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明确茶园施药因素与采摘标准对茶叶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影响,本试验设2种施药浓度、2种施液量、2种施药方向和4种采摘标准,探讨不同处理下茶叶中的联苯菊酯残留量.结果表明,施药浓度增加使农残含量显著提高,推荐浓度施药7 d后采摘一芽三叶农残符合安全标准.联苯菊酯施液量增加使初始残留量显著提高,但其影响效果弱于施药浓度.叶背...  相似文献   

2.
在水稻耕作方式变化和二化螟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寻找二化螟最适防治时期具重要意义。试验表明,防治第一代二化螟一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效果好于二龄幼虫高峰期施药,药后5d相对防效分别为98.04%,77.88%,两者间差异显著;保苗效果分别为97.2%,93.9%,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防治第四代二化螟以始穗期施药效果最好,虫伤株率为11.2%,齐穗期施药、卵孵化高峰期施药和CK分别为12.8%,32.3%和35.0%。选择一龄幼虫高峰期至二龄幼虫高峰期施药为第一代二化螟的防治适期,而选择在晚稻始穗期施药可有效防治第四代二化螟。  相似文献   

3.
棉花脱叶剂的植保无人机喷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植保无人机低空施药是一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施药技术,采用无人机施药不仅能明显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且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依据作业对象精准变量施药,降低农药用药量,减少农药残留。目前我国棉花生产过程存在机械化水平低、规模化进程慢等问题,在棉田引入和推广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棉花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重要的迁飞害虫,具有迁飞速度快、适生区域广、繁殖能力强、危害程度高、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明确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时期和次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周年繁殖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提供理论依据,田间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分别于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收获期测定主要产量指标,分析防治时期、防治次数、施药间隔周期与防治效果、产量增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时期防治处理对草地贪夜蛾防效的影响程度均呈随防治时期推后而降低趋势,其中苗期防效(大于90%)优于喇叭口期,抽雄期后防效下降不到83%,施药2次后的防效均超过89%,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药3次后的防效均超过95%,在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4次施药后防效最高,达97.27%;玉米产量随施药次数增加而显著上升,施药4次、施药3次和苗期+喇叭口期施药2次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均超过10 t/hm2),这3种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为10.96、10.59、10.14 t/hm2,显著高于其他施药2次和施药1次的处理;苗期施药(7.29 t/hm2)、小喇叭口期(8.04 t/hm2)、大喇叭口期(7.56 t/hm2)及小喇叭口期+抽雄期(9.08 t/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均高于抽雄期(5.85 t/hm2)的产量,表明抽雄期后施药增产效果不明显,所有施药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4.29 t/hm2);施药次数、间隔周期与玉米产量增幅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间隔15~20 d施药玉米产量增加幅度最大,施药次数在2~4次产量增幅最高,均出现产量增幅超过60%的处理,产量增幅最高达63.43%(施药3次),施药次数在3~4次产量增幅并不明显。海南甜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建议选择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施药2~3次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对宜宾烟区烤烟野火病进行防治,采用双因素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化学药剂和3个施药时期对烤烟野火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药剂与施药时期对烤烟野火病病情指数、产量及产值都有显著影响;4%春雷霉素对烤烟野火病防治效果最好,3个施药时期烟株野火病病情指数均最低,3%噻霉酮和20%噻菌铜次之,50%氯溴异氰尿酸效果最差;施药时期以旺长末期开始施药效果最好,烟株产值最高,为41 863.95元/hm~2,下部叶成熟期施药次之;化学药剂和施药时期对烤烟产值综合作用表现为:施药时期化学药剂两者交互作用。综合考虑病情指数和产值,四川宜宾烟区以4%春雷霉素(800倍液)在旺长末期开始施用为烤烟野火病防治的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几种高扬程药剂对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供试的杀菌剂有15%嘧咪酮热雾剂和15%粉锈宁烟雾剂、硫磺粉、15%咪鲜胺·腈菌唑烟雾剂等6种,不同杀菌剂用相匹配的植保机械施药。施药2次,根据施药后10 d的调查结果比较防效,15%嘧咪酮热雾剂的防效最好,15%粉锈宁热雾剂药效最差。且施药后10 d的调查数据显示,15%嘧咪酮热雾剂施药2次的防效优于硫磺粉施药3次,表明15%嘧咪酮热雾剂的持效期要优于325目硫磺粉。  相似文献   

7.
两种芽期除草剂在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芽期除草剂在直播晚稻上的最佳施药时期和施用量,采用芽期除草剂“稻隆”和“稻实”(20%苄.丙草可湿性粉剂)对直播晚稻两优培九进行了施药时期和施药量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药量以1 350~2 250 g,对水750 kg,播种后2~3 d喷雾,施药后保持厢面湿润5~7 d,既能达到最佳除草效果,又能避免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8.
以甬优12为材料,进行了水稻白叶枯病不同器械施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相同药剂和药量(20%噻唑锌悬浮剂125 mL/667 m2),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对白叶枯病的防效达84.36%,极显著优于用担架式喷雾机或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器施药,且安全性好。植保无人机施药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文章小结和讨论了无人机飞防白叶枯病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噻虫嗪防治甘蔗蓟马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对甘蔗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d、45d和60d,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一次施药和两次施药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特别是进行两次施药的处理,药后60d时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防效分别为93.75%和94.63%.噻虫嗪防治甘蔗蓟马不仅效果好,而且特效期也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了三环唑在水稻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经两年、两地(浙江杭州、广东海南岛)在早、晚稻上进行了不同施药量、施药次数及距收期与农药残留量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稻壳中的残留量>土壤>稻米。稻壳中的残留量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中的残留量则不明显。每次用相同剂量,施药2次比1次的残留量略高。距收获前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缩短,稻壳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相应增加。在水稻灌浆期施药,稻壳中的残留量最高。提出了三环唑在水稻上的安全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1.
40%乐果防治龙眼角颊木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高州地区药剂防治龙眼角颊木虱的试验表明:40%乐果乳油10倍稀释民扎龙眼树茎干和40%乐果乳油800倍稀释液喷雾施药都取得较好的防治。施药后第13天,若虫相对残余率分别为9.9%^和30.2%,包扎法施药显著优于喷雾施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测定精甲霜灵在西红柿果实上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精甲霜灵在西红柿植株上施用以后降解较快;在西红柿果实上的消解遵循指数型降解规律,半衰期为1.74 d;残留量与精甲霜灵施药量相关,残留浓度随着施药量增多而增高;施药4次处理与施药5次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以2倍试验农药厂家在西红柿上的推荐使用剂量(2 248 g/hm2)作施药处理,施药次数为5次,于最后1次施药2 d后,精甲霜灵在西红柿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74 mg/kg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农药厂家推荐精甲霜灵在西红柿上施用的安全间隔期为3 d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施药以及其后的田间管理过程中,有关人员都会与农药接触,如果接触过多,或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有关减少施药人员沾染农药的研究工作。我国大多数人口是农民,施药技术又比较落后,农药对施药人员的危害更不能低估。因此,研究农药对施药人员的沾染规律,以减轻农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寒地水稻移栽田前期除稗剂多采用一次性施药,药效和安全性差的问题,通过对寒地水稻移栽田稗草的防治采取插前5~7 d、插后15~20 d分期施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施药对稗草防治效果好,提高了对水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施用抗旱剂“植抗 3 号”均可明显增加小麦产量,降低干旱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施药时期不同,增产机理不同。扬花期施药主要增加小麦的穗粒数;灌浆期施药主要增加小麦的千粒重。增产幅度在 20% 左右。  相似文献   

16.
漆放云  杨知建  余清 《作物研究》2006,20(Z1):530-534
综述了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冷季型草坪上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效果的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药时间和施药频率,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人参立枯病是人参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常造成大面积死苗,近年来该病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筛选新型防治药剂迫在眉睫.为验证30%瑞苗清水剂对人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施药量和施药时期及施药方法,以便为生产应用提供有利的依据,现将本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介绍北部高寒区大豆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正确选择除草剂、规范施药技术、提高整地质量,按土壤湿度、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杂草生育期及气象条件来施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为防治药剂,进行不同防治时期、次数和其他处理,研究其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最好的为拔节期摘除病叶鞘并施药,其次为拔节期剥病叶鞘不施药,最差的是灌浆期施药。防治的适期应掌握在拔节期,摘除病叶鞘并施药。  相似文献   

20.
从提高施药技术谈解决农药超量使用问题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农药的使用状况目前已处超量的水平[1]。分析我国的农药使用状况,施药技术问题是导致农药使用超量、药效不高的重要原因。施药技术包括药械的技术性能及农药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应当着重以这两个方面为突破口,来解决农药超量使用的问题。1 更新施药技术观念,提高施药器械的技术性能我国目前的施药技术和药械的研究工作已明显落后于农药工业的发展,两者反差很大:目前全国已有常用农药品种180种以上,而在生产第一线使用的施药器械主要还都是二、三十年前设计的产品;现代农药品种已推广到偏远地区,但那里所用的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