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春棚一号"为试材,采用单干整枝的方式,研究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并减少留果数有利于早春大棚番茄的前期生长,株高降低,茎粗、叶长增加,使植株粗壮,加速了第一穗果实的膨大,提高了前期产量;改善了品质,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增加。增加密度、减少留果数不利于植株中后期生长,植株细高,表现出徒长现象。综合产量、效益以及品质,筛选出早春大棚番茄生产宜采用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且保留2穗果的栽培方式更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密度下东西向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蔬菜轻简、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试验采用适合温室机械化作业的东西向起垄种植番茄,设密度和不同位置2个因素,主因素为普通稀植(3.3万株·hm-2,留4穗果)和矮化密植(6.6万株·hm-2,留3穗果),副因素为4个不同位置的种植畦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负载量对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自然开心形树形的金陵黄露桃为试材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T1,留果约150个/株;T2,留果约250个/株;T3,留果约300个/株;T4,留果约350个/株,单株重复,每处理重复6次。结果表明:T4处理产量较高,但单果重最低;T1处理产量最低,但单果重最高;T2处理产量相对较低,但单果重相对较高;T3处理产量相对较高,但单果重相对较低。T1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较高。T2和T3处理果实内在品质均略低于T1处理。负载量对果实着色程度影响不显著。可见,盛果期金陵黄露桃负载量为每株约150个果实时(每667 m2产量约1 300 kg),产量较低,但可生产出较大果个的果实,品质较好;每株250~300个果实时(每667 m2产量2 000~2 400 kg),可保证较高的产量和较大的果个。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越夏茬土壤起垄纸膜覆盖条件下,对番茄单双行种植和株行距参数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种植结构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及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以期探索日光温室纸膜覆盖下番茄适宜种植结构。结果表明:单行种植模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显著增加,最低密度处理(3.00株·m-2)产量最高。双行种植模式下,密度处理对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最高密度处理(3.90株·m-2)产量最高。在最高密度处理下,番茄在0~20 cm土层的根系占总根系量85%以上,双行模式的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单行种植模式,差异主要表现在0~10 cm土层内。单行低密度处理和双行高密度处理产量较高且相近,但双行低密度种植模式利用根系生物量积累,种苗成本低,利于管理,因此在宁夏日光温室番茄越夏南北垄向栽培中,推荐采用3.00株·m-2密度、单行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越冬栽培番茄在低温弱光的生长环境下,常发生落花落果问题,施用外源激素可有效防治落花落果,选取4种外源激素为试材,以大果型、小果型2个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配制3种浓度对番茄进行蘸花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番茄坐果率、畸形果率及番茄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较适合的外源激素及其适宜浓度。结果表明:整体上,对于小果型番茄,15mg·L~(-1)番茄灵理处的第3、4、5、6穗果的坐果率均较高,对于大果型番茄,各处理间第3、4穗果的坐果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上以20mg·L~(-1)的2,4-D、15mg·L~(-1)的番茄灵处理的坐果率较高,15mg·L~(-1)的番茄灵、15mg·L~(-1)的新保花保果乐处理的畸形果率为零。在大果型中,15mg·L~(-1)番茄灵处理的果实横径和纵径较大,10mg·L~(-1)的丰达处理果形指数较大,接近于椭圆形。小果型番茄果实横、纵径和果形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0mg·L~(-1)2,4-D处理的大果型番茄产量较高,667m2产量为4 548.33kg,15mg·L~(-1)番茄灵处理的小果型产量较高,667m2产量为2 992.53kg。  相似文献   

6.
利用发酵菇渣作基质,研究了不同果穗数番茄间作西葫芦的效果。在6个月内,设计栽培留1穗果的番茄3茬、留2穗果和3穗果番茄各2茬、留4穗果和5穗果番茄各1茬,分别间作西葫芦2茬。比较结果显示:留3穗果番茄栽培2茬间作2茬西葫芦的种植模式总产量最高,667 m~2番茄产量达12 558 kg,西葫芦产量7 456 kg,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宁夏地区传统番茄种植采用单杆整枝,一般主枝留至6、7穗果后开始封顶,而双杆整枝技术主枝留6穗果,侧枝留4穗果,待6穗花时封顶。采用双杆整枝可使节位降低,避免植株养分供应不足,缩短采摘期,使得番茄上市时间提前,同时可增加番茄坐果量及产量。较宁夏传统栽培技术,667m2产量预计可达1.25~1.5万kg,提高约30%~40%;商品率达90%以上。双杆整枝单株产量平均在6.5kg,而单杆整枝单株产量平均在5kg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设置单次灌水量分别为75、150、225、300、375m~3·hm~(-2),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的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番茄合理节水灌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指标对灌水量处理的反应具有阶段性。在番茄需水量较大的盛果期株高、Fv/Fm和光合速率显现缺水限制效应,荧光反应显现进入采收期以后,而叶片数则在第5穗果坐果到摘心前显现。灌水量与番茄产量及田间耗水量均为二次曲线关系,灌水量低于75m~3·hm~(-2)显著降低产量,低于对照26.72%;随着灌水减少,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相比增高16.19%~121.62%。综合考虑番茄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秋冬茬温室番茄覆膜沟灌方式灌溉以灌水量为930~1 230m~3·hm~(-2)。  相似文献   

9.
路涛  余宏军  李强  蒋卫杰 《园艺学报》2022,(6):1261-1274
通过研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椰糠栽培中不同留叶数和留果数对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获得最佳功能叶片和果实保有量,为改善设施番茄生产轻简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大果型番茄‘粉抗1号’为试验材料,统一留7穗果打顶,从上向下留7、9、11完全展开功能叶和每穗留3果(共21果)和4果(共28果)等共6个处理,对不同冠层叶片光合和呼吸、叶片和果实发育特征、果实品质和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植株株高和茎粗在打顶后无显著差异。留9叶21果和9叶28果处理中部冠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CO2饱和点(CSP)、表观量子效率(AQE)和羧化效率(C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暗呼吸速率(Rd)较低,底部冠层叶片上述参数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以留7叶21果和7叶28果处理为优。留9叶28果处理单株果实产量、单栽培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糖酸比表现稳定且最优。综上,华北地区设施番茄生产中,留7穗打顶,以保留9片功能叶,每果穗上保留4个果实为最佳叶果量调控方式,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番茄群体结构,利于光合色素合成和积累,有效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番茄产量并保持...  相似文献   

10.
随高价番茄种子和工厂化穴盘苗的普及推广,菜农在棚栽番茄时,单位面积种植株数日趋减少,从而单株果穗数、每穗留果数及单果重就成为决定番茄产量高低的主导因素。而出售番茄价格高低又成为能否获取高效益的制约条件。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有花就点,有果就留,每穗点6~8个花,选留3-5个果,被番茄种植户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生产过程中缺乏合理施氮参数的问题,开展了不同追氮量对北京地区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樱桃番茄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以樱桃番茄品种千禧和红玉为试验材料,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正常追氮量,设置不追氮(CK)、50%正常追氮量(50%N)、正常追氮量(N)和150%正常追氮量(150%N)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不追氮肥的对照相比,追氮可以提高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与N处理相比,50%N处理可以提高樱桃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且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影响不显著。因此,在接近本土壤状况和有机肥基施条件下,以樱桃番茄千禧作为栽培品种,冬春茬目标产量为45000kg·hm~(-2),建议追肥量为N120kg·hm~(-2),P_2O_(5)75kg·hm~(-2),K_2O360kg·hm~(-2);以樱桃番茄红玉作为栽培品种,秋冬茬目标产量为60000kg·hm~(-2),建议追肥量为N135kg·hm~(-2),P_2O_590kg·hm~(-2),K_2O405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密度下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变化分析,筛选出适宜2—5月番茄短季节高密度高品质栽培的适宜密度,从而为昌平地区草莓生产后期及空闲期提供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选择。结果表明:在2—5月短季节高密度无土栽培(留2穗果)模式下,667 m2定植量在8 000株时,番茄凯德6361的产量最高(6 390.5 kg),糖分含量最高(52.7 g/kg),是标准值的2倍以上(标准范围15~25 g/kg),糖酸比达到14.01,口感较好,较适宜鲜食生产选用;667 m~2定植量在10 000株时,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达到127.735μg/g,单果质量为151.0 g,667 m~2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较适宜进行托盘包装后作为功能型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和果穗数对日光温室番茄冠层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保红一号”番茄为试材,采用单干整枝方式研究不同密度和果穗数对日光温室番茄功能叶片冠层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在植株上、中、下部冠层间随不同密度的冠高和叶位差异明显.中、上部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高,下部低,3 000株/667m2(留5穗果)各冠层叶位间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表现出冠层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最高.表明适合阿克苏地区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适宜密度为3 000株/667m2(留5穗果),总产量最高,达到7 806.3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鱼台县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生长期长,一般单株留果8~10穗.每667一产量大都在10 000kg上下,效益12 000~15 000元.2000年引进以色列品种加茜亚等,因穗间距较长,一般只能留6~7穗果便爬满了架(或吊绳).笔者采取落蔓栽培,共留14穗果,5月底结束,467m2面积毛收入16 600元,折每667m2收入23 700元.比不落蔓留两茬果的一般增产40%以上.主要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对封闭式槽培黄瓜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农26"黄瓜为试材,采用封闭式槽培循环供液系统,设定低密度33 330株·hm-2(T1)、中密度49 995株·hm-2(T2)与高密度66 660株·hm-2(T3)3个种植密度处理,通过测定黄瓜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指标,结合叶片显微结构、叶片衰老速度及叶面积指数等分析,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期为黄瓜封闭式无土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黄瓜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及产量增高,而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单株产量降低。与T3处理相比,T2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群体光合速率较高,栅栏组织较为发达,表现了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T2处理果实的果形指数、含水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且T2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3处理提高了黄瓜总产量,但果实单株产量与品质显著低于T1、T2处理。综上,中密度49 995株·hm-2处理的叶片结构较好,植株上下层叶片光合能力强,能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蜂糖李幼果期不同留果量对蜂糖李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花后1个月,疏除整株幼果的1/5(T1)、1/4(T2)、1/3(T3),以不疏果处理为对照。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之间的着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T3处理的着果率和单果质量最高,分别为76%和77.93 g。T1、T3、T2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4.54、23.24、17.95 kg,显著高于CK的13.21 kg。疏果处理能提高果实的纵横径,而对果形指数无影响,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疏除全株幼果的1/3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着果率、单果质量及产量,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都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变塑料大棚内番茄传统的栽培方法,人为控制植株高度、增加种植密度、只留1穗果、促进早熟,对番茄营养生长和开花进程无不良影响。本试验中,T1处理(每666.7m2栽6000株、留1穗果、果上留3片叶摘心)总产量虽低于对照,但前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郑番1203是以T12-6为母本,TY1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无限生长型晚熟粉果番茄一代杂种。商品性好,裂果率低,叶色深绿,生长势强,果实粉红色,幼果无绿果肩,果实高圆,果面光滑,硬度高,平均单果质量198g。含有Ty1、Ty3a和Cf9抗病基因,田间表现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和叶霉病。VC含量155.4mg·kg~(-1),可溶性固形物4.2%,品质优。早春种植产量6200kg·(667m~2)~(-1)左右,秋延后种植产量4100kg·(667m~2)~(-1)左右,适宜我国北方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GA3 +CPPU结合疏果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20mg·L~(-1))+不同浓度氯吡脲CPPU(1.0、3.0、5.0mg·L~(-1))处理与单穗不同留果量处理(单穗50、65、80粒)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葡萄果穗及果粒性状、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次对果穗浸蘸GA320mg·L~(-1)+CPPU 3.0mg·L~(-1),单穗留果量为65粒和80粒时均较对照显著使果粒增大、总酸含量降低,总花色素含量升高,同时果形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单穗留果量为65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单穗留果量为80粒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每穗留果65粒,果实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口感最好。表明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单穗留果65粒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而其它处理在不同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日光温室黄瓜氮(N)、磷(P_2O_5)、钾(K_2O)的适宜施用量,采用三因子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_2O_5、K_2O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N、P_2O_5、K_2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黄瓜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N、P_2O_5、K_2O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当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861.5 kg·hm~(-2)、306.1 kg·hm~(-2)和1 082.0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降至0;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688.4 kg·hm~(-2)、320.2 kg·hm~(-2)和1 230.2 kg·hm~(-2)时,边际品质效应降为0。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产量达138 000 kg·hm~(-2)以上,同时品质综合评分达到88分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665.5~827.6 kg·hm~(-2),P_2O_5 267.9~334.3 kg·hm~(-2),K_2O 1 043.1~1 235.0 kg·hm~(-2),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为1︰0.40︰1.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