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随着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舍内环境对畜禽生长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密闭舍饲条件下,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其中氨气的危害最大,降低畜禽生产性能,威胁动物健康。为此开展慢性氨气应激对肉鸡血清代谢物影响的研究,从小分子物质和代谢途径方面探究氨气导致机体代谢发生的变化,为舍内氨气的合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96只2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氨气浓度为0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为45 mg·kg~(-1)。试验在人工模拟呼吸舱内进行,呼吸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温湿度等养殖条件,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h光照,试验期为21d。在肉鸡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2只,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将血清样品预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technology, GC-MS)检测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t-检验等,寻找差异代谢物,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利用GC-MS方法,结合质谱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快速鉴定,在肉鸡血清中共检测到204种代谢物。将代谢组数据导入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t-检验筛选出2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19个,下调4个。(2)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乳酸、α-酮戊二酸)、氨基酸代谢(L-别苏氨酸、L-高丝氨酸、烟酰甘氨酸)、脂肪酸代谢(硬脂酸、亚麻酸、亚油酸、胆固醇)以及核苷酸代谢(次黄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等。(3)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氨气应激主要影响了肉鸡血清的脂肪代谢通路,如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α-亚麻酸代谢。【结论】GC-MS较为全面地检测到血清的代谢物,能够准确地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同时慢性氨气应激显著影响肉鸡的血清代谢物含量,主要影响脂肪代谢通路,为阐明氨气应激影响营养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氨气是鸡舍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之一,探讨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在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昌平基地的呼吸舱中进行。选择2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743.6±8.2) g的AA肉公鸡320只,随机分于4个呼吸舱中饲养,一个舱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组内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3)µL·L-1,3个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75±3)µL·L-1。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42日龄时试验结束,试验期间记录肉鸡的日采食量和健康状况,分别于肉鸡32日龄和42日龄时按重复称重,计算肉鸡的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3只肉鸡屠宰取样,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1)在22-32日龄期间,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呈线性降低(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50、75µL·L-1时,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氨气浓度对耗料增重比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在此期间,各处理肉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等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2)在33-42日龄期间,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也随着氨气的浓度升高呈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都显著降低(P0.05);氨气浓度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3)在整个试验期内(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随着氨气的浓度升高呈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都显著降低(P0.05),而耗料增重比显著提高(P<0.05);随着氨气浓度升高,肉鸡腹脂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75µL·L-1氨气处理的肉鸡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肉鸡的腹脂率(P<0.05)。在整个试验期内,氨气浓度对肉鸡胸肌pH(24 h后)、肉色的影响都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对胸肌的滴水损失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肉鸡胸肌的滴水损失都显著升高(P<0.05)。【结论】鸡舍内氨气浓度达到25µL·L-1时即会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且随着氨气浓度的增加,这种影响加剧,暴露在高浓度氨气中的肉鸡,其腹脂率、胸肌滴水损失率增加。建议鸡舍内氨气浓度应控制在25µL·L-1以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以三辛酸甘油酯、桃金娘烯醇、肉豆蔻酸异丙酯、薄荷醇和樟脑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提取复合物T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对乳鸽肠道微生物、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抑制测定法,以质量浓度为100 mg·L-1和50 mg·L-1的氨苄西林作为对照,测定体积分数为1.000 0%、0.500 0%、0.250 0%、0.125 0%、0.062 5%、0.031 3%、0.015 6%和0.007 8%的复合物T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再选取由亲鸽哺育至10日龄的白卡奴乳鸽1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分别设置为对照组(CT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T1组和T2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13 mg·kg-1和625 mg·kg-1的复合物T。通过人工灌喂的方式饲喂乳鸽至30日龄,并测定复合物T对乳鸽肠道微生物、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1)从体积分数为0.062 5%开始,复合物T对大肠杆菌的...  相似文献   

4.
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鸡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00只21日龄健康艾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在4个呼吸代谢舱中,每个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和(75±3) mg·kg-1。呼吸代谢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养殖环境条件。试验期为21 d,21-31 d为试验前期,32-42 d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在32 d和42 d屠宰取样,测定肉鸡血液、肌肉、肝脏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结果】1)抗氧化性能: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T-AOC)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5);胸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MDA含量具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而T-AOC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腿肌T-AOC活性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75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鸡肝脏CAT活性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MDA含量呈现线性增加(P<0.05)。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CAT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CAT活性呈线性增加(P<0.05),T-AOC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腿肌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75 mg·kg-1 氨气处理组腿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T-AOC活性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GSH-Px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2)肉质性状: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b*值呈线性降低(P<0.05),L*值呈线性升高(P<0.05);腿肌肉色L*值呈线性降低(P<0.05),肉色a*值和宰后24 h的pH值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b*值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a*值呈线性降低(P<0.05),b*值与屠宰后24 h肉质pH值均呈线性升高(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胸肌肉色L*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宰后45 min腿肌pH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结论】鸡舍高浓度氨气可降低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影响鸡肉品质,且随氨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具有时间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种鹅饲粮添加茶多酚对雏鹅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健康的30月龄狮头种鹅21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种鹅(公:母=1: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500 mg·kg-1和750 mg·kg-1茶多酚的试验饲粮,试验期5周(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饲喂结束后收集种蛋进行孵化,种蛋孵化后每组选取12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雏鹅进行剖杀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00 mg·kg-1和750 mg·kg-1茶多酚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500 mg·kg-1茶多酚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750 mg·kg-1茶多酚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各组间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500 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方面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0—2月龄羔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重为(3.82±0.46)kg的新生湖羊羔羊120只,分为4个处理组:正常断奶组(CON组,49 d断奶)、早期断奶组(EW组,21 d断奶)、白藜芦醇组(RSV组,饲喂10 mg·kg-1 BW白藜芦醇,21 d断奶)和地衣芽孢杆菌组(BL组,饲喂60 mg·kg-1 BW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2×109cfu/g,21 d断奶)。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羔羊。从4日龄开始,RSV组和BL组分别通过口腔灌服白藜芦醇和地衣芽孢杆菌。羔羊于56—63日龄期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在63日龄时采集血液样品。试验期共63 d。【结果】羔羊21 d体重(BW)和0—21日龄开食料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ADG)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W组、RSV组和BL组羔羊的49 d和63 d体重均显著低于CO...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羽1日龄爱拔益加公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橙皮苷组(Hes)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mg·kg-1的橙皮苷,迷迭香酸组(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的迷迭香酸,橙+迷组(Hes+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的橙皮苷和15 mg·kg-1的迷迭香酸。试验期为42 d, 1~21 d为前期,22~42 d为后期。于试验期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2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屠宰取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橙+迷组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以及22~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橙+迷组肉鸡的屠宰率和胸肌率显著提高(P<0.05),肉鸡胸肌的24 h亮度值、24 h黄度值、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160只5.5 kg 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公母各4只)。各处理组饲粮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分别为0(空白对照组)、10、20、40、80 mg·kg-1。试猪饲养至7、42d时每个重复分别选取平均体重的试猪屠宰并取样测定。【结果】 断奶后8—42 d和整个试验期阶段,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和2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8—42 d时,大豆异黄酮20 mg·kg-1组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7d,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随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提高有降低的趋势,其中添加大豆异黄酮40和80 mg·kg-1 组试验猪肝脏中的MD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1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添加大豆异黄酮20 mg·kg-1 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添加大豆异黄酮10 mg·kg-1 组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8—42 d时,2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试验猪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42d时,添加大豆异黄酮40 mg·kg-1 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大豆异黄酮20 mg·kg-1组肝脏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42d,大豆异黄酮40和80 mg·kg-1组的空肠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空肠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饲粮大豆异黄酮对空肠的金属硫蛋白(MT)含量有显著影响作用,其中大豆异黄酮10 mg·kg-1组空肠的MT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断奶后7、42d对照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成舌状排列,绒毛顶端凹陷且脱落严重,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绒毛损伤程度降低,其中40 mg·kg-1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最完整,成柱状排列。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断奶仔猪42d的血液中CD4+的水平有显著影响作用,对淋巴细胞转化率、CD8+、CD4+/ CD8+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大豆异黄酮10和20 mg·kg-1组血液中CD4+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结论】 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对肠绒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早期断奶仔猪大豆异黄酮适宜添加量为40mg·kg-1。  相似文献   

9.
选择21日龄AA肉鸡48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基础日粮及饲养环境相同条件下,试验组添加牡丹籽蛋白肽0.3%,于7、14、21 d分别测定舍内氨气浓度、发病率、死亡率。结果表明,牡丹籽蛋白肽可显著降低鸡舍中的氨气浓度,减少氨气对鸡眼部和呼吸道的腐蚀,还具有降低鸡的发病及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湿度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模拟高、中、低三种湿度旨在研究舍内不同湿度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舍内湿度环境的合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肉鸡健康养殖的发展。【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AA肉公雏27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湿度组(对照组,60%RH)、低湿组(30%RH)和高湿组(90%RH),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于2016年2—4月在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昌平基地的人工气候舱内进行,舱内配置湿度传感器,24h连续监测舱内湿度,并根据实时监测值进行湿度调节。试验期为42d,1—21日龄为试验前期,22—42日龄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平养笼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h光照。按照AA肉鸡饲养手册进行日常管理,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分别在肉鸡21、42日龄时,以重复为单位测定生产性能,同时从每个重复中选取体重相近的2只肉鸡进行翅静脉采血,然后屠宰,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细胞因子含量以及肉鸡的脏器指数。【结果】(1)生长性能:与正常湿度的对照组相比,低湿处理显著降低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体重(P0.05),以及平均日增重(P0.05),而高湿处理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抗氧化能力:在肉鸡21日龄和42日龄,低湿组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正常湿度对照组(P0.05)。在肉鸡42日龄时,低湿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湿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免疫功能:与对照组相比,高湿处理显著升高21日龄肉鸡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含量(P0.05),而湿度对42日龄肉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脏器指数:高湿组42日龄肉鸡肺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低湿组42日龄肝脏指数显著大于高湿组(P0.05)。【结论】长期低湿和高湿环境能够降低肉鸡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不利于肉鸡的健康生长。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通过加湿或除湿及时调节舍内湿度环境,促进肉鸡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定肉鸡对酵母水解物的表观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全肠道表观氨基酸消化率,拟为酵母水解物在肉鸡饲粮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参数。【方法】 选择18 d、体重无差异的科宝白羽肉仔鸡1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鸡,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以玉米淀粉、葡萄糖、纤维、大豆油配制的无氮日粮,试验组饲喂以酵母水解物为唯一粗蛋白质来源的半纯合日粮,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添加0.5%的二氧化钛作为外源指示剂。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全收粪法收集试验鸡22—24 d粪便,并统计该期间肉鸡采食量,通过检测日粮以及粪便中总能、含氮量来计算酵母水解物表观代谢能值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粪便收集完后自由采食,26日龄麻醉剖解收集回肠后半段食靡,分别检测日粮、回肠食糜中氨基酸及二氧化钛含量,计算酵母水解物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全肠道表观氨基酸消化率。【结果】 (1)酵母水解物总能值为18.19 MJ·kg -1,表观代谢能值为11.22 MJ·kg -1,氮校正表观代谢能为10.17 MJ·kg -1,其有效能值与普通豆粕相当。(2)酵母水解物粗蛋白质含量为41.7%,总氨基为36.9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44﹕56,与普通豆粕接近;酵母水解物肉鸡限制性氨基酸依次为Met、Met+Cys、Arg、Leu、Ile、Phe+Tyr、Val、His、Lys、Thr、Trp,与豆粕差异较大。(3)酵母水解物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全肠道表观氨基酸消化率均大于70%,肉鸡可利用限制性氨基酸依次为Met、Met+Cys、Arg、Leu、Ile、Thr、Phe+Tyr、His、lys、Val、Trp,蛋氨酸、精氨酸为第一、第二限制性可利用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为第三、第四限制性可利用氨基酸,苏氨酸可利用较差,为第五限制性可利用氨酸,酵母水解物限制性氨基酸与豆粕差异较大。【结论】 酵母水解物是一种蛋白饲料原料,其蛋白质含量、有效能值与豆粕相当,但其氨基酸组成及氨基酸可利用率与豆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酵母水解物在肉鸡日粮中应用,需要考虑补充不同氨基酸或者搭配不同蛋白质饲料来平衡氨基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 nitrogen-corrected 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 ileal apparent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standard il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and total intestinal apparent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of yeast hydrolysate in broilers,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yeast hydrolysate in broiler diets. 【Method】 A total of 160 Cobb white-feathered broilers at 18 days old with no difference in body weigh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8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and 10 chickens with half male and half female were in each replicate.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a nitrogen-free diet consisting of corn starch, glucose, fiber and soybean oil,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fed a semi-homozygous diet using yeast hydrolysate as the sole crude protein source. Furthermo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fed with 0.5% titanium dioxide, respectively, as an exogenous indicator. 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 free feeding was available for broilers, feces were collected on 22-24 days using total fecal collection method, and the feed intake of broilers was counted. Further, the 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 of yeast hydrolysate and nitrogen-corrected 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 were calculated by measuring the total energy and nitrogen content in both diets and feces of broilers. After26 days of experiment, the latter half of ileum was dissected under anesthesia, the chime was taken out, and the contents of amino acids and titanium dioxide in both diet and ileal chyme were measured to calculate the apparent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standard il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and total intestinal apparent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of yeast hydrolysate. 【Result】 (1) The total energy value of yeast hydrolysate was 18.19 MJ·kg -1, the 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 value was 11.22 MJ·kg -1, and the nitrogen-corrected 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 was 10.17 MJ·kg -1. Effective energy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common soybean meal. (2)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yeast hydrolysate was 41.7%, and total amino acid was 36.97%. The ratio of essential amino acid to dispensable amino acid was 44:56, which was close to that of common soybean meal. The limiting amino acids of yeast hydrolysate were Met, Met+Cys, Arg, Leu, Ile, Phe+Tyr, Val, His, lys, Thr and Trp, which were different from soybean meal. (3) The ileal apparent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standard il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and total intestinal apparent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of yeast hydrolysate were all higher than 70%. The available limiting amino acids were Met, Met+Cys, Arg, Leu, Ile, Thr, Phe+Tyr, His, Lys, Val, and Trp. Methionine and arginine wer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amino acids, and leucine and isoleucine were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limiting amino acids, respectively. Threonine was poorly available, and was regarded as the fifth restrictive available amino acid. In addition, the limiting amino acids of yeast hydrolysate were quite different to soybean meal. 【Conclusion】 Yeast hydrolysate was a kind of protein feed material. Its protein content and effective energy value were similar to soybean meal, but its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availability were quite different to soybean meal. Therefo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yeast hydrolysate in broiler diet, it wa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need of supplementing different amino acids or mixing different protein feeds to balance amino acid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硒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硒水平,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硒提供依据。方法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7大类(谷物籽实、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牧草类、秸秆类和矿物质饲料)37种饲料原料共3 785个饲料样品,经预处理后用MARS6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微波消解,然后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ICP-MS)进行测定。用国家标准物质猪肝粉作为参照标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饲料原料中硒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谷物籽实(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麦)平均硒含量为0.037 mg·kg -1(范围为0.025—0.044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碎米和米糠)平均硒含量为0.071 mg·kg -1(范围为0.034—0.124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包括膨化大豆、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亚麻粕和葵花粕)平均硒含量为0.209 mg·kg -1(范围为0.097—0.502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平均硒含量为1.217 mg·kg -1(范围为0.611—2.220 mg·kg -1);牧草类(包括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平均硒含量为0.062 mg·kg -1(范围为0.057—0.070 mg·kg -1);秸秆类(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和甘薯藤)平均硒含量为0.069 mg·kg -1(范围为0.033—0.128 mg·kg -1);矿物质饲料(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骨粉和贝壳粉)平均硒含量为0.352 mg·kg -1(范围为0.085—0.544 mg·kg -1)。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硒含量范围为0.025—2.220 mg·kg -1,而各类饲料原料硒含量分布规律是:动物性蛋白饲料(1.217 mg·kg -1)>矿物质饲料(0.352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0.209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0.071 mg·kg -1)>秸秆类(0.069 mg·kg -1)>牧草类(0.062 mg·kg -1)>谷物籽实(0.037 mg·kg -1)。以省(区)为单位比较,发现不同地区间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粕的硒含量差异显著(P<0.05);所测省(区)玉米样品全部缺硒(≤0.05 mg·kg -1),其中有61.1%的省(区)严重缺硒(≤0.02 mg·kg -1);四川省小麦严重缺硒(≤0.02 mg·kg -1);四川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豆粕缺硒(0.03—0.05 mg·kg -1),河南省豆粕临界缺硒(0.06—0.09 mg·kg -1)。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3个饲料配方计算出基础饲粮中可提供的硒含量为0.06—0.11 mg·kg -1,如根据我国猪、鸡饲养标准中硒含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的硒含量仅能提供猪、鸡硒营养需要的约1/4。结论 我国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硒含量差异较大,全国猪、鸡常用基础饲粮配方中硒含量可提供硒营养需要量的约1/4。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参考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硒含量分布调查数据,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的需要及减少硒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致瘤性病毒REV、ALV-J单一感染和共感染肉鸡后血液和脾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与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用一定剂量的REV和ALV-J单一感染及共感染1日龄肉鸡,取感染后不同日龄鸡的血液和脾组织,无菌分离淋巴细胞,用3H-TdR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并对脾脏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抗体结合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分析组织病毒感染量变化。【结果】感染REV和ALV-J的肉鸡血液和脾T淋巴细胞的增值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在整个感染监测期出现降低,单一感染比,共感染两种病毒的肉鸡在某些阶段出现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加重;检测感染后17 d和37 d的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感染病毒的脾脏组织出现间质稀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生发层被破坏或减少,17 d较37 d出现病理变化更为明显;同时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发现脾内淋巴细胞含有大量病毒粒子,在共感染两种病毒的肉鸡脾细胞内均检测出两种病毒,且含有病毒数量明显多于单一感染一种病毒的肉鸡。【结论】REV和ALV-J共感染后肉鸡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更为严重,这可能与两种病毒在肉鸡体内数量积聚增加、互为促进有重要关系;同时这两种病毒感染后造成T免疫细胞增殖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可能是病毒持续感染、增殖及组织病变、产生肿瘤细胞的前提,本研究为家禽临床生产中防治REV和ALV-J感染提供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膳食纤维(fermented cotton meal fiber, FCMF)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取120只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CON组)和试验组(FCMF组),分别饲喂添加1.2%未发酵棉籽粕膳食纤维和1.2%发酵棉籽粕膳食纤维的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栏笼养。【结果】各阶段两组的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在35日龄时,FCMF组半净膛率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全净膛率提高了3.63%(P<0.05)。在35日龄时,FCMF组的十二指肠绒隐比(VH/CD)显著提高,回肠绒毛高度(VH)与CON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与CON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56日龄时,FCMF组的回肠VH化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日粮中添加FCMF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十二指肠绒隐比及回肠绒毛高度,具有改善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和促进肠道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锌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锌水平,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种共3 919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经微波消解后,用IRIS Intrepid 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锌含量。主要畜禽饲料原料可分为七大类,包括谷类籽实(玉米、小麦、稻谷及大麦)、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碎米、次粉、小麦麸、米糠、玉米DDGS、小麦DDGS、玉米胚芽粕及玉米蛋白粉)、植物性蛋白饲料(膨化大豆、豆粕、菜籽粕、棉粕、花生粕、亚麻粕、葵花粕)、动物性蛋白饲料(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系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秸秆类饲料(玉米秸、甘薯藤、稻秸和小麦秸)、牧草类饲料(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和矿物质饲料(石粉、磷酸氢钙、贝壳粉和骨粉)。结果 结果表明: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锌含量范围为5.5—268.2 mg·kg -1之间,而各类饲料原料锌含量分布规律是:矿物质饲料(107.8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69.8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54.9 mg·kg -1)>谷类籽实加工副产品(43.0 mg·kg -1)>牧草类饲料(26.4 mg·kg -1)>谷类籽实(22.7 mg·kg -1)>秸秆类饲料(18.8 mg·kg -1)。同一类饲料中,除牧草类饲料中的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类别的不同饲料中的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矿物质饲料锌含量以磷酸氢钙最高(268.2 mg·kg -1),石粉最低(7.3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锌含量以水解羽毛粉最高(120.8 mg·kg -1), 血球蛋白粉最低(19.6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锌含量以亚麻粕最高(85.2 mg·kg -1), 膨化大豆最低(38.9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锌含量以小麦麸最高(86.2 mg·kg -1),碎米最低(12.5 mg·kg -1);谷类籽实锌含量以小麦最高(30.4 mg·kg -1),玉米最低(16.9 mg·kg -1);秸秆类饲料锌含量以稻秸最高(27.6 mg·kg -1), 小麦秸最低(5.5 m·kg -1)。通过比较不同省(区)玉米、小麦和豆粕的锌含量发现,不同省(区)同一种饲料原料的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广东省玉米锌含量最高(20.6 mg·kg -1),而吉林省最低(13.7 mg·kg -1);四川省小麦锌含量最高(41.4 mg·kg -1),甘肃省最低(22.4 mg·kg -1);山西省豆粕锌含量最高(51.5 mg·kg -1),江苏省最低(46.6 mg·kg -1)。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42个饲粮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中锌含量范围为21.3—31.0 mg·kg -1,如按我国猪、鸡饲养标准或美国NRC畜禽锌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锌含量可提供猪、鸡前期约1/4的锌营养需要,可提供猪、鸡后期约1/2的锌营养需要结论 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锌含量差异较大,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基础饲粮配方中锌含量可提供猪、鸡部分锌营养需要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锌含量,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的需要,同时减少锌的添加和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铜含量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铜水平,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铜提供依据。方法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7大类(谷物籽实、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牧草类、秸秆类和矿物质饲料)37种饲料原料共3 903个饲料样品,经预处理后用MARS6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微波消解,然后用IRIS Intrepid 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铜含量。用国家标准物质猪肝粉或黄豆粉作为参照标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饲料原料中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谷物籽实(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麦)平均铜含量为3.95 mg·kg -1(范围为2.50—5.34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碎米和米糠)平均铜含量为7.16 mg·kg -1(范围为1.62—12.13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包括膨化大豆、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亚麻粕和葵花粕)平均铜含量为16.37 mg·kg -1(范围为6.45—30.40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平均铜含量为11.14 mg·kg -1(范围为1.90—20.04 mg·kg -1);牧草类(包括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平均铜含量为7.85 mg·kg -1(范围为4.31—9.92 mg·kg -1);秸秆类(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和甘薯藤)平均铜含量为7.50 mg·kg -1(范围为3.38—13.89 mg·kg -1);矿物质饲料(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骨粉和贝壳粉)平均铜含量为6.79 mg·kg -1(范围为3.39—11.45 mg·kg -1)。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铜含量范围为1.62—30.40 mg·kg -1,而各类饲料原料铜含量分布规律是:植物性蛋白饲料(16.37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11.14 mg·kg -1)>牧草类饲料(7.85 mg·kg -1)>秸秆类饲料(7.50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7.16 mg·kg -1)>矿物质饲料(6.79 mg·kg -1)>谷物籽实(3.95 mg·kg -1)。以省(区)为单位比较,发现不同地区间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粕的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四川省玉米和大豆粕铜含量最高(分别为2.97和15.74 mg·kg -1),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分别为1.66和11.72 mg·kg -1);甘肃省小麦铜含量最高(5.61 mg·kg -1),河北省最低(4.02 mg·kg -1)。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2个饲料配方计算出基础饲粮中可提供的铜含量为5.07—6.54 mg·kg -1,如根据我国及美国NRC猪、鸡饲养标准中铜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基本可提供猪的铜营养需要,可提供鸡大部分铜的营养需要,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铜的利用率。结论 我国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差异较大,全国猪、鸡常用基础饲粮配方中铜含量可提供猪、鸡大部分的铜营养需要量。因此,建议在配制饲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同时减少铜的添加和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野苹果次生代谢产物对虫害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受到虫害胁迫诱导后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及其产生规律,为保护利用新疆野苹果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经过前期鉴定稳定遗传的抗虫株系为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测定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在自然条件下,香豆酸含量显著高于抗虫株系,含量分别为2.2×104和0.5×104 μg/mL,差异倍数达到4.4倍。反式肉桂酸、咖啡酸、香草酸、阿魏酸含量变化不大;虫害侵染胁迫条件下,羟基肉桂酰衍生物中的反式肉桂酸含量上升明显,达到极显著水平,含量分别为3.3×104和2.2×106 μg/mL,差异倍数为6.8倍。抗虫株系的咖啡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株系,提升倍数为3.8,阿魏酸含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对照株系榭皮素含量显著高于抗虫株系,达到44.3%,生物碱各组分及苯甲酸、绿原酸含量变化均不显著。【结论】新疆野苹果被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mali Mats.)侵染诱导胁迫后,羟基肉桂酰衍生物等相关次生代谢产物产生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腐酸在葡萄上应用效果及最佳施用量,为黄腐酸肥在郑艳无核葡萄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的郑艳无核葡萄为试材,黄腐酸施用量分别为0、2.5、5、11、33和100 g/株,分别于葡萄开花期、幼果期、着色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际施入.[结果]与未施黄腐酸的处理相比,施黄腐酸可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硝态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锰含量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锰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锰水平,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加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种共3 922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经微波消解后,用IRIS Intrepid 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锰含量。主要畜禽饲料原料可分为七大类,包括谷类籽实(玉米、小麦、稻谷及大麦)、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碎米、次粉、小麦麸、米糠、玉米DDGS、小麦DDGS、玉米胚芽粕及玉米蛋白粉)、植物性蛋白饲料(膨化大豆、豆粕、菜籽粕、棉粕、花生粕、亚麻粕、葵花粕)、动物性蛋白饲料(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系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秸秆类饲料(玉米秸、甘薯藤、稻秸和小麦秸)、牧草类饲料(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和矿物质饲料(石粉、磷酸氢钙、贝壳粉和骨粉)。结果 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锰含量范围为0.4—1 104.8 mg·kg -1,各类饲料原料锰含量分布规律是:矿物质饲料(335.4 mg·kg -1)>秸秆类饲料(180.8 mg·kg -1)>谷类籽实加工副产品(75.9 mg·kg -1)>牧草类饲料(53.3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44.5 mg·kg -1)>谷类籽实(38.7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19.6 mg·kg -1)。在同一类饲料中,不同种饲料的锰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3),其中谷类籽实饲料锰含量以稻谷最高(77.7 mg·kg -1),玉米最低(5.7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锰含量以米糠最高(166.0 mg·kg -1),玉米蛋白粉最低(4.6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锰含量以菜籽粕最高(68.0 mg·kg -1),棉粕最低(27.0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锰含量以鱼粉最高(48.5 mg·kg -1),血球蛋白粉最低(0.4 mg·kg -1);秸秆类饲料锰含量以稻秸最高(458.1 mg·kg -1),小麦秸最低(37.8 mg·kg -1);牧草类饲料锰含量以羊草最高(89.1 mg·kg -1),苜蓿最低(33.0 mg·kg -1);矿物质饲料锰含量以磷酸氢钙最高(1 104.8 mg·kg -1),骨粉最低(16.9 mg·kg -1)。通过比较不同省(区)玉米、小麦和豆粕的锰含量发现,不同省(区)玉米及豆粕的锰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004),其中贵州省玉米锰含量最高(7.9 mg·kg -1),而内蒙古自治区最低(4.2 mg·kg -1);浙江省豆粕锰含量最高(48.3 mg·kg -1),广东省最低(34.4 mg·kg -1)。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42个饲料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中锰含量范围为14.4—32.1 mg·kg -1,如按我国猪、鸡饲养标准或美国NRC锰营养需要量要求,基础饲粮中锰含量可提供鸡的锰营养需要约1/4,可提供猪全部锰营养需要,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锰的利用率。结论 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锰含量差异较大,全国各地常用配方中的基础饲粮中锰含量可提供鸡部分锰营养需要量及猪全部锰营养需要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锰总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同时减少锰的添加和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