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普定县林业资源和林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林下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发展模式、经营管理模式及建议,为普定县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总土地面积996.46平方公里,总人口1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11.14万人。过去,农业结构单一,普遍重粮轻经,造成生态失调,丰年有余,农业增产不增收。近年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狠抓畜、果、桑、烟、菜、林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了经济结构。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使农林牧业用地比例得到改善。全县耕地由1990年的43.51万亩压缩到现在35万亩,草 相似文献
3.
森林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阆中市及川北地区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发展森林蔬菜、森林蔬菜应成为该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重点发展方向。退耕还林发展森林蔬菜应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强化产业管理,并注重产品开发和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4.
巩固和提高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是关键。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结合优惠的还林政策,发展后续产业是完全可行的,使退耕还林不复耕、不反弹、能致富,达到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的目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补助期满后工程区农民的生存收益问题,是走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6.
指出了在宜州区域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保证产业管理效果,难以对其进行严格的协调与控制,导致后续产业的进步受到抑制性影响。基于此,针对宜州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退耕还林发展阶段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表明,中国退耕还林进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号召动员阶段、试点示范阶段、工程建设阶段、后期巩固阶段。文中论述了每个阶段的主要标志、重点内容、基本特点和目标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是继1981年做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后,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林业上的集中体现;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林业的重要标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林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巴林右旗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56.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7.8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8.3万亩。工程涉及全旗16个苏木乡镇,146个嘎查村,35400个农牧户。五年间,累计发放粮食可折款9968万元。发放现金补助达1424万元.农牧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是,八年之后。国家不再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粮款补助,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如何得到保证?生活水平如何得到保证?通过多年的林业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宜提到当前的议程上来.统筹规划,并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1.
12.
青海省化隆县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0.8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17.33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创建化隆绿色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退耕还林取得的实效(一)生态环境初步得到改善。退耕还林工程共实施面积30.8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工程实施地点选择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区位重要的陡坡地。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增加了绿色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部分区域、部分地段的植被得到了恢复,提高了森林覆盖率,6.11万亩退耕地已完全郁闭成林,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退耕还林技术--贵州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作的展开使经济林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分析贵州的地理及社会经济特点,提出科学规划选择合适品种,改进整地造林技术,研究与建立人工生态经济林,定向培育经济林用材树种等发展经济林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点亮后续产业——我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大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是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以来国家共下达广德县退耕还林任务17.1万亩,实际完成17.5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造林保存6.8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保存9.17万多亩,封山育林1.5万亩。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林业用地增加到190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以来,岐山县共完成退耕地造林43200亩,干杂果经济林15428亩。范围涉及全县14个乡镇、98个村,国家累计投资3700余万元,退耕农民人均收益900余元。通过10年的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新增林 地4万余亩,新增幼林地300余亩,西岐大地的山山峁峁、沟沟坎坎已披上了绿装。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后续产业发展是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阐述了甘肃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进一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强技术培训为主的后续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在四川省率先试点实施,这项工程投资多、规模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四川省在该工程实施中实行了“双线”目标责任制,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目前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初见成效。但同样面临着其后续产业的发展问题,文章针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伊犁州直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至2008年底,州直已累计完成工程面积7.27万hm~2(109.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34万hm~2(35.1万亩),荒山造林4.13万hm~2(62万亩),封山育林0.8万hm~2(12万亩);退耕地还林保存面积2.34万hm~2(35.1万亩),保存率100%;荒山造林保存面积3.01万hm~2(45.08万亩),保存率72.7%。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家庭收入以及退耕还林成果的好坏。因此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了给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提供切实保障,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