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年,松山区农机局通过引进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和技术,在内蒙古的中东部地区进行旱地玉米等作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探索适合我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配套机具。1试验区基本情况试验区选在赤峰市松山区五三镇,属燕山丘陵区,土壤类型以黄褐土、黄绵土居多,本地区是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光照时数2900h,≥10℃有效积温2900~3200℃,无霜期130~138天。年降水量在380mm左右,年蒸发量为1900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5倍,降水集中于6~9月,占年降水量的70%,由于降水少而不均,加之土壤水分蒸发强烈,本地区易发生春旱和伏旱,严…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是保护人类自身。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松山区进行了三年,经过对试验区内不同技术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动态观测和分析,整理了部分数据,试图为保护性耕作这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化、制度化以及为周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土壤学方面的参数和理论依据。2实验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试验区地处赤峰市东南部,松山区五三镇境内,属燕山丘陵区。气候特征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38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  相似文献   

3.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我国平作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出了玉米产区和杂粮产区的一深两免耕作模式.通过与传统垄作耕作对比试验,其土壤含水量高于传统耕作条件下的含水量;平均地温在8:00时比传统耕作高,而在14:00和20:00时比传统耕作低,有利于作物生长;作物产量高于传统垄作区,实现了农民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4.
9 耕作体系与用工常规耕作法用工最多,而免耕法用工最少,其它少耕体系在两者之间(表1数据由Nebraska大学提供)。深松少耕减少14%,与常规耕作相比较,圆盘耕作减少31%,旋耕法减少29%,苗带旋耕法减少用工32%,耕播法减少40%,免耕法减少51%。所有保护性耕作都明显省工,但免耕法用工最少,仅为0.60h/hm2。用工少意味着降低成  相似文献   

5.
《农机具之友》2004,(4):36-3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作物收获后留有25公分以上的根茬,地表有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实行免耕播种,用化学结合机械的方法防治病  相似文献   

6.
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内涵及概况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就是用机械完成免耕播种、秸秆处理、深松、打药、收获等项目。美国是最早研究保护性耕作的国家。19世纪中叶后,美国大面积采用铧式犁耕翻土壤,并获得好收成,但草原植被严重破坏,农田肥力下降。在20世纪30年代的干旱周期中,发生了毁灭性的黑色风暴。黑风暴过后,地表10~30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与农业机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简述,并就其中的免耕播种技术、秸秆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及所用机具展开探讨,希望对该方面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科学诊断,对于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保护性耕作和保护性耕作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特征是取消铧式犁耕翻土壤,在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免耕播种、施肥作业。配以机械深松和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技术?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具有蓄水保墒、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和节本增效的特点。承德市在组织实施该项技术的过程中取得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华北平原干旱地区,小麦、玉米连作一年两熟。小麦适播期在秋分后至霜降前期,越冬小麦要经受冬、春干旱和大风的侵蚀。过去由于铧式犁耕翻,土壤结构和土表植被遭受破坏,经常形成沙尘暴天气,不仅造成土壤失肥、失水,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们推行了小麦联合收获  相似文献   

11.
耕作方式转变对土壤蓄水保墒影响的RZWQM模型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11—2012年和2013—2014年河南禹州冬小麦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传统耕作、免耕和深松处理下土壤水分、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然后利用率定后的模型模拟传统耕作转变为保护性耕作方式后0~100 cm土层贮水量、耗水量、土壤剖面水分平衡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动态变化。在模型率定和验证中,土壤分层含水率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在0.009~0.025 cm3/cm3和0.005~0.054 cm3/cm3范围内变化。模型模拟结果表明RZWQ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耕作方式转变后土壤分层水分的动态变化,4种不同耕作转变模式(传统耕作分别转变为免耕、免耕+秸秆覆盖、深松、深松+秸秆覆盖)下,传统耕作转变为免耕后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达19.3 kg/(hm2·mm)。因此,该模拟条件下传统耕作转变为免耕的蓄水保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以及耕作方式对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性、土壤供水能力以及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揭示黑土区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持水性、土壤供水能力及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孔隙度密切相关。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相同土壤水吸力下土壤含水率、比水容量以及有效水含量,在传统耕作条件下,秸秆覆盖均高于无覆盖;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免耕均高于传统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影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性、土壤供水能力及土壤水分有效性,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相同土壤水吸力下土壤含水率、比水容量以及有效水含量逐渐增大,随土层加深,各处理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性及土壤供水能力逐渐减小。本研究区最适宜的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为免耕150%秸秆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13.
试验处理方案包括浅松覆盖、压实覆盖、留茬覆盖、条带覆盖和留茬全覆盖,论文通过与传统耕作对照,旨在得出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玉米出苗率、苗期土壤蓄水量及地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相应的最佳保护性耕作方式,为玉米高产提供条件。试验结果表明:5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均对玉米出苗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浅松影响最小,留茬全覆盖影响最大;各种处理对冬闲期到苗期内降水的储蓄量均大于对照,其中条带覆盖的效果最好;而各种处理下的苗期地温较对照组相比,除浅松覆盖处理外均偏低。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应用定位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翻耕的土壤容重大于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容重;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不断增大,进行5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比进行2年、3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有明显增加:进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养分除碱解氮外.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及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免耕无秸秆覆盖和传统翻耕的土壤: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比传统翻耕高,其中以半量秸秆还田免耕增产幅度最高,分别达小麦14.45%,水稻6.47%。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对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氮素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大田试验为基础,设置7个耕作处理:等高耕作(Transverse slope planting, TP)、垄向区田(Ridge to the district field, RF)、深松耕(Subsoiling tillage, SF)、等高耕作+深松耕(Transverse slope planting+subsoiling tillage, TP-S)、垄向区田+深松耕(Ridge to the district field+subsoiling tillage, RF-S)、等高耕作+垄向区田(Transverse slope planting+ridge to the district field, TP-R)、常规耕作(Down-slope cultivation, CK),探究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对东北黑土坡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温室气体排放、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内,水土保持耕作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器官氮素转运率以及氮肥利用率,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也可以显著降低N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及部分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省互助县南门峡镇农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留茬免耕(PA)、带状免耕旋播(PB)、秸秆还田免耕(PC)和常规耕翻(P0)4种耕作措施,对其土壤养分和部分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层的养分含量,留茬免耕(PA)、带状免耕旋播(PB)、秸秆还田免耕(PC)3种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土壤氮素、有机碳均高于常规处理(P<0.05)。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有所减少。保护性耕作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因此,保护性耕作能使土壤朝着有利于土壤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是青海省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值得推广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华北玉米秸秆覆盖对砂土、壤土水土保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径流场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覆盖对砂土和壤土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探索不同土壤质地下水土保持的临界秸秆覆盖条件。处理分为2种土壤质地类型和5个水平的秸秆覆盖度:0、10%、20%、30%和40%。结果表明:壤土抗侵蚀能力优于砂土,但透水性弱于砂土;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秸秆覆盖效益存在差异,相同的秸秆覆盖时,砂土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防治效果优于壤土;2种土壤质地条件秸秆覆盖度30%时可显著提高土壤入渗总量(25.7%~33.9%),减少产沙总量(22.2%~46.4%),对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考虑到过大的秸秆覆盖度(大于80%)会造成播种机堵塞,在华北保护性耕作研究实践中,建议砂土和壤土质地下的农田地表保持1 600~3 000 kg/hm2(30%~60%)的玉米秸秆覆盖,以达到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和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土壤环境、肥力变化,为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分别为平作不覆膜(TW)、平作覆膜(TM)、垄作不覆膜(RW)、垄作覆膜(RM),分析了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TW耕作方式相比,TM、RW、RM耕作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土壤表层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且对0~20 cm土壤酶活性影响最为明显。4种耕作方式对土壤表层0~10 cm范围内的含水率影响显著,与9月相比,7月4种耕作方式下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更大。4种耕作方式中垄作覆膜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平均株高最高,产量最大(7.42 kg/m2)。【结论】4种耕作方式中,RM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平均值最高,土壤肥力状况最好,而在深度为0~60 cm范围内,0~20 cm深度处土壤酶活性变化最为明显;与耕作方式相比,季节性因素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更大;RM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的更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杂草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保护性耕作效益的重要问题,大规模使用除草剂导致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此,综合分析了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下,国内外采用的各种非化学除草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从而为确定适合我国特色的除草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沈阳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生产实际,论述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从改善土壤结构、涵养水分、节本增效等方面,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市场需求,以及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为提高沈阳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