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增加衡阳地区甘蓝品种的种植,作者引进4个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甘蓝品种生长整齐,定植至采收需63d左右,叶面蜡粉少,外叶近圆形、有光泽,叶质脆嫩,叶色绿,叶球紧实、圆球形,单球重0.97~1.17kg,品质优,外形美观,无开裂现象,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种植。中甘21和中甘28叶球较大,667m^2产量3000kg以上,可作为早熟圆球形春甘蓝品种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前衡阳地区春甘蓝主栽品种为熟性晚、叶球大的京丰一号等扁球型甘蓝,缺少早熟优质的圆球型结球甘蓝品种。为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引进了6个春甘蓝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甘21、中甘628、中甘D22和YR中甘21平均产量达3 000 kg/667 m2以上,且植株生长整齐,纯度高达100%,叶球绿色坚实,较耐裂球,叶质脆嫩,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信息点读     
中甘21甘蓝和中杂101番茄获新品种授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甘21甘蓝和中杂101番茄两个蔬菜新品种,近期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授权证书,即将大面积推广。中甘21是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叶球圆球形,紧实美观,叶质脆嫩,抗逆性强,耐裂球,不易未熟抽薹,单球质量1.0~1.5kg,品质优。定植到收获50天左右,667m2产量约3800kg,适合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部分地区作露地早熟春甘蓝种植,长江中下游及华南部分地区也可在秋季播种,冬季收获上市。中杂101番茄果实近圆形,粉红色,早熟,果形整齐,裂果少,单果质量200~250g,…  相似文献   

4.
以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1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甘18’甘蓝新品种是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DGMS 012216 为母本, 自交系962100211 为父本杂交而成, 该品种早熟性好, 秋季种植从定植到收获约55 d , 叶球紧实, 圆球形, 耐裂球, 平均单球质量110 kg 左右, 田间较抗病毒病。适于在我国北方地区作极早熟秋甘蓝栽培, 也可在上述地区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5.
《中国蔬菜》2011,1(21):33-37
豫甘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叶色绿,平均单球质量1.27kg,叶球近圆球形,结球紧实。  相似文献   

6.
作者引进多个甘蓝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其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等性状,以期筛选出适宜在衡阳地区秋季种植的甘蓝品种。试验结果表明,19Q6、19Q7、19Q10、19Q12、19Q14、19Q16、19Q27为圆球形甘蓝,虽然产量低,但早熟、品质优、单球小、口感脆嫩、外形美观,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种植效益高;19Q18、19Q19、19Q20、19Q21、19Q22、19Q23、CMS京丰1号、17Q1016、中甘101、中甘105、中甘106为扁球形甘蓝,属中晚熟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生长整齐,产量高,品质优。以上甘蓝品种可在衡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曾爱松  高兵  宋立晓  严继勇 《园艺学报》2015,42(Z2):2889-2890
早熟春甘蓝新品种‘春喜’,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 d;叶球圆球形,结球紧实,球色绿,耐裂球,品质优,单球质量1.13 kg,适宜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早熟春甘蓝露地种植,也适宜在河北、山西、山东、云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的优质秋甘蓝新品种,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引进了14个秋甘蓝品种,对其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等开展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甘蓝品种生长整齐一致,抗性强,叶质脆嫩,品质优,适宜在衡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Q2和Q3为早中熟圆球形秋甘蓝品种,Q16为中晚熟圆球形秋甘蓝品种,单球重在0.99~1.39 kg之间,其余11个品种为晚熟扁球形秋甘蓝品种,单球重在1.63~2.12 kg之间。  相似文献   

9.
《西北园艺》2002,(6):41-42
中甘10号甘蓝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约50天,叶球近圆形,耐未熟抽薹,品质优,适宜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作露地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0.
刘佳 《中国蔬菜》2001,1(1):58-58
1.中甘系列甘蓝品种8398 圆球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叶色绿。从定植到商品成熟50d(天),单球重0.8~1.0kg。667m2产3300~3800kg。适宜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春季露地种植,亦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秋季栽培。中甘15号 圆球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叶色浅绿。春露地栽培定植到商品成熟55d(天),单球重1.3kg左右。667m2产4000~4500kg,其他同8398。2.中椒系列甜(辣)椒品种中椒6号 微辣,粗牛角形,单果重45~62g。果色绿。定植到始收约32d(天),667m2产3500~4500kg。抗病毒病和疫病。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露地栽培。中椒7号 定植到始收28~30d(天…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两年的试种示范,甘蓝品种中甘21、中甘28、中甘628、中甘588、中甘602、中甘606表现为早熟,生长整齐,球形圆正、美观,叶质脆嫩,品质优良,每667m2产量可达3 000~4 000 kg,适宜在海南三亚地区推广种植。海南三亚地处热带区域,蔬菜产业以瓜菜类种植为主,甘蓝少有种植,为优化当地蔬菜品种结构,满足热带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需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与海南大学园艺学院自2019年开始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的甘蓝新品种在三亚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2.
中甘21是以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1—216为母本,自交亲和系87—534—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春季种植早熟性好,定植到收获50—55d(天),叶球圆球形,球高14.8cm,宽14.5cm,中心柱长6.3cm,单球质量1.0—1.5kg,球色绿,不易裂球,品质优,外观美观。每667m^2产量3800—4000kg。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等地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中甘62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SG643-1-1为母本,自交亲和系87-534-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绿色,单球质量约1.0 kg;叶球质地脆嫩,口感好,商品性佳;适应性强,中抗枯萎病,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54d。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浙江等地区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寿 《北方园艺》2012,(15):38-39
对引进的"世纪警春"、"金美春绿"、"中甘21号"甘蓝及青海地区栽培的"青甘1号"在大通县进行生育期、抗病虫能力、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世纪警春"属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但其产量最高,抗病虫害能力最强,可作为大通县露天甘蓝高产种植的储备品种;"中甘21号"生育期短、早熟、货架期长,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青甘1号"的替代品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春甘2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利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途径配制而成的一个早熟、耐裂的圆球形甘蓝新品种。其母本为通过多代回交转育获得的一个稳定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2001年试配组合,2002-2003年进行品种比  相似文献   

16.
圆春甘蓝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越冬甘蓝新品种,适合黄淮流域露地越冬栽培。该品种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叶球为圆球形顶部略尖,商品性好,一般亩产6000kg以上。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病虫害轻,适合于产业化开发及无公害栽培。目前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均有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中甘138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726-3为母本,自交系ML2388-5-3为父本配制的早熟秋冬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0 kg,叶球质地脆嫩,品质好。抗枯萎病,耐未熟抽薹性强。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 d。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云南、湖北、福建、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等适宜地区作秋冬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18.
春甘蓝新品种--黔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春新品种‘黔甘1号’,叶球扁圆,结球紧实,商品外观好;单球质量1.8kg;中早熟,冬性强,露地越冬栽培不易先期抽薹且丰产;叶肉细嫩,风味品质好,经济性状优良;宜作春甘蓝栽培,也可作冬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9.
冬甘二号是天津蔬菜研究所新育成的春甘蓝,具有早熟,耐裂球,高产,优质,强冬性,紧实等优点。已于200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适合东北、西北、华北保护地栽培的理想品种。 特征特性 冬甘号开展度为47.2cm×46.6cm,株型紧凑,外叶数11~14片,株高24.2cm左右,叶色绿色,叶球近圆球形,单叶球重0.85~1kg,叶面蜡粉少,中心柱短,叶球紧实度为0.8,叶球商品性状好,叶质脆嫩,味甜,无异味,营养成分含量测定为Vc 31.65mg/100 g鲜重,总糖3.71%,纤维素0.7 097%,蛋白质1.65%。冬甘二号春季保护地栽培时,其生育期为121~126天,定植后45~50天可达商品成熟,较同类品种早熟4~6天,成熟一致,收获集中。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引进3个圆球型甘蓝品种和10个扁球型甘蓝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圆球型甘蓝品种20A5、20A6和20A7属早熟品种,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纯度高达100%,单球重1.30~1.43 kg,叶球紧实,无裂球,产量高,叶质脆嫩,品质优,效益好,建议可推广种植;扁球型甘蓝品种20Q2、20Q3属中熟品种,20A16、20A17、20A18、20Q1、20Q4、20Q5、20Q6和20Q7属中晚熟品种,各品种均生长整齐,叶球紧实,叶质脆嫩,综合表现较好,除20Q6(发生黑腐病)外,其他品种可在衡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