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系统防治棉铃虫的几项有效措施王光禄(山东聊城地区农科所,252058)针对92年以来,棉铃虫在我区大爆发,棉田受损严重。我区有关部门及专家,通过多点试验,联合攻关,提出了系统防治棉铃虫的几项有效措施,即是: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必要的诱杀手段和人工捕杀...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地区常年种植棉花170khm2,以棉旱粮夹作为主,大多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棉铃虫是该区棉花上的一大主要害虫,九十年代以来,发生量逐年加重,尤其是1995、1996、1997年,达到偏重至特大发生程度。为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已探索出...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吴蔼如(江西省樟树农业学校331200)防治作物病虫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是指以各种途径杜绝或压低各种病源、虫源,使病虫害不发生或少发生。综合防治,是指以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根据...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主要棉虫防治对象。近年来,随着棉铃虫抗药性的严重增长和生态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导致棉铃虫发生量、发生期和生活习性随之相应改变,致使该虫的发生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尤以  相似文献   

5.
应用棉铃虫诱芯防治棉铃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明确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性诱剂可大量诱杀棉铃虫雄成虫,每枚诱芯越冬代可诱33头,一代370头,二代92头,三代561头;可使田间落卵量减少8.6%~31.3%,卵孵化率降低1.2%~8;2%,虫口密度降低19.0%~45.7%。本文还优选出了较好的棉铃虫性诱剂型号和比较了棉铃虫性诱剂与高压汞灯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省关中棉区棉铃虫发生为害呈加重趋势。1992年二代特大发生,三、四代暴发成灾,持续时间长,世代交叉重叠,卵峰期不明显。虽经大力组织防治,仍然产量损失达五至七成。因此,分析1992年棉铃虫猖獗发生原因,探求新的防治对策,引为借鉴,确保棉花增产丰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性诱剂诱蛾防治棉铃虫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性诱剂诱蛾防治棉铃虫效果好朱月英徐文化周加春蒋兆余陈安丰刘信仇炳亚(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盐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24002)在1996年引进中科院动物所研制的棉铃虫性诱剂进行三、四两个世代的田间试验,肯定了大面积连片使用可以明显降低田间虫、卵量...  相似文献   

8.
卫辉市棉铃虫综防技术经验李光河,常新山,李慧芸(河南卫辉市农业局453100)卫辉市地处于北平原,常年植棉10~15万亩,是全市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91年种植面积13.8万亩,平均单产73公斤,总产20.1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92年由于棉铃虫的大...  相似文献   

9.
棉花无蜜腺性状抗棉铃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无蜜腺性状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因试验方法不同而结论各异。本文根据该性状的抗虫原理,采用了不同面积的试验区。结果表明,在大区试验中无蜜腺性状可显著地减少棉铃虫落卵量和受害蕾铃数,而在小区试验中未达到差异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及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四代棉铃虫卵及低龄幼虫主要分布于棉株上部3台果枝的外围3个果节内。在不同器官上,蕾上卵量最多,其次为嫩叶正面,第三为幼铃。一龄幼虫以蕾上最多,二龄幼虫蕾和幼铃上各占一半左右,三龄幼虫大部分转移到铃上。由蕾及其它有关部位上卵量可推算出全株总卵量,这可用于简化测报手段。低龄虫在蕾、嫩叶及幼铃等棉花幼嫩部位存活率较高,在中老叶及大铃上存活率低。用药时应把上部果枝及外围果节上的蕾、嫩叶及幼铃作为重点喷药对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粱新品种吉杂210号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结合亲本特性论述了吉杂210号制种技术中的播种操作要点,花期估测与花期调节,去杂去劣,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以及种子加工机械化6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恶性杂草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的麦田除草剂是控制节节麦等麦田恶性杂草严重发生的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AEF1300603OF(3%世玛油剂)及WG13A13.6WG对麦田恶性杂革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WG13A13.6WG对麦田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其最佳用量为25~35g/667m^2。在小麦返青期,对节节麦防效达85%~95%,对蜡烛草的防效达85%~90%,对播娘蒿、荠菜的防效达100%,对猪殃殃、婆婆纳等抗性较强的杂革防效也在90%~100%,均高于AEF1300603OF的防除效果。收获首田间调查发现防效趋势与首期调查结果一致。而且WG13A13.6WG防除杂草后使小麦的增产幅度在16.27%~25.48%。  相似文献   

13.
唐颢  杨伟丽  文海涛 《茶叶科学》2005,25(3):197-202
试验选用毛蟹和梅占两个适制乌龙茶品种,研究了乌龙茶新工艺做青和对照(不进行摇青)处理过程在制品内源果胶酶(PG)活性及相关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鲜叶经晒青后,PG活性有小幅上升,摇青前期,酶活性逐渐增强,在第三次摇青结束时达到峰值,此后的第四、五次摇青中,酶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不同摇青工序间PG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的PG活性及变幅明显低于摇青处理。在制品含水量及可溶性果胶含量与PG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