与贮藏性相关的主要性状,利用正反交群体分析其遗传倾向。【结果】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越橘果实贮藏性与果蒂痕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果实硬度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二者是与蓝莓贮藏性相关的主要性状。越橘果实带柄和脱柄贮藏试验表明果蒂痕大小对越橘果实贮藏有重要影响。果蒂痕大小和果实硬度性状在正、反交群体中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5%。正、反交群体果蒂痕大小趋近于亲本平均值,无父母本倾向,其广义遗传力(H2)在正、反交群体中分别为0.887和0.867,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较大。正、反交群体果实硬度平均值均趋于低值亲本,即存在倾向于果实硬度变小的劣质遗传,H2在正、反交组合中分别为0.535和0.514,表明越橘果实硬度遗传效应较小,遗传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结论】越橘果实果蒂痕大小和果实硬度性状与贮藏性密切相关,其中果蒂痕性状呈趋中遗传,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超高亲遗传不明显;果实硬度性状遗传受低值亲本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劣质遗传倾向,遗传效应小,受环境影响大。  相似文献   

2.
越橘正反交后代部分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越橘品种蓝丰都克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越橘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叶形指数和叶面积呈变小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92%和13.86%,平均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2.57%和61.15%;叶面积正交偏大遗传,遗传传递力为103.41%,超高亲率为30.77%;反交未出现超高亲植株。杂交后代果形指数有变大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3.68%,平均超高亲率为27.65%;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正反交遗传倾向不同,正交偏大遗传,反交偏小遗传。杂交后代叶片和果实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越橘亲本对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性状遗传的影响,为科学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糖高酸的南高丛越橘品种‘Sapphire’和中糖低酸的北高丛品种‘Berkeley’为亲本配置正反交组合,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果实中糖和酸的组分及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越橘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组分,柠檬酸和酒石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各糖酸组分及总糖和总酸含量在正反交组合中均表现出广泛的分离,其中糖组分及总糖的变异系数大于15%,酸组分及总酸的变异系数大于30%,酸的变异幅度大于糖的变异幅度,说明酸含量的选择潜力大;杂交后代糖和酸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呈衰退变异,正反交后代果糖、葡萄糖及总糖含量平均值倾向低糖亲本,而柠檬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平均值倾向父本;糖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酸含量在杂种后代中呈偏向低酸的偏态分布,可能有主效基因存在。杂交后代糖酸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存在明显差异,果糖、葡萄糖、总糖、柠檬酸和总酸的H2较高,为0.66-0.86,其中以果糖最高,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84和0.86,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而酒石酸的H2最低,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22和0.30,表明酒石酸的遗传效应小,易受环境影响。【结论】越橘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及总糖总酸含量广泛分离,后代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糖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潜能大,含量趋近于低糖亲本,具有一定的母性遗传倾向;而酸呈偏态分布,含量趋向于父本,明显受父本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金太阳’与‘串枝红’及其正反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杏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发育期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4.88%,当以短果实发育期的亲本做母本时更易将短果实发育期的性状遗传给后代;果实单果质量呈普遍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84.13%;正反交后代果实的可食率也呈现趋小的遗传倾向;正、反交后代果实的果形指数变大的遗传趋势明显,超高亲率分别为49.12%和48.15%;果实硬度呈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6.8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明显的趋中变异,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4.67%;果实核形指数呈趋中的遗传倾向;果核厚度呈趋小的遗传倾向,平均遗传传递力为95.67%。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橘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探讨果实糖积累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关系,为越橘糖酸代谢机理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5个越橘品种(高丛越橘:‘斯巴坦’、‘泽西’,半高丛越橘:‘北村’、‘北蓝’,矮丛越橘:‘美登’)不同发育阶段果实的糖酸组分和叶片中糖组分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的5个越橘品种成熟果实总糖平均含量为102.04 mg•g-1 FW,其中‘斯巴坦’含量最高,‘北村’最低。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含量的97.90%—99.47%,二者含量比值1﹕1,均随果实发育呈迅速增加趋势,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发育早期含量很低并随果实发育降低,在成熟果实中含量极微。供试高丛和半高丛越橘成熟果实总酸平均含量为7.10 mg•g-1 FW,柠檬酸是主要有机酸,占总酸含量的76.94%,随果实发育先上升后下降,奎宁酸和苹果酸在幼果期占较大比重,随果实成熟含量下降。供试矮丛越橘品种‘美登’和半高丛越橘品种‘北村’酸组成及变化趋势相似,即奎宁酸是成熟果实的主要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且随果实发育持续下降,其次是柠檬酸和酒石酸。叶片中山梨醇占叶片总糖含量的67.28%,花后42 d(成熟前15 d)达到最高值,之后迅速降低。【结论】矮丛越橘品种‘美登’和半高丛越橘品种‘北村’有机酸构成特点区别于供试的高丛品种和半高丛品种‘北蓝’;山梨醇是越橘碳水化合物积累的主要形式;越橘成熟前15 d是果实膨大、糖分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遮阴处理对北高丛越橘生长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采用遮阴技术促进花芽形成、提高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市售70%遮阳网(透光率30%)对北高丛越橘品种斯巴坦、泽西和伯克利进行遮阴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长度和粗度、花芽数/枝、花芽横径和纵径,同时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结果】斯巴坦、泽西和伯克利3个越橘品种遮阴30 d后,花芽横径和纵径分别比对应的CK粗14.73%、25.42%、33.20%和38.34%、37.72%、44.94%,POD和PPO活性分别比CK提高53.23%、43.02%、44.88%和64.00%、33.33%、116.22%,且均极显著高于CK (P<0.01,下同);斯巴坦和伯克利的花芽数/枝分别比CK多26.77%和42.13%,差异极显著;泽西的花芽数/枝及CAT活性分别比CK提高23.60%和22.94%,差异显著(P<0.05,下同);伯克利的ASP活性比CK提高33.33%,差异显著;3个越橘品种1年生枝条的长度和粗度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辽东半岛进行北高丛越橘日光温室栽培时于9月下旬利用70%遮阳网遮阴30 d,可有效提高花芽形成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小麦苗期性状与耐低氮性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苗期性状与耐低氮性的遗传相关性,利用24份小麦品种,采用水培的方法,在低氮(0.4mol/L)和正常氮(4mmol/L)条件下,测定四叶期株高(PH)、根长(RL)和根条数(RN)等23个氮效率相关指标,利用各指标耐低氮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D),通过系统聚类筛选耐低氮品种;同时联合分析氮效率相关性状遗传相关系数与遗传力确定育种中间接选择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24个小麦品种被分为耐低氮型、中间型和低氮敏感型三类;其中耐低氮型品种包括长武89(1)3-4、安85中124-1、单R8093、平阳348和昌乐5号;低氮敏感型包括旱选12、白齐麦、烟农19号、陕225-9、晋麦33和中大91-品9;其余13个品种属于中间型。2)低氮胁迫条件下(分蘖数)TN、(叶宽)LW、(根鲜重)RFW、(茎叶鲜重)SFW、(植株总鲜重)PFW、(茎叶氮素积累量)SNA、(植株氮素积累量)PNA与耐低氮性综合评价值(D)之间的遗传相关、环境相关及表型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正常氮处理下(叶面积)LA和(茎叶干重)SDW与D值之间的遗传相关、环境相关及表型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在育种过程中,低氮条件下选择LW、RFW和PFW等性状;而正常供氮条件下选择LA、(植株总干重)PDW和(根氮素积累量)RNA等性状可以对小麦耐低氮性的选择取得较好的效果,选择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母本钟山红葡萄、父本钟山红玉葡萄及其50株杂交F1代植株为试验材料,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亲本与子代间的亲缘关系并绘制遗传关系聚类图,通过测定杂交F1代与父母本的果实基本品质及酚类物质含量等指标,以进一步了解钟山红玉、钟山红及其杂交F1代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发现含有父母本特征性条带的杂交F1代占比不低于86%,杂交F1代与父母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57~1.000,果实基本品质性状呈广泛分离的现象,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F1代果皮中的总花色苷含量呈低于双亲遗传的特点,果肉中总类黄酮含量、原花色素含量呈超高亲遗传的特点,但是果实颜色的遗传受到多基因的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3个杂文组合、4个世代、1988~1990年3年试验结果数据,估算了蕃茄果实环裂性的遗传效应.表明控制蕃茄果实环裂的基因效应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杂种后代环裂性平均值以高环裂(不抗环裂)为超显性或介于双亲间偏于不抗环裂一边,环裂性的广义遗传力为64.6%.基因加性效应在不同品种组合间存在差异.环裂性与射裂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环裂性与耐压性、射裂性与耐压性分别是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故欲获得抗环裂、抗射裂、耐压的新品种,只需对其中一个性状进行直接选择,就能间接使其余两个性状相应得到改进,适于采用杂交、回交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