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对其它产业和整个乡村经济的有效拉动,使其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社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本文从不同侧面对比分析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乡村社区全面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规划、管理中的主人翁角色,并从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等角度探讨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以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存互促关系。以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现状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为依据,探讨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提出应以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为基础,注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等多重功能发挥,通过提高居民主体意识、制定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保护乡村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等,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基于原始优势,特色创新不足;政府主导协调,整体效能有待提升;外力驱动生态建设明显,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地域局限性显著,内外联动发展不足;共享性显现,共建共治发展空间大的状况。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强化特色创新、统筹协调优化、深化绿色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等层面提出了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新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社区参与理论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指出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存在景区开发模式陈旧、社区居民参与不规范、损害游客利益和景区形象等问题。提出在适度的政府介入、有效的社区教育和良好的景区-社区关系的前提下,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景区决策、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监督、收益分配等过程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与行为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已然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然而,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意识不够等诸多问题,迫使乡村旅游发展举步维艰。以通江县为例,在充分了解通江县乡村旅游中社区居民参与意愿基础上,分别从社区居民自身因素、社区内部环境因素、社区外部环境的因素等方面研究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斌  马玉堂 《安徽农业科学》2024,(2):110-113+120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旨在研究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政府引导不足、旅游产品单一、乡村形象和品质不高等。认为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应该注重文化、生态和社区参与,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推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形象、促进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为开发新的旅游类型,笔者提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目标、特色及相关产品.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在传统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的,不过多依赖资本和高度技术,较少使用专用接待服务设施的旅游活动形式.乡村旅游的资源和产品就是"传统的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要由专业人员在当地村民的参与下完成,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使村民知道"我们美丽的村庄和我们传统的生活就是旅游资源"这个概念.乡村旅游不但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保护传统乡村景观与文化完整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且它还是一种教育和交流形式,旅游者从中能够发现、认识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当地居民因旅游收益而为自己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而感到自豪,并学到许多来自城市的知识、观念和文明生活习惯.乡村旅游是社区旅游理念的典型实践,它不光丰富了旅游供给,而且对于研究我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具有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敏 《农家参谋》2022,(11):1-3
深度挖掘农村的生态价值,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衔接,是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议题.农村生态面临着生态治理过程中农民参与度不高、生态建设技术帮扶匮乏、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落后、生态建设财政投入不够等困境,急需培育绿色发展的乡村生态文化理念,推进生态发展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重构互联互动的农业生态合作治理格...  相似文献   

9.
乡村生态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向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意义重大。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乡村生态文化在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发展乡村生态产业、增进乡村民生福祉和完善乡村生态治理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凸显。同时,其时代价值的实现也面临生态文化素养不高、产品供给不足、建设能力不足、文化体系不够完善等困境。因而提出加强生态文化教育、优化生态文化供给、完善生态文化参与、健全生态文化制度等实践路径,让乡村生态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既是研究热点又是实践难点。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石家庄周边乡村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对石家庄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态度及方式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石家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乡村生态环境规划是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农业农村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的弊端,已成为限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本文通过解构当前乡村环境规划过程中系统统筹所需兼顾的各环节要素,明确当前政策制度的发展导向及目标,深刻理解乡村环境规划的基本内涵,提出包括农业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乡村环境规划理论体系,针对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环境规划目标,分析发现当前实践中存在乡村环境规划衔接不够、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不足以及对新发展理念认识不充分等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管理途径,为更好地建设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目标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丰富了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规范调节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福建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土地污染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农村污染排放量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农民和地方政府生态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保法律不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有关.分析提出应做好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作用、健全农村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景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景观格局不稳定,生态 系统受到威胁,环境功能日益退化。因此,加强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国家城乡 统筹全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在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背景下,概述了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内外的 研究进展,从法律法规体系和理论方法研究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为将来 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作准备。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理念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理念强凋的是人与自然间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的协同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探讨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并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倡绿色游;保持民族文化,防止城市化;优化内部分工,延伸产业链;加强区域合作,构建旅游网;加强政府调控,减少盲目件;坚持宣传教育,普及生态观等策略措施,以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规划中视觉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识别系统(VIS)作为落实视觉传达精确性和有效性的现代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化和形象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为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团体构建自身独特的社会形象和提升影响力。本文基于视觉识别系统对乡村振兴规划的支撑作用分析,以江西资溪县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和乡村休闲文旅业的产业振兴规划为例,解析乡村振兴规划及其视觉识别系统研发与构建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研究表明,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现代化过程中,乡村视觉识别系统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乡村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应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尤其是产业振兴与治理体系建设的需求,突出乡村产业发展的综合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特点和产业及产品特色。案例对资溪县乡村产业规划与视觉识别系统做了整体设计和构思解析,其基础部分充分体现了乡村特质与内涵,形象定位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应用部分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与乡村振兴各层面的规划紧密对接,分门别类地进行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开发,使乡村振兴规划更具指导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规划与乡村全面建设过程中,研究乡村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与构建的特点与方法,使之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工具和科学管理的手段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数字经济在生态资源赋能乡村共富中的促进作用,基于空间异质性,构建“生态资源-数字经济-乡村共富”的分析框架,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地理探测器工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资源价值对乡村共富具有驱动作用。其中,森林资源、草原资源、自然保护区资源通过生态经济化促进城乡财富转移,而政府保护治理投资和污水再利用则保障乡村分享生态资源价值化红利的可持续性。2)数字经济对乡村共富具有驱动作用。主要来源于数字经济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丰富产业发展模式、重构人力资本积累方式和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促进要素从城市向乡村流动,缓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3)生态资源价值和数字经济的交互作用对乡村共富具有显著驱动作用。这主要源于数字经济赋能生态资源的产权界定过程,以及价值核算、开发建设、市场交易和利益分配等产权实施过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使其真正变成生态产业,进而促进乡村共富。因此,从推动乡村数字化发展,构建生态资源监管、开发、交易平台以及促进数字经济赋能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等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喀斯特不同地貌乡村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差异,以贵州省石门乡(喀斯特中山)、宗地镇(峰丛洼地)、周覃镇(低山丘陵)、掌布镇(峰丛峡谷)4种典型喀斯特地貌的贫困乡村为例,利用ArcGIS 10.1、Fragstats 4.2软件对乡村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定量评价景观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地貌乡镇的各斑块面积占比(PLAND)、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斑块形状指数(LSI)存在较大差异。掌布镇景观水平上指标特征与石门乡相反,而宗地镇和周覃镇景观水平上指标特征介于掌布镇和石门乡之间。周覃镇与掌布镇景观生态风险低于石门乡以及宗地镇。石门乡中北部景观生态风险高于东部和西南部,与中北部以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景观为主、东部和西南部以灌草丛和林地景观为主有关。宗地镇中部比重较大的未利用地使其景观生态风险较高,而东部和西部比重较大的灌草丛使其景观生态风险较低。除西部地区外,周覃镇大部分地区耕地、林地和灌草丛的连片分布使得景观生态风险较低。中北部占主导地位的林地以及南部各地类的镶嵌分布,使掌布镇中北部景观生态风险明显低于南部。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乡村土地利用调控及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态环境承压能力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黄娟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157-161
为了探讨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承压能力受地区条件差异呈现的异质性变化规律,基于2011 年的省际面 板数据,选用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承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 山东和河南农村生态环境的承压能力位于全国前3 位;北京、天津、上海位于后3 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生态环 境水平评价矩阵对31 个省区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四川、山东、河南等12 地属于野承压能力强-高效益冶型地区;甘 肃、云南、内蒙古3 地属于野承压能力强-低效益冶型地区;广西、新疆属于野承压能力弱-高效益冶型地区;陕西、西藏 江西等14 地属于野承压能力弱-低效益冶型地区。  相似文献   

20.
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农村绿色发展已成为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共同福祉。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以农村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基于新型城乡关系,从本质、过程和结果表现三个层面系统阐释农村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明确农村绿色发展的目标和理论依据,构建农村绿色发展路径设计框架。研究表明,农村绿色发展主要围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绿色发展、城乡关系协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土情结重塑的统一与升华展开;满足延续性、经济性、适宜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基本要求;以农村四分空间和一对关系为基本路径,其中生态保育是根基、绿色生产是着力点、美好生活是落脚点、文化重塑是凝聚力、城乡融合是外推力。因此,为实现农村绿色发展,提出摸清农村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做好农村空间布局的过程管控,合理管控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空间的直接和间接挤压;形成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代表的他治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以乡土文化为纽带共同推进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客观地评估农村生态价值,探索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转化路径,推动将"绿色"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