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保水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会兰 《中国棉花》2001,28(6):41-41
自 1 990年至今 ,在棉花栽培试验中 ,对多个棉花品种反复进行了保水剂应用效果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保水剂预处理棉种 ,只要施用浓度适当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对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以及产量等都有促进作用。其原因是保水剂改善了根系周围的水分环境 ,促进了棉花的生长发育 ,从而提高了产量。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保水剂预处理棉种 ,不管在任何质地的土壤中 ,土壤含水量只要在棉种萌发最低含水量之间( 7.44%~ 1 3.5% )都促进棉种萌发 ,处理比对照早出苗 2~ 3天 ,在其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低效果越明显 ,当土壤含水量在棉种萌…  相似文献   

2.
不同加工形式棉种贮存后对其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种种原因,当年生产加工的棉种往往不能全部售完而需要贮存后来年再用,如何贮存棉种才能有利于其活力的保存,使其发芽率不致降低,是种子生产与经销商关心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工形式棉种(毛子、光子及包衣子)存放后对其发芽率的影响,以期对棉种保存起一定的指导作用。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2003年收获的中棉所41和中棉所29棉种。中棉所41分别来自山东夏津和安丘良繁基地,中棉所29分别为河南西华、商丘和江苏徐州生产。当年生产的种子分别加工成毛子、光子和包衣子供试验用。1.2试验方法。分别于种子收获加工(2003年122.2光子。…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八师一三三团种子站为了大力提高棉种质量,提高棉种的商品性能,2004年从美国定做一台棉种色选机,解决了人工粒选棉种中的红子、白子、黄子的问题,在国内是第一家采用色选机粒选棉种的.棉种色选机利用棉种色差原理.在加工好的成品种子中进行红子、白子、黄子的色选,留下褐黑色的合格种子.通过棉种色选机处理过的种子,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内在质量--发芽率,提高了种子的外在质量和商品性能.  相似文献   

4.
浸种时间对不同类型棉种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种子外部短绒处理方法及残留量的不同,棉花种子分为毛子种、半毛子种和光子种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棉种的吸水速度和透气性亦不相同,用相同的时间浸种后再测定发芽率,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棉种的潜在发芽能力;相同类型同一样品的棉种用不同的浸种时间,结果发芽率差异也很大。为准确地鉴定棉种的真实发芽率及指导生产,经试验研究,筛选出了上述三种类型棉种的最佳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5.
储存玉米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显青  张玉荣  张勇 《玉米科学》2007,15(4):096-099
对同一区域不同储存年限玉米样品的生活力、发芽率、呼吸强度3个生理指标及脂肪酸值进行了测定,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作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储存0~3年的玉米发芽率、呼吸强度、脂肪酸值各自间都呈显著性差异,除储存2、3年玉米的生活力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储存年限的生活力间呈显著性差异。储存时间和生活力、发芽率、呼吸强度、脂肪酸值分别呈极显著相关性;发芽率分别与生活力、呼吸强度、脂肪酸值呈极显著相关性;生活力、呼吸强度、脂肪酸值两两间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棉花色衣种是指毛棉籽经泡沫酸脱绒,精选、药肥包衣、装袋系列加工处理后的成品种子。具有成熟度好、发芽率高、棉苗素质好、病害轻等优点。是实现棉种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我市自1994年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面积达17000hm2,占棉田面积的95%以上。1包衣种具有六大优势1.1增产效果显著包衣种皮棉产量1519.skg·hm-2比ck(毛籽,下同)1359kg·hm-2增加115.5kg,增产11,8%。1.2播种品质好包衣种健子率94.2%,比ck75.5%高18.7个百分点;发芽率包衣种83.3%,比ck73.5%高9.8个百分点;发芽势包衣种70%,比ck55%高…  相似文献   

7.
种子包衣进行种子消毒,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种子萌发,实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常规技术,也是促进作物良种化、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003年,133团全面应用通过前五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中选出的具有包衣性能好,适宜本区棉种包衣的配方剂型——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推广应用面积5600多公顷,表现良好,效果十分显著。为北疆推广应用棉花良种包衣技术奠定了基础。1种衣剂对棉种发芽率的影响严格按照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的说明使用,药种以1∶50比例进行机械包衣,然后随机取样,三次重复,在种子发芽室内作发芽…  相似文献   

8.
《江西棉花》2012,34(2)
一是备良种在选购良种时不要盲目追求新特与高产,而要根据各自的地力、产量和管理水平来选择。应选择抗虫抗病性能好、生长势强、结铃集中、易管理、早熟而不早衰的棉花优良品种。选用棉花新品种时要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第一年要少量试种,在抗病性、生长势、结铃性、丰产性都超过原来品种时第2年再扩大种植,且购买棉种应到正规种子部门,选择纯净度好、发芽率高、质量有保证的优质种子。  相似文献   

9.
棉种发芽力是制约棉花一播全苗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储存环境条件对棉种发芽力的影响极为显著 ,其中关于含水量影响的报道较多 ;但是关于温湿度的交互作用以及棉种发芽力的复苏现象的报道较为少见。为了进一步探清此问题 ,专门设置了该次正规试验。1 试验方法选用某部队农场提供的抗虫棉品种中棉所 30一代种毛子 ,测定健子发芽率已达 90 %左右。试验采用 2因素、2× 3水平、6个处理、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种子水分含量处理 :共两个水平 ,1(干 )未加水的干种子 ,水分含量 1 0 % ;2 (湿 )加水种子 ,水分含量 1 8%。储存温度处理 :共三个…  相似文献   

10.
用于棉种发芽率检验的统计方法①承泓良何旭平潘光照江苏省农林厅农业局南京210009发芽率是衡量棉种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由于包括发芽率试验在内的农业试验过程中均存在试验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发芽率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若A品种某批次种子发芽率实测...  相似文献   

11.
棉事指导     
《江西棉花》2005,27(6)
  相似文献   

12.
白岩  杜珉  赵新民 《中国棉花》2015,42(9):9-11
对棉花机械采收技术进行了调研,通过与人工采棉在成本收益、人工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机械采收技术的必要性,从全国棉花生产对棉田机械采收技术需求、农村社会化服务普及程度、技术成本是否在农民承受范围内等角度阐述了机械采棉技术的可行性,找出了限制我国发展棉田机械采收技术的主要瓶颈,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体挖掘冲洗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方法,研究瓜棉套作模式下棉花根系在水平0~40 cm、垂直0~80 cm土壤范围内的动态分布及根系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5 cm,蕾期在0~15 cm,花铃期至吐絮期在0~20 cm;垂直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蕾期在0~20 cm,花铃期在0~30 cm,吐絮期在0~40 cm。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小于单作棉,至吐絮期超过单作棉;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根总体积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和花铃期根系干物质质量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根系干物质质量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环洞庭湖棉区的桃源县进行湘杂棉8号的种植密度试验, 结果表明:在相同培管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农艺性状、籽棉产量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籽棉产量以24 000 株/hm2处理最高,为环洞庭湖棉区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以39份黄河流域棉区品种(品系)为材料,对黄萎病病指、铃重和单株铃数等12个农艺性状与棉铃黑果病的3个病害指标(单株黑果铃数、病株率和单株黑果铃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黑果铃数是棉铃黑果病的核心指标;每个指标的决定性因子均有6个,育种家可利用所建立的该病害3个指标的回归方程在正常年份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多数农艺性状对该病指标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其中黄萎病发病率、铃重、单株铃数、株高、单株果枝数和霜后花率的影响较大,且同一农艺性状对该病3个指标的效应正负相同。在棉铃黑果病抗性育种中,可在保持原有株高和霜后花率基本不变情况下,适当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铃重、单株铃数和果枝数。  相似文献   

16.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品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国富 《中国棉花》2017,44(9):22-24
为了掌握新疆机采棉加工中棉花品质变化趋势,依据现有的棉花加工工艺,设计了试验方案,对新疆机采棉加工中的不同工序点棉花品质进行取样、测试、统计,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工艺环节的棉花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随着加工工艺的推进,棉花反射率、黄色深度上升,棉纤维长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汉平原棉花生产轻简化实践,分析了当前江汉平原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近年来该区轻简化(机械化)实践情况和发展棉花生产轻简化有利环境,提出了"集中种植、产业化经营、科技带动、市场保障、政府引导"等适合江汉平原棉花轻简化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中棉所53为试材,设置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钵育苗移栽和油棉营养体育苗套栽4种种植方式,进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和纯收益;基质育苗移栽投入较少,纯收益较高;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并没有优势;油后直播方式虽然产量低,但人工投入少,生产成本低,适合劳动力缺少的家庭或农场应用,但要考虑天气因素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