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毛乌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林发展情况,并指出了当前生态林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毛乌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林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地区生态林资源较为丰富,但因受环境、有害生物危害等多因素影响,生态林业建设保护与发展障碍因子凸现。抓住有利契机,应用先导科技,加大辽西地区生态林主要树林种的保护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不同下垫面地表凝结水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分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土壤凝结水数量虽小,但作为一种持续稳定的水源,对于维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为了深入了解下垫面差异对地表凝结水形成过程的影响,于2014年7—8月采用称质量法,在毛乌素沙地使用微渗仪对裸沙地、油蒿林地、沙柳林地的地表凝结水形成进行观测,并对相关气象因子和土壤温度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1)地表凝结水形成在日落后即刻开始,而在日出约1 h后停止,3种下垫面地表凝结水形成规律近似;油蒿和沙柳林地的地表凝结水结束时间晚于裸沙地,有助于延长林地隐花植物和微生物对凝结水的吸收时间。2)在观测期(17 d),裸沙地、油蒿林地、沙柳林地的地表凝结水总量依次为3.332、2.382、1.817 mm,裸沙地日均凝结水量显著大于油蒿和沙柳林地(P0.05),表明灌丛覆盖会改变近地面性质和林内小气候,导致地表凝结水量减少。3)地表凝结水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毛乌素沙地潜在水资源评估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乌素沙地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风沙危害,植树造林是常用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结合宁夏地区毛乌素沙地的实际情况,综合沙冬青生长特性,从沙冬青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时间、栽植方法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沙冬青造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防护林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资源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并保护天然林是维持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前提.通过调研发现:鄂尔多斯天然林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库布其沙漠区、毛乌素沙地区和干旱硬梁区.分析了各区天然林主要植物种类组成和保护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期为鄂尔多斯天然林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杨喜光、喜温暖,并且耐寒、抗旱、抗盐碱与风沙,是一种适宜在干旱大陆性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树种.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西省榆林地区也有胡杨林分布,其中陕西省定边县分布有胡杨古树,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附近种植纯天然胡杨林约1800~2000 m2.虽然面积较小、数量较少,但足以说明胡杨在毛乌素沙地是具备成活条件的.毛乌素沙地...  相似文献   

7.
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生长及种群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沙棘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是决定其存活、生长和繁殖的主导因子。从西南到西北,随着降水量的减小和干燥度的增大,树体大小及种群寿命随之下降。在黄土高原,阴坡种群的繁殖能力和生长状况优于阳坡,峁坡下部优于中部而中部则优于上部。在毛乌素沙地,下湿地优于丘间地,丘间地优于流动沙地。但是,作为现代分布中心的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及鄂尔多斯高原,多数地区降水不足,虽说中国沙棘依托克隆繁殖赋予的许多优越性维持着克隆的持久性和种群稳定性,如遇连年干旱或种群生产力超过"土壤水分承载力"则会导致种群衰退甚至死亡。因此,今后应积极推广应用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加强异质性生境中克隆植物斑块式造林和更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5,(1):124-125
通过示范和推广,建立、完善毛乌素沙地生态经济林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为毛乌素沙地治理提供样板。  相似文献   

9.
陕北榆林广袤的毛乌素沙地自然条件优越,地下水埋藏浅,且有集中连片的未利用地,但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若在此类地区进行土地整治,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是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水源机井工程中井位的规划、机井深度以及机井间距三方面考虑,提出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井群规划的思路,并经实例验证,文中井群规划最大尺度地保护了此类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了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县域总面积1038万亩,森林面积303.2万亩。全县地貌南部为白于山黄土丘陵沟壑区,北部为毛乌素沙地风沙滩区,县域海拔1303—1907米。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地下水资源匮乏,年平均降雨量316.9毫米,境内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为干旱、霜冻、大风、沙尘暴等。  相似文献   

11.
治沙灌木主要养分及在羊瘤胃的降解率和休外消化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5种治沙灌木蹭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花棒、杨柴、沙柳果后营养期红枝叶的主要营养成份,瘤胃降解率及体外消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作为饲料利用中间锦鸡儿品质其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率、体外消化率均为最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建立人工灌木饲料林的优良树种。花棒、杨柴、柠条锦鸡儿具中等用价值,沙柳较次,但仍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结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干物质和有机物质降解率及体外消化率与粗白质  相似文献   

12.
从古文献记载、地学、古生物学、考古发掘和树木年代学等方面探讨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气候经历了多次较大的干、湿交替。历史时期的几个湿润期分别是:10.0kaBP前后、8.5~5.0kaBP期间、3.5kaBP前后、2.5kaBP前后和1.5~1.0kaBP期间。伴随气候变化毛乌素沙地自然景观在荒漠草原、典型草原与森林草原间转换。毛乌素沙地现在的植被格局是在气候演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在该地区进行植被修复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策略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技术,包括苗龄和苗木规格、造林季节、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栽植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工作现状,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给出了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及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欧 《农学学报》2018,8(5):55-59
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我国耕地锐减,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开发补充耕地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途径。毛乌素沙地面积广,开发潜力大,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结合多年来土地整治的技术经验,首先总结了沙地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对毛乌素沙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紧迫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新思路。该研究以期为我国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毛乌素沙地的自然环境和樟子松生物特性,并从乔灌混交、苗木选择与规格要求、混交密度确定、造林整地与换土、栽植、复水压膜和套笼、林间管理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防护林建设提供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收割法、烘干法、湿烧法对毛乌素沙地4种灌木地上构件的生物量、含水率、含碳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4种灌木地上构件含水率差异较大;4种灌木的主枝含碳率均较低,构件含碳率分布具有随机性,由植物自身生理生态特性控制;4种灌木构件生物量密度和碳密度大于草本植物,含碳率大于杨柳类阔叶乔木;4种灌木均表现为主枝生物量和碳分配最大,主枝是4种灌木储存碳的主要构件和构成种群的主要构件.4种灌木构件生物量和碳分布特点反映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能够很好地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应以臭柏等耐旱、含碳率高的灌木为主要树种进行碳汇林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适地适树是高速公路绿化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介绍了欧李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阐述了欧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为欧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毛乌素沙地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利用毛乌素沙地广泛分布的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资源化利用系列研究,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对于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科学理论研究基础上,在陕北毛乌素沙地选取在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作为工程示范点,进行造复配成土田工程示范研究。研究证明,在毛乌素沙地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有效开发利用了沙地,改善了沙地理化性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45年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与沙漠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沙漠化的影响,利用近45年(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毛乌素沙地4个典型旗县(鄂托克旗、乌审旗、榆阳区及盐池县)的气温、降水量、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年大风累计日数及蒸发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气候发生了重要变化,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大风日数逐渐减少,蒸发量下降,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有利于沙漠化逆转;该地区气候空间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较西北部地区优越。依据文献记载,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总体趋势及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与本文研究所得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结论相似,说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与沙漠化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