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热应激时间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不同的高温(41℃)时间(0、1、2、3 h)处理小鼠,通过酶联免疫、放射免疫、组织学方法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心肌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内质网应激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血液中的CK、CK-MB、LDH和COR都呈上升趋势,热应激组显著高于常温对照组,且应激组间差异显著(P<0.05);光镜和电镜发现热应激小鼠心肌纤维、肌细胞等都不同程度地受损,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肿胀等程度加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内质网应激蛋白BiP和CHOP随着热应激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综上,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了热应激导致的小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热应激时鸡小肠损伤与肥大细胞及组胺的关系,采用组织学技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了试验性热应激肉鸡小肠肥大细胞数量和组胺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时,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损伤、水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小肠肥大细胞数量和组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这提示小肠肥大细胞数量和组胺含量变化与热应激所致的...  相似文献   

3.
卵巢在繁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卵巢机能受到损害,将会引起排卵延迟或不排卵,更有甚者将会引起卵巢机能减退,导致动物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研究表明,在热应激下奶牛优势卵泡发育提前,到正式排卵时已经老化,从而影响受胎率.适宜的温度对卵子的生成是必需的.然而不同程度热应激对哺乳动物卵巢组织本身影响的报道却很少见.研究从个体及器官的水平揭示热应激下主要生殖器官卵巢的病理变化,评定热应激对雌性动物卵巢的损伤程度.有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对小鼠的影响和损伤和对其他家畜的影响和损伤是相符的,由于小鼠对热应激非常敏感,经济价值低廉,故将其确定为试验的最佳受试动物.  相似文献   

4.
四川奶牛热应激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成都市和洪雅县两地的奶牛热应激程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奶牛热应激大多属于温和应激,中等程度的热应激仅在6、7、8三个月出现(THI最高值为86.5),没有严重和致死程度的热应激。热应激从4月份开始出现,至少到9月底才结束,不同月份出现的热应激有程度、连续与否等差异,总体来看4、5、9三个月份的热应激不具有连续性,而6、7、8三个月热应激有连续性。两地相比,成都市出现热应激的时间比较早,结束的时间比较迟,应激程度也相对较大,共同点是两地热应激程度均以7月和8月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86-1688
选取36头临床健康、头胎、泌乳中期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温湿度指数,结合奶牛呼吸、心率、肛温等生理指标,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并测定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与无热应激相比,中度热应激使奶牛日均产奶量降低16.33%,轻度热应激对此影响不明显。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较轻度热应激显著降低,但与无热应激组相比差别不显著。轻度热应激使奶牛乳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但随热应激程度加深,乳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热应激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胸腺是免疫系统重要的中枢淋巴器官,高温条件下胸腺组织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产生免疫抑制,影响免疫功能。论文从热应激对雏鸡胸腺组织、胸腺细胞、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进行综述,并阐述缓解热应激对胸腺组织及免疫系统损伤的预防措施,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比热应激期和非热应激期奶牛乳清中阴阳离子含量变化和电荷总量,发现热应激期牛奶胶体体系中阳离子不足而阴离子过剩,以致全乳PH值显著降低。同时,全乳中体细胞数显著升高表明热应激对奶牛乳腺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一批56日龄爱维因肉鸡,共1500只,于加工、屠宰检验中发现约60%鸡胸腹部皮下有不同程度的淡绿色水肿变化,共废弃250只。剖检见胸、腹部皮下积淡绿色胶冻样水肿液,杂有出血点;胸肌变性、坏死、苍白、无光泽、熟肉样;腹腔脂肪无光泽,表面见出血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试验性热应激肉仔鸡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和内分泌器官的显微组织学和超微组织学观察表明:热应激时肉仔鸡的肺脏呈现充血、肺泡破裂等器质性病变;气管粘膜随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完整性遭到破坏;肝脏水泡变性明显,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粘膜损伤、水肿。甲状腺的滤泡大小不一,滤泡细胞类型改变,肾上腺的肾间组织和嗜铬组织呈现明显的细胞变性。  相似文献   

10.
高温环境容易引起家禽热应激,造成家禽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各组织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家禽正常繁殖功能,给集约化饲养管理模式下家禽养殖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类保护性蛋白,它能在家禽遭受高温应激时发挥分子伴侣作用,一定程度上保护机体免受高温刺激的损伤。文章对热应激条件下家禽的HPG轴各组织结构、繁殖功能的影响及HSPs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家禽生产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运用HE染色法、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ELISA等方法,探讨不同运输时间对山羊(Capra hircus)心的病理损伤及对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公路运输应激2、6 h条件下山羊心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HSP27、HSP70、HSP90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输应激组山羊心肌纤维有程度不一的弥漫性颗粒变性,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破裂,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运输6 h组的病变更严重。HSP27、HSP70、HSP90主要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HSP27和HSP90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三种蛋白在不同区域的心肌纤维和心肌细胞中分布不均。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 h组山羊心HSP27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运输应激6 h组HSP27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和6 h组HSP70、HSP9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总之,运输应激山羊心组织细胞发生了病理损伤,心肌细胞急性变性十分明显,运输应激6 h组心肌细胞变性更严重,运输后HSP27、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心的应激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及高度集约化动物生产的发展,热应激对动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了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热应激对各种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采食量热应激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因动物种类、年龄和应激程度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热应激往往导致动物采食量明显下降。在热应激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器官循环血量减少,胃肠黏膜发生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2003年,黑龙江省某猪场发生母猪产出木乃伊胎、畸形胎儿、死胎及有颤抖症状的弱仔猪等现象。仔猪剖检可见皮下水肿,腹腔积水;病猪全身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黏膜和浆膜有出血点;肾脏颜色变淡,肠道黏膜有出血点,淋巴结水肿并有出血点,切面周围出血,有的呈大理石状。为了弄清其发病原因,对发病猪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某猪场5头母猪的血清及其所产3窝2日龄弱仔猪的血清和2窝未吃初乳的仔猪血清,并无菌采集所产死胎的脾脏…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7,(6):77-82
试验旨在探究kisspeptin-10对热应激造成的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热应激组和热应激后kisspeptin-10皮下注射组),每组8只。诱导发生热应激后采用透射电镜、HE染色和masson染色来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与心肌损伤通路相关基因ITGA4、ITGB8、BNP、MYL7、HIF-1α和ITGB7的mRNA在心肌中的变化;用Western-Blot验证其关键蛋白ITGB8和BNP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H)出现心肌损伤现象;热应激后kisspeptin-10皮下注射组(KH)与热应激组(H)相比,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细胞核染色较均匀,纤维增生减少,线粒体空泡和线粒体嵴断裂现象明显减少;另外,心脏组织中ITGB8和BNP在热应激组(H)发生上调,而热应激后kisspeptin-10皮下注射组(KH)与热应激组(H)相比显著下调。本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机制方面探究kisspeptin-10缓解SD大鼠由热应激所致心肌损伤的途径。一方面ITGB8作为心肌细胞膜的异二聚体在热应激后表达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热应激后心肌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这些由热应激引起紊乱的在kisspeptin-10干预后有趋于正常表现,为进一步研究kisspeptin-10在热应激导致心肌损伤中的缓解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奶牛热应激是世界性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地的畜牧业生产。为此,文章阐述了影响奶牛热应激的因素及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并通过评估热应激的严重程度,提出了缓解热应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热应激条件下,卵巢中谷胱甘肽(GSH)、ATP酶、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从而评定热应激对雌性动物卵巢的损伤程度。试验将雌鼠分为6个处理组:37℃1h、37℃2h、39℃1h、39℃2h、41℃1h、41℃2h,连续7d进行热应激,测定小鼠卵巢GSH、ATP、LDH的含量。结果表明:热应激后,小鼠卵巢中GSH、ATP酶含量在37℃2h时开始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这两种酶的含量呈减少的趋势。LDH含量在39℃开始升高,且随着应激强度增强而增多。从而说明卵巢开始出现损伤是从37℃(2h)开始,随着热应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卵巢的受损伤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马燕芬  陈志伟 《饲料工业》2007,28(13):26-28
新生犊牛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但是关于热应激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牛初乳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是否有显著影响,并与非热应激生产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动物为对应于采食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母牛初乳的新生犊牛各4头,在其采食母牛初乳后的不同时间内采血用于免疫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各成分含量在144h内均低于非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相对应成分,其中IgG、T3、T(472h内)变化差异显著(P<0.05),INS和IGF-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有关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50只28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只。A、B组鸡舍温度模拟夏季昼夜温度变化,间歇性控制在28~36℃,A组饲料中添加0.2%的抗应激添加剂;B组为热应激组,C组为常温对照组。42日龄时称重、解剖、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甲状腺、肾上腺和肝脏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B组鸡体重明显低于A、C组(P<0.05),A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热应激对甲状腺、肾上腺及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性不良影响,抗应激添加剂能有效地对抗这种不良影响,促进肉鸡生长,提高抗病力,防止热应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对动物机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其作用机制复杂、试验环境及试验设计的差异,很多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变异。热应激是家禽生产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养殖生产中出现热应激常常会导致肉鸡和蛋鸡生产性能下降。对热应激的作用机制、对家禽的影响及饲料添加剂芽孢杆菌缓解家禽热应激反应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丁贺民 《北方牧业》2007,(16):13-13
<正>(接上期)发病、突然死亡,或在早晨发现瘫鸡。粪便稠白或稀白,盲肠扁桃体肿胀、充血、出血,直肠后端充血,肛门外翻、充血,肝脏偶有略微凹陷,形成出血点。肺脏充血,卵巢、卵泡基本正常,卵泡壁血管充血。输卵管内均有硬壳或软皮蛋,输卵管壁充血、水肿,明显变厚。初产应激、热应激使本病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增高。发病后及时采用高敏药物、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注意防暑降温,合理调整钙磷比例,控制产蛋上升速度,控制光照等,能很快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