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以松嫩平原北部为研究区域,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采用克里金差值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砷和深层土壤砷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对土壤砷的水平空间分异进行了影响因素研究:在R软件的支持下对高程、坡度和距河流远近等因素与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的砷含量的变化量进行相关分析,并用Kruskal-Wallis test方法对土壤砷含量变化量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秩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表层土壤砷与深层土壤砷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相似,表层土壤砷的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继承性。土壤砷水平迁移活动明显,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壤砷的水平迁移,表层土壤主要表现为砷流失,土壤砷含量水平下降,但人类干扰强度的差异也造成了部分区域土壤砷的富集,从而使得表层土壤砷的空间分异强度弱于深层土壤砷的空间分异强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可为制定、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秉持资源禀赋、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的理念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计算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子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新疆的生态文明水平总体上逐年升高,2013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是2000年的5.23倍,且14年间新疆生态文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转变,2000-2006年属于生态文明沉睡阶段,2007-2013年属于生态文明觉醒阶段。整个生态文明系统下,4个分类子系统整体保持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稍有微小波动变化,但整体的生态文明状况都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最小方差法将吉林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分为九大类型,包括耕园地主导类型区、林草地主导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建设用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未利用地为主耕园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和林草地主导其他地类均衡类型区,揭示了吉林省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律,为吉林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农业区的规划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分析了黔东南生态文明实验区生态环境消耗的类型和生态效率状况,结果显示其生态效率低,并且指出:生态效率低的原因是落后的经济及区域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效率对策。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选取了鄂西74个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分布密度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鄂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在整体上呈现空间集聚性分布特征;②密度分布表现为鄂西北、鄂西南和江汉平原三大空间分布热点区域;③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和政策、景区等人文因素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促进鄂西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就漳州市澳角村乡村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实证分析。简要介绍当地休闲渔业发展有利的自然、社会基础以及为推动渔业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总结当地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发展困难所在。从拓宽发展渠道,提高村财收入、强化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提高宣传意识,吸引游客观光等方面,提出乡村休闲渔业发展的思路,以期为当地适应新环境、新需求,实现"富美乡村"目标提供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李明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4(3):53-59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面对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强制力的执法队伍.森林警察虽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唯一的现成警力,但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警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警察”,还要攻克如体制机制、行业系统、生态安全管理格局等一系列的难题.根据《报告》和《决定》精神,我国“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的趋势坚定,因此森林警察的“变”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湖北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启示——中共国家林业局党校第42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赴湖北省教学考察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在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支撑保障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各级林业部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大力保护并发展林业生态资源,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成效显著。但是,湖北省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临着挑战。林业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好开拓者、引领者、推进者,要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林业长效机制和林业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值量从1000元到18000元不等,资源价值年增长量最大相差10倍以上;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分为3种价值类型:Ⅰ类为高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达8000元以上,Ⅱ类为一般价值区,为2 500~8 000元,Ⅲ类为低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在2 500元以下,不同经济价值类型区应采取不同的资源保护和发展对策;森林生态资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投入使资源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有重要意义;森林生态资源年增长量是其价值补偿的重要依据,Ⅰ类经济价值区每公顷不能低于375元,最高可达900元以上,Ⅱ类地区在150~375元之间,Ⅲ类地区可按150元以下标准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杉木、南方型黑杨、湿地松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信息及气候、地形和土壤等42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开展4个树种生态栽培区划研究,探讨4个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MaxEnt模型预测AUC值为0.855~0.951,通过环境变量的筛选,模型预测精度提高0.23%~3.59%。生物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在4个树种适生区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中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是影响树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中海拔在湿地松、日本落叶松和南方型黑杨中的贡献率均排在首位,达到31.48%~47.80%。4个树种的生态区可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分别绘制了各树种的适生地理分布图,并从整体上明确了这4个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即鄂西北、鄂西南和鄂东南地区适宜发展杉木人工林,鄂中江汉平原地区主要为南方型黑杨,鄂北和鄂东丘陵岗地主要为湿地松,鄂西亚高山区适宜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5.
郑子峰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8-71
近年来,福建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土地污染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农村污染排放量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农民和地方政府生态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保法律不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有关.分析提出应做好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作用、健全农村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县域城市具有衔接大城市与广大农村的重要功能,研究其用地规模空间分异规律对于理解城市地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ArcGIS10.0平台支持下,提取湖北省2010年各县市县城面积及县域总面积数据,结合各县市的社会经济等信息,利用GIS手动分级法对全湖北省各县域城市的空间分异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县域城市土地城市化空间分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相协调,即区域内土地城市化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以武汉市为中心,在长江沿岸平原区和重要铁路沿线县城面积与县域面积占比都较大,在经济边缘地带的鄂西和边远山区县城面积与县城面积占比都很小,而鄂中大部分县市占比比较大,鄂北和鄂南地区县市占比处于居中位置.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1996-2008年为时间切入点,分别对以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所体现的城镇化强度和以生态服务价值为代表的生态效益的时空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城镇化发展及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研究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强度经历了从最初较为分散的形态,演变为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高值区集聚分布的状态,增长程度整体上由东至西依次递减;东部地区以武汉市为最高极,以圈状形态依次向外逐级减弱,西部地区除各地级市所在区域外,均呈现普遍低增长的态势。2生态服务价值方面,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基本形态,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部江汉平原和鄂北襄阳盆地地区,以各地级市及其周边县市区所在地最为严重;增加较为明显的区域则主要集中于鄂西秦巴、武陵山区以及鄂东幕阜山及武汉城市圈周边长江沿岸地区。3通过相关性分析说明,城镇化的推进与生态服务价值并非相互制约。从总体上看,城镇化的高强度和生态服务价值的低下在不同时期确实成正比,但城镇化强度的大幅增长并非会同样导致相同程度的生态服务价值的损失。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城镇化的推进并不一定一直会对生态服务价值产生破坏,当城镇化发展所创造的大量社会财富能够反补于生态环境时,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等方面,评述了湖北省环境质量现状,并结合历年监测数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保措施等方面,研究了2005~2014年全省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北省城市空气中NO2和PM10浓度呈上升趋势,PM25污染问题突出;地表水环境质量由轻度污染升至良好,近年来稳定在良好水平,但生活污染排放愈加严重,使水质现状较差水体改善存在较大压力.预计下阶段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明显改善的压力较大;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部分支流及城市内湖污染较重等问题仍将存在.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科学地进行湖北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的中国自然资源数据,以及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多次对湖北省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34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林业用地面积和蓄积均呈下降趋势,其后,由于湖北省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如"十年绿化湖北"、国家"长防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等,湖北省森林资源自1985年以来持续稳定增长,为湖北省生态安全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耕地利用效应视角,将LMDI分解法引入粮食生产时空变动的研究,构建粮食产量变动分解模型,从时空二维角度分别对1994-2012年湖北省17个地州市粮食生产的耕地规模效应、广度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湖北粮食产量变动的耕地利用效应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和广度效应,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减量效应,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具有增量效应,而耕地规模具有双向驱动效应;空间维度上,影响各区粮食产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黄石、荆州等地为规模效应主导区,恩施为广度效应主导区,武汉、宜昌、襄阳等地为结构效应主导区,仙桃、神农架等地为强度效应主导区。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控制耕地规模、推动技术进步及施行差别化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