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的原理、优势,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提取分离技术。作者对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有效成分(如挥发油、多酚、果胶、内酯、蒽醌等)和食品副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并对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木材亚-超临界流体非等温萃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学仁  李坚 《林业科学》2002,38(4):117-124
在半连续实验装置上 ,运用非等温动态萃取技术 ,进行了木材亚 超临界乙醇 (有或无水 )萃取特性的研究 ,主要考察了压力和水对木材亚 超临界乙醇萃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主要萃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 1阶段温度范围为 2 0 0℃~ 2 80℃ ,在 2 5 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 ;第 2阶段温度范围为 2 80℃~ 380℃ ,在 35 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 ,该阶段同时生成大量气体。提高压力或增加混合溶剂中水的摩尔分数均能使木材转化率和萃取物产率增加 ,气体产率降低。压力效应主要体现在 2 5 0℃以后 ,而水效应主要体现在 30 0℃以前。通过温度、压力和混合溶剂中水的摩尔分数等过程变量的调控 ,亚 超临界萃取技术可适合不同产业目的的木材资源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木材亚-超临界动态萃取过程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连续萃取装置上 ,采用非等温实验技术 ,以乙醇或乙醇 水为溶剂 ,对兴安落叶松木材亚 超临界动态萃取过程进行了解析。在 32 0~ 360℃范围内 ,反应系统有明显的热效应产生 ,经木材组分的热分析证实 ,这是木材组分剧烈热分解的缘故。依据木材萃取速率、产物特性和萃取机制 ,构建了木材亚 超临界萃取过程模型。小于 12 0℃进行的是木材中低分子物质的物理溶解 ,12 0~ 2 0 0℃进行的是木材中高分子物质的化学降解 ,2 0 0~ 2 75℃进行的是木材中高分子物质的化学降解和热降解 ,2 75~ 370℃进行的是木材中高分子物质的热分解 ,大于 370℃进行的是木材组分的进一步炭化或煅烧及乙醇溶剂分子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5.
栀子果实是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也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推动栀子果高值化利用,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栀子果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重点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对栀子果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果油的最佳亚临界条件为:溶剂丁烷,筛网目数60目,料液比1∶5(g∶mL),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萃取4次。在此条件下,栀子果油提取率为93.02%。本研究可为亚临界萃取工艺在栀子果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肉桂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1 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进行肉桂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研究。考察了提取条件对肉桂精油提取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得到肉桂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最佳工艺:原料粒径0.3 mm,装料量175 g,提取温度132℃,提取时间38 min,压力5 MPa,此条件下肉桂精油提取得率1.83%,肉桂醛得率为1.1521%(11.521 mg/g);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提取时间相当于水蒸气蒸馏法的1/6,肉桂精油得率提高了15.8%,肉桂醛得率提高了28.4%。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半连续实验装置上,采用非等温萃取技术,研究了通过亚临界和超临界乙醇萃取的木材动力态转化,主要考察了压力对木材亚临界和超临界乙醇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主要萃取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范围为200-280℃,在25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第二阶段温度范围为280-380℃,在35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在该阶段同时还生成大量气体。随着压力的增加,木材转化和萃取物产率增加,气体产率减少。压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50℃以后。从工程的观点看,通过过程参数如温度和压力的调控,亚临界和超临界萃取工艺可适于木材资源的不同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8.
松树皮多酚的亚临界水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亚临界水从松树皮中提取多酚,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亚临界水提取所得松树皮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取松树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50℃、提取时间5min、液料比20∶ 1(mL∶g)、提取压力4MPa,多酚的提取得...  相似文献   

9.
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亚临界萃取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含量差异,对比不同工艺油茶籽油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葵花籽油自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质量分数分别为6.26、1.70和8.33 mg/g;亚临界油茶籽油的DPPH.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5.39 g/L(VE0.02 g/L),与压榨毛油相当,而明显低于市售精炼油茶籽油(21.66 g/L),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同时亚临界油茶籽油抑制葵花籽油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能力强于压榨毛油和市售精炼油茶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有利于维持茶油产品的的抗氧化能力,在油茶籽油的加工过程中,亚临界萃取工艺在茶油产品生产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亚临界水提取协同大孔树脂纯化杨树芽总黄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亚临界水提取-大孔树脂纯化联用技术对杨树芽中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以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的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水对杨树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从4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总黄酮有最佳分离纯化效果的一种树脂,研究其对总黄酮静态和动态吸咐以及解吸效果。结果表明,5 MPa下亚临界水提取杨树芽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80℃、提取时间10 min、液料比30∶1(mL∶g),总黄酮的粗品提取得率为11.83%,纯度为13.16%。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出最有效的HP-20树脂分离纯化杨树芽总黄酮,通过动态吸附试验确定应用HP-20树脂吸附分离杨树芽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为4 g/L,流速为60 mL/h,pH值为2~3,此时吸附量为42.69 g/L洗脱剂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0%,解吸率为93.91%,经纯化后总黄酮的纯度为49.28%。  相似文献   

11.
东北红豆杉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得到珍贵药用植物东北红豆杉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KT、IBA、NAA等植物激素对东北红豆杉的茎尖和休眠枝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茎尖的芽分化与生长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不太敏感。IBA和NAA对茎尖分化无明显差异,6-BA较有利于芽的生长分化,而KT有利于产生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13.
1苗木培育1 1田间扦插育苗技术母树选择: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可供采穗的优良母树的标准是:优树年龄为90~140a;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大于12c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大于0 40cm;活枝下高小于310cm;形率大于0 68;穗条年龄2~4a;插穗粗度2 3~3 5cm。扦插基质:砂、蛭石、珍珠岩等  相似文献   

14.
在紫杉育苗技术中,幼苗移栽是其关键环节。章从整地、移栽、搭棚遮荫、苗期管理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紫杉幼苗移栽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北红豆杉不同基质、不同蘸根处理扦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1年半木质化的枝条为插穗,以河沙+草炭土为基质,速蘸质量分数为1.0×10^-3的吲哚丁酸,生根率达95%,移栽成苗率77%,为东北红豆杉繁殖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3月中旬,选择优良植株带踵采集1 a生新梢作为插穗,用100×10-6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2 h,当大棚温室内(无采暖设施)气温稳定在15℃以上、10 cm深土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扦插育苗,40~60 d插穗即可生根,生根率可达85%以上。第三年可移入圃地继续进行苗木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以东北红豆杉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光合速率日变化、不同光照强度的光合生理响应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雌株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形,雄株呈双峰形,并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东北红豆杉光饱和点为52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3.769μmol·m-2·s-1,具有很强的耐阴性;雌株与雄株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的(潜在)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基本相同,而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雌株较雄株略高。雌雄株之间的各参数Fv/Fm、Fv'/Fm'、qN、qP、φPsⅡ、ETR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雌雄株光系统II(Ps II)的变化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利用ABT-1号生根粉的不同处理方式(速蘸或浸泡)对来自不同龄母树的东北红豆杉插穗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处理方式为ABT-1号生根粉1 000 mg/L溶液速蘸和ABT-1号生根粉100 mg/L溶液浸泡30 min 2种,对照处理为清水浸泡;插穗分别选择来自3年生和30年生东北红豆杉母树的当年生嫩枝。试验结果表明:ABT-1号生根粉处理东北红豆杉当年生嫩枝插穗,可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在0.05显著性水平下,ABT-1号生根粉不同处理方式对扦插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不同龄母树对扦插成活率影响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综合结果,认为用ABT-1号生根粉1 000 mg/L溶液速蘸3年生东北红豆杉幼树当年生嫩枝为较佳扦插方式,扦插成活率可逾95%。  相似文献   

19.
相同种源不同无性系东北红豆杉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王金国 《林业科技》2011,36(6):10-12
对相同种源不同无性系东北红豆杉生长规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树高和冠幅生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地径生长由于扦插苗造林形成灌木,所以差异不大;不同个体生长状况各异,规律性不明显;相同种源红豆杉个体表现出不同的变异程度,且不同生长指标变异的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从红松林下新鲜子实体上分离纯化得到的两株外生菌根菌WSJ-1和WSJ-3进行ITS序列分析,确定其分别为赭丝膜菌(Cortinarius russus)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采用打孔注菌法,将两株外生菌根菌分别与东北红豆杉幼苗共同培养,研究其对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赭丝膜菌与美味牛肝菌均可与红豆杉幼苗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分别为46.7%和35.0%;接种赭丝膜菌与美味牛肝菌后,均能显著提高东北红豆杉幼苗的鲜重、干重、苗高和地径的性状(P<0.05),其中赭丝膜菌效果优于美味牛肝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