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及其技术体系与调控机制、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案例简析了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2.
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其建设原则。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应以水土保持为前提,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适地适林,搞好植被建设;加强梯田、淤地坝建设,扩大杂粮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同时应加强果园建设与管护,加强畜牧建设,稳定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建立商品性果树、畜牧和设施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商品型生态农业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建设商品型生态农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促使农民自觉地进行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此,笔从理论上分析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机制及黄土高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阶段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与黄土高原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水土保持为主要手段,以建设良性生态经济系统为中心,形成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针对水土流失而提出的,是为了突出水土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能效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为例,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中农田、人工林草地、畜牧业子系统能量投入与产出,指出提高本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能效的途径在于:1.加强水土流失综合,建立稳定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2.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3.合理增加投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6.
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通过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将农林牧用地比例由1983年的1:0.3:0.5调整到1990年的1:0.98:1.2,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扭转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万t/km2减少为6500t/km~2,粮食产量达2175~3225kg/hm~2,人均产粮由420.2kg提高到601.5kg,1990年人均纯收入达667元。该文以纸坊沟为例,论述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结构和功能及实施途径,提出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要求达到的指标,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进一步治理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内涵,原则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以澧水充域慈利县为例,结合该流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潜力,优势与障碍因子分析,因地制宜设计了没类型的水土保型生态农业设计模式,并分析了模式的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几年来在陕北安塞县水土保持实验区的试验、示范和生产治理的结果,按照半干旱地区的特点,系统地探讨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问题,包括土壤水分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人工林对土层的干燥状况,规划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尽力发展旱作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坡耕地的治理和陡坡地退耕还林等。文中提出并讨论了保护农业环境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试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高尔维(青海省海东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平安县810600)水土流失是山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因素,常引发两个恶性循环,一是广种薄收,二是贫困落后。所以,山区问题的根本解决,就必须从治本入手,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和树立水土保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略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怎样搞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究竟怎样做,我想可分这样几个步骤: 1.深入调查,弄清情况。只谈生态农业,无论在什么地区都可以搞。但要搞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就必须首先弄清该地区是否有水土流失或有潜在的水土流失,如果都没有,那你要在那里搞,就成为无的放矢了。所以,事先要弄清那里有无水土流失或有无潜在的水土流失,然后再确定是否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部黄土丘陵区人工和天然草地对不同类型侵蚀性降雨的响应,为该区植被建设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利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径流场2007—2015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侵蚀性降雨因素对坡度为20°的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西部黄土丘陵区的侵蚀性降雨分布在5—9月,其中7—8月的侵蚀性雨量较大,其侵蚀量占年均侵蚀的70%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草地侵蚀量均与PI10相关性最好。该区域侵蚀性降雨主要是中雨和大雨,造成的草地侵蚀量占年均侵蚀的86%。中、高雨强型降雨的侵蚀量分别占人工、天然草地总量的90.8%和91.2%,其侵蚀量与PI10,PI30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大于300 MJ·mm/(hm2·h)的高侵蚀力型降雨引起的侵蚀量最大,分别占人工、天然草地总侵蚀量的32.3%和33.4%;50~100MJ·mm/(hm2·h)的中侵蚀力型降雨次数最多,而引起人工、天然草地的侵蚀占相应总量的26.0%和29.1%。[结论]人工草地(盖度75%~82%)和天然草地(盖度80%)的侵蚀性降雨量标准分别为11.3和11.9mm,最大I10标准分别为10.4和11.7mm/h。天然草地比人工草地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6):F0002-F0002
草地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可更新资源,是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发展之基础。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天然草地保护及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建设、草业的经营都十分落后:滥牧、过牧,不仅造成草地严重退化、沙化、盐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问题,而且大大制约了该地区草地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黄土高原天然草地气候生产潜力估算,每1hm^2生长正常的天然草地可养2~5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4.
漳州市水土保持农业体系试验示范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市霞美水土保持农业体系示范区是亚洲湿热带地区水土保持网络(ASOCON)于1990年在中国实施的唯一试验示范项目。本文通过对该示范区12年来开展的16种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措施的比较分析,探索了小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农业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出了适合于漳州丘陵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模式,值得在闽南丘陵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在农牧交错带以小麦地为对照,研究退耕建植草地植被及天然草地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结果表明,退耕建植草地植被可以明显减轻土壤风蚀程度,并有利于土壤在雨季对降水的蓄积;天然草地植被与农田植被相比,可以较好地减轻水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山坡地人工草地建植之社会生态效益与草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试验数据综合分析论述表明:草地在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变生态小环境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效益,草地利用在福建省有着广阔的前景,人工草地是发展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与核心,必须从经济与技术等方面解决草地发展关键难点,才能促进草业系统工程的建立与发展。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农业生产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亦即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农业,近代工业技术已经使农业科学生产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现代农业也暴露也违反自然规律的生产弊端,以致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也抑制了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国内许多专家在探索与开辟一新新型农业--生态农业,而发展草业则成为生态农业的基础与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河桥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桥小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注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技术方案,建立了该流域立体生态防护体系和林农镶嵌,种养加一体化,庭院经济长足发展的外向经济 纱,实现了治理与开发的同步发展,通过建立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植被覆曾率由1986年的31.2%提高到1991年的70.2%,减沙效益达81%,农业总产值由1986年的48.39万元提高到1991年的145.4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长2.2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及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农业建设是区域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能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我国南方目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为推动我国南方生态农业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再论商品型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商品型生态农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合理化,并是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因而黄土高原建设商品型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柠条是晋西北地区分布最广的灌木树种,不仅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也是该地区的主要牧草资源。偏关县柠条面积达4万hm2,养羊36.5万只。本文分析了偏关县天然草地资源的现状与载畜量,并从柠条的营养成分含量方面探讨了其饲用价值,充分说明了柠条在畜牧产业化基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