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棪,它的成品茶商品名称为黄金桂。在乌龙茶类中具有“一早二奇”的特征。一早,即萌芽早,因而上市早。二奇,即不但形态纤秀,叶色透黄,而且香气浓郁,特别具有优雅的香型,十分引人入胜。怎样采制春茶,充分发挥黄棪的种质特征,笔者根据近年的生产实践,简述于后。 一、抓早采摘 黄棪为早芽品种,鱼叶开展在三月上旬,四月上旬驻芽60—70%开面,即为适时采期,采摘新梢开面的顶叶及二叶、三叶。实践证明,驻芽初开面即行嫩采,单宁含量多,较难做青,容易发酵着红,吃水苦涩 超过三叶的粗采,叶子老化粗纤维多,吃水淡薄。所以掌握采摘的时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闽北乌龙茶的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北乌龙茶主要以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武夷水仙、武夷奇种为代表,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在生产过程中,既精选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又有严格的采摘标准和精湛的制作技术。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法多达13道工序,现除极品茶仍采用传统制法外,大宗产品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其制作工序分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5道工序。一、鲜叶采摘标准闽北乌龙茶鲜叶采摘较粗老,一般标准是芽叶发育成熟形成驻芽时,采3~4叶,俗称开面采。由于老嫩程度不同,开面又可分为“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三种,闽北乌龙茶一般应掌握在中…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的动机采制乌龙茶,掌握不同嫩度采摘,对茶叶产量与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但在生产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采制乌龙茶要掌握嫩些采摘,芽梢小开面即得采,甚至还以芽梢顶叶未开面当作优质茶菁的标准,他们的理由是掌握幼嫩采摘,可减少茶树养分消耗,增加采摘轮次,这样能增产茶叶又能提高制茶质  相似文献   

4.
夏秋茶在全年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获得夏秋茶的高产优质,就必须掌握好采制技术。 1.采摘。俗话说:“茶过立夏一夜粗”,所以夏秋茶必须增加采摘批次,缩短采摘间隔时间,一般每隔3天要采一批。同时,要注意及时采下对夹叶,因嫩度好的对夹叶,仍然可以做成好茶。 2.鲜叶管理。夏秋季节气温高,鲜叶呼吸作用增强,热量较难  相似文献   

5.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不断深入,广大茶农渴望提高茶叶采制技术,生产优质茶,以为国创汇,对已增收。为此编写这一简要通俗、易学易记的“工夫红茶采制技术要领歌诀”以供茶区村民、乡镇企业从事茶叶工作者参考。一、鲜叶采摘与验收 1、鲜叶采摘采鲜叶,是收获,采养要结合;采蓄当,树势旺,年年高产量。标准采,嫩度匀,须认真执行;一芽尖,两三叶,采摘要  相似文献   

6.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及包种茶属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其采制方法和品质特点则与福建和广东的乌龙茶略有异同。从鲜叶原料看,台湾乌龙比较细嫩带有毫芽,而福建、广东则要求采成熟的嫩梢,即新梢形成驻芽时(俗称开面)采摘。从制造过程发酵程度看,台湾乌龙茶发酵最足,汤色偏红。其次是福建闽北的乌龙茶如武夷水仙及广东的水仙。再次是福建安溪的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而包种发酵程度最轻。茶汤汤色也依次逐渐由红而转为杏黄。  相似文献   

7.
太湖白云茶     
太湖白云茶于1986年在江苏溧阳市上黄茶林场开发成功,1998年5月通过江苏省常州市科委组织的技术和产品鉴定,2002年由溧阳市恒峰茶业有限公司注册“太湖白云”商标。产地江苏溧阳天目湖边,生态环境极好,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该茶细紧匀直,绿翠显毫,花香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品质优异,于1990年荣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无公害食品证书。其采制工艺如下。1.采摘选用品种为福鼎大白茶良种。开采时间在3月下旬。采摘标准为单芽,长度在2cm以内。要求细嫩匀净,不采雨水芽、露水芽、瘦小芽、病虫芽,不带鱼叶和杂物。用洁净竹篮盛装,轻采轻…  相似文献   

8.
卢世权 《中国茶叶》2011,(12):19-19
茶树要取得高产优质,必须具备良好的树冠蓬面,成年茶树经过不断采摘,茶树枝梢逐渐变细、鸡爪枝增多,此时只有进行适当深度的修剪,剪去“鸡爪枝”、细弱枝、病虫枝和突出蓬面的枝条、控制分枝层次、才能维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平整的采摘面;才能提高分枝萌发系数、分枝萌发百分率和年新梢平均育芽轮数;  相似文献   

9.
在闽南地区,春茶是一年四季中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一季。抓好春季的茶叶采制工作,是关系到茶农的经济收入和外贸的出口创汇大事,务必抓紧抓好。 目前春茶采制工作全面展开,现谈谈春茶采摘和创优质高产的技术问题,供参考。 众所周知,茶叶是收获新梢上的芽叶,不同于收获大田作物的谷粒,或果树上的果实。我们在茶树新梢上采收芽叶,依据所制茶类的不同,可迟可早,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粗可嫩,可多可少等采摘技术问题,尤有研究探讨。 根据和平农场近几年来创高产优质茶的经验,主要把好采摘四大关:  相似文献   

10.
据霞浦县茶叶局召开1994年春茶生产形势分析座谈会上获悉,该县今年春茶生产情况。一、今年春茶生产是丰产不丰收:全县去冬今春施肥面积约5万多亩,施肥1600多吨,加强了茶园的肥培管理,入春以来,气温、雨水亦有利春茶生产与采制,今年春茶本来可望增产增收。但今年“清明”刚过,茶警价格即呈下跌趋势。同一品种采摘规格的茶菩,每公斤较去年下跌3—4元、特别严重的是“谷雨”过后,产生“茶有卖价不如采工价”的反常现象。由于采制成本与价格倒挂,生产者不愿采摘,造成茶树留叶多少丰产而不丰收。二、春茶价格下跌,茶叶压库严重:今…  相似文献   

11.
小叶种茶树目前还占有一定数量,当地茶农称谓“指甲叶”、“瓜子叶”,在生产效益上感到棘手。小叶种发芽迟,生长慢,产置低,采制大宗茶品质较差,不易成形,破碎率高。有的小叶种芽叶纤维素含量较高,但它的酚氨比值较为合理。采制名茶,如“浙江龙井”、“五针松”、“毛峰类”等。容易成形,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因此,适当发展采制名茶,是小叶种的一条出路,它可以延长采制时季,缓和采茶工的集中采扎,提高大宗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我区自开展对小叶种茶叶试制名茶以来,经济效益比大宗茶提高了10倍左右.根据张溪多东风村沈七斤承包户反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建瓯地区茶叶在亩产量不断下降的同时,毛茶含梗、朴量逐年增多。影响马龙茶质量的原因虽有多方面,但粗采、老来是影响建巨茶叶品质的最主要原因。应正确运用采摘手段,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一、闽北乌龙茶采摘现状从目前的采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采“齐大茶”、“一把抓”。几年来,由于闽北乌龙茶市场,产供失衡。许多条农盲目的片面追求产量,让新梢生长到驻芽五叶或更大些才来,产量虽略有提高,但鲜叶品质下降,老嫩不匀,粗老叶多,不利于初制条的品质形成。据统计:1989、1991年分别比1984年含梗、朴量增长11…  相似文献   

13.
龙虾茶龙虾茶产于湖南省大庸县境内的袁家界、插旗峪等茶场。这里群山环抱,溪谷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常年多雾,土地肥沃,适宜茶树生长。龙虾茶于“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制,芽叶标准必须是一芽一叶初展,芽长3毫米左右,叶与芽等长或略长于芽,芽叶肥嫩完整。严格坚持六不采:雨水露水芽不采、紫红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虫斑病伤芽不采、细长芽不采、蒂把过短的芽不采。龙虾茶属绿茶类,鲜叶采回后  相似文献   

14.
为较好地控制和稳定大用水仙有机白茶的工艺和产品质量,分别以鲜叶采摘季节、批次、嫩度及干茶外形为观测因素开展单因素两水平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的水仙白茶样品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制作水仙白茶以春季为好,鲜叶采摘宜早不宜迟,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梢为佳,制作成白茶饼并不会明显降低茶叶品质,且较有利于降低白茶茶汤浓度和苦涩味,而鲜叶的嫩采比模压制饼更能保证干茶耐泡。总之,选用鲜嫩的原料对于提升水仙有机白茶的品质和饮用效率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安吉白茶为具有特异性状的珍稀品种,春季芽叶萌发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其叶片呈白化状,随气温升高,叶色逐渐转绿。以白茶品种芽叶为原料采制的安吉白茶,由于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滋味鲜爽,品质特点突出,因此,茶礼表演中应使观者领略到白……  相似文献   

16.
福建乌龙茶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通过收集种植分布于闽北、闽东和闽南20个适制乌龙茶品种(名枞),并调查其幼苗次年春梢生育状况,结果表明1芽1叶初展期和驻芽形成期以金锁匙最早、黄棪其次,奇丹最迟;乌龙茶品种(名枞)萌芽期主要集中于3月中下旬,多数品种从茶芽萌长至驻芽形成历时9~15d。金锁匙新梢长势最旺,其次是梅占、金凤凰、黄棪,而佛手、奇丹、水仙的新生芽叶相对较少;各品种(名枞)持嫩性较弱与乌龙茶鲜叶采制标准相符诹栊缕分钟?异性状(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在幼苗期存在与成年茶园不一致的鉴定结果,因此在筛选乌龙茶新品种(系)过程中,2~4龄茶苗新梢生育规律及生化分析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武夷水仙茶,是当今岩茶出口的一个重要品种。近几年来,本人在研究探索其制作工艺,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成品茶,在1995年参加武夷山岩茶评比中获得第一名。1996年参加全省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优质茶奖。现对几年来摸索所得加以总结。1鲜叶采摘标准及管理水仙鲜叶原料以中开面一芽三叶为佳,据试验对比:小开面开采的成茶香低味涩,大开面开采的吃水淡薄。采摘应严加管理,应轻收轻放,速运,薄摊,通风,防止损伤劣变。依不同采摘时间,树龄,早晚育,雨水青,分别摊放管理。2$凋萎调叶温度不超过34~36℃,以25℃左右为宜。萎调的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鲜叶采摘是茶树栽培管理的最终收获,也是茶叶制造的开始。鲜叶原料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内在物质基础。适时合理的采摘方法,又是决定乌龙茶鲜叶品质的关键。乌龙茶对鲜叶原料有特定的要求,即以新梢顶芽形成驻芽,顶叶中开面,第二、三叶成熟度适当的完整二、三叶为优质原料。过嫩成茶香低,味苦涩,过老味淡、香粗劣。因此,在茶季开采前,首先  相似文献   

19.
茶树采摘技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同时也给茶树生长势和持续高产优质带来深刻影响,现就我场多年来的高产优质实践经验,并结合有关观察测定资料,对高产优质茶园的采摘技术作如下探讨。一、正确处理采与养的关系茶树芽叶是收获的对象,其叶片也是茶树初级营养物质的“加工厂”。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合理采摘,做到“采中有养”,“以养促采,采养结合”。总的来说,茶树合理采摘必须通过采摘达到刺激新  相似文献   

20.
3月26日至27日,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与宁德地区科委在霞浦县联合召开茶树新品种“元宵茶”技术鉴定和科技项目评审会。省茶叶学会、省农业厅、福建农业大学和省茶科所等九位茶叶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到会专家考察了“元宵条”的基地,审评了以“元宵茶”嫩悄为原料加工的优质绿茶“元宵芽”与“元宵绿”,审阅了选育报告材料.一致认为霞浦县茶叶局选育的“元宵条”春茶开采期持早.2月下旬就能采制(一芽一叶)名优绿茶,比福鼎大白菜早30天,比福云6号早10天左右.年生长期300~350天,全年可采7轮次,为目前国内采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