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海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尖线虫病是由食入异尖线虫科某些属的活的第3期幼虫感染而引起的,最早由荷兰的VanThiel[1]报道,随后大量病例在日本、韩国和法国等国出现.该病属于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大量存在于海洋动物中.人感染异尖线虫主要是由于生食海鱼,吃进的部分异尖线虫侵入消化道壁,有的甚至可以穿过消化道壁,侵入腹腔,引起的症状主要是急腹症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恶心、腹泻等.  相似文献   

2.
异尖线虫病是由食入异尖线虫科某些属的活的第三期幼虫感染而引起的,最早由荷兰的Van Thiel报道,随后大量病例在日本、韩国和法国等国家出现。该病属于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大量存在于海洋动物中。到目前为止根据报道可以感染人的异尖线虫主  相似文献   

3.
异尖线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异尖线虫Ⅲ期幼虫的海鱼而引起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报道我国沿海地区海鱼仍有异尖线虫感染,为了解我国黄海海域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的寄生情况,于2017年3―10月对该地市售海鱼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与PCR鉴定。随机选取本地海鲜市场采购的不同种类海鱼,剖检鱼体、分离其内脏和肌肉中Ⅲ期幼虫;应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19种海鱼中有11种被检出有异尖线虫感染(57.89%),海鱼的总检出率为37.89%,带鱼、小黄花鱼、梭鱼、黑鱼检出率最高为100.00%,鲳鱼、鲈鱼、鮟鱇鱼、海鲫鱼、沙丁鱼、黄姑鱼、白姑鱼、巴浪鱼均未检出异尖线虫;阳性海鱼平均感染强度为5.24条/尾,总体平均感染强度为1.99条/尾,带鱼感染强度最高为10.60条/尾;感染部位以肠和肠系膜最为严重,占虫体数67.55%。多重PCR鉴定本次获得的虫体为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伪地新线虫和内湾宫脂线虫,其中简单异尖线虫为优势种。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本次调查为连云港市人群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异尖线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进境船舶中检出鱼异尖线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尖线虫是寄生于海水鱼类的一种寄生虫,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异尖线虫病,该病属于我国禁止进境的动物二类寄生虫病.本病为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周而复始地在海洋中的哺乳类、甲壳类、鱼类中发生.人类主要是生食海鱼,或将鱼的内脏用于喂养畜禽以及其他经济动物,而导致食入异尖线虫引起感染发病.本病的发生与寄生异尖科线虫的鱼类宿主分布及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及其岛屿.而与我国相邻的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均有发生.1992年6月8日我国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18条规定,制定公布了《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基于异尖线虫病对我国的公共卫生有着极其重要影响,首次将海水鱼类中的异尖线虫病列入我国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这也是其中唯一的寄生虫病.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检疫以来,许多口岸纷纷从进口的或进境国际航行船舶食品舱中的海水鱼类体内检出异尖线虫,充分说明了必须加强对海水鱼类异尖线虫的检疫,防止本病传入我国,危害人体健康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连云港口岸于1998年5月首次从塞浦路斯籍进境国际航行船舶中的鳕鱼体内检出异尖线虫,之后在掌握了异尖线虫的正确检疫方法后,大大地提高了本病的检出率,到1999年11月30日止共检出异尖线虫139艘次,占我局一、二类、三类检疫疫情总数的54.3%.下面将1998~1999年连云港口岸进境船舶鱼异尖线虫的检出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鸡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由异刺线虫科(Heter-akidae)异刺线虫属(Heterakis)的鸡异刺线虫(H.gallinae)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鸡异刺线虫不仅自身可单独致家禽发病,且它的虫卵还能携带组织滴虫,成为鸡组织滴虫病的传播者。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纽扣状溃疡。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5):119-122
为了解舟山口岸进出境鱼类自然感染异尖线虫情况,取进出境各种鱼类1 152尾,解剖鱼体进行检查。检获虫体清洗后,用70%酒精固定,在显微镜下鉴定。结果显示检出645尾感染异尖线虫幼虫,总感染率为55.99%(645/1 152),发现检出10 065条异尖线虫幼虫,总感染强度为15.60(10 065/645)。调查结果表明,进出境鱼类异尖线虫的感染率较高,生食海鱼时,应注意对异尖线虫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姚永华 《猪业科学》2002,19(7):41-42
异尖线虫病(disease of anisakis)是由异尖科线虫蚴寄生于人或陆地脊椎动物消化系统导致宿主表现各种临床症状的寄生虫病.该病是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周而复始地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甲壳动物、鱼类中发生.生食被异尖线虫感染的海鱼,或用内脏喂养宠物、畜禽和其它经济动物,会造成人和其它动物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张鹏 《中国家禽》2012,34(17):50-51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俗称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纽扣状溃疡。鸡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异刺线虫科异刺线虫属的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而引发的寄生虫病。这两种寄  相似文献   

9.
张鹏 《山东家禽》2012,(2):29-30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俗称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纽扣状溃疡。鸡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异刺线虫科异刺线虫属的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而引发的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病可单独发病亦可混合感染.常发于雏鸡,  相似文献   

10.
异尖线虫是海水鱼类的寄生虫,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即异尖线虫病,该病属于我国禁止进境的动物二类寄生虫病。由于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有食生鱼的习惯,因此该病对公共卫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992年我国将该病列入《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检疫以来,许多口岸纷纷从进境海水鱼体内检出异尖线虫。1998年5月我港首次从塞浦路斯籍进境船舶食品仓鲤鱼中检出异尖线虫并掌握了本病的检疫方法,提高了检出率,到12月31日止共检出异尖线虫72艘次,占我局一、二类、三类疫情总…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黑龙江省某鹅场莱茵鹅盲肠内的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然后采取PCR方法扩增虫体核糖体ITS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并以ITS序列为标记基因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该线虫与其他虫体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虫体为异形同刺线虫(Ganguleterakis dispar),该线虫ITS序列全长为957 bp,其中ITS-1,5.8S和ITS-2大小分别为424 bp,157 bp和376 bp。应用BI,MP,NJ 3种方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相同,在尖尾目线虫的分支中,本研究的5条异形同刺线虫聚集在一起,与同科的鸡异刺线虫亲缘关系较海绵异刺线虫和Heterakis dahomensis接近。该结果为禽类异形同刺线虫病的分子鉴别诊断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毛尾线虫病又称毛首线虫病,是由毛尾科(Trichuridae)毛尾属(Trichuris)的线虫寄生于家畜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1])。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均有其特定种类的毛尾线虫寄生。猪毛尾线虫病是由猪毛尾线虫(T. suis)引起的,在我国各地猪群都有发生,以断奶后4个月的育肥猪感染率最高。其致病机  相似文献   

13.
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胃内而引起的线虫病,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4.
鸡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虫病,是由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于鸡盲肠中引起的。火鸡、鸭、鹅也可感染,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异刺线虫是通常寄生于鸡的蠕虫,不仅本身能引起鸡发病,而且其虫卵还能携带鸡组织滴虫,鸡吞了这种含有组织滴虫的虫卵后,就会发生组织滴虫病。  相似文献   

15.
<正>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虫病,是由异刺科(Heterakidae)异刺属(Heterakis)的异刺线虫(H.gallinae)寄生于鸡、火鸡、鸭、鹅等家禽、鸟类的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除该虫本身可使家禽致病外,它的虫卵还能携带组织滴虫[1]。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肝脏的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野雉、孔雀和鹌鹑等鸟类也有发生,但目前国内有  相似文献   

16.
眼吸吮线虫病,即吸吮线虫病是由吸吮科、吸吮属的多种吸吮线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及人的眼部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常见虫种有:丽嫩吸吮线虫又称结膜吸吮线虫,主要见于犬、猫、狐、人、貂等多种动物加利福利亚吸吮线虫寄生于犬、猫、熊、狼、狐等动物和人罗氏吸吮线虫,主要见于黄牛、水牛;孟氏尖旋线虫,见于鸡、火鸡和孔雀。  相似文献   

17.
鸡组织滴虫病又叫盲肠肝炎,传染性肝炎,或叫黑头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产生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坏死溃疡病灶.鸡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异刺科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在禽类的盲肠而引发的寄生虫病.讷河市讷河镇一养殖场的鸡发生了黑头病和异刺线虫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异剌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异刺科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在鸡的盲肠而引发的寄生虫病,可引起盲肠炎和下痢。虫体较小,白色或淡黄色,雄虫长5~13毫米,雌虫长约10~15毫米,虫卯为椭圆形,灰褐色,壳厚,具有两层膜,卵细胞内带有小的颗粒,大小为50~70微米×30~39微米。  相似文献   

19.
1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 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猪胃而引起的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胃线虫少量寄生时患猪症状不明显。患猪,尤其是幼猪,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