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Oo)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的不同添加量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与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 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不同添加水平的Oo和RPMet,Oo添加水平分别为11.5(L)、13.0(M)、14.5(H) g·(d·头)~(-1);RPMet添加水平分别为22.5(L)、25.0(M)、27.5(H) g·(d·头)~(-1),共组成9个不同的添加量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第1个字母为Oo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产奶量方面,LL、HL、HM、MH、HH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MH组最高。乳成分方面,MH、HM组乳脂率极显著提高(P0.01);HM、HH组乳蛋白率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在乳体细胞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氮排泄方面,LL、ML、LM、MM、HM、LH、MH、HH组氮排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以MH组最低。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MH组[Oo 13.0 g·(d·头)~(-1)、RPMet 27.5 g·(d·头)~(-1)]组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Oo)与过瘤胃蛋氨酸(RPMet)的不同添加组合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与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个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不同添加水平的Oo和RPMet,Oo设置3个梯度,添加量分别为11.5(L)、13(M)、14.5(H)g/(d·头);RPMet设置3个梯度,添加量分别为22.5(L)、25(M)、27.5(H)g/(d·头),共组成9个不同的添加量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第1个字母为Oo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奶牛的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均有提高,其中MH、ML、LH、LM、HM组的MCP产量显著提高;试验组奶牛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有提高趋势,其中MH、HM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提高;HH、MH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极显著提高;MH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瘤胃MCP产量以及各主要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以Oo 13 g/(d·头)、RPMet 27.5 g/(d·头)组合(MH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Oo)和肉桂醛(CA)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Oo和CA。其中,Oo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1.5(L)、13.0(M)、14.5g/(d头)(H);CA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5.0(L)、18.0(M)、21.0g/(d头)(H),共组成9个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Oo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CA添加水平)。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LH、HH、LM、MM、MH、HL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2)各试验组乳体细胞数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LH、ML、LM、MM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LL、HH组显著高于C组(P<0.05)。LH、HM、HH、ML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H、LM、MM组显著高于C组(P<0.05)。3)LH、MH、HH、MM、LL、LM、HM组总氮排泄量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ML组显著低于C组(P<0.05)。LH、HH组粪氮极显著低于C组(P<0.01),LL、LM、MH组显著低于C组(P<0.05)。LH、MH、MM、HH组尿氮极显著低于C组(P<0.01),HM组显著低于C组(P<0.05)。MH、HL氮沉积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MM、LL、LH组显著高于C组(P<0.05)。LH、HH、LM组氮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H、LL组显著高于C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联合添加Oo和CA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氮排泄量;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组合为Oo11.5g/(d头)、CA21.0g/(d头)。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RPMet)与过瘤胃赖氨酸(rumen-protected lysine, RPLys)的不同添加量组合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产奶量、泌乳期[(90±15) d]、胎次、年龄、乳成分、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组,每组4头。各组饲喂相同饲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RPMet和RPLys,RPMet添加量分别为22.5(L)、25.0(M)、27.5(H)g/(d·头);RPLys添加量分别为27.5(L)、30.0(M)、32.5(H)g/(d·头),共组成9个不同的添加量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血液生化指标方面,MM、ML组血清总蛋白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HH、MM、MH、LH、LM、ML、HL、LL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MM、MH、LL、HM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MM、LL、HL组粗蛋白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MM、MH、HH、LL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MM、HH、MH、HM、LL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综合各项试验指标,以RPMet 25.0 g/(d·头)+RPLys 30.0 g/(d·头)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不同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的CS和RPMet。CS添加水平分别为13(L)、15(M)、17 g/(d·头)(H),RPMet添加水平分别为23(L)、25(M)、27 g/(d·头)(H),共组成9个不同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CS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在产奶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其中HL组提高幅度最大,较C组提高了19.76%。2)在乳成分方面,LL、LH、ML、MM、MH、HL、HM、HH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LH、HL、HH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L、HH组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C组(P0.01)。3)在瘤胃MCP产量方面,HL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4)在氮总排泄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在氮表观消化率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综合考虑上述指标,以17 g/(d·头)CS+23 g/(d·头)RPMet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
土壤酶(soil enzyme)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组分之一,是生态系统的生物催化剂,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1191~2656 m海拔草原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酶进行研究,以期解释土壤酶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肥力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海拔及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0.237~0.722 mg·(g·20 min)-1,碱性磷酸酶活性0.767~2.673 mg·(g·24 h)-1,脲酶活性0.029~0.106 mg·(g·24 h)-1,蔗糖酶活性3.384~23.801 mg·(g·24 h)-1。土壤表层酶活性均大于中、底层,且酶活性随海拔的增加而上升,各土层、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0~20 cm土层,海拔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r=0.854**),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24*);20~40 cm土层,海拔与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66*);在40~60 cm土层,海拔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96*)。在研究中还发现随土层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相关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选取体重接近、胎次相同、体况良好的荷斯坦牛60 头,随机分为4 组,每组15 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组、II组、III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200 g/d·头,250 g/d·头,300 g/d·头,试验期为30 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50 g/d·头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显著降低了牛奶中的乳脂率和体细胞数(P<0.05),显著提高了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牛奶中的乳蛋白率(P<0.05)。结论 日粮中添加250 g/d·头的复方中草药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半胱胺(CS)和稀土(RE)不同水平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8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日粮,9个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CS和RE。CS分别添加13(L)、15(M)、17(H)g/(d·头);RE分别添加20.5(L)、23(M)、25.5(H)g/(d·头),组成LL、ML、HL、LM、MM、HM、LH、MH、HH 9个试验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产奶量均高于C组(P0.01),HM组的产奶量高于ML组(P0.01)及LL组、MH组、HH组(P0.05),与其余试验组差异不显著;HM组和MH组乳体细胞数低于C组(P0.01),HM组和MH组与其余试验组无显著差异,其余试验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各试验组氮排泄量均低于C组(P0.01),HM组低于LL组、ML组、HH组(P0.01)和HL组、MH组(P0.05),与其余试验组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指标,以HM组合,即CS 17 g/(d·头)、RE 23 g/(d·头)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苜蓿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个组,即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 μg·mL-1的LP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 μg·mL-1的LPS和75 μg·mL-1苜蓿黄酮、基础培养基中加入75 μg·mL-1苜蓿黄酮。细胞在37 ℃, 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结果表明:1)LPS刺激12 h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下降,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极显著抑制LPS诱导下细胞活性的下降(P<0.01)。2)在LPS刺激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浓度升高,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显著降低其浓度(P<0.05)。3)LPS显著上调细胞的IL-1β、IL-6、TNF-α、TLR2、TLR4和MyD88表达(P<0.01),而苜蓿黄酮能够显著下调细胞的IL-1β、IL-6、TNF-α和TLR2表达(P<0.01或P<0.05)。4)在LPS刺激下,p53、Caspase3、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显著降低p53和p38蛋白的表达(P<0.05)。在LPS诱导下,苜蓿黄酮能够通过降低ROS浓度,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性;可能通过抑制TLR2/MyD88信号通路来降低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细胞免受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Oo)和过瘤胃赖氨酸(RPLys)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105±15) d]相近,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Oo和RPLys。其中,Oo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1.5(L)、13.0(M)、14.5 g/(d·头)(H); RPLys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27.5(L)、30.0(M)、32.5 g/(d·头)(H),共组成9个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Oo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Lys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以MM组最高。2)各试验组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不同程度地高于C组,且以MM组最高,极显著高于C组(P0.01);各试验组的乳体细胞数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以M M组最低。3)各试验组的乳氮、氮沉积和氮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且均以MM组最高; LL、LM、LH、ML、MM、MH、HL、HM、HH组总氮排泄量比C组分别降低了6.63%(P0.01)、9.29%(P0.01)、7.73%(P0.01)、11.81%(P0.01)、18.21%(P0.01)、15.06%(P0.01)、10.83%(P0.01)、11.27%(P0.01)和6.95%(P0.01),以MM组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联合添加Oo和RPLys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氮排泄量;综合考虑以上各指标,最佳组合为Oo 13.0 g/(d·头)、RPLys 30.0 g/(d·头)。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和肉桂醛(CA)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补饲不同水平的RPMet和CA,其中RPMet设3个水平,分别为20(L)、25(M)、30(H)g/(d·头);CA设3个水平,分别为15(L)、18(M)、21(H)g/(d·头),共组成9个不同水平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第1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CA添加水平)。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除LH组外,各试验组产奶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以HL组最高。2)各试验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高于C组,均以HL组最高,与C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乳体细胞数均低于C组,以HL组最低,与C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3)除LH组外,各试验组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泌乳转化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以HL组最高;LL、ML、HL、LM、MM、HM、LH、MH、HH组总氮排泄量比C组分别降低了17.45%(P0.01)、18.79%(P0.01)、20.80%(P0.01)、10.41%(P0.01)、12.49%(P0.01)、15.22%(P0.01)、3.37%(P0.05)、5.12%(P0.05)、7.43%(P0.05),以HL组最低。结果提示,在泌乳奶牛饲粮中联合添加RPMet和CA可以提高奶牛产奶性能、降低奶牛氮排泄量;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最佳组合为RPMet 30g/(d·头)、CA 15g/(d·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日粮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96 头体况良好、健康的泌乳早期荷斯坦牛,泌乳天数为(65±15)天。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照年龄、胎次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将96 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 头。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et)和过瘤胃赖氨酸(RPLys),添加量分别为18 g/头·天和35 g/头·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RPMet和RPLys显著提高产奶量(P=0.034),对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0);添加RPMet和RPLys显著降低乳尿素氮含量(P=0.015),对乳脂率有增加的趋势(P=0.096),对乳蛋白率、乳体细胞数、乳糖率和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0);添加RPMet和RPLys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血糖(GLU)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BUN)含量(P=0.049),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球蛋白(GLOB)、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0);添加RPMet和RPLys可提高经济效益3.60 元/头·天。综上所述,日粮添加RPMet和RPLys可提高泌乳早期奶牛的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渣对紫花苜蓿蛋白水解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甘农四号”紫花苜蓿作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马尔贝克(MC)、美乐(MT)、蛇龙珠(CG)3个品种葡萄渣50、100和150 g·kg-1调制青贮饲料。试验共设置10个处理组,对苜蓿青贮后发酵品质、蛋白组分、蛋白质降解酶、微生物数量及有氧稳定性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3种葡萄渣在100和150 g·kg-1的添加量下,均显著降低了青贮pH值(P<0.05);非蛋白氮含量随葡萄渣添加量增加而下降,以马尔贝克150 g·kg-1最低,为430.25 g·kg-1;添加葡萄渣降低了青贮中氨态氮含量,但添加量的变化对氨态氮含量影响不明显;美乐150 g·kg-1对青贮羧基肽酶抑制作用最强,酶活性由17.56 μmol·h-1下降至6.51 μmol·h-1;葡萄渣增加了青贮发酵后乳酸菌数量,且抑制了霉菌的生长,蛇龙珠150 g·kg-1乳酸菌数量最高,对照霉菌数量为3.02 log10 cfu·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3种葡萄渣均减缓了青贮有氧暴露阶段霉变腐败速度,其中美乐150 g·kg-1处理组有氧腐败所用时间最长。综上所述,不同品种葡萄渣均能改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抑制蛋白酶活性,减少青贮蛋白水解程度,并提高了苜蓿青贮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Oo)与肉桂醛(CA)的不同添加组合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与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相近及泌乳期为(90±15)d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4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不同添加水平的Oo和CA,Oo 3个梯度分别为11.5(L)、13(M)、14.5(H)g/(d·头);CA 3个梯度分别为15(L)、18(M)、21(H)g/(d·头),共组成9个不同的添加量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第1个字母为Oo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CA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均有提高趋势,其中LH组效果最好,瘤胃MCP产量比C组提高了12.82%(P<0.05);试验组奶牛在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有提高趋势,其中以LH组最优,干物质与粗蛋白质的消化率高于C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高于C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瘤胃MCP产量以及各主要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以添加Oo 11.5 g/(d·头)、CA 21 g/(d·头)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草粉和苜蓿黄酮对断奶仔猪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8.1±0.5) kg和胎次相近的(35±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Ⅰ组)、2(Ⅱ组)、4(Ⅲ组)g·kg-1的苜蓿黄酮和50 g·kg-1的苜蓿草粉(Ⅳ组);预试验期3 d,正式试验期32 d。试验采集的结肠内容物,提取总DNA后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5个组共产生了48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共享327个OTU,占总OTU数量的67.56%,其中Ⅰ组的OTU数量最高。2)物种丰富度ACE指数(community richness the ACE estimator,ACE)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物种丰富度Chao指数(community richness the Chao estimator,Chao)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的Sobs(the observed richness,Sobs)、ACE、Chao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门水平上,各组间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属水平上,各组间梭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其中Ⅰ组和Ⅲ组梭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粪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真细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其中Ⅱ组真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Anaerotruncus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和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NC2004相对丰度有差异(P>0.05),其中Ⅲ组NC2004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UCG-014、Erysipelotrichaceae和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和苜蓿黄酮能够改变结肠微生物细菌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6.
牛至精油对家畜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育肥河西绒山羊,研究其对河西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和7 g宜生饲宝(含牛至精油的添加剂),4和7 g宜生饲宝中牛至精油的含量分别为52和91 mg。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同月龄、同体重的河西绒山羊羯羊,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育肥期为90 d,每30 d为1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育肥全期,对照组、4 g组和7 g组河西绒山羊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6.30、172.22和169.82 g·d-1,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性状,胴体重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20.24、24.18和23.90 kg,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48.86%、51.21%和51.56%,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胴体净肉重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12.90、16.27和15.99 kg,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肉质性状,大理石纹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pH、熟肉率、失水率、嫩度、蒸煮损失对照组、4 g组、7 g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显著提高河西绒山羊的育肥性能,本试验日粮中添加4 g宜生饲宝(含牛至精油52 m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放牧(CK)、深翻耕(S)、浅翻耕(Q)、免耕(M)和封育(F)5种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处理的荒漠草原为对象,研究不同恢复措施条件下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10 cm和1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以浅翻耕处理草地最高,分别为14.90和14.50 g·kg-1,显著高于深翻耕处理草地、封育草地和放牧草地(P<0.05);20~30 cm土层,不同处理草地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5.03~9.93 g·kg-1,以浅翻耕处理草地最高,封育草地最低(P<0.05)。土壤全氮含量,0~10 cm和10~20 cm土层均以浅翻耕处理草地最高,分别为0.17和0.22 g·kg-1,显著高于封育和放牧草地(P<0.05);20~30 cm和30~40 cm土层均以深翻耕处理草地最高,分别为0.14和0.13 g·kg-1,显著高于封育草地(P<0.05)。不同处理草地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的分布范围为0.49~1.58 kg·m-2和0.013~0.039 kg·m-2,其中,0~40 cm各土层有机碳密度及0~10 cm和10~20 cm土层全氮密度均以浅翻耕处理草地较高,封育草地较低,20~40 cm土层全氮密度以深翻耕处理草地最高,封育草地较低。0~4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均以浅翻耕处理草地最高,分别为47.72和1.09 t·hm-2,显著高于封育草地(P<0.05)。浅翻耕处理草地更有利于该区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湄潭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湄潭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现状,选用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6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湄潭6种类型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湄潭茶园土壤pH为3.73~7.26,均值为5.01,61.11%的茶园土壤达到优质茶园的标准,湄潭茶园土壤pH整体适宜,16.67%的茶园土壤有酸化趋势。2)湄潭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丰富,均值分别为22.84 g·kg-1、1.43 g·kg-1、124.50 mg·kg-1、44.16 mg·kg-1和135.61 mg·kg-1,分别有61.11%、70.37%、61.11%、55.56%和59.26%的茶园土壤达到优质茶园的标准,但各养分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3)湄潭茶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为0.179~0.989,均值为0.683,分别有51.85%和31.48%的茶园土壤处于Ⅰ和Ⅱ级水平,土壤养分状况整体良好;各类型茶园IFI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由大到小分别为:中山黄壤>丘陵黄壤>丘陵石灰土>低山黄壤>中山石灰土>低山石灰土。4) pH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各养分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各养分之间关系比较密切且具有同源性。pH与IFI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关系,其他养分指标均与IFI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