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项目成果: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承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等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以水稻育种为例,一个新品种的培育每年要从上万份种子材料里筛选,花费时间少则七八年,多则上十年,其间除了在实验室就是下田地。只有真正踏实做研究的人,才能在育种的道路上走下去。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相似文献   

2.
高寒山区"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河池市高寒山区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近年来在东兰、南丹、天峨、凤山等县实施"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与示范,一年三熟每666.7m2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单季稻每666.7m2增收2556.4元。为河池市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1996年到2005年,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国际水稻所引进"超级稻"材料297份,经过多年、多代系统选育和杂交改良,育成水稻新品种2个、新品系6个;通过直接或间接对这些超级稻材料评价与利用,提高了玉溪市水稻育种和生产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实现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  相似文献   

5.
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多数亚洲国家将高产作为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1]。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了水稻新株型育种[2],后被媒体宣传为超级稻。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借鉴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育种经验,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问鼎已连续三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农资领域科技创新成绩喜人。据了解,由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单位申报的"罗布泊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19年来,超级稻试验产量高歌猛进,中国稻谷总产量和单产却未见显著提高。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与1000公斤的试验水平相去甚远。在安徽,隆平高科的超级稻出现大面积绝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超级稻"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百亩方实现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  相似文献   

9.
李约瑟博士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孜孜不倦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做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与概括,对世界了解中国,消除误解与偏见作了极好的宣传.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不存在"拔高"或"说好话"的倾向.他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被译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无不妥.否定"李约瑟难题"缺乏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 《新农村》2012,(11):56
最近,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等部门、单位派出的专家团对袁隆平院士主持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两优389"品种制种进行了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超级稻种子"两优389"组合2012年的平均亩产达到了253千克。专家们综合3年以来的数据正式认定:国内制种单产最高的超级稻组合诞生,国家"火炬计划"首个超级稻项目  相似文献   

11.
1 "矮败小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刘秉华主持的"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荣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刘秉华及其研究团队经历近30年的系统研究,创造出矮败小麦,建立了基于矮败小麦的高效育种方法.通过科研协作,到2009年育成小麦新品种42个,推广面积1.85亿亩.  相似文献   

12.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在农业部举行的报告会上说:我们能够提前两年实现超级稻大面积试种,平均单产将达到12 000kg/hm2。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国家"863"科技项目"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进展情况。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并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我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起步虽晚却进展迅速。在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湖南杂交水稻工程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下,这个研究项目集中了全国20多家协作单位数千名育种家协同攻关,并获得两届总理基金直接拨款支持。 据介绍,我国制定的超级稻研究计划分为两期,第一期目标是实现大面积试种,达到平均单产10 500kg/hm2,这一目标已经在1999年如期完成并通过了国家验收。这是我国超级稻项目的重大收获,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袁隆平说,目前在他们的试验田里,已经出现比10 500kg/hm2增产7%~10%的势头,同时他们又有了一种新的栽培技术,可促进水稻增产10%左右,计划于2005年完成的第二期目标能够提前两年实现。 (本刊辑)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对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带头人陈温福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主持的"东北超级粳稻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示范"和"东北地区水稻万亩连片单产700千克示范"项目喜获成功,东北超级稻初步实现了由小面积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08,(6):44-44
<正>2007年,对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带头人陈温福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主持的"东北超级粳稻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示范"和"东北地区水稻万亩连片单产700千克示范"项目喜获成功,东北超级稻初步实现了由小面积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3414"肥料试验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取得有关施肥参数,建立超级稻施肥模型,应用"3414"设计方案对超级稻两优培九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以施肥量高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对超级稻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大于磷肥。建议玉林市超级稻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240.0kg/hm2、P2O590.0kg/hm2、K2O 255.0kg/hm2。同时要掌握好施肥时期和比例,特别是后期适宜施氮,保证超级稻各个生长期所需氮素。  相似文献   

16.
"国稻6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恢复系"R8006"与不育系"内香2A"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而成的三系超级杂交稻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并破格参加全国区试.该组合全生育期平均约126d,比汕优63迟4d左右;最高产量超12t/hm2;株型理想,茎秆挺拔、粗壮,抗倒能力强;同时表现出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优.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稀植.精确施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将在黑龙江省开展耐冷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研究,力争培育出适应寒区生态条件的"绿色超级稻".此项研究将立足于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寒地作物遗传规律,克隆植物特异基因,改良寒地作物遗传特性,创造寒地作物育种新材料,培育满足寒地种植业需要的水稻新品种.与我国其它地区的"绿色超级稻"不同的是,"寒区绿色超级稻"并非杂交稻,而属于纯系品种,是适应黑龙江生态条件的绿色超级水稻,基本不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且抗旱.不仅对黑龙江的粮食生产,而且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2014年9月30日宣布取得重大突破:该课题最新成果"Y两优900"湖南隆回百亩高产示范片,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测产,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到1006.1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单产过千公斤的目标,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的重大突破。据悉,"Y两优900"是通过进一步塑造理想株型和扩大利用籼梗亚种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家重视。该文主要从超级稻研究的历史、超级稻概念、超级稻育种途径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超级稻的研究进展。结合连云港市超级稻的育种实践和水稻高产栽培的经验,提出了连云港市发展超级稻的意见和江苏省淮北地区超级中粳水稻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池市喀斯特山区农田一年一熟、低产低收的种植模式,2003年以来在岩溶山区的稻田实施了“超级稻-油葵-萝卜”高产高效栽培课题研究,经过3年的示范,探索出一条“资源合理利用、粮经高效搭配、农田多熟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