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氧化反应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鸡的治疗效果及机制。选择1日龄AA公雏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和感染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乳杆菌培养物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 mg/kg盐酸恩诺沙星和1.6 g/kg灭活植物乳杆菌培养物。5日龄时,感染组、抗生素组和乳杆菌培养物组每只鸡灌服1 mL(10~5 CFU)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液,对照组灌服无菌株培养液,全程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7和28 d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始末体重(P0.05),显著降低肉仔鸡料重比(P0.05);显著降低14和28 d肉仔鸡血清和十二指肠黏膜中的二胺氧化酶、丙二醛、蛋白羰基(除14 d十二指肠黏膜外)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7和28 d肉仔鸡MAPK3、MAPK10和DUSP6(7 d除外)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性,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提高抗菌能力,通过MAPK信号提高抗炎能力。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肉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440-1445
本试验通过探讨不同剂量灭活的植物乳杆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盲肠主要微生物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确定其应用于肉仔鸡的最适剂量。将体质量相近、健康的1日龄(d)AA商品肉仔鸡300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A、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8‰,1.6‰,3.2‰和6.4‰的灭活植物乳杆菌培养物,21和42d分别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21d,D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和D组盲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B组盲肠内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42d,B组ADG、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著降低盲肠内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B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42d,与对照组相比,B组肉仔鸡ADG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6‰的灭活植物乳杆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盲肠双歧杆菌和血清生化指标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布氏乳杆菌对青贮发酵及其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乳杆菌属于异型发酵乳酸菌,其对青贮饲料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与同型发酵乳酸菌不同,它的应用改变了接种剂原有的定义和标准,目前人们对布氏乳杆菌的作用效果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因其能够显著提高饲料的有氧稳定性,也已基本被人们接受。笔者就布氏乳杆菌对青贮发酵、青贮质量、动物生产性能特别是其对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方面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并对近年来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今后布氏乳杆菌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云南具有丰富的益生菌资源,前期从云南牛奶样品中筛选的植物乳杆菌L3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产黏、产香)和产共轭亚油酸性能,具有较好的发酵乳加工潜力。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3为发酵乳菌株,优化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参数,研究产品的质量指标和贮藏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优化,确定的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最佳工艺为:菌株添加量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0h。发酵乳产品色泽均匀,质地细腻,无乳清析出,酸奶味纯正,酸甜适口;脂肪含量为(3.42±0.36)%、蛋白质含量为(3.24±0.42)%、共轭亚油酸含量为(131.53±4.7)μg/g;乳酸菌活菌数(1.72×1010±0.36)CFU/g;共轭亚油酸含量和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商业发酵剂发酵乳。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在4℃下贮藏21d时,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国标规定的106CFU/g,酸度均在消费者接受的范围内。本试验对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优化和品质分析,为植物乳杆菌L3在发酵乳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glaucum×purpureum)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杂交狼尾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CK组,无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组(LP组,1×106 cfu·g-1 FW)、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组(LB组,1×106 cfu·g-1FW)、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组(LPLB组,5×105 cfu·g-1 FW LP+5×105 cfu·g-1 FW LB),厌氧发酵60天(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各处理组粗蛋白(CP)、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显著增加(P<0.05),pH值和丁酸(BA)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有氧暴露阶段,各处理组乳酸(LA)含量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我国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的增值发酵的具体条件,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研究。首先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植物乳杆菌发酵的培养基进行改进和优化,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单因素的方式。然后,对培养工艺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此次试验,可以证明,在蔗糖、酵母膏或者是蛋白胨等浓度和数量达到相应标准的时候,可以得到大量的植物乳杆菌。说明,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及接种量对单增李斯特菌(LM90)生长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LM90在各培养条件下的D600nm值,分析了不同的温度、NaCl浓度、pH,以及温度(0~40℃,梯度为10℃)、NaCl浓度(3%~8%,梯度为1%)、pH (6~9,梯度为1)的交互作用下LM90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菌株的对数增长期为8~16 h,稳定期为16~20 h,20 h以后进入衰亡期;菌株在NaCl浓度为0.5%~4%时生长良好,其最适生长pH为7.5,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均对LM90有极显著影响(P<0.01)。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温度、NaCl浓度、pH等因素对LM生长的影响及LM抗环境胁迫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植物乳杆菌BLCC2-0410添加对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的防治效果,试验选用120只1日龄海兰褐雏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1 ~ 10日龄,给予益生菌组饮用益生菌水溶液,3日龄时,感染组、益生菌组每只鸡灌服0.5 mL鸡白痢沙门菌菌液,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全程试验期14 d,统计雏鸡死亡率,测定脏器沙门菌载菌量、肠道乳酸菌数量、血液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结果表明:(1)饲喂植物乳杆菌BLCC2-0410可降低雏鸡相对死亡率,较感染组降低60.6%|(2)益生菌组肠道乳酸菌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别提高3.32倍和11.12倍|(3)益生菌组血清中IgG含量分别较感染组提高6.69%,IgM和IgA降低14.63%和4.42%|(4)益生菌组雏鸡血清中IFN-γ和TNF-α较感染组提高3.94%和3.77%,IL-1β降低11.29%|(5)生化检验结果显示饲喂植物乳杆菌BLCC2-0410可降低沙门菌对雏鸡肝脏的损伤。综上,植物乳杆菌BLCC2-0410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鸡白痢沙门菌|载菌量|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高效浓缩的ST-Ⅲ发酵液,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化学中合法,对ST-Ⅲ的高密度培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MRS培养基的基础上,调整其中主要营养组分-糖、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的含量,接种量为2.5%,培养温度37℃,培养过程用15%Na2CO3溶液作中和剂,pH值控制在5.5,培养10h后,ST-Ⅲ的活菌数可以达到1010cfu/mL。  相似文献   

10.
乳杆菌培养物对肉鸡肠道菌群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 500只从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肉仔鸡采食基础日粮.试验1组肉仔鸡采食添加0.2%的高产共轭亚油酸(CLA)乳酸菌日粮,试验2组肉仔鸡采食添加0.3%的高产CLA乳酸菌日粮,试验3组肉仔鸡采食添加含0.5%的高产CLA乳酸菌日粮,试验4组肉仔鸡采食添加0.6%的高产CLA乳酸菌日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试验组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数量,增加肠道乳酸杆菌的数量;试验组鸡的小肠肠腺和绒毛长度均长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1.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来源广泛,作为乳酸菌的一员,其具有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环境,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生长性能等生理功能,因此,在饲用抗生素替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动物饲料应用中存在抗逆性较差、作用机理和添加量不明确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植物乳杆菌近年来在不同动物中的应用,并结合在动物饲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以期为植物乳杆菌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动物饲料|生长性能|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双层包被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44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 g/kg包被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1.0×1010CFU/g)(ELP组)、1 g/kg包被屎肠球菌(活菌数为1.0×1010CFU/g)(EEF组)和1 g/kg包被植物乳杆菌+1 g/kg包被屎肠球菌(ELE组)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1~21日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其中ELP组末重和AD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77%和13.86%。2)21日龄,与对照组相比,ELE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EEF组血清Ig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21和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13.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理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LM的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研究其毒力因子对于充分了解李斯特菌病的致病机制及有效防制该病有重要意义。作者对LM的毒力因子(如李斯特溶血素、肌动蛋白聚合蛋白、C型磷脂酶、内化素、细胞壁水解酶、酰胺酶及毒力调节因子如转录活化因子和应答调控因子等)和致病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1±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抗生素组断奶仔猪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0mg/kg恩拉霉素和200mg/kg喹乙醇;植物乳杆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植物乳杆菌,活菌数量≥(1×10^8)cfu/g,试验期为14d。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抗生素组分别提高7.5%、8.8%(P>0.05),血清中总蛋白(TP)、IgG、IgM含量分别提高19.7%(P<0.05)、37.2%(P<0.05)、113.5%(P<0.01),断奶仔猪血清中D-乳酸含量降低18.0%(P<0.05)。综述,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替代饲用抗生素恩拉霉素和喹乙醇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速度和机体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植物乳杆菌来源广泛,作为益生菌家族的一员,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降低胆固醇水平等多种益生功能,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乳杆菌的益生功能机制并列举了代表性菌株,对植物乳杆菌在乳品领域的应用发展限制因素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了目前的常见解决方法,为植物乳杆菌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F103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利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将平均体重(26.36±1.93)kg的300头生长猪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头,重复内生长猪日龄一致、公母各占1/2。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P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杆菌肽锌40 mg/kg,植物乳杆菌1~3(T1、T2和T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5×109、1×1010CFU/kg的植物乳杆菌GF103。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T1组生长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T2和T3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PC和CON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间生长猪腹泻率无显著差异(P0.05)。2)T1、T3及CON组的总能、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PC和T2组(P0.05),各组之间的中性洗涤纤维和磷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T1、T2和T3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ON和PC组(P0.05),并且粪便乳酸菌数量随着植物乳杆菌GF103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组生长猪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大肠杆菌与T3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1×109CFU/kg植物乳杆菌GF103,能够改善生长猪肠道菌群环境,提高生长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P)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AB)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新鲜甘蔗尾为原料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青贮,共设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取新鲜甘蔗尾500 g,避光室温青贮发酵。试验组Ⅰ在甘蔗尾中添加20 mL LAP菌剂(6.00×1010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试验组Ⅱ添加20 mL LAB菌剂(8.80×109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添加50 mL的生理盐水。45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AP的试验组Ⅰ或添加LAB的试验组Ⅱ甘蔗尾青贮pH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Ⅰ乳酸含量和试验组Ⅱ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丁酸含量较高,而在两个试验组中均未检测到丁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CP)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升高(P=0.071);两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Ⅰ、Ⅱ的有氧稳定性分别提高了34.29%和42.86%(P<0.05)。综合以上结果,添加LAP 或LAB 均能有效提高甘蔗尾青贮的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其中LAP对提高甘蔗尾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8.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及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茵在病原学上已被公认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在各国已引起食品加工部门、公共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研究者的兴趣.文章就该菌的毒力因子及免疫预防研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菌的分子亚分型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菌亚分型方法的建立不仅能检测人群李斯特菌病的暴发流行 ,还能追踪食物链中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菌 (L M)的污染情况。亚分型法对更好的了解 LM的群体遗传学、流行病学及生态学有重要意义。过去的 5年内 ,在建立对 LM敏感、快速、自动化、简便易用的分子亚分型方面起得了重大的进展。文章对 L M不同的亚分型方法及其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hlyA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人工污染样品经Half-fraser和Fraser增菌后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扩增出234bp的条带,对照菌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4cfu/mL。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为8cfu/25g,说明PCR方法检测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