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由于我省蚕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不高,高产技术不配套,蚕农放养技术水平偏低,多数蚕农还是采用传统的养蚕方式。因此急需总结一整套蚕业增产放养综合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柞蚕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蚕业放养综合技术通过采取柞蚕场地园林化建设技术和柞蚕放养技术相结合,达到柞蚕放养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为使蚕桑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根据昭通市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蚕桑生产实际,并通过多年的桑园建设实践,总结出了昭通市生态桑园建设如何围绕现代绿色蚕业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及生态桑园基地建设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其标准的主要要点: (1)参照环保型无公害农产品(果树、茶叶、蔬菜)产地和品种选择标准,选择交通方便,无污染或污染小、品种优良,不是转基因,能相互促进的品种进行生态桑园建设. (2)生产技术管理标准化、无公害有机化.做到种植科学标准;品种搭配合理,相互促进;并重视豆科作物间套作,桑园绿肥种植;重视无害化农家肥、生物肥、有机复合专用肥的施用,做到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等.这对昭通市产业化蚕桑生产朝着绿色、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分析了广东省发展新蚕区和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的经验,介绍了广东蚕业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在分析我省蚕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九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效益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利用,最终影响了人类的自身利益,人们日渐认识到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寻找原由。柞蚕生产由于其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生产方式,使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许多人单纯地、片面地认为柞蚕生产必会严重破坏环境,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不甚了解柞蚕业。现就呼伦贝尔市蚕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并提出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我国蚕业主体已经发生分化演变,改变了蚕业技术的应用环境,蚕业技术体系出现演替变化过程。应用"非技术性因素"主导解决的方法,依托现有农村养蚕劳动力结构,遵循市场主导原则,主动引导蚕业主体分化演变进程,在传统精细式蚕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集约化蚕业技术体系的中间承载转换作用,解决技术适合性、技术配套性和生态效能市场协同性等问题。以桑树年生物合成总干物利用率作为蚕业技术体系内涵性生态效能的衡量指标,建立蚕桑资源物质生产利用模式、资源物质回流利用模式和未利用资源物质排放物减控治理模式,蚕业生态效率由3.1%提高到76.8%,形成了蚕业主体分化后构建生态蚕业体系的实用路径。 相似文献
8.
9.
10.
论述长江流域蚕业带的重要性,分析桑蚕茧产量的分布,蚕业生产现状与优势,桑蚕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提出合理布局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总结了广西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蚕桑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广西蚕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介绍了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创业历程、该所的科技队伍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人才培养采取的措施,以期为蚕业科技队伍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高质量的蚕种是蚕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如何加强原蚕点管理,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是蚕产业的关键。该文介绍了海安县蚕业发展现状,分析原蚕点管理存在生产任务落实困难、桑园生产性能低效益差、基础设施薄弱、养蚕技术落后等问题,并提出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研究并推广先进养蚕制种技术和加强桑园管理提高生产性能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起源于中国的蚕丝业,是我国既古老又新兴的产业,柞蚕生产历经2000多年,桑蚕生产历经5000多年的历史至今生生不息,自然有其资源配置和经济效果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维护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 相似文献
19.
20.
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就是把蚕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结合起来,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对无污染的"绿色"蚕桑副产物、丝绸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蚕业发展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持久发展以及为社会和人类能接受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